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中餐廳》徹底讓觀眾失望了
提到治愈類慢綜,很多觀眾一下子就能想到芒果的《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廳》。
話說這兩檔綜藝絕對是芒果的扛把子,每一次播出之后都會引起很多人的討論的關注。
大家都知道,這兩檔綜藝是接檔播出的,每次看完《向往的生活》就能看《中餐廳》。
這一季還是接檔播出,但比起之前來說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相比前幾季來說,這次的《向往的生活》成了最后一季,明年將不會播出。
換句話說,《中餐廳》將成為芒果治愈類慢綜的獨苗,必須要予以重視。
當然,大家都知道,自從《中餐廳》從國外錄制轉為國內錄制之后,收視率和口碑真的是一落千丈。
盡管第四季有頂流趙麗穎的加盟,同樣難逃口碑翻車的命運。
第五季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可以說是跌到了谷底,以至于觀眾都紛紛棄綜了。
相比之下,第六季稍微有一些好轉,但也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
為了能讓這一季的《中餐廳》在上一季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甚至說是重回巔峰,節(jié)目組可以說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首先,錄制地點又選到了國外。
前三季在國外錄制的口碑堪稱封神,第四五六季在國內錄制口碑各種翻車,難道說這是巧合嗎?
即便是巧合,那觀眾也是想要重回前三季那種狀態(tài)的,于是大家各種喊話應該去國外錄制,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廣中國的美食文化。
在觀眾的各種呼喚聲中,節(jié)目組也是很聽話,這一季直接搬到了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錄制。
當觀眾得知這一季在國外錄制的時候,真的是瘋狂夸贊。
毫不夸張地說,這一點絕對是踩在了觀眾的審美上,大家覺得熟悉的味道又要回來了。
其次,嘉賓的選擇。
鐵打的店長黃曉明是不可能缺席的,因為《中餐廳》一旦沒有了黃曉明,那就相當于沒有了靈魂。
上一季加入的尹正深受觀眾的喜歡,這一季再次成為常駐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符合觀眾的胃口。
除了兩位之外,這次還邀請了趙又廷、岳云鵬、程瀟、林允、沈夢辰、許光漢。
實話實說,這個嘉賓陣容還是挺豪華的,既有搞笑的流量擔當小岳岳,又有三位美女做門面擔當,真的是太會選人了。
當然,最讓觀眾有好感的就是請回了林述巍林大廚。
對于《中餐廳》的很多觀眾來說,真的就是沖著林大廚來追節(jié)目的。
一方面,林述巍是國宴級大廚,在很多廚藝大賽中是導師級別,他的廚藝是觀眾認可的。
在觀眾看節(jié)目的同時,經常會跟著大廚的做菜步驟去學著做同款菜。
比起其他人剛學的菜來說,觀眾還是更想要跟著林大廚學習做菜,因為他在觀眾的心里是天花板級別的。
另一方面,林述巍對美食的那種尊重是沒有人能比的。
在林述巍的眼里,美食是他的命,他容不得有半點瑕疵。
比如做什么菜需要加什么調料,需要用什么器皿來盛,最后要怎么擺盤,這些都是必須完美的。
只有林述巍這樣愛美食的大廚才配得上推廣美食文化這個重擔。
說白了,其他人說推廣中國美食文化,那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林述巍則根本不用說,大家看一眼就覺得很服氣。
當有了這兩點之后,這一季的《中餐廳》就已經有了重回巔峰的底氣。
為了能讓節(jié)目更加有看點,這一季新增了雙檔經營的玩法。
九位常駐嘉賓分為兩隊進行比賽,贏的有獎勵,聽起來還是挺不錯的。
不過,在節(jié)目播出之后,這樣的模式也是引起了觀眾的各種吐槽。
因為兩隊都是同屬于中餐廳,大家應該是共同把餐廳做好,而不是搞內斗。
一旦要是兩個隊斗起來了,看點確實是有了,但是也丟人丟到國外去了,因為不團結。
雖說有這么一個小小的槽點,但這并不影響觀眾對這一季的期待和喜歡。
只可惜,帶著激動的心情看完第三期的首次營業(yè)之后,觀眾真的是想收回之前所有的期待和一切的好評。
這一次,《中餐廳》徹底讓觀眾失望了。
第一,顧客自動上齊。
作為一檔真人秀來說,觀眾最想要看到的就是真實。
不管節(jié)目是好是壞,要是連最起碼的真實都做不到的話,那就什么都不要談了。
對于一家餐廳來說,顧客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觀眾為什么對國外錄制很期待,就是因為在國外錄制的話比較真實,站在街上拉客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看點。
在前三季的節(jié)目中,看著到了飯點沒人吃飯,無奈之下只能逼著自己去大街上拉客,拉到客人之后如獲至寶,真的是比撿到金子還要開心。
除此之外,在國外錄制,那些顧客根本不認識你是哪里的明星,飯菜不好吃的時候該生氣就要生氣,上菜慢的時候該起身走人就是要走。
說實話,明星不能刷臉之后的這些東西都是觀眾非常喜歡看的東西。
然而,大家在這一季想要看到這些,沒想到節(jié)目組讓大家看到的卻是被安排好的一切。
當飯點一到,中餐廳的大門一開,所有的顧客一窩蜂就全來了,座無虛席。
咱就別說這是開在外國的一家新餐廳,就算是在國內經營了幾十年的老牌飯店也很難做到這樣開門爆滿的水平。
很顯然,這肯定是節(jié)目組提前安排好的顧客。
第二,中國顧客比外國顧客多。
除了顧客自動上齊之外,還有一點也是讓觀眾覺得不真實的。
那就是這些顧客當中有一大半是中國人,根本沒有外國人結伴來吃飯的。
說得再直白一點,這就好比家長帶孩子來吃飯一樣,每桌都會有家長,生怕孩子丟了。
我就真的想問一下,這真的是在推廣中國美食嗎?在和誰推廣呢?難道就是和在國外的華僑推廣嗎?
說到這里,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這些顧客里的中國人是真實的華僑嗎?或者說只是節(jié)目組安排的工作人員在作秀呢?
總而言之,這一次的顧客和前三季看到的顧客完全是兩個樣。
毫不夸張地說,這樣的經營只是把中餐廳搬到了國外而已,其他的一概沒有變,和在國內錄制的第四五六季沒有半毛錢區(qū)別。
在節(jié)目一開始的時候,嘉賓們還展示了翻譯器,更是吹捧了趙又廷的英語能力。
現在我就想問,這些有用嗎?我一個只會中文的人去那里點不了菜嗎?和顧客溝通不了嗎?
一檔經營類真人秀,連顧客都是假的,這還有什么做下去的必要呢?
看完這期節(jié)目之后,我只想說真的太失望了。
在沒有開始營業(yè)的時候,我真的是滿懷期待,我覺得我喜歡的節(jié)目要回來了,甚至都準備好了要安利給身邊的所有人。
這一次,節(jié)目組真的是把前面兩期積累的好口碑全賠出去了,可以說是絕對的高開低走了,后期想要翻身是非常難的。
或許有些觀眾心里會有這樣的疑問,節(jié)目組為什么要這么做呢?為什么不能像前三季那樣讓嘉賓自己拉客呢?
我覺得并不是節(jié)目組不知道觀眾喜歡看什么,而是怕這些明星受了苦。
換句話說,要是讓明星再去受前三季那種苦的話,根本找不下嘉賓。
或者說,節(jié)目組想找的有人氣的請不來,不給錢都想來圈粉的那些人節(jié)目組又不想要。
大家可以看一下七季的這些嘉賓,哪一個是缺資源的人呢?
明星不是普通老百姓,他們的選擇權是非常多的。
這要是給普通人的話,別說一季二十一天給幾百萬了,就算是給兩萬塊錢干前三季那樣累的活都搶著來的。
看完這期節(jié)目之后,我基本上對后期的節(jié)目不抱有太大期望了,可以說這一次《中餐廳》徹底把一手好牌打爛了,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