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書摘』白色記事簿

2023-07-01 01:02 作者:岐亦Kimata  | 我要投稿

《白色記事簿(天才捕手計劃·口述真實故事文庫)》 陳拙主編 158個筆記 ◆?插圖 >> 選擇醫(yī)學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娔仙?◆?序言 >> “醫(yī)生天生就是講故事的高手” >> 那些悲情的故事只不過是發(fā)生在醫(yī)院里,而能給人帶來繼續(xù)生存之勇氣的故事,只能發(fā)生在醫(yī)院里。 >> 我看著故事里的這些段落,總覺得在病人所處的困境里,看到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陰影。 >> 因為每位被記錄的患者,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只不過他們正在經歷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役。 >> 在故事里,他們身上所有的韌勁都會被激發(fā)出來,想盡辦法來面對自己的命運。而我也能從這些文字里找到自己當下生活所需的答案。 >> 我想,在生死之間找到“答案”,比情緒催生的眼淚更加寶貴。 >> 患者的家屬。他們怎么做,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患者的生死去留: >> 需要漫長護理的女人很可能被拋棄,但如果被護理的是男人,他的妻子往往會堅持陪伴到最后。 >> 對于年輕的病人,家屬往往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錢治療,但如果逝去,對家屬來說也是成倍打擊。 >> 為父母送終的那個孩子,通常不是最受寵的那個。 >> 面對困境,每個人都有不同考量,最后做出不同的決定,但這也是醫(yī)院里最真實的一面——那些難以被琢磨的人心。 >> 醫(yī)生們的筆觸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解剖自己的所見所聞,生死愛恨,祈禱糾紛。生命寶貴,這樣的故事值得被看到。 ◆?醫(yī)生篇 >> 對毛毛的爸媽來說,自己以往的人生經驗根本派不上用場,他們花光心思也只能想出幾句安慰的話:沒事的,都會過去的,一定會好的。 >> 即便見慣了生死的醫(yī)生,也不敢坦然說自己不畏懼死亡,但毛毛這個孩子,竟然敢于拒絕求生的機會。 >> 我總覺得他是一個聰明且早熟的孩子,雖然很少表達自己,其實心里已經默默地起了懷疑。 >> 毛毛的媽媽走了。對毛毛的爸爸來說,這將是一個永遠也圓不上的謊言。 >> 世上如果有什么比生死更可怕,大概愧疚算是一個吧。 >> 那個夏天,我們所有人共同保守的秘密,現(xiàn)在就藏在了毛毛的身上。 >> 你見過剛剔下來的動物關節(jié)嗎?大塊骨頭上能看到一層薄膜,微帶一點粉紅,就是骨膜。人的骨膜上神經多,受了一點刺激,痛感就會特別強烈。骨髓穿刺,通俗點講就是在骨頭上打針。而我,經常在小朋友的骨頭上打針。 >> 在發(fā)達國家,兒童骨髓穿刺都是全麻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但我們現(xiàn)在還做不到,醫(yī)院的麻醉醫(yī)師也不夠用。 >> 因為哭,可以發(fā)泄他們不安的情緒??捎行┖⒆硬宦犜?、不講理、不配合,很多時候是因為情緒被父母感染了。 >> 父母表現(xiàn)得太焦慮,孩子就沒有安全感,他們怕痛、怕死,然后就失去了理智。 >> 要減少患病孩子的心理陰影,病治好后他們的路還很長。 >> 孩子得了白血病,家長們的選擇也不一樣。有的會延遲要二胎的計劃,把主要精力放在患病的孩子身上。還有一些,會再生一個。其實跟成人比起來,兒童患白血病的治療成功率更高。孩子的生命力比大人強,只要闖過治療的關,之后會恢復得非常好。但很多時候,家長放棄得過早了。 >> 醫(yī)療服務并不是消費,有錢也買不來人命。 >> 在兒童醫(yī)院,孩子的生死,很多時候都是父母決定的。 >> 她真心在意自己給孩子許下的每一個口頭承諾,即使這個孩子只有四五歲。 >> “如果你現(xiàn)在還是判斷不了該做怎樣的選擇,那你就倒過來想吧!如果今天決定不做,將來會不會后悔?” >> 這種心理狀態(tài)在發(fā)達國家的醫(yī)院,肯定會請心理醫(yī)生和藝術治療師一起參與治療的。但我們的心理醫(yī)生太少了,藝術治療師根本就不存在。 >> 孩子最怕的就是被父母遺棄。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磨難,圓圓似乎在童年就把這些不好的事情都經歷了。 >> 恐懼少一些,痛苦就要少一些。 >> 對于討厭的人,她決定不去理傻瓜;對于喜歡的人,她知道自己不會被拋棄。 >> 那是2009年,我剛畢業(yè)就被分配到血液科,只能干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比如,陪著沒有希望的病人等待結果。 >> 隨著病房門“吱呀”一聲響,所有的病人會瞬間轉過頭來盯著我。有時我的心會猛地一縮,差點忘了自己要來干什么。 >> 很久以后我才慢慢體會到,人心有一個自我保護機制,當一件事情超過你的承受極限,會自動開啟一個防護罩,把自己密密匝匝地罩在里面,不聽、不看,也不說。 >> 主治大夫告訴我,他工作這么多年,但凡丈夫患病,妻子往往不惜傾家蕩產,有時連醫(yī)生都會規(guī)勸家屬,為自己和孩子今后的生活著想。但妻子生病了,丈夫愿意傾盡全力的,這比例要低得多。 >> 沙漏漏完了可以翻過來重新開始,潮水退去了第二天又會漲起,而生命只能朝著一個方向流逝。沒有如果,也不能重來。 >> 燒傷患者的死亡速度快,大部分不是死于急性感染,而是窒息。 >> 重度燒傷的患者,有三關要闖:第一關,保住命;第二關,保護創(chuàng)面,讓他的生命體征相對平穩(wěn),防止各種休克;第三關,盡量減少并發(fā)癥,平穩(wěn)過渡到出院,整形受損的皮膚創(chuàng)面。 >> 有些患者并不是痊愈才出院的,他們的生死是患者和家屬做出的選擇。 >> 燒傷科的醫(yī)生能夠救治創(chuàng)傷,卻無法陪伴病人走過后面的路。 >> 劇烈的疼痛讓他崩潰了。很多人都有被熱水燙傷的經歷。如果嘗試將這份疼痛延長很多天,放大數(shù)百倍,大概就是霍明正在經歷的痛苦。 >> 的確,進了醫(yī)院,錢不像錢,像紙。 >> 我看他笑起來,臉上被燒得坑坑洼洼,像個鬼臉,卻在上面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 直到這天拿著過去的照片,她才淡淡地說了一句:“其實我心里的落差是很大的?!边@些話她卻不能對別人講。我這才意識到她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堅強和樂觀,是強撐著走下來的。她照顧丈夫和婆婆,為了不耽誤女兒的學業(yè),還在費心瞞著女兒。她扛起了很多。 >> 我在一旁沉默地看著。我只對霍明的妻子、母親以及堂哥有印象,其他人這幾個月都沒怎么來過,但在這種關鍵時刻他們卻一個個沖在前面,仿佛自己付出了很多。 >>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習慣了優(yōu)先排除風險,卻很少關注患者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 >> 她并不知道,生活中很多看起來乖巧懂事的孩子,其實都非常沒有安全感。有了委屈也不會說出來,久而久之內心極度壓抑,往往會通過自殘、自殺來減輕內心的痛苦和糾結。表面上的乖巧只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 她像一只受過傷的小貓,非常溫順,實際上卻讓人捉摸不透。可是我卻找不到突破口,不知道從哪里才可以進入她的內心。 >> 小孩子對父母的愛是一種本能,如果從小在父母那里接收到的都是負面信息,就會覺得世界都塌了。 >> 后來我還在想,這可能就是治療的最高境界吧,把病人生病這件事給忘了。 >> 后來,小璐寫下了這樣的話:“看見殘陽如血映紅了整個天空,我的內心極度安靜,從來沒有這么踏實過,從來沒有這么有力量。身邊有爸爸,有媽媽,還有奶奶和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們,我再也不孤單?!?>> 很多人以為抑郁癥患者只要“心結”打開了,人生就好像被疏通的管道,一切都順暢了。但實際情況從來就沒有那么簡單。抑郁如此有力量,它常常像黑洞一樣把人牢牢吸住。患者的再次治療我不意外 >> 她不是沒有脾氣,而是不敢有脾氣,害怕和人發(fā)生爭吵,所以一直壓抑自己。這是導致她自殘的原因。對小璐來說,發(fā)脾氣意味著治療的進步,她不再壓抑了。 >> 婦產科是個埋藏秘密的地方,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女同胞來跟婦產醫(yī)生們訴說那些她們父母不知道,丈夫更不知道的秘密。 >> 醫(yī)生喜歡的是對手術風險有認知的病人,他們能通過和醫(yī)生對話、自己思考利弊后做決定。 >> 原來“主刀”這兩個字不是手術臺上的位置,不是手術成功的贊揚,而是有一個人把生命托付在你手上,她毫無保留地睡去,相信你能帶給她更好的明天。 >> 學醫(yī)之前我總覺得醫(yī)生無所不能。可現(xiàn)在我覺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太重,像小欣這樣美好鮮活的生命太重。 >> 人的性別分為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如果你決定以女性的身份生活下去,即便你的生理性別是男生,誰也不能阻攔你!除了需要治病,你和女生沒有任何區(qū)別。 >> “沒有人能不犯錯,知道痛就好,這次痛狠了就長大了。”主任告訴我。 >> 作為一個醫(yī)生,我比誰都清楚沒有什么是一定的,但我的懦弱和逃避已經夠多了,接下來我要打起精神陪她打完這場仗。只要她活著,我就有機會被原諒,有機會去做一個醫(yī)生該做的事。 >> 惡性腫瘤只要5年內不復發(fā)就相當于臨床治愈了。 >> 我明白她的心情,無論表現(xiàn)得多樂觀,這樣的孩子,心里總是敏感而脆弱的,身邊人的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對她們的心理造成致命的打擊,甚至放棄治療。 >> “我們來過,就該留下一些什么,讓這短暫而渺小的一生對得起自己的內心?!?>> 那一天,我把這句話講給她聽,又好像是在說給自己。我們都度過了自己的成人禮。 ◆?護士篇 >> 消毒水的味道強勢地在空氣里彌漫。一切似乎都在清楚地提醒著進來的人:小心點,把自己保護好了。 >> 當時,醫(yī)療水平提高了,傳染病容易被確診,卻很難被人理解,人們總是談“傳染”色變。 >> 整個腹肌緊繃繃的,手壓下去、松開他都說疼,這架勢一看就是腹膜炎的癥狀。要知道腹膜炎疼起來真的能“要命”,極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 >> 乙肝的傳播途徑只有三種:血液、體液、母嬰傳播。既不會通過消化道也不會通過呼吸道,很多家屬最忌諱的握手、擁抱、吃飯、打噴嚏,甚至接吻,只要口腔里沒有傷口,都不會傳染。 >> 他本以為醫(yī)生的診斷是一道護身符,沒想到,卻成了坐實自己得了傳染病的審判書。 >> 他不再相信醫(yī)生的話,反而覺得自己身上有惡性絕癥,所以才把自己封閉在病房里。這些誤導就像一條條死胡同,把他困在了迷宮里。如果沒有人為他澄清這些誤導,他可能永遠沒辦法走出這間病房。 >> 乙肝病毒非常狡猾,它會把自己的DNA連接在肝細胞DNA的尾巴上。這就意味著,一旦病毒進入肝臟,乙肝病毒將和肝細胞共存亡。因此,雖然乙肝可防、可控、可治,卻很難被徹底清除。 >> 當大家心里有疑惑的時候,也就有了傾向性,原本正常的事也被解讀得反常。 >> 乙肝至今為止還是世界上尚未攻克的難題,而不懼怕它的最好方法,就是熟悉它、面對它。 >> 這個曾經只肯把自己關在病房里的男人,已經學會了珍惜身邊的一切。彭濤說他活一天就珍惜一天,好日子總會出現(xiàn),他等著。 >> 很多東西是不能回到當初的,比如身體,比如記憶。 >> 邵老太的腦袋里就像下了一場雪,大部分記憶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女兒好似一株小松樹,枝干上盛滿雪花,卻定定地站在雪地里,沒有倒,也沒有被雪埋住。 >> 慢阻肺、肺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腔隙性腦梗死……這些名目哪一個都可能致命。尤其是慢阻肺,這個病沒有徹底的解決辦法,病人的肺會慢慢堵塞,無法呼吸,最后活活憋死。那些邵老太拼命想要擺脫的儀器,正在把她的生命線一點點拉長。 >> 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真的很公平,就是一物降一物——女兒讓邵老太生出鎧甲,而女兒也是她的軟肋。 >> 她還是那個母親,那個會把女兒護在身后,一個人擔下外面世界所有風暴的母親,不管她記不記得。 >> 原來,要讓一個人走出過去,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理解過去的她。 >> 對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來說,當下最需要填補的就是曾經缺失的安全感。 >> 我意識到,她的記憶交錯在一起,時而清晰,時而混亂,但總離不開她的小家,和她一點一點熬過來的那些日子。 >> 所有儀器上的參數(shù)都在告訴我們:這個老人戰(zhàn)斗了一輩子,現(xiàn)在要鳴金收兵了。 >> 至少邵老太不是孤零零地縮在舊時記憶的角落里,默默承受最苦難的那段時間。 >> 這些日復一日的喜報,就像一塊“橡皮擦”,每個人將它高高舉起,在邵老太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里,幫她擦去過去那些不好的記憶,讓她盡可能沉浸在幸福里。 >> 她戰(zhàn)勝了過去。無論是30多歲還是85歲,她都記得自己是幸福的。 >> 胰腺癌是“癌中之王”,致死率和治愈難度在癌癥中數(shù)一數(shù)二。 >> 在醫(yī)院工作了18年,我看到了太多人最后的樣子,有人放棄,有人被迫放棄,有人迫切地渴望活,卻屈服在病魔的侵害下,有人搏斗到最后一刻……這些反應都沒有錯,都是人最本能的選擇。 >>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 胰腺癌有多可怕,我曾親眼見過。這種癌太難被發(fā)現(xiàn),大多人查驗出來時就是晚期,昨天還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今天突然就要準備后事。巨變之下,人的精神就會崩潰。 >> 明明是一條艱難的求生之路,老黃的步伐是如此輕快。面對胰腺癌這個預后極其不好的病癥,這一家子沒有誰臉上流露過悲傷凄怨的神色,似乎永遠都神采奕奕,永遠用盡全力活好每一天。 >> 人生的路就要走到頭了,老黃表面不在乎,但在背后卻一直不作聲地給我們所有人留下紀念。 >> 當病房搬來一個絕望的小伙子時,老黃拿出了醫(yī)院里最稀缺、自己也沒有的事物——希望。 >> 我正在看著老朋友走向一條我深知結局的路,卻沒有辦法牽著他的手,帶他回頭。 >> 這道風景很奇妙,夕陽的余暉披灑在我倆的身上,我和老黃莊重又坦然地討論生死,毫不避諱,絕不隱瞞,沒有虛幻的安慰。我說得認真,老黃聽得仔細。 >> 余暉中,我對他說:“老黃,你總是要死的,我希望你能最舒服地死?!?>> 他不是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活,但他更在乎自己該怎么活。 >> 他的樂觀不受一絲一毫外界的影響,是真正發(fā)自內心的力量——既不為生,也不為死,就是為自己。 >> 面對不可扭轉的結局,他有自己的活法,并堅持到最后一刻。 >> 這就是學醫(yī)的殘忍之處,我可以將疾病的演變預計得清清楚楚,卻無法挽回。 >> 人支撐到最后關頭,會調動全身每一寸細胞發(fā)起進攻,直到彈盡糧絕,就像蠟燭,熄滅之前總有那么一會兒異常地亮。 >> 有個電影里說: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再記得你,那么你將徹底消散,無影無蹤。我想,有我們這么多人念著老黃,在另一個世界,他一定也是最歡樂的那個。 >> 有沒有錢對看病來說很關鍵,我暗暗替這一家子慶幸。 >> 很快,我從他這些怪異的舉動里找到了一個規(guī)律:只要父母在場,他一定是熊孩子附身,擺出一副無賴相來刺激父母;但等到父母一離開,他就恢復正常。而且,如果當場沒刺激到父母,反而被寬容的話,阿澤就很不開心,好像受了挫折。我悄悄告訴護士長,阿澤是個藏著事兒的孩子,大家等著看吧。 >> 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坦率好像很難。 >> 我是他的樹洞,得替他保守秘密。 >> “姐姐你好笨哦,我治又治不好,萬一死在家里,我家就成兇宅了!以后都不值錢了!”他為自己的深思熟慮揚揚得意。我看著這個把一切安排得妥妥當當?shù)纳倌?,只覺得命運特別殘酷,還殘酷得特別認真。 >> 以前我覺得爸媽無所不能,什么都能辦到,后來我生病了,看見過媽媽偷偷哭,也看見過爸爸站在門外一支煙接著一支煙抽,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也有脆弱的時候。 >> 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從這夫妻倆硬是將兒子原本短短一年的生存期努力拉長了一倍多,就能感受到:他們沒想過給自己留后路?;蛘哒f,他們不容許自己去想。 >> 這種糟糕一旦開始,就不會回轉。你會心疼這個一聲不吭的少年,也會譴責自己目睹這一切卻無能為力。 >> 他對自己的結局了如指掌,清醒得可怕,又懂事得嚇人。 >> “去愛吧,就像不曾受過傷一樣;跳舞吧,就像沒有人欣賞一樣;唱歌吧,就像沒有人聆聽一樣;干活吧,像不需要錢一樣?!?>> 阿澤的媽媽說:“我覺得難過,又覺得幸運,至少我兒子多陪了我那么久?!边@一家人,總是在關鍵時刻活得分外清醒,又分外努力。 >> 我知道,再回憶起他,我的歡樂遠多于遺憾。也許在另一個世界,里面依舊有他的吉他,他的毛筆,他的青草地。 >> 天上星,亮晶晶,永燦爛,長安寧。 >> 而奇跡,就藏在一天天痛苦的重復里,希望也在忍耐背后一點點積攢。 >> 很多時候,錢不能讓植物人站起來,但它能讓植物人活下去,活到奇跡發(fā)生的那一刻。 >> 過程枯燥,但不能跳過一個步驟,細節(jié)關乎生命。 >> 在植物人的狀態(tài)下,她能稍微動一動,對抗地心引力,說明她的肌力已經達到了3級。 >> 阿香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那個年代的人,幾乎都吃過一些苦:在長身體的時候吃不飽飯,在屬于孩子們瘋玩瘋鬧的時候要幫著家里做家務,在讀書求知的年月做手工補貼家用,在風花雪月談戀愛的時候外出打工。 >> 這一方小小的病床像是一面鏡子,照著阿香的前半輩子,卻反射著她此時此刻的境況。那些她愿意的、不愿意的,曾經遺憾、可能后悔的事,似乎都在她躺上病床的時間里加速到來了。而命運的后半程,決定權已不在她自己手上。 >> 怕從里面看到讓人心酸的東西。我們無一例外地對阿香的現(xiàn)狀不忍心,卻又無能為力。 >>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她的表情。我害怕那雙眼睛里的光熄了,更害怕那雙眼睛里還有光。 >> 慢慢地,她一寸一寸地安靜下來,像一塊熱炭被一點點打濕,沒了生氣,從此沉寂下去。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日子一天追著一天,人們總是希望第二天是新的一天,誰也不想念著舊客。然而阿香就是這個舊客,她的存在仿佛會牽絆別人的日子,到后來,只要日子停滯不前,人們就會開始介意這種存在。 >> 這種病最大的特征就是殘忍。患者大多是青壯年,發(fā)病即意味著死亡,但在這種病癥面前,死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發(fā)病的過程——起初是肺部被感染,一呼一吸都要用力,緊接著是最絕望的“逐漸冰凍”過程。 >> 我一度認為,漸凍癥里沒有奇跡,留給病人和家屬的只有痛苦。 >> 這個被漸凍癥扼住了命運的少年,目前尚能夠倚坐在輪椅上,但在未來可預見的日子里,他全身的肌肉會一點點萎縮,直至癱瘓。我不太能把這樣的事和眼前笑著的小虎聯(lián)系在一起。 >> 漸凍癥的患者因為肌肉無法運作,整個身體是一種“死沉”的狀態(tài),根本不像普通病患一樣容易挪動。 >> 她說自己并不喜歡所謂的習慣,因為這份“經驗”是以4條人命的代價一點點熬出來的。 >> 最后,爺爺死在了新房子里。他的離開讓奶奶知道,原來得了某些重癥,人不是一下死掉的。這樣的話,不能太急著難過,還要留著力氣慢慢送他們走。 >> 一家人都癱在床上的時候,奶奶盤算過,自己前半生做了什么壞事,但怎么也沒想起來。她也沒辦法去問家人是不是有虧心事,因為都已經不能說話了。 >> 在他的記憶中,奶奶就是那個冒著風雨不覺狼狽的人,只不過從來沒人陪她等到天晴。 >> 后來的日子里,她成了整個家唯一“能動的人”,卻似乎跟這個家一塊,被“凍住”了。她親手將兒子們一個一個送走:“送走一個,房子變得空曠一點點?!?>> 這個女人與命運“拔河”了30多年,哪怕被拽得只剩最后一點點力氣了,也不想放棄。如果小虎走了,關于那個家真的就只?;貞浟?。 >> 我覺得值得慶幸的是,至少這些趨近靜止的時光里,祖孫倆還有彼此。 >> 我們表揚阿姨,阿姨只是擺擺手說,真正值得尊敬的是小虎的奶奶:“她這一輩子把自己熬成了一塊炭,沒讓坑里的火熄了?!?>> 這個女人,只不過是在一生里把想愛的人都愛過了而已。 >> “從今以后,我在外面忙,再也不用回頭看。沒有人在等我?!睆倪@一刻開始,她的人生解凍了。 >> 醫(yī)院的ICU護士站就像一座白色的孤島,沒有急救的時候,這里的病區(qū)和病區(qū)外的走廊常常陷入一種沉寂。 >> 這是唯一需要經過層層阻隔才能進入的病房,但每個人的生死都可能會和它有關。 >> 第一道阻隔是一扇自動門,所有人都必須按響門鈴和病房內的人通話,得到允許后才可以進入。第二道阻隔是隔離區(qū)的換衣間,家屬要按照要求換上隔離衣,才能進入病房大門。第三道阻隔是病房地面上病床區(qū)域的黃色標線,上面整齊劃一地寫著:家屬止步。 >> 還有一些情況是重癥病人不知道的,一旦邁進了這扇門,命就不屬于自己了,而是屬于自己的委托人。委托人通常是家屬。按照規(guī)定,醫(yī)生的每一次操作、治療都需要有反饋對象?;杳?、危重的患者無法為自己簽字,醫(yī)院會把患者治療的權力交給患者家屬。 >> 當患者進入ICU時,我會拿著一摞文件交給家屬簽字。簽署完畢,我會走進“孤島”,把一只小黃鴨放到患者手中。小黃鴨是那種一捏就叫的發(fā)聲玩具,它是我們科室的傳統(tǒng),也是這里表達喜怒哀樂,甚至生死選擇的呼叫器。 >> ICU的病人是送進來救命的,所以,護士們的工作既“高級”又“基礎”,瑣碎又規(guī)律。 >> 沒有病人和家屬會傻到得罪醫(yī)生,而護士就常常被拿來撒氣。 >> 在ICU,一般家屬無論家里有沒有條件,基本都會跟病人說“錢不是問題”,以此來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這個時候在病人面前哭哭啼啼,強調沒錢,只會讓病人覺得自己躺在ICU就是個大累贅。沒有人會愿意成為家里的累贅。 >> ICU的病人,來來去去。每個人都按著手中的小黃鴨,有的聲音急促,有的戛然而止。有人想活,就有人想死。 >> 我想,他的眼淚,或許不只是因為疼。 >> 想死,不活了,死,回家死。他每寫一個字,就要停好幾秒。 >> 病人就算再痛苦,再想死,他的家屬和委托人不放棄,我們只能用鎮(zhèn)靜劑把他鎮(zhèn)住,用約束帶把他套得更緊。 >> “對這種病人一定不要仁慈,你對他們仁慈,就是對你自己的殘忍?!睆埥阏Z重心長地警告我,“你看著他很配合,其實他想方設法地拔管子,下次不要隨便松約束帶。” >> 其實有時候尊重病人個人的意愿,也是一種孝順,只是看你們自己怎么想了。 >> 我們笑著跟他說拜拜,沒有說再見。 >> “很多人說他很勇敢,確實是。但是我們不要忘了,那些拼命堅持到最后一刻的人,他們同樣很勇敢?!?

『書摘』白色記事簿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呈贡县| 读书| 独山县| 通辽市| 襄汾县| 樟树市| 兴城市| 达州市| 垣曲县| 恩平市| 邢台县| 遵化市| 赫章县| 门头沟区| 阿合奇县| 商丘市| 商洛市| 永州市| 买车| 若羌县| 曲靖市| 中卫市| 教育| 伊宁县| 文水县| 阿拉善盟| 台安县| 调兵山市| 肥西县| 剑川县| 通化县| 东方市| 昌宁县| 芦溪县| 江都市| 浦县| 平山县| 班戈县| 湖口县| 白河县|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