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說波是水之皮,蘇軾嘲以滑是水之骨,皮、骨到底是否表義?
2022-02-23 18:08 作者:洪升紅樓夢(mèng) | 我要投稿
“水之皮,水之骨”是著名的嘲笑右文說的段子。但右文說真的錯(cuò)了嗎?
水之皮、水之骨肯定是不對(duì)的,但皮、骨一定是表義的,只是古人對(duì)皮、骨的初形初義并不了解。
冎的甲骨文是股骨與髖骨對(duì)接的象形。后加肉為骨表示一般的骨頭。股骨頭半球形及髖骨臼窩都非常光滑,所以骨有滑義。股骨與髖骨連接的韌帶很難分離,故冎引申為剮,冎、咼、剮是三代的剮字。冎有窩義,由髖骨臼窩而來,形成渦、窩、鍋等字。媧本義是女陰,女媧就是大母神、女性祖先神。
詳見董來運(yùn)《漢字的原型解析》。
皮字甲骨文由手加省減后的革字組成,本義是剝?nèi)~F皮。凡皮字字族,多有偏義,可能與剝皮的工具有關(guān)。
跛為走路偏斜,
頗為頭偏斜,
诐為言語偏激,
同理,
坡為道路偏斜,
波為水面偏斜。
歷史上對(duì)右文說論證的不足不代表右文說本身有問題。要想充分論證右文說就要對(duì)漢字初形初義,對(duì)甲骨文金文解讀有深刻研究。而古人不知有甲骨文,也是右文說論證不利原因之一。所以證明形聲字理論是錯(cuò)誤的與漢字起源研究是一回事。而形聲字理論也就成為漢字起源研究的最大障礙。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