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diǎn)美版《逆轉(zhuǎn)裁判6》的人名內(nèi)涵(一)

早安!給大家?guī)砻腊妗赌?》的人名??破铡jP(guān)注我的小伙伴應(yīng)該也都知道,之前我隔三差五就會更新逆轉(zhuǎn)系列的美版人名梗,1-5代的都已經(jīng)寫完,如今終于輪到了我喜歡的6代。
英化組在翻譯人名和各種游戲梗的時(shí)候真的有很多用心良苦之處……希望各位復(fù)習(xí)《逆6》這些多姿多彩人物的過程中,也能讓大家看到一些有趣的新東西。當(dāng)然了,像成步堂、王泥喜這些以往文章里講過的人物,我就不會在本文中再講一遍了。
?那么正文開始!

?
1.伯克特·茲亞尼——Ahlbi Ur'gaid。
開篇就是6-1的被告,心地淳樸善良的克萊因向?qū)?,伯克特·茲亞尼——日語原名諧音“和我一起去旅游”(僕とツアーに行こう)。?
同樣的道理,他的英文名字是Ahlbi Ur'gaid??此剖莻€亂編的東方風(fēng)情名字,但是卻諧音“I'll be Your Guide”(我當(dāng)你的向?qū)В?。神一般的還原,正是美版《逆轉(zhuǎn)》系列的傳統(tǒng)藝能。
【所以如果有個中文版的話,這小孩的名字估計(jì)得翻譯成“何沃伊·奇呂尤”之類的?音譯多沒意思?!?/p>
然后再給各位補(bǔ)充一些細(xì)節(jié):?
1.伯克特是一名見習(xí)僧侶——monk-in-training。
2.伯克特常駐的寺院、6-1的案發(fā)現(xiàn)場,基頓寺院,日文叫做ジーイン寺院——ジーイン諧音寺院,也就是“寺院寺院”;而它的英文叫做“Tehm'pul Temple”——Tehm'pul諧音Temple,也就是“Temple Temple”(神殿神殿)。【搞中文版的話,我想可以翻譯成“思遠(yuǎn)寺院”這樣。】
3.伯克特有商人之魂,總想著賺成步堂的錢(誤)。他販賣的商品,“勾玉饅頭”,英文叫“magatah'man”,也叫“Soul Bun”(靈魂小面包)。Magatama是勾玉,Soul是靈魂,兩個東西明明就是不同的概念???我感覺這里英化組是把Magatama(勾玉)和Mitama(御魂)給搞混了,才會把這個勾玉饅頭叫做靈魂小面包,也可能只是單純覺得SB這個名字更好記一些。
4.伯克特收費(fèi)使用的是克萊因的貨幣單位,達(dá)瑪(Damma)。


5.伯克特教給成步堂克萊因的打招呼語,阿比拉克(アッピラッケー),根據(jù)制作人的相關(guān)訪談,乃是來自“あけっぴろげ”,有心直口快、赤誠坦率之意。美版的這個名詞也是音譯的,“Hap'piraki”——其實(shí)也可以諧音成“Happy Lucky”(開心、走運(yùn))的吉祥含義。
既然說到這里就再補(bǔ)充一嘴,其實(shí)本作的許多克萊因句子都是生造出來的(比如“波爾坤卡”),如果制作人自己不加說明,我們很難猜到這些句子的具體來源……反倒是克萊因的各種文字都是完全和日文對應(yīng)的,游戲里的許多文字都能被我們破譯解讀。



?
2.御魂丸——Sha'do。
沒想到吧,這家伙我也要寫一條!?
伯克特的狗狗,御魂丸,名字來自御魂;它的頭上有類似御魂形狀的印記,估計(jì)就是伯克特叫它這個名字的原因。
而在美版里,御魂丸的名字叫Shah'do,來自“Shadow”(影子)——都是玄學(xué)概念?大概是他們覺得影子這個詞更適合被改成寵物的名字吧。

御魂丸的品種是藏獒或者類似的獒犬,其特征是在眉毛處會有圓形的圓點(diǎn)(假眼);考慮到《逆6》的克萊因王國其實(shí)就是影射了西藏、尼泊爾、布丹等地的風(fēng)情,選擇藏獒這個品種真的很合適呢。
說起來,《逆6》的限定版還自帶一個御魂丸的玩偶,我超想要的。(想送禮給我的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ā蛎髋剖前?/p>
3.米瑪·瓦爾希特。
6-1的死者,監(jiān)守自盜的寺院巡邏,米瑪·瓦爾希特——日語原名諧音“見回る人”,即“巡邏”。?
而在英文版里,他的名字叫“Paht Rohl”——拼在一起就是“Patrol”,巡邏、巡查,與日版完全一致。

補(bǔ)充相關(guān)細(xì)節(jié):?
1.米瑪企圖偷竊的秘寶箱,英文是“Treasure Box”,被放在藏寶庫里,也就是“Treasure Room”。
2.秘寶箱中失竊的寶物,據(jù)說供奉始祖大人靈魂的“始祖寶玉”,英文叫做“Founder's Orb”。始祖就是“Founder”,在英文版里也被大家稱作“Holy Mother”(圣母)——顯然是從基督教的“Holy Father”抄來的。?


順便再科普一些克萊因相關(guān)的小單詞:
克萊因王國——Kingdom of Khura'in,Kingdom就是王國
克萊因教——Khura'inism,-ism就是“教”、“主義”等意思的后綴,Buddhism就是佛教
克萊因人、克萊因語——Khura'inese,-ese是一種語言的后綴,比如Chinese中文
順便一提,《逆轉(zhuǎn)2》就出現(xiàn)的真宵的老家,倉院之里的“倉院”,發(fā)音和克萊因幾乎相同,英文也是干脆就叫Kurain Village??巳R因王國和倉院的關(guān)系真的不一般啊。

?
4.蕾法。
克萊因的傲嬌小公主,蕾法·帕德瑪·克萊因,英文名Rayfa Padma Khura'in——可謂忠實(shí)還原了日文的意圖。?
根據(jù)《逆6》的主創(chuàng)山崎剛的說法,”蕾法“乃是取自”霊力“(靈力,Reiryoku)一詞的“Rei”;“帕德瑪/Padma”是梵文中的“蓮花”,也指佛教中的蓮花意象——想到蕾法一身粉裙子粉絲帶,在花朵形狀的水池邊翩翩起舞的姿態(tài),我就覺得這個名字起的是真不錯。


有關(guān)蕾法的細(xì)節(jié)實(shí)在是太多了,我們能列多少是多少吧:
1.蕾法在克萊因國的頭銜叫做“姬巫女”,英文叫“Royal Priestess”——王室女祭司,意思差不多??巳R因人對她的敬稱是“Her Benevolence”。?
2.蕾法在6-1表演的“奉納舞”,英文叫“Dance of Devotion”;伴隨舞蹈演奏的“儀式之歌”,英文叫“Song of Ceremony”。
3.蕾法經(jīng)營的《逆6》核心玩法,御魂托宣,英文叫做“Divination Séance”(占卜降神)……怎么樣,是不是也很酷。順便一提,她對每次御魂托宣的解讀叫做“Insights”(見解)。

4.蕾法好給人起外號,管成步堂叫刺猬頭(Barbed Head),管王泥喜叫觸角頭(Horn Head),在后日談里還管那由他叫辮子頭(Braid Head)。Emmmm,你自己的發(fā)型明明也很奇怪的說。?



5.蕾法是個詞匯量豐富的孩子,但在她氣急敗壞的時(shí)候,也還是經(jīng)常會說出一些非常幼稚的話,懟人時(shí)也用的都是過時(shí)兒童文學(xué)里的那種英文單詞:“Nincompoop(笨蛋)”,“Tomfoolery(蠢事)”,“Phony Baloney(扯淡)”……像她這樣軟軟地罵,就算被罵也只會覺得她很可愛。(←你只是喜歡被罵吧?



5.克萊因的裁判長,以及克萊因法庭的介紹。
其實(shí)也沒什么好說的,克萊因的裁判長和成步堂老家(日本,美版設(shè)定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裁判長差不多,都是逗比+認(rèn)真斷案的人設(shè)……但是法庭里的一些用詞不同,還是挺值得我們總結(jié)的。?
1.在老家的時(shí)候,律檢兩方稱呼裁判長都是叫“Your Honor”;但在克萊因,他們會使用“Your Magistry”——各位可以理解成是把“magistrate”(地方執(zhí)法官)和“majesty”(威嚴(yán))給組合了起來,也可能帶一點(diǎn)“Magic”(魔法)的感覺,強(qiáng)調(diào)的是克萊因的與眾不同。
2.通常裁判長喊“肅靜”的時(shí)候,使用的說法是“Order!”(聽話?。?;但克萊因的裁判長使用的說法是“Peace!”(平靜!)代入進(jìn)去真的覺得感覺很不一樣。


3.克萊因的法庭有自己專屬的法庭程序,比如上期我們提到的御魂托宣(Divination Séance),再比如辯方勝訴時(shí),水池中會飄起許多克萊因蝶(Khura'inese butterfly)的幻影……這種蝴蝶是克萊因獨(dú)有的蝴蝶,兩翼上有御魂的圖案,雙翼間還連著一條絲帶;據(jù)說這種蝴蝶能將逝者的靈魂引導(dǎo)去冥界(Twilight Realm,這確定不是黃昏領(lǐng)域嗎),蕾法跳舞與亡魂溝通時(shí)的穿著,正是模仿了這種蝴蝶。


4.克萊因法庭的托宣也好,證言、尋問環(huán)節(jié)也好、判決也好,都有自己一套帥氣的字體。其中證言和尋問的字體是最值得一講的:在日版里,它們是用很有異域風(fēng)情的漢字字體寫出來的,而在英文版里,它們的表現(xiàn)就比較抽象了……各位看圖就會明白。


是的,這些字是用克萊因文寫出來的,并且文字還經(jīng)過了上下翻轉(zhuǎn)+左右鏡像的處理,可謂晦澀到極。各位可以自己拿克萊因的文字對照表和圖片進(jìn)行比對,然后就會發(fā)現(xiàn)英文版所寫出的文字是“しょうげんかいし”(証言開始),以及“じんもんかいし”(尋問開始)。
之所以要這樣設(shè)計(jì),是因?yàn)闅v代英文版的《逆轉(zhuǎn)》作品都從沒有在證言、尋問階段給玩家呈現(xiàn)過漢字——英文版的證言開始叫做“Witness Testimony”,尋問開始叫“Cross-examination”。而《逆6》給克萊因法庭設(shè)計(jì)了四個寫在方格里的漢字,想必對于本土化組是個不小的沖擊了……但他們還是想出了這種辦法,避免了漢字的直接出現(xiàn)。
我估計(jì)很多玩家都從來沒見過英文版證言和尋問的畫面吧……


?
6.波特迪諾·尼瓦卡斯。
6-1基頓寺院的樂師,波特迪諾·尼瓦卡斯——日語原名諧音“ぽっと出のにわか”,也就是“突然蹦出來的跟風(fēng)人”?!挨摔铯边@個詞其實(shí)也是突然的意思,但也引申指那種跟著熱潮喜歡東西的粉絲,或是對某一領(lǐng)域欠缺了解的新人。
【波特迪諾是半年前才皈依克萊因教的,但他骨子里卻不是個虔誠的信徒,對于克萊因的文化了解也十分膚淺,這個名字可謂起得正好?!?/p>
而在英文版里,他的名字叫“Pees'lubn Andistan'dhin”——也就是“Peace, Love, Understanding”(和平、愛與理解)。我們在以前總結(jié)《逆6》英文本土化梗的科普里提過,這個名字致敬了上世紀(jì)70年代的搖滾歌曲,《(What's So Funny 'Bout) Peace, Love, and Understanding》;6-1的裁判長甚至還說過跟這首歌歌名幾乎完全相同的話:“What's so funny about 'pees'lubn Andistan'dhin'?”
【鑒于波特迪諾就是個搖滾達(dá)人,同時(shí)也是向往和平與理想主義的嬉皮士文化的化身,這個名字起得……也還蠻合適的?!?/p>

然后再補(bǔ)充一些波特迪諾的細(xì)節(jié)吧:
1.波特迪諾是寺院的住持,英文叫“Head Monk”(和尚頭兒)。
2.波特迪諾演奏的樂器叫做達(dá)瑪蘭,英文就是音譯的“Dahmalan”。這是一種虛構(gòu)的樂器,外形上比較像某種魯特琴——比如巴爾干坦布拉琴?至于這個名字,可能是來自印尼的甘美蘭音樂(Gamelan)吧。
3.波特迪諾會邊彈達(dá)瑪蘭邊做證言,做出的證言每兩句都押韻——不得不說英化組是真的有才,這一點(diǎn)我們寫5代的伊塚育也也已經(jīng)夸過了。
4.波特迪諾的琴是彈在e小調(diào)上,這是一個吉他里比較好彈的,以e為創(chuàng)作重心的調(diào);雖然他也會彈一些小調(diào)以外的調(diào)式,但也都是圍繞著e去彈。
而如果你仔細(xì)聽《逆6》的配樂,你會知道本作正常的尋問BGM,以及成叔的異議BGM,也都是寫在e小調(diào)上,也都是圍繞著e在演出。
也就是說,波特迪諾的演奏,和《逆6》的配樂是契合的?!灸銈冞@是要把逆轉(zhuǎn)系列做成音游是吧??】
以及下面這個還更離譜:波特迪諾唱歌的時(shí)候,他那嘟嘟嘟的文字音效也是在e小調(diào)上,并且是真的有旋律的,可不是就一個音高在那嘟嘟?!九1??!?/p>
5.波特迪諾的人設(shè)在方方面面都參考了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從他的長發(fā)和脫俗的打扮,到他自彈自唱音樂,到他相信宗教,都是典型的嬉皮士追尋自我與和平的行為……我看他也就差再嗑點(diǎn)致幻劑了。
波特迪諾的講話方式也是典型的嬉皮士口氣,一口一個brother,man,baby,讓人感覺他真的和你很熟,都是一同流浪的丐幫兄弟似的。
給各位舉點(diǎn)例子:
“Lay it on me, my man。”——說來聽聽,兄弟。
“Woah?!薄??!癢oah”這個詞很能給人一種放松的驚訝感,嬉皮士都喜歡用這種語氣詞。
“Ya dig?”“Ya know?”——你懂我意思吧?他會把You說成Ya,就更有那味了。

6.波特迪諾豹變后會變成搖滾達(dá)人,這個形態(tài)的他說話會更像個龐克搖滾歌手,還會用大寫字母喊麥,比如配圖里的“DEATH TO THE LAWYER!”(律師必須死?。娴母翂V育也超像的好不好。
除此之外,波特迪諾說話時(shí)的音效也會變得極為低沉,仿佛悶音電吉他的感覺——估計(jì)就跟毒液的聲線差不多吧。

7.被成步堂異議后,波特迪諾以為成步堂是不喜歡自己的音樂,于是問成步堂是否喜歡交響樂(Orchestra)和爵士靈魂樂(Jazz Soul)——這句臺詞想必是致敬了《逆轉(zhuǎn)》系列在06、07年先后發(fā)行的兩張OST專輯,《逆転裁判 オーケストラアルバム ~GYAKUTEN MEETS ORCHESTRA~》,以及《逆転裁判 ジャズアルバム ~GYAKUTEN MEETS JAZZ SOUL》,兩張專輯分別用交響和爵士演繹了成三部的許多經(jīng)典音樂。
沒聽過的可以去聽哦,是很棒的作業(yè)BGM。



7.因加·卡爾克爾·克萊因。
克萊因的法務(wù)大臣,因加·卡爾克爾·克萊因。因加來自“因果”,卡爾克爾則是諧音“絡(luò)繰る”,即在幕后穿針引線,對應(yīng)了他圖謀王位,利用法律殘害百姓的不齒行為。英文版的名字也是一樣:Inga Karkhuul Khura'in。
因加大臣的全名非常之長,寫出來是這樣:因加·卡爾克爾·科克爾拉·拉爾邦·基基爾·霍夫達(dá)蘭·馬達(dá)拉·維拉·亞?,敗そ芸说习瑺枴た巳R因3世。而在美版里,這個名字被翻譯成“Inga Karkhuul Haw'kohd Dis'nahm Bi'ahni Lawga Ormo Pohmpus Da'nit Ar'edi Iz Khura'in III”,中間的部分諧音寫出來就是:“How could this name be any longer or more pompous than it already is?”(不可能有比這個名字更長、更自以為是的名字了吧?)但盡管諧音成這樣,英化組還是注意把整個名字寫得很有異域風(fēng)情?!具@翻譯可真是個人才?!?/p>
然后來介紹一些因加的細(xì)節(jié):
1.因加的頭銜是法務(wù)大臣,也就是“Justice Minister”。他佩戴著法務(wù)大臣專屬的護(hù)手,英文叫做“Cuffs of Justice”。
2.因加出臺的“辯護(hù)罪”,英文叫做“Defense Culpability Act”(辯護(hù)有罪法),簡稱DC Act。
3.因加患有面部認(rèn)知障礙,也就是臉盲癥,英文叫做“Prosopagnosia”。我還記得《極限脫出》里有個很好的例子講清這種病癥:人是沒辦法認(rèn)出不同的猴子的長相的(不經(jīng)訓(xùn)練的話)……所以我們大家都有猴子面部認(rèn)知障礙。(???
4.因加的部下們,秘密警察,英文叫“Secret Police”——為首的就是6-3的鳥姬;他們管革命派叫做“Rebels”,因加在6-3還叫了一個“Rebel Scum”(反叛的人渣),是《星球大戰(zhàn)》里帝國對義軍同盟的超級經(jīng)典的蔑稱……我看的實(shí)況Up主見到這個詞都笑噴了。


5.我非常喜歡因加這個反派……因?yàn)樗拖盗幸郧暗男≈写蟀?、?yán)徒還不一樣,有著十分豐滿的、矛盾的性格刻畫。他貪求權(quán)力,視人民為草芥,但卻非常疼愛蕾法。他的保險(xiǎn)柜里藏著蕾法八歲時(shí)給他慶生的信,保險(xiǎn)柜的密碼也是蕾法的生日(12月24號,御劍打了一個寒顫???)。雖然蕾法不是因加的自己親生女兒,但她的天真善良還是打動了他,博得了惡人心中的一絲仁慈。
以及這個反派還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之前《逆轉(zhuǎn)5》的科普里我們提到,他平時(shí)會使用美葉院的染發(fā)產(chǎn)品。這個產(chǎn)品的存在,也讓6-5里靈媒因加成為了可能;阿瑪拉估計(jì)就是用它把自己的白頭發(fā)染黑了,才能毫不違和地扮成因加的樣子吧。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個人物還有很多細(xì)節(jié)值得我們腦補(bǔ)。





?
——好的!我們第一期就更這么多!明后天把第二、第三期也搬給大家。
我最近天天在微博更新王國之淚的細(xì)節(jié)彩蛋,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哦,或者耐心點(diǎn)等我整理出合集在這邊。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