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優(yōu)師|鄭州優(yōu)勝實驗中學教師風采展示(一)

【優(yōu)勝故事】 趙國堂:學生眼中的“白衣少年”,教師心里的“老大哥”
說起趙國堂老師,恐怕沒有教過高三的老師都不怎么認識。因為趙老師自2015年創(chuàng)校之初來到優(yōu)勝,把15級學生從高一帶到高三,就再也沒有離開過畢業(yè)班的教學崗位。寒來暑往,是什么力量驅(qū)使趙老師始終奉獻于“教學鏈”的頂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聊聊這位平凡的“老大哥”!
教學:業(yè)務(wù)上的“數(shù)學專家”

趙老師在課堂上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在2015年第二輪教師招聘現(xiàn)場,我榮幸地作為面試老師。在眾多的應(yīng)聘者中,只見一個西裝革履、戴著黑框眼鏡、身體有點發(fā)福的中年教師自信地走上講臺,講授“基本不等式”。他思路清晰、邏輯縝密、洋洋灑灑、娓娓道來,折服了我們所有在場面試老師,無一反對、全票通過。
以后的教學中,他以高超的業(yè)務(wù)水平不斷印證大家的判斷。已經(jīng)將近30年教齡的趙老師雖對高考的內(nèi)容和題型了如指掌,但他仍不肯放棄每一次做題、鉆研教材、考綱的機會。復雜多樣的高中數(shù)學題常常讓學生們手足無措,而無論多么棘手的問題,只要找到趙老師,就有無數(shù)同一類型的基礎(chǔ)題例,如“藥引”一般,逐一破解、枝葉明晰。有同事說:趙老師就是師生們的“活題庫”,又像數(shù)學組的老中醫(yī),“疑難雜癥、手到病除”!
職守:“及時雨”+“頂梁柱”

趙老師在批改作業(yè)
在優(yōu)勝,他帶領(lǐng)一屆又一屆高三學子走向人生新征程。論學識,他擁有近30年的教學經(jīng)驗,屢屢斬獲重大獎項;講資歷,他從建校之初即任教于此,一直躬耕在高三教學一線。
然而,履歷的優(yōu)勢沒有成為趙老師夸夸其談的資本。多年來,他在工作上一直勤懇認真,任勞任怨,無條件服從學校和教務(wù)部門的工作安排。曾有數(shù)學教師因個人原因突然離職,教務(wù)處費盡周折仍未找到合適的優(yōu)秀教師。正在為難之際,趙老師二話不說,全力頂上。去年高三美術(shù)班,孩子們文科數(shù)學基礎(chǔ)相對薄弱,高考沖刺時間有限,亟需經(jīng)驗豐富的強將“緊急援助”。當時身負理科班教學重任的趙老師接到通知后,又是不講任何條件,果斷接班!由于學生知識程度和需求的差異,趙老師每次都要備兩套課,工作量增加一倍,但他從無怨言。
處世:師生公認的“良師益友”

趙老師對年輕教師做授課指導
作為多年的教研組長,趙老師在學科上指導和幫扶了一批又一批年輕教師,促使他們快速成長;生活中他又用獨特的幽默與智慧,幫助我們化解一個個“小憂傷”。
課堂上,他神采飛揚、激情滿懷,授課循序漸進、思路清晰,一手功底深厚的字體成就了獨具特色的板書;課堂外,他教導學生為人處世之道,對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耐心輔導,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教學水平到工作態(tài)度、人格魅力,他所教的學生無不深深折服,不少學生課下干脆以“男神”代稱。記得2018年畢業(yè)照拍攝現(xiàn)場,趙老師一身白色襯衣打著黑領(lǐng)帶顯得相當正式,面對鏡頭卻稍微有些羞澀,學生們捕捉這充滿童趣的一瞬,齊聲吶喊——“白衣少年!”。
同學們,如果你在校園里遇見這位“白衣少年”,請報以真誠微笑,因為你們的燦爛笑臉是他最大的幸福!
(文/圖:楊新聶)

優(yōu)勝故事| 李琳: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如果讓我講講優(yōu)勝故事,那想都不用想,主角必須是李琳老師。這不是因為她是我們的學科組長,而是因為她那兢兢業(yè)業(yè)、愛生如子、真誠待人的高貴品質(zhì),下面就讓我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

李老師檢查學生背誦
李老師身兼多職,是英語老師、班主任、教研組長。雖然工作繁重,但她平時沒有一絲抱怨、懈怠,總能把工作做到極致。教研活動、資料印刷、青年教師培養(yǎng)、試卷編寫、教學總結(jié),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提起班級管理,更是讓人感動。她舍小家,為大家。兒子正在讀高三,但身為班主任的她一心撲在班級工作上。多少次,我剛來到辦公室,她就已經(jīng)在座位上備課做題了;課間,她的辦公桌前總是排著長長的學生隊伍,李老師耐心答疑。無論多忙,她始終堅持人人過關(guān);每周末休假,忙完班級事務(wù)、忙完學生的“日清周清”,李老師才拖著疲憊的身軀開始自己的周末。有一次,我清楚記得,放學一個多小時了,她還在班上提問單詞識記情況,那次,我真的觸動很大,默默拍下一張照片,以身邊當之無愧的榜樣鼓勵自己在育人之路上繼續(xù)前行!
對待學生愛生如子

放學后李老師仍在加班工作
李老師不僅工作認真負責,而且對學生也充滿關(guān)懷,所以她很受班級學生的尊敬。在我看來,李老師平常不輕易表揚班里的學生,更多的是說對學生諄諄教導,敦促學生快快進步。事實上,她所帶的班級成績斐然,在年級一直名列前茅;另外,李老師十分注重教育學生的方法。遇見棘手的問題,她總是能換一個角度,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看得出來,她就是孩子們的媽媽!
對待同事真誠大方

李老師與同事探討教學方法
作為同事,當我們有問題、困難的時候,她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沖鋒在前?!皼]事,你就放心吧,我?guī)湍?!”一句簡單的話總讓人如沐春風,煩惱瞬間消失。我常常在心里想“李老師,有你真好!”
李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悉心地培養(yǎng)學生茁壯成長;就像蠟燭,照亮學生腳下的路;就像陽光,溫暖著別人!
(文/圖:趙青亞)

優(yōu)勝故事 | 李夢夢: 愛與責任 點燃夢想
李夢夢老師是高二語文組的一名教師,她工作認真踏實,積極勤奮,是青年教師的典范。李夢夢老師常說:教育真正的價值是一種啟蒙,一種喚醒,一種打開,一種點燃,一種開悟。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位注重“生命化”和“詩意”課堂的青年教師。
課前:務(wù)實進取 精心備課

李老師在課堂上
工作中,李老師時間觀念強、腳踏實地,組內(nèi)及年級安排的任務(wù)總是第一時間高效完成;做事細心、一絲不茍,一篇課文反反復復備課,直到打磨精細;以學校和學生為重,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加班批改作業(yè);謙虛好學、樂于分享,李老師一有時間就向老教師請教教學經(jīng)驗或彼此交流授課感悟,深受語文組老師們的肯定和好評。
課堂:獨辟蹊徑 點燃夢想

李老師在批改作業(yè)
課堂上,李夢夢老師講究“生命化”和“詩意”,更加注重學生的“興趣度”、“參與度”、“專注度”。課前3-5分鐘,請同學上臺給分享已成為她的課堂慣例。分享的內(nèi)容可以是喜歡的一位詩人、可以是熱愛讀的一本書、可以是深受影響的一部電影、可以是帶來啟發(fā)的一件日常生活小事、可以是帶來感動的一個人、可以是拿手的一首歌曲、可以是考試的答題技巧……
在課前短短幾分鐘的分享中,我們聽過同學們那幾乎接近原唱的歌曲《演員》和《天外來物》,也有盡力而為的歌曲《起風了》;我們聽過同學給我們講杜甫,以學生的視角穿越到安史之亂時的大唐,踏進歷史的洪流中去了解杜氏的憂愁;我們聽過同學講怎么又快又對解決語文題。經(jīng)過分享,同學們很快進入課堂狀態(tài),頭腦清醒并高速運轉(zhuǎn),因為聽別人講的同時他們自身也在思考和感悟。就這樣一節(jié)又一節(jié)的語文課,同學們在分享中開始,在快樂中度過!
課堂歡樂多,但考試必備的習題也從未被忽略。習題講解和專業(yè)知識的復習鞏固也是李老師課堂精彩的一筆。像完成一場綜藝競賽,由學生擔任習題解讀人,中間設(shè)置多項懲罰和獎勵,問題搶答、搬“救兵”,各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熱火朝天。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也加深了同學情誼,更重要的是學生這個獨立的個體在無形中實現(xiàn)了“生命的真正點燃”!
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李老師說:把課堂交給他們,因為我是一個人,他們是一群人,一個智囊團,我相信他們可以!每節(jié)課都讓學生走上講臺,去表達,去分享,去點燃自己,影響別人。只要你把課堂點燃,他們就會主動點燃自己!
課外:愛與責任 擔當奉獻

李老師對學生做試卷分析指導
教師的快樂感和幸福感源于學生,這種幸福和快樂是精神上的享受。快樂和幸??梢栽谡n堂,也可以在課下,課下的李老師更像是學生的益友。在辦公室或者在校園里經(jīng)常會聽到學生喊“夢夢”“夢姐”。李老師說有以前帶過的學生,非要拉她去她們班上課的;也有晚自習放學后,走讀生與她同行,暢聊一路有關(guān)學習與夢想的......這些快樂和幸福都是無以言表的。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比咧v臺,一支粉筆,愛無價,情永恒。李夢夢“以夢為馬,點燃學生夢想”,為了她所追求的育人境界,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始終奔跑在教育的路上……
(文/圖:董贊)

優(yōu)勝故事 | 吳月:守初心,做春泥,育紅花
吳月老師是我校一線優(yōu)秀青年教師,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在10多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課堂教學方法,獲得了多項榮譽,受到家長、學生的廣泛認可。今天我們一同走近吳月老師,感受教育之美。
初心:立志做一名好老師

吳老師在批改作業(yè)
大學畢業(yè)后,懷揣教育理想,她一直堅持在教育崗位,認識她的人都說她是個樂觀、努力、務(wù)實、有著極強責任心的人。她也總以這樣的信條要求自己:“一個老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素質(zhì),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還應(yīng)做學生成長之路的啟迪者、輔助者、引領(lǐng)者。得到學生認可、家長認可、學校認可、社會認可,才能無愧于自己的職業(yè)初心。”這是她的追求,也是她一直踐行的事業(yè)。十幾年來不斷探索、進取,努力完善自己,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
職守:認真嚴謹、精益求精

吳老師為學生分析試卷
作為一名教師,她一直以嚴謹認真的標準要求自己。從備課到批改作業(yè),從課堂教學到課下教學總結(jié),她始終踐行著這一標準。為了上好課,她不斷挑戰(zhàn)自我,深入研讀教學大綱、教材,學習名校教師教學分享,提高自己。多少次,她翻閱書籍,查找資料,只為把課備得更好;多少次,她在夜晚的燈光下工作,只為批改學生作業(yè)一絲不茍,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多少次,她為一節(jié)課的授課方法、與學生的互動形式不斷尋師問友、推敲完善。這一切,只為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課堂上每天進步一點點。
處世:深入學生的知心朋友

吳老師落實課堂任務(wù)人人過關(guān)
在教學之外,吳老師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情況,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完善自我的機會。對于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主動交流引導;對于性格活躍的學生,循循善誘,為班級積極向上的成長氛圍注入活力。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快、學習壓力大,吳老師十分注重課下與學生互動,常常制定進步之約,自掏腰包為學生加油鼓勁。在學生眼里,吳老師只是一個比他們大一點的朋友,在前行的道路上陪伴與支持。
勤奮、務(wù)實、樸素的吳老師,在課堂內(nèi)外不言苦累、執(zhí)著前行、甘做春泥,守護著鄭州優(yōu)勝實驗中學的朵朵紅花,在每一個寧靜平凡的日子里,靜待芬芳滿園。
(文/圖:彭圣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