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追6集不夠看!劇情爆笑反套路,楊子姍彭冠英上演速配婚姻

大家好,我是你們既能專業(yè)吃瓜,又是深度影迷的拳姐,今天又來給大家推薦影視劇啦。
見過父母在相親角幫孩子找對象的,還真沒見過年輕人帶著簡歷去相親的。
這是把求職大會直接搬到了婚介所?

對于很多職場大齡青年來說,結婚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人生清單上的一項任務。而方便快捷的相親,自然就成為了他們的首要選擇。
不過在婚戀市場上,也難免遇到“奇葩”:
為了維護自尊心,他們會要求女方隱瞞高學歷、高收入,甚至還想讓女方一起還房貸...

總之,只有觀眾想不到,沒有奇葩做不到。
《婚姻的兩種猜想》里的沈明寶和楊爭,就是在與“奇葩"斗爭的過程中,認識彼此的。
01
沈明寶,寫字樓里的高級社畜,她熱愛工作且全身心投入于工作。
受內卷文化影響的她,在生活和工作,甚至是愛情方面都極其講究效率。一年內結婚,兩年內生孩子才是她的目標。

而楊爭,軟件工程師一枚,典型的理工男。他凡事講究數(shù)據(jù),就連約會都在和女朋友一起做題。

他們在婚介所相遇,交換完信息就把對方的簡歷發(fā)給了父母,得到長輩的認可后,便直接拍照官宣。

“簡歷CP”從認識到確定關系,總共才不到24小時。
別的小情侶談戀愛吃飯、喝酒、看電影,他倆約會一口氣做了324道題。
好家伙,見面不談情,先來做套題?

得知二人適婚程度高達96%后,楊爭又迅速相約去醫(yī)院做婚前體檢。
然后觀眾就能看到他倆在兩集內,完成了相識、戀愛、結婚、買房、懷孕。
這高效率的婚戀進展直接給咱整懵了,還沒回過神來,咋就懷孕了?
怪不得觀眾都在調侃,沈明寶和楊爭是“史上最快領證的夫妻”。

別人一部劇還沒演完的內容,這部劇直接兩集就完成了,能不快嗎。
在沈明寶看來,婚姻只是人生中必須經(jīng)歷但又沒那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要對方能和自己三觀一致、實力相當,就是難得的合適。

如果能遇見這樣一個人,沈明寶便愿意和他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相親遇見的楊爭,不論是經(jīng)濟條件還是工作情況對她來說,都是完美契合的。
所以他們就結婚了。
02
本以為夫妻倆在婚后,會度過一段沒羞沒臊的蜜月期??蓻]想到,他倆倒是和工作度起了蜜月,過著永無止境的加班生活。
每次沈明寶下班回家,楊爭就已經(jīng)累得倒頭大睡。夫妻倆就連約著一塊兒吃飯,都對不上時間,不是在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
和傳統(tǒng)的新婚夫妻相比,他倆更像是住在一起的室友,每天錯峰上下班,難得見上一面。

沈明寶和楊爭的婚姻模式,其實就是如今快餐時代的縮影。
在這個時代中,很多人結婚不是因為愛情,而是為了避免家里三天兩頭詢問怎么還不找對象的信息轟炸。
于是,找個人結婚,便成為安撫長輩的有效方式。
沈明寶和楊爭都是事業(yè)心很強的人,誰也不愿意妥協(xié)放棄工作。

開啟八倍速結婚的沈明寶,還沒和楊爭磨合好就有了孩子。不用想都能預測到后面的生活,免不了又是一堆雞毛蒜皮。
相愛容易,相處卻難,沈明寶和楊爭的速食愛情注定不會太平。
而另一邊,沈明寶的閨蜜蔣可欣也不走尋常路。她明明是個白富美,卻為了縮小和男友的差距,演起了灰姑娘。

陳彤剛和蔣可欣,一開始只是健身教練和會員的關系。
為了追蔣可欣,陳彤剛開始制造各種偶遇,還給蔣可欣帶飯,甚至按照室友傳授的戀愛秘籍,在情感上對蔣可欣蓄意打壓,以退為進。

好家伙,這套方法論不就是典型的PUA嗎?
小伙子,這可不興學啊。
還好,陳彤剛發(fā)現(xiàn)不妥后放棄了室友的損招,開始用心追求蔣可欣。要知道比起復雜的套路,只有真誠才能打動人心。
不過蔣可欣和陳彤剛之間的差距,始終是個雷。

蔣可欣家境富裕,會把幾萬的包當成菜籃子,隨意放在共享單車上;陳彤剛卻只是一個健身教練,每個月靠會員續(xù)費、賣課賺提成。
她在大別墅里享受生活,而他住在小單間里勉強滿足溫飽。
這對CP和《愛很美味》中的夏夢、陸斌很像,都是男弱女強,為愛隱瞞身份。

她們在不經(jīng)意間撒的謊,到后面卻要用無數(shù)個謊言來掩蓋。
蔣可欣接到家人的電話,讓她回家吃飯。為了維持灰姑娘的人設,她只能謊稱自己要去金主家給孩子補課。
男人的危機感讓陳彤剛覺得事情并不簡單,他小腦袋瓜子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

于是觀眾就看到了蔣可欣打扮成村姑扎兩個小辮,穿著碎花襯衫回家里吃飯的場面,太好笑了家人們。
03
“婚姻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近年來大部分的國產(chǎn)婚戀劇,都在和觀眾探討這樣一個問題。
傳統(tǒng)婚戀劇總是在以刻板角度向大眾催婚,不論是父母,還是家里長輩,好像都恨不得讓適婚青年立馬找對象領證結婚,生個一兒半女。

但《婚姻的兩種猜想》卻打破了這種傳統(tǒng)模式,它不催婚、不催生,反倒以輕松詼諧的方式來“反催婚”。
雖然前兩集女主結婚、懷孕一氣呵成,但他們這對閃婚夫妻要面臨的問題,卻并不是辦一場昭告天下的婚禮那么簡單。
沒有感情基礎的人,如何面對在速食婚姻中產(chǎn)生的一地雞毛,才是這部劇真正要表現(xiàn)的。

楊爭覺得沈明寶是因為工作而忽視家庭。茶幾上的灰塵和幾個月沒換洗的床單,都能成為他們吵架的理由。
可對于沈明寶來說,加班和壓力都已經(jīng)是她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沈明寶大半夜下班回家,還沒來得及洗漱就累得睡著了,根本沒有時間主內。
而楊爭和她一樣也是個事業(yè)批,可他卻不理解沈明寶對于事業(yè)的追求,反倒認為她沒有盡到做傳統(tǒng)婚姻里做太太的責任。
思想觀念的分歧,也讓夫妻倆在婚后不斷產(chǎn)生矛盾。
其實,劇中所呈現(xiàn)的閃婚、閃孕以及數(shù)據(jù)匹配,都是如今快節(jié)奏生活狀態(tài)下的冰山一角。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婚戀觀也在慢慢發(fā)生轉變。觀眾從沈明寶和蔣可欣那些啼笑皆非的故事中,能捕捉到自己的影子。
沈明寶和楊爭的故事也在向觀眾傳遞,速配婚姻固然節(jié)約社會成本,但真正的生活,并不是依靠大數(shù)據(jù)算法就能夠計算出的。
年輕人沒有必要因為到了適婚年齡,就如此輕率地踏入婚姻中。而結婚之后,也只有兩個人用心經(jīng)營,換位思考,這段婚姻才能長久。
沒有完美的婚姻,只有在磕磕絆絆中獲得成長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