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療法有哪些優(yōu)缺點,局限?更適合哪些心理問題? 認知行為療法是美國的貝克在
認知行為療法有哪些優(yōu)缺點,局限?更適合哪些心理問題? 認知行為療法是美國的貝克在1946年整合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認為人的情緒是認知決定的,改變認知就能改變情緒,這肯定是科學的,要比無厘頭的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強多了。 但有兩個致命缺點,導致低效,很多用認知行為療法的人都有感受,不能徹底解決來訪者的問題,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很好的讓來訪者認識到自己究竟為什么怕,根源在哪。二是沒有解決明知道不可怕,但還是控制不住的自動化思維。這可以說是認知行為療法的兩大硬傷。 由于認知行為療法的局限,就基本決定適應已經(jīng)明白自己為什么怕,還有就是錯誤認知沒有固化的來訪者。 比如一種中年女教師,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怕黃色的物品,見到黃色的就惡心,難受,十幾年都不知道為什么,很討厭黃色,這種案例,用認知行為療法幾乎無能為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