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幾件“禍事”纏身,普通人,十有八九熬不到60歲

從40歲那年開始,我們每走一步,其實都是劫難。
40歲之前,還有我們選擇的空間和余地,哪怕困難再多,也能扛過去。40歲之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們早已失去了可選擇的空間和余地。
有的人早年很幸運,賺到了不少錢,到了中年,事業(yè)一落千丈。有的人早年很好命,福氣滿滿,到了中年,厄運和不幸都降臨到身邊。
“熬下去”這個過程,并不容易。不少中年人由于扛不住生活的壓力,所以早早地離去,別說晚年享福了,也許他們連活得長久都做不到。
特別是在生活壓力加劇,工作壓力加重的今天,中年的打工人可能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又何談長長久久,福祿壽三全呢?
被這幾件禍事纏身,普通人,很大可能熬不過60歲。

一、透支身體賺錢,會得不償失。
這個世界的錢,那是賺不完的。而人之身體,是有極限的。如果人們喜歡透支身體去賺錢,那結果,不過是賺到的錢不夠給醫(yī)藥費罷了。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職場,對中年人不太友好。別人寧愿招便宜的年輕大學生,也不愿招上了年紀的中年人。
為什么呢?上了年紀的中年人,一來沒有年輕人好騙,二來干活沒有年輕人利索,三來容易出問題,那職場就會拋棄中年人,而選擇年輕人。
那些逐漸被職場淘汰的中年人,為了養(yǎng)家糊口,為了一日三餐,就只能到處打零工,哪怕賺得少,也會透支身體去拼命。
有的人因為透支身體而早逝了,有的人因為透支身體而頻繁生病。說到底,透支身體去賺錢,都是不長久的行為。
賺得少一點,問題不大,最多生活不那么富裕??扇绻钢У接捅M燈枯,那你就算有錢有勢,也毫無作用。

二、做事太急躁,容易去也匆匆。
曾仕強教授說過,現在的人就是糊涂,三天的工作量,他們花一天就做完,那明明能活90歲,他們只能活到30歲。
要想人生長久,那我們就需要“慢慢”來做事。慢一點,不急不躁,一天只干一天的活,那人之壽命,就不會短到哪里去。
反之,總是急躁做人,太快了,就會導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惡果。人生的任務和使命,終究是有限的,做得那么快,不就提前回去了嗎?
就像漢朝的霍去病,二十出頭就封狼居胥,可謂是前無古人,比大將軍衛(wèi)青還要厲害。就在封狼居胥后,霍去病就去世了,終年23歲。
你的使命,是完成這件事,你慢慢完成,那就會活得久一點。他很快就完成,那老天就只能帶他離開了,這就是所謂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精英,任務和使命什么的,慢點做,會更有福。

三、心境出了問題,就容易走極端。
有些時候,讓人短壽的,并不是突如其來的意外和無常,而是當事人的心境。心態(tài)出問題,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希望,就會走極端。
生存的希望,比錢財名利更重要。錢沒了,還能夠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式賺回來。而希望沒了,見不到光明了,就只能墮入到深淵當中了。
老陳的同窗老劉,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就輕生了。他輕生的原因有兩個。首先,他覺得生活沒有意思了。其次,他認為塵世間充滿了苦難和不幸。
從生活的角度來說,這兩個說法都符合現實??蓮娜松慕嵌葋碚f,受苦受難本就是人生的常態(tài),如果連這都不能接受,那就只能走向死胡同了。
很喜歡羅曼羅蘭的一句話: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舊熱愛生活。
生活,就是生存、活下去的意思。唯有心態(tài)積極,向陽花開,才會幸福、快樂。

四、欲望太多,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p>
人心貪婪無比,得隴望蜀,根本不會有滿足的那一天。如果任由欲望膨脹,而不加以制止,這欲望就會將當事人吞噬。
有的人原本月入過萬,很不錯了,但他們被互聯網吹噓的“年薪百萬”所影響,那他們就會抱怨自己沒本事,無法大富大貴,人生沒意義。
這就是所謂的“身在福中不知?!?。在這個世上,有多少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吃不飽,穿不暖,可月入過萬的他們,卻在抱怨自己不幸福。
人心越是不滿足,越是欲望過重,當事人就越會失去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心比天高,命就會比紙張還要薄。
做個知足常樂,活在當下的清醒者。欲望什么的,差不多就好。日子過的,未必全是欲望,還有個人的心態(tài)和選擇。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