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小子與仙妻
? ? ? ? 在很久很久以前,甕閃腳下有一個窮小子,他沒有服務,哥嫂待他不好,后來又把他趕出家門,只給了他一頭黃牛。這窮小子牽著黃牛離開了哥哥家,在甕山坡上砍了些樹枝,用三天三夜的時間搭了一個窩棚,便和黃牛住在一起,這位窮小子便是牛郎。
? ? ? ? 牛郎雖窮,但有艷福。那位和他相依為命的黃牛原來是天上的星宿,它對牛郎說,明天半夜,甕山下的湖水里有七個美麗的仙女在洗澡,你從北往南數(shù),拿起第七件衣服,她就回不來天宮了,就可以做你的新娘。牛郎找做了,那位最小的仙女找不到自己的衣服,急的淚都流了下來。后來,在黃牛的撮合下,倆人成了夫妻。這是一個想當美麗的故事,即便是在今天,這動人的故事依然在我們的卡拉OK廳里蕩漾。女的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男的唱:“綠水青山帶笑顏。”女的唱:“寒窯雖破能避風雨,”男的唱:“夫妻恩愛哭也甜。”
? ? ? ?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我過去下鄉(xiāng)的那個村子,年輕人娶不起媳婦,聽起這個故事來簡直如醉如癡。真的,不費吹灰之力,不花一分錢,就把媳婦娶回家里,真是天底下第一等的好事。民間故事的最大特點,就是反映了人們的愿望和理想,現(xiàn)實中得不到的,在故事里都應有盡有了。所以,在中國的民間故事里,這樣動人的愛情故事比比皆是,一個個漂亮的仙女不知怎么了,都嫌富愛貧,都非要嫁給窮小子不可。我手頭有一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間故事叢書,其中很多都是這類的故事。比如有一個叫寶成的小伙子,家里窮的父親死了棺材都買不起,卻偏偏有一位參姑娘愛上了他。一天,寶成從外面回到家里,“只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上穿紅色繡花衣,下系草綠色綾羅裙,粉紅的圓臉,油黑的頭發(fā),扎著一條大辮,正給他淘米做飯呢。”多么誘人的故事。
? ? ? ? ? 但是,對這些誘人的愛情故事我總是持懷疑的態(tài)度,仙女們真的這么喜歡窮小子,非窮小子不嫁嗎?我看不是。拿牛郎來說,那位織女小姐就不是自愿的,原因有二:其一,牛郎把人家的衣服藏了來,使人家無法回家,織女苦苦哀求,這里有脅迫之嫌。其二,黃?;ㄑ郧烧Z,說牛郎如何吃苦耐勞心眼好,又說他倆命中注定有一段姻緣,嫁給牛郎是命中注定,這里有欺騙之嫌。原來,我們都被窮小子們編造的故事蒙蔽了,只知道站在牛郎一邊替牛郎們高興,卻不知道為那些織女們想一想,她們嫁給窮小子們之后怎么生活?會有愛情和快樂嗎?可見這些仙女嫁窮小子的故事,都不是以愛情做基礎的,更談不上物質基礎,無非是窮小子們的白日夢罷了。
? ? ? ? ? 其實,一個人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志氣去改變窮。因為窮,沒有人肯嫁給這些窮小子們,于是她們便把希望寄托在仙女的身上,因為仙女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她們不要錢,不要嫁妝,甚至還可以用她們的本事使窮小子們不愁吃不愁穿。這樣窮小子們就可以不必為養(yǎng)不起老婆孩子發(fā)愁,就可以不必為生活而奔放,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睡大覺。難道他們就不怕仙女們日后反悔嗎?怕,所以這些窮小子們在娶仙女們的時候總是讓仙女們發(fā)誓,讓她們說就是窮死餓死也心甘情愿。比如在一個民間故事中,一個窮小子假惺惺地拒絕人參姑娘的求愛,說:“那怎么成,上無瓦片遮身,下無寸土養(yǎng)命,為一張嘴巴已經(jīng)苦熬苦掙,怎敢再牽累你?!比欢藚⒐媚飬s說:“忍饑挨餓,我也情愿嫁給你。”我真的為我們這些窮哥兒們臉紅,你拿什么來養(yǎng)活人家,卻要人家這樣義無反顧地跟你忍饑挨餓?你憑什么讓人家為你做出犧牲?你除了白日做夢之外還會不會做點別的什么呢?
? ? ? ? ? 多年來,我們一直都沉醉在這種虛幻的愛情故事之中,其實它一點都不美麗,因為這是典型的懶漢文化,弱者文化,庸者文化,喪志文化,讓人羞恥的文化,這種文化對我們民族的戕害是巨大的。這些窮小子們沒有志氣,沒有本事,不思進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別人的身上,靠的是別人的施舍、憐憫、同情和救濟,骨頭是軟的。這種文化在今天依然大行其道,看看我們的身邊,那些不肯付出卻喜歡做白日夢的人們,那些心滿意足地高唱“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的人們,那些整天抱怨別人沒有愛心的人們,那些無所事事卻伸手只等別人救濟的人們,甚至那些企望找一個有權的岳父大人以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們,那些以為只有外商外資才能救中國的人們………,中國的落后與貧窮,和這種不爭氣的窮小子文化能說一點關系都沒有嗎?
? ? ? ? ? 年年有個七月七,未出嫁的女孩子們趴在瓜架下面聽牛郎織女的私語和哭泣,不知這些女孩子們都聽到些什么。
? ? ? ? ??【選自《中華雜文百年精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版】
窮小子與仙妻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