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婚夫的鼓勵下,我體驗了人生第一次相親

原來愛情可以明碼標(biāo)價
春田今年28歲,成長于廣東的一個傳統(tǒng)家庭。本地女孩20歲出頭便會背負(fù)起結(jié)婚生子的家庭責(zé)任,有的同齡人甚至已生了二胎。而她情史簡單,迄今只談過兩段戀愛,更是從未經(jīng)歷過相親。
但從身邊朋友的相親經(jīng)歷中,春田聽聞過不少奇葩事跡。諸如母胎單身的媽寶男,完全不會和女孩相處;陸家嘴有房的金融才俊,其實只想玩弄感情;還有全家都是鐵飯碗工作的女孩,相親了一個又一個醫(yī)生、公務(wù)員,最終卻毫無收獲。
春田不解,如果大家學(xué)歷、背景相當(dāng),愛好相差不遠(yuǎn)的話,成功率明明應(yīng)該更大,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她對此充滿好奇。
于是,在結(jié)婚前一周,被問及有什么一直想去做,但結(jié)了婚便無法去做的事情,她一下便想到了相親。她決定趁結(jié)婚前,進行一場相親實驗,尋找關(guān)于人們?nèi)绾翁と霅矍榕c婚姻的答案。
以下是春田的口述:
婚介所初體驗
結(jié)婚前一周,未婚夫問我有沒有什么事一直想做,但結(jié)了婚就沒法做的,我一下就想到了相親。沒想到他很支持,還建議我多去幾次,給自己不同的身份,看看相親對象會有什么反應(yīng)。
我一直挺好奇相親怎么回事的。做這個實驗之前,其實我在陌上花開這樣的網(wǎng)站觀察過大半年,大家會把優(yōu)點很明顯地列出來,不外乎是職業(yè)很好,錢很多,戶口要么在北京,要么在上海,反正是大城市,父母也能給他們買房很多支持,然后希望另一半與自己的條件如何匹配。我大概了解到什么樣的人會比較受歡迎。
很快,我們就探討出三個身份,分別是:自由職業(yè),年入20萬,有房的廣東包租婆;無房的無業(yè)游民;有房但不著急結(jié)婚的大廠員工。
我注冊了一個全新的微信號,這場相親實驗就此開始。
詳細(xì)的相親表格
一個傍晚,我走進了杭州的一家紅娘工作室。這家工作室就在我租住的小區(qū)邊上,我每天晚上散步都會經(jīng)過它,但我從沒留意過它是干嘛的,之前還誤會它是個照相鋪。直到我產(chǎn)生了相親的想法,上網(wǎng)一搜,才知道他們家原來是做婚介的。
走進工作室,里面是個特別正兒八經(jīng)的服務(wù)窗口,有點像是銀行柜臺,當(dāng)天當(dāng)值的大姐坐在里面,跟我想象的很多人聊天的相親角不太一樣。
剛進門我還很猶豫,如果說找對象,會不會太直接了?有點開不了口啊。
但大姐或許是見多了我這樣的人,很自然地拿出表格讓我填寫。表格里都是很具體的硬條件,有沒有車,有沒有房,戶口在哪,父母是干嘛的,單位在哪。連父母單位在哪都要問我?也是很奇怪。
填到“擇偶條件”這一欄,我的腦子突然有點卡頓。年齡、學(xué)歷、地域、房、車……我以前從來沒考慮過這些條件,而且也打心底不認(rèn)可用這樣的維度去區(qū)分人。
以上的條件,我都填了無要求。
大姐看到我的表格,有點驚訝,她就問我,“離了婚的你也可以?”我說這有什么不可以。她聽完眼睛睜得好大,說我沒有必要這樣子,才二十幾歲,還有機會挑個條件好的,沒必要找那些離異的。
這話可把我逗樂了,大姐以為我在破罐子破摔啊。漸漸地,我們倆打開了話匣子。

再有錢的包租婆,也比不上有編制
大姐的身后有幾個大柜子,整齊地擺放了很多檔案盒,據(jù)她說,這是過去十年登記過的單身男女信息表,而單身女性普遍比男性多,在這里,男女比大概1:3。
我本來對自己設(shè)定的年入20萬的廣東包租婆身份信心滿滿,結(jié)果大姐給我破了盆冷水,據(jù)她講述,相親市場的男性,大部分都會選擇有穩(wěn)定職業(yè)的女性,比如有編制的,哪怕一個月只賺五千塊,也很吃香。
我更沒想到的是,廣東戶口竟然也成為了劣勢,只因為我是外地的。大姐告訴我,在相親市場,沒有人在意哪個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得好,來本地相親的人,都想找本地的,哪怕我一再跟她強調(diào),我不會回老家發(fā)展,似乎也是無用功。
“你這么想,人家憑什么相信你呢?就算男方不介意,男方的父母也會介意,那人家為什么不找個本地的呢?反正本地女孩子也很多,對他們來說不愁選?!?/p>
無論幾歲的男人,都想找二十多歲的女人
到最后,大姐還是給我推薦了一個相親對象,一位72年的男士,來這里相親十年了,條件也不錯,但還沒有找到對象。我倒是不介意對方的年齡,沒我爸大就行,沒想到大姐卻猶豫了,“你是94的,那還是不行。”居然卡在我的年齡上了。
大姐解釋,那個人一定要找年輕女人。十年前他剛來的時候,就說要找85后,那時大姐給他介紹過一個84年的,還被他嫌棄,“有沒有搞錯,給我介紹這么老的”。十年過去了,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要找95后了。
聽完大姐的解釋,我內(nèi)心充滿憤怒和無奈,有點難以相信,女性怎會因為年齡在相親市場上面臨如此窘境?各種條條框框似乎迫使著她們往一條單一逼仄的道路上前行。
也許這只是相親市場的一個剖面,為了獲得更多的角度,我決定繼續(xù)探索其他的相親形式。
商場中央的公益交友會
一天后,我在一個政務(wù)app上看到一則公益線下交友會的公告,于是報名參加了。活動當(dāng)天,我素顏打扮來到會場?;顒釉谝粋€商場的一樓中庭舉行,周圍有很多來來往往的人,時不時能聽到小孩問媽媽“他們在做什么”。
掃碼簽到時,主辦方建議我在小程序上填寫一些個人信息,包括生活照、身高、學(xué)歷、收入情況等等。我有點猶豫,這不是線下交友嗎?這些完全可以通過面對面聊天了解到的信息,為什么還要多此一舉呢?我向工作人員提出了疑問。
“這些資料會同步到我們的app上,讓更多人看到你的信息,可以增加脫單幾率啊!來,先上傳一張美美的照片……”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選了一張看起來最不像自己的照片。由于其他信息不是必填項,我都留白了。

靦腆的線下相親者
主辦方大概準(zhǔn)備了5、60張椅子,但來線下參加活動的人大概只坐了一半,又因為男女比非常不均——男嘉賓大約30多位,而包括我在內(nèi)的女嘉賓只有4位,于是設(shè)想中男女各兩列對坐的座位布置便無法實現(xiàn)了。
到場的嘉賓都比較靦腆,小姐姐們幾乎不會主動跟男生溝通,都坐在比較靠后的位置,口罩也沒有摘。我試圖跟其中一個搭話,她是個高中女老師,本地人,長得挺漂亮的,說跟父母同住,被父母瘋狂催婚,周末想出來透透氣,看到朋友介紹這個活動就來看一看。當(dāng)時我百思不得其解,按道理她的條件很好了,怎么會來這里?她也沒多解釋,沖我笑了笑,只說來看一看。男嘉賓們也不怎么主動,有幾個估計是熟人約著一起過來的,都湊到一起打王者榮耀了。
主持人看起來很頭疼,想盡辦法調(diào)動氣氛,但都沒啥效果。
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主持人播放幾首歌的前奏,讓會唱的嘉賓上臺唱歌。疫情給了大家很好的消除尷尬的辦法——戴口罩。盡管如此,已經(jīng)過去了三首歌,即便是《本草綱目》這樣的洗腦曲也沒人上去唱,估計是難為情吧,在商場中央被這么多雙眼睛看著,著實有些尷尬。
我想著反正我平時也喜歡唱歌,還能拿個獎品,于是就上臺唱了一首《曹操》,成了第一個打破安靜空氣的人。我唱得很大方,也沒有畏畏縮縮的,很多男嘉賓都抬頭看我,我還聽到前排有個男的說,這個人是不是社牛?
一首唱完,主持人又播了首男女合唱的歌,并讓我在臺下邀請一位男嘉賓上臺一起合唱。但在場男嘉賓都比較靦腆,還沒等我示意邀請,他們就都甩手拒絕了。主持人見狀,只好開始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為什么不放一張好看的照片?”
這個環(huán)節(jié)里,主持人讓大家找到在app看上的心動人選,并開展對話。現(xiàn)場依然很沉默,主持人走到我身邊,問我用了哪張照片做頭像,我給他看了。那張照片是我吃火鍋時別人幫我拍的,也是素顏,不是很丑,但不太像我。
“難怪……我就說嘛,這么開朗的女嘉賓,怎會沒人心動呢?照片沒選好,趕緊換一張好看的。”主持人試圖教我怎么選好照片。這時,一位男嘉賓拿著手機走了過來,“你就是14號?看起來不像啊,這張照片不好看,你真人好看多了……”
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以笑相迎。漸漸地,兩三位男嘉賓也走到我的座位邊上,都在跟我確認(rèn)是不是那個14號。有個男的還挺夸張的,拿著我的照片問旁邊的人,“這是她?”我說這是我,幾個男的又開始對著我的照片品頭論足。
這個過程也挺有意思的,我確實沒想到他們怎么好意思對著一個女生直接去評價她的外表。
被剩下的男性
自由交談環(huán)節(jié),由于另外三名女嘉賓提前離場,我成了場上唯一的女嘉賓。
七八名比較健談的男嘉賓把椅子搬了過來,我們組成了一個小型的“座談會”,雙向問答交流。我大致能感受到,這些男性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條件都不是特別有競爭力,不是本地人,也沒有熟人或者朋友給介紹對象,所以要通過這樣的途徑相親。
他們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提到職業(yè)會很含糊地蓋過去。印象中有個大哥,整個人氣質(zhì)很好,后來我私下問他了,他說他是退伍軍人,現(xiàn)在也沒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好像是在哪里做保安。估計其他人也差不太多。
我問他們來這里參加活動的理由是什么,有的說因為父母催婚,有的說工作忙,沒機會認(rèn)識女生,有的說母胎單身,想嘗試戀愛的感覺……
他們問我的擇偶條件,我說,沒條件,看對眼就可以了。
“要是女孩子都像你這么想就好了,現(xiàn)在沒房子都很難找到女朋友……”一位男嘉賓嘆息道。
“冒昧問一句,你們在這邊有房嗎?”我問他們。
八位男嘉賓同時沉默了。
第一次“被加微信”
活動結(jié)束后,在離開會場的途中,突然有人拍我的肩膀。
“小姑娘,等一下,我一直在叫你呢!”
我摘下耳機,才發(fā)現(xiàn)有位阿姨在叫我。
“可以加個微信嗎?我覺得你挺好的,很適合我兒子……”
我受到了驚嚇。但阿姨依舊自如地給我介紹她兒子,說是本地人,有房有工作,只是忘了報名了。我忍不住打斷問她,她兒子在哪里?
阿姨指了指不遠(yuǎn)處的一根柱子,并用哄小孩的手勢召喚,“快過來?!敝灰娨晃簧砀咭幻装说拇竽泻⑿〔阶邅?,眼睛并沒有直視我。我主動跟他握手,他的眼睛依然沒有直視我,說話也有點奇怪。我猜他可能是一名自閉癥患者。
阿姨看出了我的疑惑,于是急著解釋:“他只是不太會說話,男生都這樣,不過他很善良,很老實……”

我想起紅娘大姐說過的話,本地人只找本地人,于是我用自己是外地人,而且沒有工作推脫,但阿姨依舊滔滔不絕地給我推薦,“我兒子可以養(yǎng)家,我和他爸給他開了個店,一年收入有十萬,而且他有房子,沒房貸的哦……”
我本想停止這段對話,但阿姨依舊強硬地想加我微信,直接把手機伸到我面前,說年輕人很好培養(yǎng)感情的。在無奈之下,我用小號加了她兒子的微信,然后箭步奔往地鐵站。
盡管我已走遠(yuǎn),仍然聽到阿姨在對我隔空喊話,“小姑娘你一定要好好考慮,你一個外地人,在這邊不容易的……”
這段對話讓我不適,不是因為阿姨的兒子有缺陷,而是她把加在兒子身上的條件硬生生地推到一個陌生人身上,像是一宗買賣,而且還是強買強賣。
來自付費感情導(dǎo)師的“肺腑之言”
相親會結(jié)束后,我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G老師,是一名交友平臺的感情顧問,來電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的擇偶需求,幫助我更快找到對象。趁著這個契機,我用上了事先準(zhǔn)備的第三個身份——大廠員工,有房,不急著結(jié)婚。
可能是上次活動簽到時泄漏了個人信息,給了一些交友平臺可乘之機,無所謂,聊聊也無妨,反正原則是甭想讓我掏一分錢。
婚姻不能“草率”
“你這個年齡最容易找對象了,成熟得來還有幾分稚氣,而且硬件也不錯,可能是你眼光高……告訴G老師,你喜歡什么樣的男生?身高、年齡、學(xué)歷等等有哪些要求,我這里有很多優(yōu)質(zhì)的男生資源……”
我依舊回答,沒什么要求,看對眼就行了。
這位G老師的反應(yīng)跟紅娘大姐看我填表格時是一樣的?!霸趺纯赡軟]要求呢?你說出來,我才能幫到你呀……不要說沒要求嘛,離異的你也ok嘛?”
“離異怎么了?了解離異的原因,如果是可以接受的原因就ok。不過有小孩的還是不要了,我家人這關(guān)過不了?!?/p>
隔著屏幕已經(jīng)能感受到G老師的困惑,她似乎把我能接受離異男士解讀成了“草率”,讓我隱約感受到相親市場對離異人士的不接納,對離異男性已經(jīng)如此,離異女性更是無法想象。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她很努力地從我口中套話,希望獲得實質(zhì)性的擇偶需求,而我卻一直跟她“耍太極”,挑戰(zhàn)她的能耐。半小時過去了,G老師依然一無所獲,她的話術(shù)從開始時夸我“獨立、優(yōu)秀”變成了“眼光高、難找”。
在不經(jīng)意間,G老師跟我透露出我在線下交友會上表現(xiàn)得很受歡迎的信息。聽到這里,我頓感背后發(fā)涼。原來這些相親平臺會派人潛伏在各種線下活動,觀察潛在的客戶群體。
緊接著,她開始跟我介紹下周六有一場高質(zhì)量的相親會,問我要不要來看。聊到這里,G老師的銷售動機逐漸浮現(xiàn)了。于是我單刀直入問她相親會的價格。
這時,她又換了一種態(tài)度,變得溫柔起來,開始告誡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跟我強調(diào)婚姻對女人來說有多重要,找老公要多謹(jǐn)慎,這件事情“急不來”。聊著聊著,話題就轉(zhuǎn)到了可以到他們公司定制相親計劃,給我安排專門的會員套餐和活動。
這下我終于明白她為什么說“急不來”了,言下之意就是相親活動不單賣,她們是賣會員套餐的。于是我開始委婉地拒絕她。

當(dāng)我表示不太愿意付費相親后,這位G老師說話的態(tài)度又180度大轉(zhuǎn)變。從最開始對我的夸獎,到販賣焦慮,說女人的青春有多寶貴,她只花了40分鐘。聊到最后,她還是想加我的微信,留住這個潛在客戶。
在我?guī)追芙^她加微信的請求后,她開始表現(xiàn)出極度不耐煩。“你放心,加你微信只是發(fā)個地址而已,我是情感顧問,時間很寶貴的,才不會隨便跟人聊天……”
還沒等我回答完,G老師已經(jīng)掛線了。這通沒說再見的電話,讓我的相親實驗被動地結(jié)束了。遺憾的是還沒有了解到G老師那個年度會員套餐到底怎么收費,如果相親成功了要不要加收傭金,還是會返現(xiàn)作為獎勵。
我想起那天離開紅娘工作室之前,大姐說的一段話。“那些付費的相親服務(wù)不一定比免費的靠譜,因為來付費獲得服務(wù)的都是需要脫單的人,而最不想客戶脫單的,也是他們?!?/p>
如何步入愛情與婚姻
整個相親實驗的過程里,我的未婚夫都非常支持我。
這其實很難得,我覺得放眼全中國,也不知道能找到幾個男的,可以這樣支持自己的未婚妻做這樣的實驗。這也是我們倆為什么會在一起,是因為覺得彼此身上都有自己沒有又特別渴望的東西,所以互相尊重,他可以接受我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如果是我過去的親密關(guān)系就很難得到這樣的尊重,人家會覺得你怎么這么奇葩呢?
我的愛人是個巴西人,相遇的過程很像電影。我倆是在日本旅行時認(rèn)識的,我們同住一個青年旅社,那幾天我和他,還有我一個朋友經(jīng)常一起聊天,聊到凌晨三點,餓了就出去買大阪燒,去便利店逛一逛。那時我只覺得他是個有趣的人,但回國以后,沒想到他突然說,我去中國找你好不好?當(dāng)時他剛好遇到職業(yè)瓶頸,巴西那邊生意不太好,我說你想來就來,但不要說因為我來,我們倆沒確定關(guān)系,我也負(fù)擔(dān)不起你的決定。這算是個契機,然后才有了后來的故事,我們倆彼此熟悉,戀愛,在杭州定居。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倆戀愛都是瞞著我父母的。我爸媽是典型的傳統(tǒng)家長,他們常常會比較誰嫁女兒了,誰娶媳婦了,誰家孫子滿月了。他們特別在意我有沒有在應(yīng)該的年齡做應(yīng)該做的事情。和外國人戀愛這件事情,還是有些接受難度的。
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我前男友各方面都比較滿意,因為他的學(xué)歷和工作都很好,而在他們眼里,平平無奇、扔水里都泛不起水花的女兒要是能嫁給他就是撿到寶了。以至于在我和前任分手后,他倆還傷心了好久,老給我發(fā)一些很煽情的微信,說我們這么辛辛苦苦供你上學(xué)讀書,你現(xiàn)在怎么變成這樣?我特別不能理解,我只不過是結(jié)束了一段關(guān)系,換了一個男朋友,我是變得怎么樣了?
那段時間我媽特別著急,也想給我介紹對象。有次她旁敲側(cè)擊給我發(fā)了個男生的視頻,問我怎么樣?我說長得還行,然后她就開始問我要不要去見一下,說這是她老同學(xué)的兒子,他爸可有錢了,家里開廠的,他在哪里工作,收入穩(wěn)定,跟你還挺配的。我就覺得特別不可思議,就這幾個條件就覺得我倆配了?我媽還覺得我辜負(fù)了她的好意,她覺得一個沒結(jié)婚的女的,就應(yīng)該來者不拒,給自己多個選擇,這才是正確的態(tài)度。我想婚姻又不是買菜,沒得吃不管找什么都要吃一下,這哪能一樣啊。

但我后來想,如果我真的單身了很久,被這樣的觀念影響久了,可能也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應(yīng)該隨大流,找個有房子的人嫁了。我覺得就算是精神世界很獨立的女生,也可能會被這些觀念動搖到。
我跟我丈夫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他說國外也有相親,但他們的相親就是交友,進入親密關(guān)系,但不是奔著結(jié)婚去的。所以即便相親不成,人家也還是朋友,有些偶爾也還能約著喝個咖啡什么的,這都很正常。
有一點挺有意思,他說在國外,男生普遍都很自信,不會覺得自己找不到女朋友是件多么丟人的事情,因為他們的精神世界很豐富,30多歲沒有女朋友,或者老是在打游戲,也不會被定義為什么loser,那邊不會用有沒有結(jié)婚,有沒有生孩子去評判一個人是不是過得好,可能這也是他們對相親、結(jié)婚沒那么著急的原因。
說實話,其實我并不覺得相親是個多負(fù)面的詞,這是世俗觀念賦予它的。但人是多樣的,你不知道你會在什么場合遇到對的人,也許真的有人會在相親里遇到自己的靈魂伴侶,這也說不定。
作者??春田麥兜子?|? 內(nèi)容編輯??何曉山 鈴鐺??|? 編輯??李心意
你可能還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