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考公務員申論沖刺 概括題的出題趨勢與答題策略

昨晚做了直播,今天用文字對關鍵內容的簡要整理,供各位同學參考,完整內容見 柳夫子講道理@微信訂閱號 。
概括題的出題趨勢 難度降低
概括題是申論考試的基礎題型,概括題做好了,不僅僅是得分的問題,還能夠保證你對資料的準確理解,而寫作題的綜合分析必須建立在寫作題的就基礎之上。
縱向地看,從16到19年概括題的難度其實下降了,地市級尤為明顯,你看看16年的地市級和19年的地市級,難度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比如16年的地市級
(一)請你根據(jù)“給定資料1”的內容,將與會人員關于“好政策”的有關見解,匯總整理成一份簡報。(20分)
表面上看是一份簡報,是概括見解,其實是要求你做答好政策的標準,必須把具體現(xiàn)象予以抽象化。很多同學活活就困死在蘇東坡的事例上,完全動彈不得,沒有關鍵詞,不知道該抄什么。
這里你需要對蘇東坡做事的方法抽象,你要明白,政策就是做事的方法,目的,方法本身都是好政策的體現(xiàn)點。具體講解見課程。
另外,就是現(xiàn)在概括題基本上都結合著公文題出,經驗總結題出的非常多,大家要注意。
結合公文題的概括題資料閱讀難度大
結合公文題是一個最近幾年的典型思路,比如19年副省級
(三)某省政府辦了一個農村發(fā)展戰(zhàn)略研習班,其中一項研習內容是“盧作孚的鄉(xiāng)村建設構想”。假如你是工作人員,請根據(jù)“給定資料3”,圍繞盧作孚的鄉(xiāng)村建設理念及現(xiàn)實意義,寫一份導學材料,以指導學員更好地學習。(20分)
本質上,公文形式是幌子,沒有什么實質意義,核心難點在概念及資料的準確理解,什么是建設理念,什么是現(xiàn)實意義?
在國考批改班的同學基本上都是被“理念和現(xiàn)實意義”概念給坑了,字認識但是不理解,看著全篇的材料,不知道怎么從哪里入手。
類似的題比如17年的公文題答案 生態(tài)水系的規(guī)劃特點及可行性,16年黎明的藝術導言和市長信箱的處理流程和要求,都是同學們的高分黑洞。
這種題沒有任何技巧可言,材料設置如此復雜就是考察你的理解能力,你必須一個題一個題地讀懂,材料一篇篇地讀過去,沒有任何捷徑。
比如19年盧作福題資料中這部分強調的理念是什么,從110行開始是理念的例證,你看懂了么,看懂了它的論證關系了么?文后有試聽節(jié)選
概括題的答題策略?抓論證過程
資料難點在論證,你就必須抓論證過程,或者你的老師幫你講清楚論證過程,準確地知道資料在說什么,資料是怎么說的?否則,這20分你根本拿不到,甚至上了考場,剛看到復雜的資料被擊潰自信。
國考發(fā)展的今天,如果你還停留在抄關鍵詞的時代,等著材料給你“整理”材料,就太天真了。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各位加油。

2020年國考公務員申論沖刺 概括題的出題趨勢與答題策略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