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驀然回首:多少人都活成了慕容復!
慕容復是一個失敗者,也是一個悲劇人物。 在《天龍八部》里,他從小就背負了復國的任務(wù),他的人生道路是被規(guī)劃好的,他不是不努力,但最后仍然落得個失敗的下場。 事業(yè)不成功,做什么都不行,情場也失意,做人也失敗,一路備受打擊,到頭來精神都失常了。 除了小說中的侍女阿碧,沒有人喜歡慕容復……額,還有王語嫣,她也是喜歡慕容復的。 但在現(xiàn)實生活里,很多人都沒有慕容復這樣的運氣了。 慕容復悲劇的根源在于慕容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謂種善因,得善果。而慕容博從一開始就走了岔路,他要復國雖然是不識時務(wù),甚至是可笑,但畢竟人各有志,求仁得仁而已。 千不該萬不該,慕容博是想搞得天下大亂,他再渾水摸魚的策略,靠陰謀詭計四處挑撥,想讓吐蕃、大理、大宋、大遼互相爭斗,以創(chuàng)造可乘之機。 在少林寺方丈發(fā)現(xiàn)上當后,慕容博又詐死脫身,隱姓埋名去少林寺偷學絕技。慕容博這種鬼鬼祟祟的行徑也影響了慕容復,他在書里一出場就是假扮西夏武士李延宗,遮遮掩掩,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都說“北喬峰南慕容”,但相比磊落坦蕩的喬峰,慕容復一開始就落了下乘。 說到底,不管是慕容博還是慕容復,父子倆都是想走捷徑,這也是自詡為聰明人的愚蠢之處。越是大事,就越?jīng)]有捷徑可走。這點兩人的親戚都看明白了,他們可謂志大才疏,根本不是那塊料。
一輩子沒有活成自己的慕容復!
慕容復喜不喜歡表妹王語嫣,肯定是喜歡的,但按照他所受的家庭教育,男子漢大丈夫當以事業(yè)為重,不能兒女情長。 所以他可以犧牲掉青梅竹馬的心上人,可以認惡人段延慶為父。 多少年的背后籌劃,多少年的江湖奔波,慕容復也是累了,他到西夏求親,妄圖借力成事,結(jié)果也是夢幻泡影。 接二連三的失敗,等到最后一無所獲,眾叛親離,慕容復才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個笑話。 “復國”這個責任太重了,以慕容復之才,做個小門派的掌門還差不多,讓他去駕馭千軍萬馬打天下,實在是勉為其難。而且依照慕容復的本心,他未必是真心想要去當什么一國之主。
德不配位,力小而任重,是人生的大忌!
慕容復有小聰明,有小手段,但可惜他做事習慣了藏頭露尾,沒有光明正大的氣象,他家的絕學是“斗轉(zhuǎn)星移”,說穿了就是借力打力,使巧勁。 另外慕容復沒有大局觀,身邊也沒有懂韜略的高手,在珍瓏棋局碰機會的時候,慕容復聽了一句話就差點走火入魔: 你連我在邊角上的糾纏也擺脫不了,還想逐鹿中原么?
由此可見慕容復內(nèi)心的壓力有多大,他早已是心魔滋生了。不知道自己是誰,能力和目標不匹配,做人品質(zhì)不行,只知道投機取巧,又豈能成大事。 德不配位,力小而任重,失敗是必然的。
人到中年,驀然回首:多少人都活成了慕容復!
其實很多人到了中年后才發(fā)覺自己前半生猶如浮云一般,原來所追求的東西要么是沒有得到,要么是得到了。 前者的結(jié)果是意氣消磨,慢慢沉淪在渾渾噩噩的庸常之中。 后者的結(jié)果是意難平,這就像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娶到家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愛的是另一個女人。 看看社會上的那些中年人,哪一個不是在追逐夢幻泡影,哪一個最后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都以為自己很強,自己是不同凡響,出類拔萃,經(jīng)常是找人爭高低,本質(zhì)還是孱弱,能力根本不行。 平平無奇、乏善可陳、渺小虛弱苦惱的人生,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有的人甚至是卑劣的,成了蠅營狗茍之輩。事實上,我看過不少這種人老了后的樣子,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得償所愿的。 當然,不管是中年還是老年,平庸的人從不承認自己的平庸,他們的自欺欺人早已根深蒂固,告訴他們真實是沒用的,也是殘忍的。妄念也是一種念想,何必去打攪別人的美夢呢?所以,慕容復最后好就好在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