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成為風口?動漫IP走向電影、電視劇也許才是好選擇
成熟的院線電影、網劇、網大、電視劇等長視頻內容依然需要成為動漫IP開發(fā)的重心,也是動漫IP有效獲取回報的不二選擇。
2018年中國動漫行業(yè)的資本熱潮褪去、泡沫消散,且新媒體時代下,游戲、短視頻、信息流媒體等爭相搶占用戶碎片化時間,國漫整體陷入發(fā)展緩慢、盈利不足等多重困境。
許多動漫內容和服務為主營業(yè)務的公司不得不通過減員為公司節(jié)流;長城動漫巨虧1.15億元,深陷5.2億元債務無法按期歸還;歡樂動漫更因公司資金問題,無法按時支付員工工資及辦公場所租金,或將面臨倒閉危機。
“動漫內容應該如何擴大影響力去展現價值,讓內容公司不再受資金困擾,繼續(xù)運營下去”,最需要成為整個行業(yè)重點探討和關注的問題。
三文娛觀察到,近半年來,許多漫畫公司和平臺一起,瞄準了動漫IP漫改這一路徑,結合短視頻,探索IP開發(fā)的更多可能。
比如,《通靈妃》。
其漫畫在騰訊動漫平臺擁有433億的高人氣,因劇情緊湊、有趣,深受粉絲喜愛。在2019年底,騰訊動漫聯(lián)手騰訊微視推出了它的漫改真人作品,也是全網首部漫改真人豎屏短劇,上線兩周播放破2億。第二季于今年7月上線,48小時內播放量超千萬。兩季口碑,均獲得高評價。

要知道,既要穩(wěn)住口碑又要取得不錯的播放成績,這并不容易。短劇單集時長在1-2分鐘,要在這么短的內容里俘獲觀眾的心,不僅要求作品有梗、反轉不斷,還對演員的選角、導演的視頻語言功底要求極高。
而《通靈妃》則具有先天的故事優(yōu)勢,丞相府大小姐與霸道王爺的“甜寵”日常,爆笑梗、反轉點連連不斷。且最后呈現在觀眾面前的豎屏短劇,啟用符合動漫人設的演員、畫面特效制作精良,獲得了原著粉絲及視頻用戶的肯定和贊譽,為IP吸引了更多的粉絲,也打破了大眾對豎屏短劇“品質低”的固有印象。
這一次的“初試水”,為未來動漫IP進軍廣闊的短視頻漫改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在優(yōu)異的播放數據與口碑背后,商業(yè)化變現,卻受限于短視頻這種內容形式,在現階段難以直接帶來效果。
1-2分鐘的單集時長制約了商業(yè)廣告的植入,臺詞口播和中插廣告都會略顯突兀;而長視頻平臺的VIP模式,在短視頻平臺上能否成功,還有待探索。所以,動漫IP要想在短視頻平臺上實現更多的商業(yè)變現,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反觀近期開播的漫改長內容《不說謊戀人》和《騰空之約》?!恫徽f謊戀人》在推出VIP免費觀影和超前點播兩種內容付費的模式下,依然穩(wěn)居騰訊視頻內地電視劇排行榜第三位;《騰空之約》4集免費觀看,14集VIP免費的觀影模式,也沒能阻擋其登上愛奇藝偶像劇榜第一的位置。
所以,雖然在這個時代下,短視頻快速發(fā)展,但面對國漫的困境,我們也需要更有效的途徑,在更短時間內建立漫畫IP的口碑、影響力,以及商業(yè)變現能力,讓各行各業(yè)看到國漫的價值。
成熟的院線電影、網劇、網大、電視劇等長視頻內容依然需要成為動漫IP開發(fā)的重心,也是動漫IP有效獲取回報的不二選擇。

電影市場:“改編”成為高票房電影的主流,院線電影能帶來巨額長尾回報
回看2017年的《十萬個冷笑話2》、2018年的漫改電影《快把我哥帶走》,都是通過院線觸達到了大眾消費群,通過小制作成本博得高票房收益;2015年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票房突破,電影衍生品掀起了一股市場熱潮。

根據國家電影局發(fā)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到了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排名僅次于美國。在電影票房市場不斷增長的同時,IP類電影的占比也在逐年增加,2019年達到了53.7%。
貓眼數據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動畫、漫畫IP改編電影,及電影翻拍比重在逐年上升。比如,截至2020年7月15日,中國影史票房超過10億元的電影共73部,其中小說改編有12部,而動漫改編作品則有11部,占比12%,位列第四。

備注:無低幼向作品入圍
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漫畫、動畫IP相關作品在院線電影市場的商業(yè)價值,也意味著國內觀眾已逐漸習慣且會選擇在大銀幕上看動漫相關作品。
但對動畫、漫畫IP來說,在院線上映并不是最終的商業(yè)化變現方式。
電影院已走向大眾消費,動畫電影及動漫IP改編類電影在院線上映能幫助動漫IP快速出圈。出圈后,IP可以和消費行業(yè)深度結合,通過授權、推IP衍生品,獲得更大的商業(yè)回報。
2019年7月16日,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以50.13億票房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二。10月14日,電影的三個眾籌項目全部結束,籌集金額總計達到了1867.04萬元。其中,《哪吒》官方授權手辦的眾籌金額達到了1509.3萬元,僅這一個項目的眾籌金額,就刷新了中國電影衍生品眾籌記錄。

同樣因為動畫電影票房賣座,在衍生品市場獲得了豐厚商業(yè)回報的,還有IP “玩具總動員”?!锻婢呖倓訂T》動畫系列電影共四部,在全球攬獲票房28.44億美元,但截至2019年,這一IP品牌給迪士尼帶來的衍生品銷售收入卻達到了176億美元,是電影票房的近六倍。
除了這些以電影為原作帶動衍生品銷售、授權的案例,在全球頭部IP中,借助影院擴大影響力并在授權市場獲得不錯商業(yè)回報的動漫IP還有很多。

一直以來,第三方機構都會實時公布全球最賺錢的IP。分析總收入前50的IP會發(fā)現,源頭為漫畫、電子游戲和動畫片的作品占比最多。其中,以漫畫為源頭的IP占總數的15%,且都有被開發(fā)為院線電影。
而源頭為動畫或動畫電影的IP,也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通過大眾消費者喜愛的影視內容來擴大動漫IP的知名度,出圈;收入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來自衍生品或零售。

如果我們把Top50的IP收入來源按類型統(tǒng)計收入金額會發(fā)現,相關衍生品和零售的收入最大(約為7563.03億美元)。電子游戲、票房收益及漫畫的收入分列第2至第4位,總收入金額都超過了1000億美元。

也就是說,目前世界上的暢銷IP中最主流的掙錢方式是衍生品和零售,其次是電子游戲、票房收入和漫畫(主要來源仍是紙質內容銷售)。所以,院線電影,不僅自身能帶來巨大的商業(yè)回報,還具有同時拉動后續(xù)IP衍生品收益及反哺漫畫源頭的作用。

在線視頻市場:視頻平臺成熟的生態(tài)鏈條,使動漫IP快速圈粉
早在2000年初,漫畫IP改編電影就已在影視娛樂市場大放光彩。漫威和DC就是最好的例子,2008年上映的《鋼鐵俠》更是開啟了電影宇宙的商業(yè)熱潮。
近年來,快速崛起的網絡視頻平臺,也把目光投向了漫畫IP的動畫化、真人網大、真人網劇等改編項目上。
動漫既能覆蓋全年齡層,又是Z世代,千禧一代所熱愛的內容形式。對需要擴大年輕受眾群的網絡視頻平臺來說,擴大精品動畫內容、動漫IP改編作品的內容儲備,是必然的選擇。
不管是迪士尼,還是蘋果和Netflix,漫畫IP改編電影、電視劇都是平臺拓展的重點項目。而它們在動畫方面的投入金額,也都僅次于電影和電視劇。
據風投公司 Loup Ventures估計,2019年Netflix在動畫方面的投入約有11億美金。而截至2019年年底,Netflix在6年里新上了95部原創(chuàng)動畫,還有70部在排隊,其中有不少作品為漫畫改編項目。同在2019年,華納除了聯(lián)合日本吉卜力公司推37部動畫,還花5億美元收購了一部動畫的網絡獨播權。

和這些海外巨頭公司一樣,國內視頻平臺也在加大內容方面的投入,重視漫畫IP動畫化、真人影視化項目的開發(fā)。
且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guī)模發(fā)展迅速,根據CNNIC發(fā)布的2019年報告顯示,我國網絡長視頻用戶規(guī)模已達7.59億。那對漫畫IP本身,不管是動畫化開發(fā),還是推出真人網劇、真人網大,網絡視頻平臺都能幫助IP快速觸達到更多大眾消費群體,積累更多粉絲。
此外,在成熟的VIP點播模式外,國內的網絡視頻平臺已搭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內容體系。用戶可在視頻播放窗口下方的推薦位,可以直接購買動漫衍生品、觀看原作、下載同名游戲,加入同好群體一起討論作品等。如網劇《從前有座靈劍山》,在騰訊視頻播放量20.2億,視頻播放窗口的原著小說、漫畫也獲得了超過20億次的曝光,視頻用戶可以通過點擊鏈接,直接閱讀原著小說和同名漫畫。


衍生品市場:動漫IP通過影視化出圈后的長尾利益
上文我們已經提到,不管是影院還是網絡視頻平臺,動畫電影及動漫IP改編的作品都受到平臺和粉絲的喜愛。借助這兩個大眾消費群劇集的分發(fā)渠道,IP可以在短時間內打開在大眾消費群的知名度,從而獲得相應的商業(yè)回報。
美國和日本,頭部漫畫、動畫IP的收入超過50%,甚至超過70%的收入都來自衍生品銷售。那么,對于國漫IP來說,在IP通過院線和在線視頻平臺出圈后,能否在衍生品市場獲得更多的收益?
我們采訪了摩點眾籌網創(chuàng)始人&CEO黃勝利,以及52TOYS的CEO陳威。
他們都肯定了經過影視化改編的國漫IP在衍生品市場的價值。
在陳威看來,漫改電影讓IP孵化的周期更長,先通過生產優(yōu)質的漫畫內容吸引大量粉絲,再利用電影這一表現形式進行流量的轉化,進一步擴大受眾群體。越是人氣高的IP說明其經歷的市場考驗也越多,基礎也越夯實。黃勝利說,漫改影視化作品本身的IP已經有了一定量的粉絲基礎,比起0起點設計型衍生品更容易和消費者產生情感聯(lián)結,積累的粉絲資源能讓衍生品眾籌在前期具有更多優(yōu)勢,可以保證基礎的交易額。
“次元用戶的熱情是很高的?!秉S勝利認為,核心粉絲在動漫角色的形象上產生了情感寄托,更容易產生購買欲和消費行為。同時,手辦潮玩和衍生品人群也具有泛二次元屬性,兩個群體具有高度重合性。

多年來,陳威一直在和衍生品消費者打交道。他明顯感覺到,近年來國人對于影視作品衍生品的購買熱情上漲明顯。
他堅定地認為,動漫、電影、游戲已經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90后及00后成為衍生品消費主力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形成了收藏IP衍生品的習慣,電影文化以玩具的形式逐漸融入人們生活中是當下市場的發(fā)展趨勢。
綜上,漫改真人短劇雖然能給IP帶來高關注度,也踏出了打開短視頻市場的第一步,但現階段卻依然難以在廣告、超前點映等視頻變現模式里獲得不錯的成績。
而無論是在電影市場、在線視頻市場還是在衍生品消費市場,通過院線電影、動畫、真人網劇、真人網大等形式,動漫IP都能獲得可觀的商業(yè)回報。
所以當下,面對困局,我們更應重視在成熟的長內容方面的投入。
相信,有一天,國漫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能走出困境;國漫IP也會像享譽全球的日本、美國動漫IP一樣,在電影、玩具、家庭娛樂、零售等多個領域,獲得不錯的回報。那時候,誰又將成為下一個“銀魂”、“蜘蛛俠”“龍珠”“航海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