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錢就開戰(zhàn)?拜登派人秘訪中國,美對華提出3大要求,性質惡劣
中國不“借錢”就可能開戰(zhàn),拜登總統(tǒng)派人秘密訪問中國,這顯示出什么信號?而從此前美方的表述來看,其對中方提出了三大要求,性質可謂極其惡劣,華盛頓恐怕又錯判了中國。
中美兩國國防部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隔空交鋒剛剛結束,中美兩國本就緊張的關系,在香會之后沒有任何緩解,反而有進一步加劇的跡象。然而,拜登政府卻在此時繼續(xù)腆著臉推進其高官訪華計劃。據(jù)環(huán)球時報6月4日消息報道,美國政府負責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外交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克里滕布林克(中文名康達)從4日開始訪問中國,按照美方說法,此行他將與中方討論“兩國關系中的關鍵問題”。結合中方剛剛在香會上的表態(tài),看起來,這位美國副國務卿就是沖著臺灣問題前來與中方對話的。不過,根據(jù)最新流露的消息看,拜登政府的目的不僅于此。

據(jù)華爾街日報6月5日報道,一位美國官員透露,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在今年5月份曾經秘密地訪問中國,目的是保持中美兩國溝通渠道的暢通。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訪問的級別其實并不低,伯恩斯此行,算是自2021年7月美國副國務卿溫迪·謝爾曼訪華以來,拜登政府官員對中國的最高級別訪問。這種級別的訪問,通常不會以秘密方式進行,而拜登政府執(zhí)意如此,很可能不僅是因為拜登政府需要穩(wěn)定中美關系,拜登總統(tǒng)恐怕也想通過伯恩斯,向中國悄悄地提一些不好公布的要求。至于美方提出的要求是什么,結合美國所處的當前環(huán)境,以及美方之前和中方高級官員對話時的表態(tài),我們或許可以猜測個大概。

在上個月,中美之間有兩場公開對話非常關鍵,一場是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和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的對話,另一場則是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赴美參加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期間,“順便”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會面。前一場會面,被認為是中美關系真正的“破冰”之行,是數(shù)個月來雙方首次高層對話,期間沙利文對中方提出了三個要求。分別是不得改變臺海現(xiàn)狀、不得軍事支持俄羅斯,以及不得在設置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對話。這三個條件,除去不軍援俄羅斯沒有問題之外,其他兩條都是踩著中國的紅線,迫使中方讓步,性質十分惡劣。第一條無疑是想阻止中國統(tǒng)一,但第三條,也含有“美方可以挑釁,中方不能不對話”的無理態(tài)度,中方自然不會給美方好臉色,沙利文必定鎩羽而歸。但另一場會晤,即中美商務部長的會談,可能暗示著美方給中國提了一個更為現(xiàn)實的要求。

在今年上半年,美國債務違約的陰影始終困擾著拜登政府,但這朵陰云終于在6月份散去,美國兩黨已經達成了提升債務上限共識,接下來就是新一輪的發(fā)新債還舊債了。此時,又回到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的老問題,那就是要擔心美債的流動性危機,說白了,就是怕沒有足夠的人買。此時,美國自然會盯上中國這個經濟實力雄厚的對手,如果中國購買,顯然能夠極大地解決美債流動性問題。事實上,前美國駐聯(lián)合國大使妮基·黑利就曾叫囂,如果中國不買美債,一旦她當選美國總統(tǒng),會讓中國成為歷史的灰燼,這都不僅僅是挑釁了,堪稱赤裸裸的威脅,等于告訴中國不“借錢”,美國就直接來找麻煩!

不過,拜登政府也清楚,僅靠一些人出面叫囂是不夠的,美方還是要通過和中方的直接對話,來換取中方提供美國急需的金融工具支持。無論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的秘密訪問,還是中美商務部長在美國的“巧合”會晤,可能都是拜登政府借機對中國施壓,要求中國提供相關的支持。但是,拜登若繼續(xù)以脅迫方式,想逼著中國買美債,那他就再度錯判中國了。中方不會屈服于外部壓力,絕不會對美國的霸權低頭,美方越是脅迫,中方就越是不會搭理美國。如果拜登真的想尋求中國的支持,那么有且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停止打壓遏制中國,向中國做出足夠的讓步來顯示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