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468)王家大院
文游天下(468)
王家大院
文/石巖磊
? ? ? ?晉地多古宅,山西境內(nèi)目前保存完好的大院仍有十多座,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當(dāng)屬位于靈石縣靜升鎮(zhèn)的王家大院,其建筑總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比北京故宮的還多三分之二,享有“華夏民居第一宅”的美譽。
? ? ?靜升王氏可追溯到元朝的王實,他從太原遷來此地定居,以走街串巷賣豆腐為生,由于其老實本分誠信經(jīng)營,買賣十分紅火。后人繼承了王實的衣缽繼續(xù)經(jīng)商,家族不斷得以繁衍擴大,并逐步孕育出許多大富大貴的晚輩。到了明朝,王家便開始大興土木營造堡壘式宅院,經(jīng)過300余年的擴建增修,最終形成“三巷四堡五祠堂”的龐大建筑群,猶如巍峨壯觀的城堡一般,十分震撼。
? ? ?王家大院不僅氣勢恢宏,而且制作精美,它完全遵循我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fēng)格,既提供了足夠的對外交往空間,又能滿足內(nèi)在私密氛圍的要求,并充分體現(xiàn)了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nèi)外男女有別的宗法禮制規(guī)范,這在大院的許多細節(jié)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 ? ?比如廚院就分為上、中、下三等,有內(nèi)三外四七道門,男主、女眷、衙役、仆人要從不同的門進入,在大小不等的餐廳享用不一樣的飯菜。妻妾的后寢更不是閑雜人員可以隨便進出的地方,都被分割為眾多獨立的小院,壁壘森嚴。同時,大院嚴格遵從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在繡樓和書塾中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
? ? ? ?小姐們13歲時即被關(guān)進繡樓,14歲開始蓄長發(fā),15歲待嫁。她們雖整日錦衣玉食,看似光鮮亮麗,但吃喝拉撒全在閨房中,完全沒有自由,忍受著寂寞的煎熬。還要不斷學(xué)習(xí)琴棋書畫等技藝,掌握三從四德的禮儀,以便修煉成大家閨秀,以及未來家庭的賢妻良母??扇绻齻?0歲還未出閣,便可能終生都成籠中雀了。
? ? ?而少爺們貌似要幸福許多,他們可以進“養(yǎng)正書塾”接受啟蒙教育。書塾的大門上雕有盤根錯節(jié)的翠竹,寓意是希望孩子們能打牢基礎(chǔ),學(xué)有所成,像竹子一樣虛心向上,事業(yè)節(jié)節(jié)高升。而院子里的猴像也別有深意,一大一小兩只石猴都手捂雙耳,意思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被賦予如此重任的幼童,豈能沒有心理壓力?其童年又怎會無拘無束,快樂自在?
? ? ?一座私家宅院即是封建禮教思想的實物見證,它們鐫刻著歷史的煙云,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透過一磚一瓦、一桌一椅,游人便可窺見古代的生活場景,解讀古人的悲喜故事。游覽參觀便多了無限趣味,漲知識、長見識的同時,更增添了身臨其境的鮮活感受,千里迢迢前去參觀也就值了。
? ? ? 許多人說:王家歸來不看院。這話似乎有失偏頗,山西的古宅院各有千秋別具一格,都值得細細觀摩,但假如只能擇其一而觀之,我還是強烈推薦王家大院,這里不僅有皇家宮苑的氣勢,而且有民間院落的煙火,更浸潤著滿滿的文化氣息。來“王家”一游,定會讓您不虛此行。
? ? ? 202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