文游天下(489)李家大院
文游天下(489)
李家大院
文/石巖磊
? ? ? ?山西的豪門大宅多如牛毛,而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和李家大院被稱作“晉商三蒂蓮”,并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走進李家大院,您就可對“善”字有更深的理解。
? ? ?李家大院位于運城市萬榮縣閻景村,是晉南富商李氏家族營建的院落群。李家先祖在明朝從陜西遷居此地后,起初以務(wù)農(nóng)為本,后來由經(jīng)營土布起家,世代秉承“富而不驕,富而不奢,富而行仁”的家風(fēng),逐步發(fā)展為店鋪遍布10多個省市的著名晉商,而善行天下始終是他們不變的家規(guī)。
? ? ? 大院鼎盛時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共有20組院落、280余間房屋,現(xiàn)在僅存一半。院外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塊巨大的落地橫牌,上書:“善無大小,善無多少,善無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圖報。”這是對李家千秋善行的高度概括。大門稱作“廣善門”,門楣上懸有“慈善世家”的橫匾。院內(nèi)的善字影壁上,雕有365個形態(tài)各異的“善”字,時刻提醒后人要天天積德行善。
? ? ?大院里還有一個“李氏家族善行展覽”,詳細記述了李家的善舉,比如每逢晉地遭遇自然災(zāi)害,李氏族人都要慷慨解囊,鼎力救助難民。民國17年,河?xùn)|大旱,李家兄弟為災(zāi)民捐款6000塊銀元,并且在多地設(shè)立粥場救濟窮人,長達一年之久。李家的善行曾得到清廷與民國政府的褒獎,被授予正五品的“奉政大夫”之職,以及山西省政府主席閻錫山頒發(fā)的“博施濟眾”牌匾。李氏族人因何能代代廣結(jié)善緣呢?這或許可以從大院里各式各樣的院落中尋到答案。
? ? ?恢宏磅礴的李家大院以北方四合院為主,兼具徽派建筑特色,隨處可見高聳的馬頭墻,而有一個院落十分特別,它還融合了歐洲哥特式風(fēng)格,其主人便是李家第十五代傳人李子用的宅院。他于1907年到英國留學(xué),與房東的女兒麥克蒂倫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他們在英倫三島結(jié)為伉儷,并于1914年攜手回國。學(xué)識淵博的李子用接手李家掌門人的大權(quán)后,勇于創(chuàng)新,銳意改革,很快便將李氏家族打造成了晉南首富。
? ? ?而其妻麥氏悉心撫養(yǎng)子女,她不僅傳授孩子鋼琴、手風(fēng)琴等西方樂器技藝,還仿效我國古代的“四大賢母”教育后代,用斷機勖學(xué)、畫荻傳書、精忠報國等經(jīng)典案例教誨他們。一個洋媳婦都如此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便無怪乎李家能將忠恕孝義和樂善好施的家規(guī)家風(fēng)世代相傳了,他們也由此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 ? ?人們在欣賞李家大院中美輪美奐的庭院時,也會對性善論進行深刻的反思。人之初,性本善,可如果沒有后天的循循善誘,再純真的天性也會蒙塵?,F(xiàn)在,走上邪惡之路的少年不勝枚舉,他們的惡念并非與生俱來,應(yīng)該主要是受家庭影響所致。良好的家教無異于饋贈子女的一座金礦,將善良的種子根植到他們的心靈深處,讓富有裝點窗欞,讓善舉馥郁德行,而李家大院也便很好地詮釋了那句古訓(xùn):“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 ? ?2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