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隨心談之《進擊的巨人》
本篇文章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同時參考過部分up主的視頻,我會放在評論區(qū)。 相信每只二刺猿的心中都有一部只屬于自己的評價最高的動漫,或是因為它優(yōu)秀的劇情,亦或是因為它精美的人設,相信更多人也許只是無意間接觸到了它,被它闖入了心靈,對上了每個人獨一無二、長短不一的電波。而《進擊的巨人》就是我心中的那一抹白月光。 《進擊的巨人》是一部十分優(yōu)秀的漫改作品,原著為日本漫畫家諫山創(chuàng)創(chuàng)作,2009年在講談社旗下的漫畫雜志《別冊少年Magazine》開始連載,并于2021年4月9日完結,結局褒貶不一,在二次元界引發(fā)巨大反響及討論。2013年4月6日,《進擊的巨人》第一季開始放送,由WIT STUDIO(霸權社)改編而成,而第四季轉由MAPPA制作。在當年那個不注重pv的,霸權社用肉眼可見的經費狠狠的給所有人上了一課,原來pv也可以做的如此的優(yōu)秀,如此抓人眼球,巨人可以說是未播先紅,一經推出后就預定了當年的年度霸權地位。 說回到這部動畫本身,題材可謂十分新穎,雖然究其本質還是“熱血少年喪母復仇”的少年漫標準套路,但諫山創(chuàng)老師卻通過自己的鬼才為其注入了獨特的靈魂。從第一季第七集艾倫變身巨人開始,整個故事走向就變得撲朔迷離,艾倫是故事的主角,他的任務就是要殺光所有巨人,而現(xiàn)在他自己卻也變成了巨人,給整個故事制造了一個顛覆性的轉折。直到第一季末尾,104期眾人激戰(zhàn)并捕獲巨人亞妮,我們才進一步了解,原來能變成巨人的人亦有區(qū)別。到此,很明顯有著另一方未知的敵對勢力與艾爾迪亞島和調查兵團對峙,且104期學員中已混入其間諜。而后,保護大家免受巨人侵襲的高墻被發(fā)現(xiàn)是由巨人構成,以及科尼母親變成巨人,更是讓人好奇巨人和人類的關系。 《進擊的巨人》難能可貴的地方,是他不僅簡單的描寫了一個人與巨人戰(zhàn)斗的故事,更用了大量的筆墨去刻畫了人與人之間的爭斗:保守派與激進派、憲兵團與調查兵團、耶格爾派與救世派以及帕拉迪島與馬萊,無不體現(xiàn)了人性的復雜。其實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都只是堅守自己各自的立場,站在他們的角度來其實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或者說是自以為正確的,只有站在上帝視角的我們才能盡可能公正客觀提出批判(其實這也非常難)。例如將利威爾兵長撫養(yǎng)長大的他的舅舅肯尼,倆人最后卻刀劍相向。他的死亡是他自己選擇的,就像他自己說的“所有人都是某種事物的奴隸”,他自己也沉醉于自己所堅持的理想之中,并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僅僅10集,一個殺人如麻卻并沒有那么讓人討厭的反派角色便躍然紙上并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足可見諫山創(chuàng)老師的功力之深厚。 說到人物刻畫,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進擊的巨人》中幾乎沒有臉譜化的角色。但凡是有多個鏡頭畫面的人,我們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和其他角色之間的不同,我們會覺得他們每個都是獨立的活生生的個體,有著各自豐富多彩的性格。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們依舊有著自己的生活,有著各自的行動軌跡,這些各自獨立的軌跡交織起來就匯成了巨人那不朽的史詩。其中,我覺得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希斯特莉亞。她在104期中可以說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熱情活潑開朗,無時無刻不想著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是巨人帶來的陰霾下一縷溫暖的陽光。而如此可愛的一名少女背后身世卻十分悲慘,身懷王家血統(tǒng)卻從來沒有受過來自父母的關愛,正應了那句老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但這也客觀上造就了她堅韌不屈的性格。她的魅力不僅迷倒了萊納,甚至尤彌爾也多次對她說“結婚吧”,可謂男女通殺。正因為她是如此的惹人憐愛,而后在巨人圍攻厄特加爾城城堡時,尤彌爾才會舍命相救,最后自愿被萊納等人帶走??梢哉f,如果不是希斯特莉亞,如果她與尤彌爾之間并沒有那么深厚的感情,故事之后的結局走向可能就完全不同了。說到人物,就不得不談另一個幾乎和希斯特利亞完全相反的人物:“馬萊狙神”賈碧。她從小在馬萊長大,一直作為戰(zhàn)士候補生進行訓練,受到了馬萊軍國主義思想的嚴重荼毒,堅定的認為所有帕拉迪島上的人都是敵人、惡魔,在面對他們時毫不留情,展現(xiàn)出了遠超年齡的殘忍與冷酷。她射殺了大家都喜愛的莎夏、利用看守的同情心殺死了他并逃出了監(jiān)獄、甚至對收留、保護自己的人也痛下殺手,可以說,是一個折不扣的“熊孩子”。對于島上的人來說,她就是一個真正的惡魔。雖然這與她的成長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追根溯源,她本身也是偏執(zhí)甚至可以說是帶有一些瘋狂的,她可以說很長時間都是站在主角方的對立面,做出了一些偏執(zhí)到極點的、不可饒恕的行為 這也導致她的一舉一動都不受到觀眾的喜愛,可以說是整部動漫中最令人厭惡、觀感最差的一個角色。 說回到主角艾倫,他的成長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從第一季喪母的復仇少年,到第二三季無畏的兵團戰(zhàn)士,再到第四季令朋友、敵人都恐懼的“艾導”“惡魔”,我們見證了一個懵懂少年轉變?yōu)橐粋€扭曲的殺人狂的過程。其實,艾倫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很純粹的人,他的目標可以說一直都沒有變,那就是保護伙伴與所有帕拉迪島上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讓伙伴幸福的基礎上拯救怕島。只不過對抗的對象從巨人轉變?yōu)閴缺J嘏稍俚綅u外的其他國家,說白了,矛頭始終向外。說的難聽一點,哪怕他最后發(fā)動地鳴實施滅世計劃,滅的也是除帕拉迪島外其他國家的人,目的還是為了阻止他們入侵甚至毀滅帕島,從艾爾迪亞人的角度來說,他沒有錯。但相信任何一個道德感的人,都不會支持艾倫這樣做,因為殺戮只能引發(fā)更大的殺戮,戰(zhàn)爭只能產生更多的犧牲,更何況那80%大部分都是無辜的人,是毫不相關的人,戰(zhàn)爭傷及群眾是最令人不恥的行為。然而,艾倫并不是站在上帝視角的我們,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少年,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個“什么也改變不了的半吊子”,卻面對著近乎無解的電車難題,背負起了自己無法承擔的責任,他只能相信自己的判斷,以自己選擇的最好方式(自認為)朝著命運的結局走去,哪怕費盡心血之后換來的可能只是無盡的罵名,他也甘愿承擔。 再說最后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巨人爛尾了嗎?我認為它沒有,但但呈現(xiàn)給觀眾的確實是一個爛尾的結局。至于很多觀眾為什么說它爛尾,我認為比較大的一個爭議點就是當年成年艾倫為了自己的計劃不被破壞,保護貝爾托特卻間接導致母親被巨人吃掉;以及艾倫發(fā)動了地鳴,波及了太多無辜群眾。“艾倫吃媽”這一行為,可以說從根本上顛覆了整個故事的邏輯,艾倫為什么要加入調查兵團?為什么發(fā)誓要驅趕所有巨人?就是因為巨人入侵,吃掉了自己的媽媽以及許多無辜的人!現(xiàn)在諫山創(chuàng)告訴我們,在這件事上艾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瞬間讓他徹徹底底的變成了一個笑話,一個小丑,一個令人哄堂大孝的帶孝子。也使得卡露拉,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個深愛著自己兒子、只希望他茁壯成長的母親,變成了一個作者惡意的犧牲品,使得這個角色的意義直接被抹殺。然而,當我又仔細分析后卻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艾倫擁有始祖巨人,但他并不是全知全能的,而是只能看到一些由未來的自己傳遞回來的記憶碎片。換句話說,他只能知道一些零散的未來將要發(fā)生的事,至于如何去達成要靠他自己思考。卡而艾倫讓戴娜吃掉自己母親,也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命運洪流裹挾下的無奈之舉!當年,只有讓卡露拉死,才能讓格里沙把始祖巨人交給曾經的自己,即使他不這樣做,母親在道路里也不會復活!更重要的是,卡露拉當時已經被壓碎了腳,憑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逃出去,而當時周圍也沒有可以救她的人,可以說是必死的,而艾倫只是把這個“兇手”變成了自己。所以很多人稱艾倫是“吃媽巨人”,這完全是無稽之談,是根本沒有仔細了解細節(jié)導致的。而至于后一點,想想當初站在艾倫的角度,他發(fā)動地鳴是為了消滅其他對艾爾迪亞抱有惡意的國家,第四季的艾輪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什么時候?是馬萊與世界各個國家商討奪取艾倫身上的始祖巨人、正式向帕拉迪島宣戰(zhàn)的時候!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件事,島內島外完全是可以和平相處的,而馬萊選擇了打破這一平衡,消滅島上這些潛在的隱患。而這,正是矛盾的根源?!捌シ驘o罪,懷璧其罪”,難道就因為島上的人擁有巨人的血脈,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殺光嗎?這正是典型的軍國主義思想,威利戴巴也親口承認馬萊陷入軍國主義是戴巴家族一手造成。而艾倫母親的不幸,也正是因為馬萊派出萊納等人潛入帕島,發(fā)起進攻導致。當初145代弗里茨王自愿退居怕島,結束了無止境紛爭,多年之后,反而是馬萊蠢蠢欲動,這是多么的可悲。艾倫如今也被迫通過暴力的方式來對抗暴力解決紛爭,如果有更好的辦法,我相信他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實在是無奈至極。其實,這部作品中的各種細節(jié)多到令人發(fā)指,不認真去發(fā)掘根本無法領會其用意。而諫山創(chuàng)老師最大的敗筆就是把這些細節(jié)藏的過于深,且很多都是一筆帶過,根本沒有給觀眾足夠的時間去將他們串聯(lián)起來,這就導致了巨人最后給人一個爛尾的感覺,甚至可以說是前三季都救不回來的程度。諫山創(chuàng)老師是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可以說是艾倫的上位,他處在艾倫的位置,但卻是全知全能的;而我們只是旁觀者,信息反而最少,只能看著艾倫以他自己所了解的信息行動,卻無法和他感同身受,不理解他所作所為的動機,這就導致了結局在觀感上是極其差勁的,人物形象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崩壞,被無數人口誅筆伐。 《進擊的巨人》其實也是一部關于命運的動畫,里面的大部分人都在被命運牽著鼻子走,無論是萊納、艾倫還是格里沙,他們都處于這個無法改變的閉環(huán)之中,為了讓這個閉環(huán)順利的運轉,他們都必須無可奈何的做出一些決定,哪怕這些決定是錯誤的、令人唾棄的,他們也必須肩負起這份責任。因此艾倫在最后也理解了萊納等人,明白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都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并把他們視為了伙伴。艾倫就是這樣一個夾在過去與未來中的少年,他在很多時候其實只是跟著命運的腳步隨波逐流,縱觀整部漫畫,他一直只是一個平凡而弱小的少年,卻被命運強加了常人無法承受的重擔,為了達成目標不惜屠戮世人,而他自己在內心強烈的罪惡感折磨下終于崩潰,把只是手段的滅世當成了最終目的,成為了眾人眼中的“殺人狂”,而他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可能被原諒的”。在巨木之森被巨人追趕時,兵長提出了“不一定正確,但至少不要后悔”的金句,而那一次艾倫選擇了相信伙伴卻慘遭失敗,之后也多次受挫,所以最后一次他選擇相信自己,但卻仍避免不了后悔的結果,只能說艾倫是一個可悲的命運的奴隸,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不斷掙扎卻仍無可奈何的陷入漩渦。第四季ed《惡魔之子》中那句“所謂正義,就是堅定地相信自己”其實很好詮釋了艾倫的動機。巨人自始至終就是一場悲劇,無論對島內還是島外都是這樣,即便如此,艾倫也依然向往著自由。 《進擊的巨人》在畫面、劇情、音樂、人物塑造等各個方面,都是一以貫之的優(yōu)秀,同時也傳達了積極的反戰(zhàn)思想,向人們展示了戰(zhàn)爭殘酷,其主題之宏大,邏輯之嚴密,是動漫史上的一座高峰,每一季都是可以說是當年的年度霸權。今年,《進擊的巨人》最終季part1也是獲得了年度動畫獎,諷刺的是,男主艾倫卻獲得了最佳反派獎,不得不讓人感嘆“屠龍少年終成惡龍”。負責任的說,是《進擊的巨人》讓我明白了一部動畫還可以如此的厚重,如此的引人深思。 最后,感謝大家能看到這里。今年,巨人動畫也即將迎來完結,從此,再也不會有一個一米六的男人如天神下凡一樣砍殺巨人,也不會有一個追求自由的少年遙望大海。無論MAPPA把結局以怎樣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我都會欣然接受。無論如何,它都是我心中永遠的動漫No.1,絕對不會因為任何原因產生絲毫的動搖。我永遠喜歡《進擊的巨人》,永遠向往著那個追求自由的少年,心臟撒撒給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