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家·藤井圭介丨悠悠吾音,來自雪山與海浪

前言
Kenji,F(xiàn)uji,讀起來很押韻的兩個名字,前者是老師,是中國琴友最熟悉的日本制琴師杉田健司,后者是學生,是年輕的吉他制作家藤井圭介(Fuji iKeisuke),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藤井并不是WoodRoad合作伙伴中唯一一位曾經穿上過象征著業(yè)界權威的杉田健司老師工作室工作服的學徒,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小林良輔。
?
相關閱讀:訪談·小林良輔|師出名門的“黑馬”制琴師和他迷人的制琴哲學
?
小林和藤井的經歷頗有些相似,他們都曾跟隨山田****,后又轉入西方著名制作家門下進修。這難免讓人聯(lián)想到我國民國時期的一批大師,他們的共性或許可以歸結為:
?
具有扎實的舊學基礎,后又走出國門,在西方接受高等教育,如此東西結合、新舊融匯,方讓他們有了成為一代宗師的潛質。那么,先后跟隨日本頂級制作家杉田健司與Stephen Marchione進行過多年勤學苦練的藤井先生,又有著怎樣的造詣呢?出自他手的吉他,又吟唱著怎樣的天籟呢?我們不妨通過今天這篇專訪來一探究竟。

WoodRoad(W)對話制琴師藤井圭介(F)
?
一、糟糕的手感,制琴的起點
?
W:藤井先生您好,每一位制琴師都有和吉他相遇的契機。在我們進入制琴問題之前,可以先和我們聊聊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吉他和制琴感興趣的嗎?
F:我從小喜歡用自己的這雙手去做一些什么東西。因為我爸爸喜歡披頭士,在家里經常彈吉他,吉他對我來說并不陌生。到了上初中左右開始,我也對演奏吉他產生了興趣。所以那時候就拿我爸爸的吉他來彈。但可能是性格上的原因吧,比起彈吉他,我逐漸的更喜歡捉摸吉他的結構(笑)。我記得我爸的那把吉他手感特別不好。我就在想為什么不好?怎么樣才能變好?
?
W:那這么看來,不像是那些被吉他音色所感動從而探入這個行業(yè)的制琴師,您的職業(yè)生涯更多是因為糟糕的手感而開始的。
F:是的,有時候糟糕的經歷不一定是壞事。之后我就越陷越深,考大學的時候,我直接就選擇了ESP制琴學校,踏上了我職業(yè)的道路。
?

圖片來自沐道商城官網(wǎng)
W:那您是怎么和獨立制琴師杉田健司老師相遇的呢?(杉田健司是日本最享譽盛名的手工吉他制琴師之一)
F:當時我在ESP其實學習的是電吉他制作。但畢業(yè)前我發(fā)現(xiàn)如果進入工廠工作的話,自己完全會變?yōu)榱魉€上的一個“步驟”而已,不能從全局和整體出發(fā),去完成吉他的制作和關于它的思考。相比之下,木吉他可以完全由一個人完成制作,所以我便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可以學習制作木吉他的師傅。那時候不像現(xiàn)在這樣有各種專業(yè)雜志來獲得制琴師的情報,找起來也非常辛苦。所以,我跟杉田老師的相遇,更多是靠緣分吧。
?
二、寒窗十二載
W:您是杉田健司老師的大弟子,聽說您從ESP學校畢業(yè)的時候才20歲。那個時候那么年輕,想必您也受到老師很大的影響吧。當時您在杉田老師的作坊負責了哪些工作?
F:我在杉田老師門下的時候,主要負責制作Sugi Craft,也就是Sugita Kenji的副牌的制作。我的技術逐漸成熟后,也會參與制作Sugita Kenji Carrera系列。當然規(guī)定音色特性和規(guī)格的是杉田老師本人,我主要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吉他。簡單說,在老師的作坊里,我基本上把精力投入到吉他的制作上,但沒有很多機會主動去思考自己想表達的音色。當然,當時也會在工坊內嘗試性地制作自己的吉他。不過都是用老師的材料和機械,思維方式也接近老師,所以那時完成的吉他并不能稱得上是我的“原創(chuàng)”。
?
W:那您最受到杉田老師影響的是哪一點工藝呢?
F:其實我現(xiàn)在制作的吉他,除了琴頸結合工藝之外沒有一點是參考了杉田老師的吉他得。因為我想追求我自己的風格和理想的音色。老師的工藝十分優(yōu)秀,但不一定適用于我的吉他。不過,我還是受到了很深的影響,這個影響更多是超出了制琴技術本身的,而是一種工作中的思維方式。
?

W:思維方式可以理解為理解事物的角度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就制作吉他的過程來講,一種技術是很難孕育出另一種技術的。跳出技術的框架,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能找到新的突破點和相應的技術。您可以和我們說說您在思維上是怎么理解做琴這件事的嗎?
F:這個要從學徒生活說起。小林良輔(Ryosuke Kobayashi)和荻野裕嗣(Hiroshi Ogino)可能也在訪談中提到過,我們這些徒弟不僅需要協(xié)助老師完成吉他,還要幫助老師管理一座山上的登山者小屋。其實,經營這座小屋的經歷對我制琴有著意外的影響。這個小屋在雪山中間,沒電沒水,所以我時時刻刻要面對變化多端的自然環(huán)境,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通過自己的大腦去仔細思考,去做出不同的判斷。比如需要找到穩(wěn)定的水源的時候,我就要想到不同的取水地和取水方法。在多種選擇搭配中找到最合理并且風險最小的那一個。大自然是變化無常的,以大局觀來觀察多種因素,找到最直接最合理那條路,是我在這份經歷中感悟到的重要的一點。
?

W:那么,這種思維方式是如何跟吉他制作做結合的呢?
F:杉田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最簡單的往往是最好的“。我覺得這句話所指的就是需要以一種大局觀去制作吉他,這跟經營登山者小屋相似。在分析個體情況的時候要考慮到整體。制作一個小小的部位的時候也不能忘了它會對最終的效果有著什么樣的影響。有些人會把這個想的很復雜,用很多工藝技術。而我腦海里則會浮現(xiàn)出一個明確的“山頂”,我會嘗試尋找通往那里的最好的道路。
?
W:如果思維也受到老師的影響了話,那會不會音色也很像呢?
F:杉田老師好比告訴我登山技巧,而登山的途徑和計劃則要我自己去設計。確實因為和****了十多年,他的影響是很難擺脫的。前幾年也有琴行說我的吉他和杉田老師很相似。但我覺得嘗試擺脫老師的影響其實也說明我還在老師給我的思維方式之下,因此我現(xiàn)在已經完全不會去考慮這個事情。而是一心去追求我想達到的音色。
?
音色試聽:https://v.qq.com/x/page/s08032q4w37.html
W:您這幾年在音色上的變化的確特別大,有著很明晰的個性。在討論音色之前,或許我們可以聊聊您的下一位老師Marchione。
F:好的!
三、來自天才的啟發(fā)
?
W:您在前幾年去美國與制琴師Stephen Marchione學習。Stephen Marchione是世界有名的天才制琴師。他制作爵士吉他、古典吉他、小提琴、電吉他。使用者也包括Paul Simon和Mark Knopfler等殿堂級音樂人。您在和Stephen Marchione學習的半年中,您受到了什么樣的影響呢?
F:和Stephen Marchione學習的半年時間絲毫不比我在杉田老師那里受到的影響要小。甚至說,這位制琴大師完全改變了我對吉他甚至是生活本身的理解,而最讓我驚訝的一點是Marchione老師的生活狀態(tài)。因為杉田老師是一個很專心的匠人,甚至是一位工作狂人,每天都會全神貫注地把精力投放到制琴這一件事情上。相比之下,Marchione老師在工作的時候會高度集中,集中起來讓我都很難找機會與他產生交流,不過一到中午休息和5點下班,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似地滿臉的輕松笑容。Marchione老師很會享受生活,珍惜與家人共處的時間。在周末休息的時候也絕對不會去作坊。我覺得他這樣的生活方式給了他很多制作靈感也鍛煉他觀察細節(jié)的能力。他的想象力以及洞察力,我覺得是很難超越的。
?
W:我很欣賞Stephen Marchione的生活方式。如今的主流社會十分推崇這種悉心鉆研的姿態(tài),但有時候真正意義上的革新是從生活中的靈感誕生的。Stephen Marchione這么做,也是為了讓他在更加享受生活的同時,也通過生活去思考樂器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請問您現(xiàn)在會怎么樣去體驗您的生活并把生活融入到吉他制作中呢?
F:除了注重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我還特意把我的作坊搬到了海邊。我每天堅持做的事情是早上走在海邊上,聽著音樂去看海浪的變化去上班(笑)。日本海不像美國西海岸的海那樣平靜,日本海的浪潮變化非常多樣。每天都能看到海面上不同的“表情”。這讓我很放松。雖然我也不知道這么做會如何直接影響到我的吉他上,但我還是堅持去觀察大自然和生活。
?

W:您所說的吉他與生活的關系,除了Marchione老師之外,還有哪些品牌具備這個特性呢?
F:美國很多制琴師都有這個特性,尤其是那些“非科班“出身的人,也就是作為人生第二份或第三份工作開始制作吉他的人。這些人反而有很多是非常棒的制琴師。而在工廠琴上,我覺得Collings是最棒的,量產的吉他能達到那個做工水準和音色味道,真的沒毛病!
?
四、我想作一把“穿著優(yōu)衣庫的美女”
?
W:聊到了杉田健司、Marchione、Collings,您最終想要制作什么樣的吉他呢?您的“頂峰”會是什么樣的呢?
?F:我想制作代表家鄉(xiāng)的吉他。雖然我的家鄉(xiāng)不是富山縣,但通過多年在登山者小屋工作的經驗,我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世界上每一位頂級演奏家的共通點都是把他在生活中收獲的人文氣息通過音樂極致地表現(xiàn)出來。而我,也想把富山縣的冬季雪山的風景透過我制作的吉他表現(xiàn)出來。雪山之嚴峻,令我每次看到它都感到震撼;從吉他的外觀上來講,我更喜歡外形樸素的。不是濃妝艷抹的名牌加身,而是就算是穿著優(yōu)衣庫也漂亮自然的女性。但很可惜,好像更多人都喜歡像工藝品一樣外觀華麗的吉他(笑)。我也很少有機會真正去制作樸素風格的吉他。

W:哈哈,說不定有中國的吉他愛好者在看到這篇訪談后想去找您定制一把“穿著優(yōu)衣庫的美女”。在吉他制作上,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F:我最重視的有兩點。一是吉他的手感,這個手感不僅是手按起來容易演奏的“舒適度“,更是音色上的靈敏度。很多顧客說我的吉他的最大特色就是好發(fā)聲,輕輕一撥就會彈出美妙的聲音,其實這個是我一直追求的。此外,我還注重用來制作吉他的素材,我總把自己當作一個廚師,想用最好但最簡單的方式去把材料最有味道的點提煉出來。說起來,這個可能和中國烹飪的思維有所不同。中國烹飪注重各種佐料的用法,而日本料理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通過加工“畫龍點睛”,讓材料自己去“說話”。我的吉他理念,也是追隨這種哲學。
?

五、聆聽每一種木材的傾訴
?
W:談到吉他的制作材料,您最喜歡的材料是什么呢?
F:如果我給自己做一支吉他。背側板我會選擇印度玫瑰木或者洪都拉斯桃花心木,面板會用卡帕蒂安云杉。這三種材料是我最喜歡的。
?

W:印度玫瑰木和洪都拉斯桃花心木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材料。印度玫瑰木的強度適中,如果運用得當,其音色是十分甜美的,而洪都拉斯玫瑰木比普通非洲桃花心木的質地要更硬一些,聲音不僅僅有桃花心的清脆的味道還有一些厚重感。不過,卡帕蒂安云杉這種木材,似乎是很多吉他愛好者不熟悉的,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它?
F:卡帕蒂安云杉的音色特質,介于西提卡云杉和阿迪朗達克云杉之間。我非常喜歡阿迪朗達克云杉,聲音有力度、有厚度,但有時候聲音也會顯得過于黏稠,這導致在進行指彈演奏的時候可能會有清晰度不足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相比之下,西提卡云杉有著很好的清晰度,但有時聲音又會容易過亮,而卡帕蒂安云杉相當于結合了兩者的優(yōu)點。我用這種材料是因為我想在音色上達成一種轉變。至今為止我的吉他制作仍然深受杉田(杉田健司)老師的影響,是比較偏向于泛音多的吉他。這樣的聲音從聽感上來講是十分豐富的。但是我發(fā)現(xiàn)這種音色也非常受演奏音樂風格的局限。我現(xiàn)在更喜歡聲音厚重,每個聲音都很扎實的吉他,所以卡帕蒂安云杉成了我目前最好的選擇。
?
W:您怎么看待巴西玫瑰木呢?您知道它是大部分愛好者的“夢中情人”。
F:巴西玫瑰木當然是很好的材料,但如果把不同的木材比喻成不同的食材,那么喜歡吃高級的鮑魚海參還是新鮮的雞肉,這個就要看顧客自己的喜好了。巴西玫瑰木確實聲音飽滿通透,但這并不代它就是最好的。樂展上,很多琴友一上來就問:“這是不是巴西玫瑰木?”、“為什么不是巴西玫瑰木?”。說實話,這種問題讓我感到尷尬,我希望大家拋開這種奇怪的“信仰”, 盡量去仔細地“品嘗”每種材料的優(yōu)點,聆聽每一種木材的傾訴,實際上,它們都很美!

W:據(jù)我了解,還有一部分人堅持認為一位制琴師的技術全部體現(xiàn)在他使用巴西玫瑰木制作的吉他上,而使用印度玫瑰木的時候,制琴師會因為顧及到木材的價格低,而并不用全力去做琴,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
F:說不定會有這樣的制琴師。但至少我絕對不會這么做!就像剛剛提到的一樣。我覺得每一種木材都是來自大自然的恩惠,我做的僅僅是把它們拼湊在一起,讓材料本身去“說話”。也就是把材料最有特點的地方提煉出來。制琴師每年的制作量都不多,每把琴都會認真對待。
?

六、歡迎來到中國
?
W:在制琴方面您有什么正在挑戰(zhàn)的項目嗎,您今后有什么計劃?
F:我每時每刻都在挑戰(zhàn)新的東西。最近我特別希望可以制作爵士吉他、尼龍弦吉他等不同種類的吉他。這個是為了讓自己擴展思維,應對不同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風格去制作出不同的吉他。多元化會讓我更深入地去了解到吉他制作的本質。我特別喜歡JulianLage的音樂,他的音樂的多樣性和富有感情的聲音是我非常看重的。真希望他可以有機會用我的吉他(笑)。而且,我并不覺得吉他該分“指彈琴”或者“彈唱琴”,一把好的吉他,一定是在一個很高的點上保持著相對平衡的吉他。
?
W:JulianLage的演奏確實非常溫暖,把他的性格通過音樂體現(xiàn)了出來。我也非常喜歡。可惜他是Collings的人了,哈哈。此外,像你說的一樣,現(xiàn)在市場上確實過度地推崇“指彈琴”這個概念,而它實際上是比較狹隘的。比如Sumi吉他就是又可以彈唱又可以獨奏的吉他。多元的功能才能創(chuàng)造出多元的音樂。給吉他下了定義,也就局限住了音樂風格的發(fā)展。
F:是的,吉他是一門開放性很強的樂器。它之所以能從古時流行至今,正是因為演奏者可以十分隨意地去探索新的關于它的可能性,創(chuàng)作出新的音樂風格。
?
W:最后,跟中國的吉他愛好者們說點什么吧!
F:中國的吉他愛好者們,你們好!感謝你們的關注!在我看來,每當一個人聆聽音樂,他都無異于迎來了一個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奇妙時刻。透過一首樂曲,人們可以看到作曲者是怎么樣看待和理解這個繁花似錦的大千世界的。有時候,曲作者可能已經去世多年,或者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你完全不能理解的語言,但音樂卻打開了一扇窗,讓人們可以盡情地感受、觀察他/她所生活的時間和空間。彈琴也一樣,我把我對生活的理解和經驗都有意無意地融入到了吉他之中。我想透過我的吉他把所看到的自然風景和我生活的感受,告訴給中國的朋友們。而大家通過演奏我的吉他,其實是和我本人在進行一種對話。希望朋友們喜歡我的吉他以及其中所承載的、我想表達的風景和情感。
視頻鏈接:https://v.qq.com/x/page/p0803x68aov.html
W:謝謝您!祝您的制琴之路鵬程萬里!
F:感謝WoodRoad!

如果你喜歡Fujii吉他,還可以在沐道商城官網(wǎng)找到更多相關信息:
http://www.woodroadstore.com/index.php?v=listing&cid=52
本篇來自指彈中國編輯部
采訪撰稿、翻譯/Tojiro Kataya (片矢 東滋郎)
前言撰寫/于子寒(老于)
責任編輯/于子寒(老于)
值班編輯/熊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