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特洛伊木馬:美國海軍大型兩棲攻擊運兵艦、貨船設(shè)計建造使用史 下一

2023-10-30 02:47 作者:一般通過飛官  | 我要投稿

下 戰(zhàn)時的發(fā)展與經(jīng)驗

在1941年12月7日美國參戰(zhàn)之后的最初一段時間,攻擊運兵艦的建造和改裝計劃被海軍加速實施。當月稍后,海軍部長口頭要求輔助艦船委員會推薦可以征用的運輸船來滿足一個師的運載需求,即9艘C3貨船改裝的戰(zhàn)斗裝載艦和3艘C2貨船。委員會推薦了剩余的戰(zhàn)前“四王牌”,即圣劍號,契約號和埃克塞特號和3組C3客輪:法雷爾航運公司(Farrell Line)的非洲彗星號(SS African Comet,1942年9月改為亞瑟·米德頓號,USS Arthur Middleton,AP-55,1943年2月改為APA-25),非洲流星號(SS African Meteor,1942年6月改為塞繆爾·切斯號,USS Samuel Chase,AP-56,1943年2月改為APA-26)與非洲行星號(SS African Planet,1942年6月改為喬治·克萊默號,USS George Clymer,AP-57,1943年2月改為APA-27);德爾塔航線(Delta Line)的烏拉圭號(SS Del Uruguay,1942年8月改為查爾斯·卡羅爾號,USS Charles Carroll,AP-58,1943年2月改為APA-28);以及美國總統(tǒng)航運公司(American President Line)的范·布倫總統(tǒng)號(SS President Van Buren,1942年5月改為托馬斯·斯通號,USS Thomas Stone,AP-59,1943年2月改為APA-29)和門羅總統(tǒng)號(SS President Monroe)。門羅總統(tǒng)號被加菲爾德總統(tǒng)號(SS President Garfield,1942年8月改為托馬斯·杰斐遜號,USS Thomas Jefferson,AP-60,1943年2月改為APA-30)所替代,因為當時門羅總統(tǒng)號在執(zhí)行運送陸軍部隊的任務(wù)。這9艘客輪最初舷號被指定為AP-50到AP-52,以及AP-55到AP-60。中間的AP-53與AP-54被指定給了后因意外被燒毀的拉法葉號(USS Lafayette,AP-53,前諾曼底號 SS Normandie,1943年9月15日改為飛機運輸艦APV-4)和隱士號(USS Hermitage,AP-54,前比安卡曼諾號 SS Conte Biancamano,1946年8月改為陸軍運輸艦,前綴USAT),兩艘大型客輪。1943年為她們計劃的重指定舷號是APA-22到APA-30,但約瑟夫·休斯號,愛德華·拉特里奇號和托馬斯·斯通號在那之前就被擊沉了。這些運兵艦和7艘陸軍的戰(zhàn)斗裝載艦將總數(shù)抬高到了34艘,另外兩艘C3客輪也將很快被授權(quán)取得。

亞瑟·米德頓號在舊金山海軍船塢亨特斯角的干船塢中從客輪改裝成攻擊運兵艦,約1942年攝。照片顯示了要將一艘貨輪改裝成攻擊運兵艦必須對其進行大量的改裝。她需要更重的吊臂來裝卸登陸艇(注意船尾照片中艙口頂部的登陸艇卡座)。另外注意用于協(xié)助裝卸從新的三層韋林吊臂上放出的登陸艇的走道,以及在吊臂下方的登陸艇卡座。小型格狀桅桿最終被安裝了雷達天線。
托馬斯·斯通號,典型的C3客輪,在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造船和干船塢公司附近下錨時的俯瞰照片,1942年5月27日攝。她后來成為了C3客貨輪改裝的例證以抗衡艦船局的計劃。1942年11月7日,她在西班牙海岸外被U艇的魚雷擊中,船尾被扭曲,螺旋槳和舵都被炸毀,癱瘓在水中。她本打算將艦上的部隊用登陸艇卸走,航行155英里(約250千米)前往阿爾及爾以趕上火炬行動,但這一想法不切實際。之后她的登陸艇被全部拋棄,艦上部隊在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才被送到阿爾及爾,她也被拖到那里,并在12月25日的一次空襲中受到嚴重損壞。她被擱淺,并開始拆卸工作直到1944年春,與此同時她的舷號也被重新指定為APA-29,正式成為攻擊運兵艦。然而,1944年時的攻擊運兵艦數(shù)量已經(jīng)足夠多,而她最終被宣布完全損失并除籍。

三艘伴隨的攻擊貨船為天秤座號(USS Libra,AK-53,1943年2月改為AKA-12),天衛(wèi)三號(USS Titania,AK-55,1943年2月改為AKA-13)和天衛(wèi)四號(USS Oberon,AK-56,1943年2月改為AKA-14)。這些C2-F貨輪與早先的貨船是近似姊妹艦,并且有與參宿五號相同的緊靠起重柱的重型起重桅的調(diào)整。她們的武裝與先前討論的5英寸,3英寸和0.50口徑防空機槍的混合配置是一樣的。她們將攜帶9艘45英尺坦克駁船和7艘希金斯登陸艇。另外,她們的改裝還包括了加裝破雷衛(wèi)。船員數(shù)量為209人,并有容納包括12名軍官和士官的174人部隊的空間。

對于運輸艦的改裝都很簡單,但是效果卻不盡人意。在1942年12月火炬行動(Operation Torch)之后,天衛(wèi)三號的艦長小巴林杰·維克多·卡梅?。˙arringer Jr., Victor Cameron,后升職海軍少將)上校列出了所需要的更改,為大西洋艦隊兩棲艦隊所傳閱以希望影響接下來6艘攻擊貨船的改裝計劃。他希望他的船可以在滿載情況下維持15節(jié)的航速,與船隊一致,并且希望她能進行壓載,足夠穩(wěn)定她的船體以在全天候情況下裝卸她的登陸艇。艦船局同意了他建議的提供足夠電力以讓所有大型船艙可以同時工作來更快卸載,但拒絕了安裝能更快打開的艙蓋。艦船局拒絕了關(guān)于改進內(nèi)部通訊的重要要求,即在每個登陸艇裝卸指揮位,部隊艙,控制艙和引擎室都安裝揚聲器??梢酝茰y將這些艙室一起連接到音頻通訊系統(tǒng)上會不可接受地復(fù)雜。另外,船上為船員準備的居住空間不足,有些人不得不睡在餐廳里掛起來的吊床上。由于在戰(zhàn)時餐廳一直在使用,船員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此外,桅桿和起重吊臂全部都在干擾船上的防空炮。艦長想要在艦艉有更好的射界,以及將船的煙囪拉縮短以讓20毫米防空炮獲得更好的射界,但是這個要求被拒絕了。

陸軍認為攻擊運兵艦沒有意義。他們的主要任務(wù)是在英國組織足夠的兵力來入侵法國并擊垮德國。為此陸軍需要非常多的標準運兵艦。海事委員會提供了它新的C4貨輪的3800人運載改裝方案。海軍抗議稱這些新船在1944年末之前很難完全建完,并且會干擾至關(guān)重要的軍艦生產(chǎn)。美國造船業(yè)當時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沒有什么利潤可言。海軍對用于兩棲突擊的高速的C2和C3商船的需求不可避免的將與陸軍使用同樣的船來執(zhí)行常規(guī)運兵任務(wù)的需求出現(xiàn)沖突。陸軍也不認為跨過英吉利海峽需要什么攻擊運兵艦。他們的計劃者顯然認為英國是一種不沉的運兵艦。1942年春,美國陸軍甚至認為可以直接從英國將上千艘希金斯坦克和車輛步兵登陸艇直接開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英國人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說服了美國陸軍這個想法不切實際。

因為不愿意讓大型運兵艦在法國海岸冒險,當年4月陸軍提議使用美國的沿岸觀光游輪,比如諾福克-華盛頓航線的觀光輪,用于兩棲突擊后的后續(xù)鞏固。美國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對這樣的船能否跨過大西洋持懷疑態(tài)度,但英美聯(lián)合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批準了實施這個想法,并讓英國船員來駕駛她們駛過大西洋。共有14艘從美國出發(fā),但只有4艘完好無損地抵達了英國。抵達之后,她們在整個戰(zhàn)爭期間都無所事事,除了作為聯(lián)合行動訓(xùn)練中心的人員居住船。即便如此,登陸艦和登陸艇的缺乏惱人到1943年1月和8月時羅斯福總統(tǒng)重新提起了將美國的游河和游湖觀光輪駛過大西洋來支援跨海峽入侵行動的想法。

1942年3月,美國的計劃者想要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擁有可以運載一整個由兩個師組成的兩棲軍團的運力,這等同于44艘大型戰(zhàn)斗裝載艦和8艘小型戰(zhàn)斗裝載艦(等同于4艘大型戰(zhàn)斗裝載艦)以及12艘攻擊貨船。他們又另外在兩個戰(zhàn)區(qū)增加了3艘大型運兵艦和其它類型的運輸艦,以確保能夠填補敵對行動或事故造成的損失,因此數(shù)量增加到了50艘大型和10艘小型運兵艦,以及14艘攻擊貨船。此時,18艘攻擊運兵艦已經(jīng)準備就緒或者正在改裝,另加上18艘已獲得批準的新運兵艦;2艘小型運兵艦正在建造,但不再訂購更多;8艘攻擊貨船處在準備狀態(tài),另加上5艘已獲得批準的新貨船。

只有海事委員會可以提供可以改裝為攻擊運兵艦和攻擊貨船的商船。由于德國潛艇破交戰(zhàn)造成的大量船舶損失,海事委員會被迫將生產(chǎn)重點從適合兩棲突擊的C2和C3商船轉(zhuǎn)移到更加容易建造的EC2自由輪上。盡管委員會一般不會跟海軍使用相同的造船廠,但是他們在鋼鐵,機械設(shè)備,特別是為適合兩棲突擊的快速運輸艦所使用的渦輪機等資源分配上與海軍有沖突。另外,為了跨太平洋行動,海軍需要輔助艦船,其經(jīng)常使用與攻擊運輸艦相同的商船船型。攻擊運兵艦和攻擊貨船的優(yōu)先度在美國海軍造艦計劃中只排在第七位。在戰(zhàn)爭重點轉(zhuǎn)移到在太平洋戰(zhàn)區(qū)的進攻行動之后,這兩種兩棲攻擊運輸艦的優(yōu)先度在1943年10月被抬高到第四位,到了1944年8月則被抬高到第一位。

在1942年4月,海事委員會正式聲明它準備將戰(zhàn)斗裝載艦的特征加入到新的兩艘C3商船上,即阿根廷號和奧爾良號(SS Delorleans,1942年10月改為卡爾維特號,USS Calvert,AP-65,1943年2月改為APA-32)。阿根廷號即之后的蒙羅維亞號,奧爾良號成為卡爾維特號,分別指定舷號為AP-64/APA-31和AP-65/APA-32。

查爾斯·卡羅爾號,C3-D型,剛剛完成改裝,在漢普頓錨地附近海域航行,1942年9月3日攝。

由于船舶短缺,1942年夏季之前沒有任何大規(guī)模的獲取攻擊運兵艦的意圖。之后,對北非的入侵計劃,即后來的火炬行動,于1942年7月25日批準,并需要更多的運輸艦。在8月1日,金上將指示將已用做運兵艦的10艘船部分改裝為戰(zhàn)斗裝載艦并由海軍船員操控,舷號指定為AP-42,AP-43和AP-66至AP-73,即陸軍的塔斯克·H·布里斯號和休斯·L·斯科特號,安孔號(USAT Ancon,1942年8月轉(zhuǎn)交海軍,舷號AP-66,1943年2月改為兩棲指揮艦AGC-4),以及海事委員會的典范號(即之后的多羅西亞·L·迪克斯號,AP-67),蒙特利號(USAT Monterey,1942年8月改為阿拉米達號,AP-68,1943年1月歸回陸軍運輸處空控制),海星號(SS Sea Star,即之后的伊麗莎白·C·斯坦頓號,AP-69),莫麥克森號(SS Mormacsun,即之后的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號,AP-70),莫麥克泰德號(SS Mormactide,即之后的里昂號,AP-71),圣克拉拉號(即之后的蘇珊·B·安東尼號,AP-72)和圣露西婭號(SS Santa Lucia,1942年9月改為利茲敦號,USS Leedstown,AP-73)。在這些被征用的船只中,只有蒙特利號沒有完成轉(zhuǎn)交,中途便被取消了。這些船將以“零耗時”方法,攜帶最大可能數(shù)量的登陸艇和擁有必要的燃料容量,在不少于30天之內(nèi)完成改裝。陸軍會負責典范號,海星號,莫麥克森號和莫麥克泰德號改裝的經(jīng)費支出和監(jiān)督,海軍則負責改裝其余的船只。

塔斯克·H·布里斯號和休斯·L·斯科特號在上文已經(jīng)提到,是535英尺型客輪。安孔號是巴拿馬鐵路公司的現(xiàn)代客輪,并不屬于海事委員會的設(shè)計,早在1941年9月就已預(yù)定改裝為攻擊運兵艦,盡管她從未獲得APA的舷號。她在1942年11月以攻擊運兵艦的身份參加了火炬行動,之后被改裝為兩棲指揮艦。安孔號的兩艘姐妹艦仍然屬于陸軍控制。這些船只沒有一艘被改裝為完全的戰(zhàn)斗裝載艦并將舷號重新指定為APA。塔斯克·H·布里斯號,休斯·L·斯科特號和利茲敦號在獲得新的舷號之前就被擊沉了。

安孔號在波士頓海軍船廠附近航行,1942年9月12日攝。她此時已經(jīng)安裝了戰(zhàn)斗裝載艦的設(shè)備,兩側(cè)各有三座韋林吊臂,用于裝卸登陸艇,但尚未安裝任何特別的無線電或雷達天線。她后來被改裝為美國海軍的第一艘兩棲指揮艦。
利茲敦號運兵艦在紐約海軍船廠外,1942年9月12日攝。她是匆匆改裝出來的原大型客輪,并且將很快證明這樣的運兵艦一旦被擊沉?xí)斐啥啻蟮膿p失。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號在航行中,位置不明,1942年10月1日攝,雖然是為了入侵北非而被改裝為攻擊運兵艦,但她的艦型前綴從未被重新指定為APA。相反,她被非正式地稱為XAP,即AP/APA兩用運兵艦。與正規(guī)的攻擊運兵艦不同,她只有兩座而不是四座三層韋林吊臂,在甲板上存放幾乎所有的登陸艇。

在入侵北非之后,這組船只中安孔號之后的船都未被重新指定為APA攻擊運兵艦,盡管她們?nèi)匀粨碛袘?zhàn)斗裝載艦的設(shè)備。蘇珊·B·安東尼號在1943年被評估認定為船體不穩(wěn)定,她的登陸艇相關(guān)設(shè)備之后被拆除。其它的船只在行動之間歸于海軍運輸處控制,但她們?nèi)匀豢梢园l(fā)揮攻擊運兵艦的作用。她們的前綴被指定為XAP而不是運兵艦通常的AP,以顯示她們的特殊性能。在兩棲攻擊行動的官方記錄中XAP都被算為戰(zhàn)斗裝載艦。最后剩余的四艘,多羅西亞·L·迪克斯號、伊麗莎白·C·斯坦頓號、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號和里昂號都在1943年7月入侵西西里的哈士奇行動(Operation Husky)中作為攻擊運兵艦參戰(zhàn);伊麗莎白·C·斯坦頓號和里昂號在1943年9月的雪崩行動(Operation Avalanche)中參加了薩勒諾登陸;1944年6月霸王行動(Operation Overlord)時只有多羅西亞·L·迪克斯號在諾曼底。不過,她們?nèi)慷紖⒓恿?944年8月登陸法國南部的龍騎兵行動。之后,她們?nèi)扛幕貥藴蔬\兵艦,但很顯然在登陸日本的計劃中她們?nèi)匀槐活A(yù)定為攻擊運兵艦。

1942年8月27日,金上將向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要求再提供運載兩個師的運力,以補充現(xiàn)有(或在計劃中)的兩師運力并為預(yù)期的戰(zhàn)斗損失做好準備(此前已經(jīng)有一艘戰(zhàn)斗裝載艦,喬治·F·艾利奧特號在瓜島被擊沉)。這相當于24艘攻擊運兵艦和6艘攻擊貨船,以每個月6艘的速率交付。計劃要求艦船局交出一個新的設(shè)計草案,并由海事委員會研發(fā)和建造。海軍作戰(zhàn)部長辦公室之前早已在1942年8月7日下達了制定一份新的攻擊運兵艦參數(shù)的命令。然而,金向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的要求是獲取已經(jīng)建成或正在建造的合適現(xiàn)有船只。

1942年9月初,金上將口頭要求再獲得正在被陸軍改裝的兩艘船,到9月12日完成改裝,因為她們被預(yù)料會為海軍所征用。她們是莫麥克約克號(SS Mormacyork)和德爾桑托斯號(SS Delsantos),分別為C3和C2貨輪。她們之后分別成為了安妮·阿倫德爾號(USS Anne Arundel,AP-76)和瑟斯頓號(USS Thurston,AP-77),但從未被重新指定為APA。她們的改裝包括部隊的居住空間,安裝30噸吊臂,最大數(shù)量的登陸艇吊臂和增加的燃料容量。由于火炬行動將在11月發(fā)動,改裝非常草率,例如,安妮·阿倫德爾號上的一處鋼制水密門被木門代替。穩(wěn)定性不足的問題被勉強接受以盡快投入火炬行動,但她們在回國之后接受了進一步改裝。安妮·阿倫德爾號需要1000噸左右的壓艙物,因此她的貨物載量從4000噸縮減到了3000噸。盡管被劃為標準運兵艦(AP),她們都在哈士奇行動、霸王行動和龍騎兵行動期間作為攻擊運兵艦使用。之后,她們都伴隨多羅西亞·L·迪克斯號在1944年秋前往太平洋戰(zhàn)區(qū),而她們都被列入官方的太平洋戰(zhàn)區(qū)兩棲艦船列表中,相比之下那些負責增援已被占領(lǐng)的灘頭的運兵艦和貨船并未列入其中。

艦船局在9月初提交了一份攻擊運兵艦的設(shè)計草案,基于現(xiàn)有的迪克西級(Dixie class,AD-14級)驅(qū)逐艦支援艦的船體和動力系統(tǒng),直接稱為“520英尺”型運兵艦。甲板高度和艙壁位置被調(diào)整以適應(yīng)運兵艦的要求。為了在民用船廠中迅速建造,船體框架形制從一般軍艦的縱向框架改為了橫向框架,上層建筑也從部分鉚接變?yōu)槿T接。船體的內(nèi)底部被拉升到舷側(cè)以讓船體更具有抗沉性。船體尺寸將為520英尺(約159米)水線長,73英尺(約22米)寬,20英尺8又?英寸(約6.3米)深(吃水45英尺),幾乎與改裝的一戰(zhàn)客輪一樣大,滿載排水量14200噸,相比之下改裝的C3貨輪尺寸是465英尺(約142米)長,69英尺(約21米)寬,24英尺11英寸(約7.6米)深,吃水42英尺6英寸(約13米)。輕載噸位為8395噸,與C3的8374噸相差無幾,后者之后又增加了1000噸重量作為壓艙物。C3貨輪的船體更穩(wěn)定,穩(wěn)心高度(GM)更高,4.4英尺(約1.4米),有1000噸壓艙物,而520英尺運兵艦只有4.2英尺(約1.28米)。C3的復(fù)原力矩(GZ)也更大,48度上為4.7英尺(約1.43米),520英尺運兵艦為45度上4.5英尺(約1.37米)。C3的穩(wěn)定性范圍也更大,超過90度,這個設(shè)計為85度。另外,船體的穩(wěn)定性可能會在建造時被惡化,而改裝的C3貨輪是現(xiàn)有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520英尺運兵艦的雙層底提供了對近失彈的有效防護,這是C3貨輪所不能企及的,520英尺運兵艦也有14處主橫向艙壁,C3只有10處。

迪克西號驅(qū)逐艦支援艦(USS Dixie,AD-14)在費城海軍船廠附近停泊,1940年5月20日攝。她的船體擁有很好的通用性——火神級(Vulcan class)維修艦和富爾頓級(Fulton class)潛艇母艦同樣是基于這個船體建造的——因此她成為了艦船局在設(shè)計新攻擊運兵艦時的一個理想模板。迪克西號和她的姊妹艦以及基于同樣船體建造的火神級和富爾頓級在美國海軍中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迪克西號本身就服役到了1982年。

在520英尺運兵艦設(shè)計中,雙軸動力組(兩個動力單元,被一個輔助動力艙分開)將能提供通常11000軸馬力,過載12000軸馬力的動力以驅(qū)動運兵艦以18節(jié)航速航行10000海里,相比之下改裝的C3貨輪只有8500軸馬力,16.75節(jié)航速與10500海里的航程。不過,C3有更好的油耗比,0.63磅每軸馬力每小時,而520英尺型為0.85磅。這讓C3的燃料需求變得更少,1530噸,520英尺型為2423噸。

新的520英尺型運兵艦將有與C3幾乎差不多的部隊容量,91名軍官和1370名士兵,對比C3的98名軍官和1373名士兵,但貨物容量更少,140000立方英尺(約3964立方米)或1472噸,C3則為188000立方英尺(約5324立方米)或2794噸,加上492噸彈藥。新運兵艦的汽油載量也更少,22噸,C3為32噸。這一差距一部分是因為她的燃料載量和為滿足更多船員的需要而提供的物資噸位更大。運兵艦將裝有一座30噸起重吊臂來處理她的四個船艙口,即2個30×17.5英尺(約9×5.3米),2個24×17.5英尺(約7.3×5.3米)的船艙口,其它的吊臂都有至少10噸的吊力。運兵艦的兩側(cè)都有至少四座三層韋林吊臂,存放36艘希金斯登陸艇(LCPR或LCV型)。在9月末,計劃又改為2艘LCM和31艘希金斯登陸艇。武裝為4門(之后改為2門)5英寸38倍高平兩用炮,1座四聯(lián)裝和2座雙聯(lián)裝40毫米高射炮(原本為3座四聯(lián)1.1英寸機炮),以及6門單管20毫米防空炮。新運兵艦的船員為25名軍官和450名船員,比C3的24名軍官和328船員更多,但海軍作戰(zhàn)部長辦公室還是認為這樣的船員數(shù)量不足以操控艦上武器和處理登陸艇。

艦船局的改裝部質(zhì)疑建造520英尺運兵艦所付出的代價是否讓它值得在戰(zhàn)時被建造出來。在9月時,艦船局改裝部已經(jīng)在研究一種C2貨輪的改裝計劃,讓它能夠攜帶1400人并擁有16節(jié)航速,并有雙隔間艙室布局,以及改裝標準的1門5英寸38倍高平炮,4門3英寸50倍防空炮和8門20毫米防空炮。這個設(shè)計將攜帶2艘LCM和23艘希金斯登陸艇。相對于520英尺型運兵艦,大部分的部隊軍官的居住條件都將是海軍軍士長(Chief Petty Officer,CPO)的水平。C3可以攜帶比這稍微更多的部隊,擁有大約17節(jié)的航速,并能攜帶26艘希金斯登陸艇。一艘類似于520英尺型設(shè)計的運兵艦只有造的更長更寬,也許要再加一層甲板,甲板高度足夠部隊在四層甲板內(nèi)居住以容納兩支戰(zhàn)斗隊,才有合理性,不然的話還是建造大量更小的運兵艦更合理。即便船體被擴大,設(shè)計的艙室布局也會讓貨物裝卸變得更加困難,將5英寸艦炮裝在中軸線的提議也會限制起重吊臂在四個船艙的裝卸活動。

另外,由于當前正在進行的巨大的海軍建造計劃,建造520英尺運兵艦的船臺將直到1944年8月1日才能空出來。因為許多現(xiàn)有的攻擊運兵艦都是改裝的C3貨輪,并且可以從海事委員會大量獲取,艦船局建議改裝更多C3貨輪,而不是建造專門的海軍設(shè)計運兵艦。這一建議被包括在了新設(shè)計的報告中,但涉及這一建議的段落并不是艦船局設(shè)計師所寫的。

船舶狀況非常緊張。1942年9月時,只有30艘還未分配給海軍或陸軍的快速(即15節(jié)或更快)運輸艦將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完工,包括14艘C2,13艘C3和3艘為瓦特曼航線(Waterman Line)設(shè)計的客輪。提議的運兵艦計劃將會把這30艘運輸艦全部占用。盡管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的聯(lián)合軍事運輸委員會(Joi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Committee)認同了海軍對船只的需求,它建議將其中一些船只放入用于滿足海軍和陸軍對常規(guī)船隊運兵艦的需求的后備池中。陸軍擔心分配給海軍的運兵艦將無法用作常規(guī)運兵任務(wù),例如向英國運送兵力。陸軍爭辯稱海軍不應(yīng)該擁有超過足以運載2個或3個師的攻擊運兵艦。然而當戰(zhàn)時民用船舶航運管理局(Civilian War Shipping Admistration,WSA)試圖保持對運輸船舶的控制時,陸軍馬上改變了態(tài)度——在海軍手中運作的運兵艦總比一幫平民文官運作的好。航運局的文官們向羅斯??偨y(tǒng)求助,反對再建立一個不能按需分配的專用(凍結(jié))船舶后備池。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通過認證這些船只都將長期用于重要的軍事行動解決了問題。在一封1942年9月24日的信件中,戰(zhàn)時航運管理局公開聲明它通過與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不時確定船舶問題,已經(jīng)滿意于現(xiàn)狀。這一問題解決之后,獲取一系列新的攻擊運輸艦的計劃在金上將的提議之后的一個月中開始實施。

海事委員會被命令改裝并移交24艘戰(zhàn)斗裝載艦,舷號指定為AP-78到AP-101(之后改為APA-33到APA-56),以及6艘C2-S-B1型貨船,作為攻擊貨船,舷號指定為AK-64到AK-69(之后改為AKA-15到AKA-20)。這一級攻擊貨船即為仙女座級(Andromeda class)攻擊貨船,包括仙女座號(USS Andromeda,AK-64,1943年2月改為AKA-15),寶瓶座號(USS Aquarius,AK-65,1943年2月改為AKA-16),半人馬座號(USS Centaurus,AK-66,1943年2月改為AKA-17),仙王座號(USS Cepheus,AK-67,1943年2月改為AKA-18),右樞號(USS Thuban,AK-68,1943年2月改為AKA-19,1969年1月改為LKA-19),室女座號(USS Virgo,AK-69,1943年2月改為AKA-20,1966年8月改為AE-30)。這一攻擊運輸艦計劃與改裝三艘兩棲指揮艦(Amphibious Command Ship,AGC)的計劃大致同時進行。

仙女座號攻擊貨船在紐約港內(nèi)停泊,1943年4月8日攝。她此時準備動身前往漢普頓錨地。

運兵艦系列從貝菲爾德級(Bayfield class)C3-S-A2貨輪開始,在下水時都擁有“海”的前綴詞,從海貝斯(Sea Bass)開始。其中有貝菲爾德號(USS Bayfield,AP-78,前海貝斯號 SS Sea Bass,1943年2月改為APA-33),伯利瓦號(USS Bolivar,AP-79,前海天使號 SS Sea Angel,1943年2月改為APA-34),卡拉威號(USS Callaway,AP-80,前海貂號 SS Sea Mink,1943年2月改為APA-35),坎布里亞號(USS Cambria,AP-81,前海燕號 SS Sea Swallow,1943年2月改為APA-36),騎士號(USS Cavalier,AP-82,1943年2月改為APA-37),奇爾頓號(USS Chilton,AP-83,前海針號 SS Sea Needle,1943年2月改為APA-38,1969年1月改為LPA-38),克雷號(USS Clay,AP-84,前海鯉魚號 SS Sea Carp,1943年2月改為APA-39)。這一級攻擊運兵艦兩側(cè)都有三座三層韋林吊臂。之后緊隨著的是卡斯特分級(Custer subclass),包括卡斯特號(USS Custer,AP-85,前海鷹號 SS Sea Eagle,1943年2月改為APA-40),都佩奇號(USS Du Page,AP-86,前海獵狗號 SS Sea Hound,1943年2月改為APA-41),厄爾莫號(USS Elmore,AP-87,前海黑豹號 SS Sea Panther,1943年2月改為APA-42),法耶特號(USS Fayette,AP-88,前海鷹號 SS Sea Hawk,1943年2月改為APA-43),菲蒙號(USS Fremont,AP-89,前海盜號 SS Sea Corsair,1943年2月改為APA-44,1969年1月改為LPA-44),亨里科號(USS Henrico,AP-90,前海蛇鵜號 SS Sea Darter,1943年2月改為APA-45,1969年1月改為LPA-45),諾克斯號(USS Knox,AP-91,1943年2月改為APA-46),拉馬爾號(USS Lamar,AP-92,1944年4月改為APA-47),里昂號(USS Leon,AP-93,前海豚號 SS Sea Dolphin,1943年2月改為APA-48)。盡管她們同為C3-S-A2型貨輪,但她們與貝菲爾德級有很大的區(qū)別。盡管兩者都基于海事委員會的C3-S-A2設(shè)計,但貝菲爾德級是由西部管道鋼鐵(Western Pipe & Steel)公司建造的,而卡斯特分級是由因格爾斯(Ingalls)公司建造的,因此她們在細節(jié)上有很大差別。這些運兵艦中有很多在戰(zhàn)時承擔了分隊旗艦的職責,并擁有替補兩棲指揮艦的能力。

貝菲爾德號攻擊運兵艦作為兩棲艦隊旗艦在"猶他"海灘登陸時放下登陸艇準備突擊,1944年6月6日攝。貝菲爾德號船尾外部分可見LST-346號坦克登陸艦,右側(cè)遠處是內(nèi)華達號戰(zhàn)列艦(USS Nevada,BB-36)。

由于C3貨輪處在短缺狀態(tài),三艘C2-S-B1型貨輪被改裝為奧姆斯比級(Ormsby class)攻擊運兵艦,即奧姆斯比號(USS Ormsby,AP-94,前暮光號 SS Twilight,1943年2月改為APA-49),皮爾斯號(USS Pierce,AP-95,前北方光芒號 SS Northern Light,1943年2月改為APA-50)和謝里丹號(USS Sheridan,AP-96,前信使號 SS Messenger,1943年2月改為APA-51)。1942年末設(shè)定的運載要求為91名部隊軍官,20名士官和1452名士兵,由26艘LCVP登陸艇(其中18艘在3座三層韋林吊臂上,8艘存放在甲板)和2艘LCM進行登陸行動。武裝被定為前后各1門5英寸38倍高平炮,2座四聯(lián)裝1.1英寸機炮和12門20毫米防空炮。另外,相似的另外三艘C2-S-E1貨輪被改裝為薩姆特級攻擊運兵艦,即薩姆特號(USS Sumter,AP-97,1943年2月改為APA-52),沃倫號(USS Warrn,AP-98,前讓·拉斐特號 SS Jean Lafitte,1943年2月改為APA-53),韋恩號(USS Wayne,AP-99,前阿豐迪亞號 SS Afoundria,1943年2月改為APA-54)。整系運兵艦由兩艘從C3-S-A3貨輪改裝而來的溫莎級(Windsor class)攻擊運兵艦,溫莎號(USS Windsor,AP-100,前精益求精號 SS Excelsior,1943年2月改為APA-55)和利茲敦號(USS Leedstown,AP-101,前金庫號 SS Exchequer,1943年2月改為APA-56)收尾。

剛剛完工的薩姆特號攻擊運兵艦在弗吉尼亞州樸次茅斯諾??撕\姶瑥S附近海域航行,1943年9月9日攝。吊臂上還沒有登陸艇。船尾的兩個空基座之后很快就安裝了一對四聯(lián)裝1.1英寸機炮,最后被雙聯(lián)裝40毫米防空炮取代。
溫莎號攻擊運兵艦在諾??撕\姶瑥S附近航行,1943年6月27日攝。該級艦由為美國出口航運公司設(shè)計的C3-S-A3貨輪船體改裝而成,該公司的所有新艦都保留了此處可見的舊式對開式艦艉。艦艉5英寸38倍艦炮前方的兩個防空炮座上是1.1英寸四聯(lián)裝機炮。

伴隨這些運兵艦的仙女座級攻擊貨船,之后成為了戰(zhàn)時其它攻擊貨船的基礎(chǔ)。她們比先前的攻擊貨船擁有相對來說更多的登陸艇——8艘LCM(3)坦克駁船和16艘36英尺登陸艇,其中6艘將放在韋林吊臂中。大西洋艦隊兩棲部隊吸取了火炬行動的經(jīng)驗,要求增加更多的LCM(3),但是艦船局拒絕了。她們的部隊載量仍與過去相同,即12名軍官,12名士官和150名士兵,而實際上的載量為10名軍官和169名士兵,加上船上的38名軍官和257名船員。這些貨船也同樣擁有每日12000加侖的蒸餾設(shè)施。她們的貨物容量為350000立方英尺(約9911立方米)。參數(shù)還包括了船體油艙內(nèi)容納20000加侖(約75708升)的柴油燃料以供登陸艇使用,以及裝在5加侖油桶中的35000加侖(約132489升)汽油。武裝為1門5英寸38倍高平炮,4門3英寸50倍防空炮與12門20毫米防空炮,到戰(zhàn)爭結(jié)束時3英寸50倍炮被雙聯(lián)裝40毫米防空炮所取代。

在改裝期間,在一次1942年9月初舉行的紐約海軍工廠會議中,從屬工廠的設(shè)計舾裝處的G·H·哥本哈文建議將天秤座號的大型單柱桅桿以及緊靠桅桿的起重柱更換為由四根鋼管融合在頂部的四腳桅桿。30噸起重吊臂可以置于整個構(gòu)造中央的頂端,10噸吊臂安裝在塔的側(cè)面。這一大幅簡化的設(shè)計將會顯著縮減重量,并且沒有阻礙防空炮射界的支索。艦船局接受了這個想法,并從仙女座級開始將之安裝到全部的攻擊貨船上。雖然艦船局也計劃為攻擊運兵艦安裝四腳桅桿,但并沒有付諸實踐。在早期改裝的貨船中,似乎只有井宿三號被重新更換為了四腳桅桿。在完工式,仙女座級擁有總共4座35噸,2座10噸和4座5噸起重吊臂。

由于在瓜島戰(zhàn)役中戰(zhàn)斗裝載艦的損失,1942年秋海軍作戰(zhàn)部長辦公室考慮放棄改裝大型的運兵艦轉(zhuǎn)而建造小型運兵艦,大約與先前建造的多延級運兵艦尺寸差不多——此時多延級的嚴重適航性問題還未被發(fā)現(xiàn)。在1942年9月30日,海軍作戰(zhàn)部長辦公室發(fā)布了新的船只參數(shù),它將可以同時作為攻擊運兵艦或攻擊貨船完工。參數(shù)為:5000噸排水量,15節(jié)航速,擁有8000海里的巡航航程。運兵艦型將容載30名部隊軍官和600名士兵,與還未完工的多延級相仿,加上至少60000立方英尺(約1699立方米)的貨物容載能力,比大型運兵艦的一半要少。她講安裝10噸和15噸起重吊臂,用以裝卸至少兩座三層韋林吊臂,容納15艘LCPR(Landing Craft, Personnal Ramped,滑坡人員登陸艇)和LCV(Landing Craft, Vehicle,車輛登陸艇)登陸艇。滿載吃水為15英尺(約4.6米)。武裝配置為2門5英寸38倍高平炮和6門20毫米防空炮。貨船型將容納15名部隊軍官和183名士兵,貨物容載為85000立方英尺(約2407立方米),吊臂最大起重能力為20噸。如果實際的話,她將在三層韋林吊臂中存放12艘LCPR和LCV登陸艇(之后變?yōu)長CVP登陸艇,另外又增加了2艘LCM坦克登陸艇)。理想航速很快就被修改到了18節(jié)。

根據(jù)艦船局局長愛德華·L·科克倫(Edward L. Cochrane)中將在1942年10月一份流程圖上筆記的說法:

“艦炮,起重吊臂和登陸艇所需的船體穩(wěn)定性在這里是最大的問題——兩種型號的船體都應(yīng)是相似的。貨船型應(yīng)當為迅速卸載貨物做出調(diào)整,但我不太確定應(yīng)該怎么調(diào)整。我認為她應(yīng)當擁有一些舷側(cè)艙門,以方便用滑道將登陸艇從側(cè)邊裝入。挖泥船式升降機將用于從側(cè)面裝卸貨艙中的貨物。360英尺(約109.7米)水線長將是大概的最低限度,船體不能縮得太緊?!?/p>

在1942年10月末時,主要的剩余問題僅剩動力組。可供選擇的配置包括為護航驅(qū)逐艦(Destroyer Escort,DE)使用的6000馬力新型齒輪渦輪機,或者成對的潛艇柴油機,每軸兩座并產(chǎn)生5000軸馬力,提供17節(jié)航速。

艦船局在1942年11月1日提交了一份攻擊運兵艦的設(shè)計草案。這個設(shè)計的船體尺寸將為380(水線長)×53×15英尺(約115.9×18×4.6米),吃水29英尺(約8.8米),滿載排水量為5100噸。跟先前的大型運兵艦相似,這一運兵艦設(shè)計將有兩座分離的動力組,5000軸馬力,提供17節(jié)航速,并且為了抗沉性設(shè)計了非常合理的船艙布局,有12處主橫向艙壁。貨船型的主要改變,由海軍作戰(zhàn)部長辦公室要求,為與前彈藥庫和升降機分開的戰(zhàn)斗用汽油存儲空間。10月提交的攻擊貨船型的設(shè)計展示了前方兩座和后方一座的主貨艙,前方有4座10噸起重吊臂,后方有2座20噸吊臂。然而,她不會攜帶LCM坦克登陸艇,只有12艘LCPR或LCV,裝在韋林吊臂中。武裝配置為2門5英寸38倍高平炮和8門20毫米防空炮。艦船局將她描述為類似于三艦島船只,但是艦艉有一個小型的甲板室,而不是露天平臺。

主要問題還是動力組。艦船局更傾向于使用雙軸柴油電力動力組,每軸2500軸馬力,使用類似于坦克登陸艦和護航巡邏艇(Patrol Craft Escort,PCE)的柴油機,但有16個氣缸而不是12個。馬達與艦隊拖輪的類似,發(fā)電機則是護航驅(qū)逐艦的。不幸的是,柴油機,馬達和電動機的生產(chǎn)線都已經(jīng)被完全占滿了。攻擊運兵艦型只能在以犧牲這些需要這三種資產(chǎn)的船只的代價下進行建造。如果換成3200指示馬力的三脹式動力組,那么航速將只有大約15節(jié),而且三脹式動力組所占用的空間也更大,燃料消耗也更大。11月,海軍作戰(zhàn)部長辦公室建議使用柴電動力組,之后艦船局建議貨船(但沒提到攻擊運兵艦型)可以使用更易于獲取的單螺桿動力組。然而運兵艦需要針對雙軸發(fā)動機的額外安全性,盡管C3貨輪只有單軸。

1942年9月的一份艦船局對所有為海軍建造船只,加上一家想要獲得海軍合同的私人造船廠調(diào)查顯示了15艘380英尺型運兵艦可能可以在1944年7月1日(1944年財年的結(jié)束)之前完工,只要有足夠的動力組可用。與此同時,兩棲部隊需要進行擴大。船舶資源已經(jīng)緊張到海軍不得不從南太平洋戰(zhàn)區(qū)抽調(diào)船只前往歐洲以參與入侵北非的行動。然而,火炬行動使得地中海戰(zhàn)區(qū)變?yōu)榱诵碌膬蓷鲬?zhàn)戰(zhàn)區(qū),它的行動可能要與南太平洋戰(zhàn)區(qū)的行動同時進行。中太平洋戰(zhàn)區(qū)也已經(jīng)變?yōu)樾枰l(fā)動兩棲作戰(zhàn)的戰(zhàn)區(qū)。在1942年末,只有略超過兩個師的海上運力可用,即28艘攻擊運兵艦和14艘攻擊貨船,但還有25艘攻擊運兵艦和6艘攻擊貨船還在改裝中。1940年下達訂單的2艘多延級小型運兵艦此時也還沒有完工。

金上將在一封1942年12月28日的信件中告訴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他想要獲得艦船局此時正在設(shè)計的特種小型運兵艦。目前正在服役的大型運兵艦耗費的卸載時間太長,而當其中一艘運兵艦被擊沉之后,又證明了她們裝載的部隊和物資實在太多,一旦運兵艦被擊沉便會造成巨大的損失。5艘攻擊運兵艦,愛德華·拉特里奇號,塔斯克·H·布里斯號,休斯·L·斯科特號,托馬斯·斯通號,約瑟夫·休斯號,外加一艘常規(guī)運兵艦,利茲敦號(AP-73),已經(jīng)在火炬行動中損失。另外,大型運兵艦耗費的水也實在太多了。因為她們原本設(shè)計為民船使用,她們也非常脆弱,而且也不夠可靠。金上將認為,每艘小型攻擊運兵艦將攜帶半個加強營(常規(guī)的大型運兵艦的一半),每艘小型攻擊貨船也將裝載一般的大型貨船的四分之一的貨物。這樣可以盡量減少運輸艦被擊沉?xí)r造成的損失。

金估計,在1943-1944年間,海軍將需要把23艘大型攻擊運兵艦和8艘大型攻擊貨船給替代掉。他建議各建造32艘新的小型運兵艦和貨船。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在1943年1月5日通過了建造計劃,同時也提醒了要保證陸軍擁有足夠的運輸艦噸位。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要求海事委員會建造64艘運輸艦,如果這個要求不切實際的話就建造27艘運兵艦和27艘貨船,基于同樣的船體,類似于多延級。此時看來,護航驅(qū)逐艦的齒輪渦輪機動力組應(yīng)該可以在1943年的最后四個月中可用,每個月大約可以提供兩組。

起初,海事委員會傾向于使用多延級的設(shè)計,因為這個設(shè)計是現(xiàn)成的,而且它的動力組也正在為C1型貨輪使用,可用數(shù)量較多,建造速率也比較快。海軍則想要一個新設(shè)計,因為多延級的18英尺(5.5米)吃水超過了他們想要的15英尺吃水。多延級的齒輪渦輪機動力組也許可以在新的設(shè)計上使用,另外海事委員會還建議使用諾德堡(Nordberg)柴油機,這種柴油機已經(jīng)在一些C1貨輪上使用。艦船局現(xiàn)在更建議使用蒸汽機,因為維護柴油機所需的專業(yè)工程師在前線基地可能沒有多少。艦船局推薦使用一種新的,但還未測試過的齒輪渦輪機動力組,這套動力組已經(jīng)計劃為后期型護航驅(qū)逐艦所使用。但是,如果護航艦建造計劃擴大,那么就可能沒有富余的動力組可用了,而這個可能性現(xiàn)在看來仍然存在。海事委員會建議使用它自己擁有的動力組生產(chǎn)線。在1943年1月中旬,海事委員會同意了考慮一種多延級的吃水更淺的簡化版,或者將它的動力組安裝在艦船局的新設(shè)計的船體中。

海事委員會的設(shè)計研究讓它開始著手開發(fā)一個全新的運兵艦設(shè)計,主要是因為它唯一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的合適的動力組只有雙軸6000軸馬力的渦輪電動機,而這套動力組對艦船局的設(shè)計來說太大了。這套動力組使得船體的全長被加長到400英尺(約121.9米),意外地緩解了一些艦上部隊居住空間過于擁擠的問題。盡管吃水被加深到15.5英尺(約4.7米),但此時新設(shè)計的縮減到15英尺吃水的目標已經(jīng)達到了。海軍總司令覺得這些更改是可以接受的。新船被描述為艦船局的380英尺設(shè)計和多延級之間的一種折中型。海事委員會拒絕使用海軍提議的船體形制,以使用一種結(jié)合了正在為海軍建造的一種小型油輪(T1-MT-E2型)和多延級船體的特征的船體。海事委員會覺得油輪的船艏很適合淺吃水,特別是在靠近海岸的時候。艦艉將類似于多延級的艦艉,海事委員會辯稱這種艦艉更適合推進。海事委員會還辯稱在融合了V形船艏之后這種船體形制在有限的噸位上可以獲得最大的穩(wěn)定性。然而,多延級在幾個月之后的試航期間出現(xiàn)了大量的穩(wěn)定性問題。海事委員會抱怨稱,在每個設(shè)計里海軍在建造期間的各種變動都把船體的縱向重心拉高了1到2?英尺,這一次海事委員會想要在一開始就提供更多的穩(wěn)定性,免得海軍的干擾把整艘船都毀了。因此這個設(shè)計在早期設(shè)計階段時可能看起來有點過于僵硬。1943年2月,委員會希望在1944年初交付首艦。2月17日,海事委員會正式同意建造這個設(shè)計,25日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授權(quán)建造計劃可以進行。設(shè)計的主要特征是在海事委員會內(nèi)部所討論出來的,設(shè)計細節(jié)則由海事委員會的設(shè)計代理商,喬治·G·夏普公司(George G. Sharp Inc.)負責。

1943年2月完成的設(shè)計參數(shù)中,小型400英尺運兵艦的船體尺寸為400(水線長)×58×15.5英尺(約121.9×17.7×4.7米),滿載排水量6000噸,穩(wěn)定航速為16.5節(jié)。載量已經(jīng)從原來的要求提高到46名部隊軍官和800名士兵,加上60000立方英尺(約1700立方米)的貨物容量和15艘登陸艇?;谕瑯哟w的貨船有90000立方英尺(約2548立方米)的貨物容量,加上5名部隊軍官,200名士兵和12艘登陸艇。運兵艦的武裝配置為2門5英寸38倍高平炮和8門20毫米防空炮。1943年2月25日舉行的一次艦船局-海軍總司令-海事委員會聯(lián)合會議中決定了將運兵艦所裝載的部隊裝備進行限制,以此保證小型攻擊運兵艦的尺寸不會逼近大型運兵艦并失去它的小尺寸和可迅速建造的優(yōu)勢。因此,運兵艦型是不會攜帶LCM坦克登陸艇的,而貨船型則將只攜帶2艘,加上12艘LCVP登陸艇,也因此只有貨船型需要30噸起重吊臂來裝卸LCM。貨船型和運兵艦型都有四座三層韋林吊臂,運兵艦型和貨船型都將12艘LCVP登陸艇容納在吊臂中,運兵艦型還有另外3艘存放在甲板上并由10噸起重吊臂裝卸。1943年3月,更詳細的貨船型參數(shù)被討論出來,其中加入了為部隊準備的裝在5加侖油桶中的17500加侖(約66245升)的汽油容量,以及10000立方英尺(約283立方米)的部隊彈藥容量。武裝配置被改為1門5英寸38倍高平炮,4座雙聯(lián)40毫米和10門20毫米防空炮。

在外觀上,貨船型可以從不連續(xù)的甲板(運兵艦型有一個平臺,形成連續(xù)的上層甲板)和她們裝有兩座5噸吊臂和一座30噸吊臂(原計劃是2座10噸,2座20噸和2座30噸吊臂)的四柱式主桅與運兵艦型區(qū)分開來。單柱型前桅裝置了2座5噸吊臂。不像大型的攻擊貨船,小型攻擊貨船只有3個船艙,而其110570立方英尺(約3131立方米)的包裝艙容也相對C3或者勝利輪改裝攻擊運兵艦的150000立方英尺來說更少。攻擊運兵艦型的方形艙容為89480立方英尺(約2534立方米)。運兵艦型只有前后各一個船艙,每個船艙都由1座5噸和1座15噸起重吊臂負責裝卸。前方彈藥艙由2座2噸吊臂裝卸。貨船型和運兵艦型以噸為記的最大安全貨載量分別為980噸和650噸,與之后由勝利輪改裝的攻擊運兵艦的2910噸相比非常少。勝利輪改裝攻擊運兵艦可以攜帶24艘LCVP登陸艇和2艘LCM登陸艇,是小型攻擊貨船的兩倍。勝利輪的船員數(shù)量也比小型攻擊運兵艦多出兩倍,容納57名軍官,30名軍士長和447名船員,小型運兵艦只有20名軍官,21名軍士長和240名船員。

小型攻擊運兵艦由聯(lián)合鋼鐵公司(Consolidated Steel Co.)負責建造,即吉列姆(Gilliam class)級攻擊運兵艦,舷號從APA-57到APA-88。攻擊貨船由沃爾什-凱撒公司(Walsh-Kaiser Co.)負責建造,即阿耳忒彌斯級(Artemis class)攻擊貨船,舷號從AKA-21到AKA-52。兩者的海事委員會船體編號分別為S4-SE2-BD1和S4-SE2-BE1。因為她們都是全新的設(shè)計,建造進程很緩慢。有些船直到戰(zhàn)爭結(jié)束時還未建成。很顯然這些船不受海軍的歡迎——戰(zhàn)后所有的吉列姆級攻擊運兵艦全部退回至海事委員會的手中。另外,其中18艘在1946年的比基尼環(huán)礁核試驗中被作為目標使用。只有布勒森號(USS Burleson,APA-67,1956年10月改為無種類船只IX-67)仍然在海軍后備役中服役,負責從比基尼環(huán)礁將測試用的動物運走。1956年她的舷號被改為IX-67,并在小溪(Little Creek)作為固定訓(xùn)練船體使用,為部隊進行離船行動訓(xùn)練。海軍另外還保留了4艘阿耳忒彌斯級攻擊貨船,她們都被改裝為勘探船(Survey Ship,AGS)和線纜布放船(Cable Layer,ARC)。當船舶參數(shù)委員會(Ship Characteristics Board,SCB)在1947年10月考慮將其中一艘阿耳忒彌斯級改裝成為北極雷達哨艦的支援船的時候,一艘C2貨輪被選中而不是這些小型攻擊貨船,因為凱撒公司建造的船只缺乏其它船只的引擎可靠性,海上自持力和貨物容量。

吉列姆號攻擊運兵艦在試航中以18節(jié)的航速行駛。1944年7月28日攝,就在她服役之前幾天。
阿耳忒彌斯號攻擊貨船的海試照片,1944年8月23日攝。

1943年2月,另外20艘基于常規(guī)貨船設(shè)計的攻擊貨船改裝被批準,不過在短時間內(nèi)暫時沒有成果——因為已經(jīng)沒有合適的商船可用了。當陸軍將兩艘運兵艦,弗雷德里克·方斯頓號(USAT Frederick Funston,1943年4月改為APA-89,1950年4月前綴改為USNS,T-AP-178)和詹姆斯·奧哈拉號(USAT James O’Hara,1943年4月改為APA-90,1950年4月前綴改為USNS,T-AP-179)在1943年4月轉(zhuǎn)交給海軍時,她們被立刻改裝成了攻擊運兵艦。她們攜帶30艘LCVP登陸艇(其中18艘存放在三座三層韋林吊臂中)和2艘LCM登陸艇。武裝配置為3門3英寸50倍防空炮,2座四聯(lián)1.1英寸防空機炮和12門20毫米防空炮。1946年她們都回歸陸軍控制,重新作為常規(guī)運兵艦使用。1950年,她們被轉(zhuǎn)交給軍事海運司令部(Military Sea Trasnportation Service,MSTS),繼續(xù)在朝鮮戰(zhàn)爭中服役。

弗雷德里克·方斯頓號,拍攝時間與地點不明

海軍另外又獲得了幾艘運兵艦,魯莽號(USS Hotspur,AP-102,1943年4月更名為拉薩爾號 La Salle),波爾克總統(tǒng)號(USS President Polk,AP-103),門羅總統(tǒng)號(USS President Monroe,AP-104),喬治·F·艾利奧特號(USS George F. Elliott,AP-105,前德爾巴西號 SS Delbrasil)。因為只有海軍船員操縱的運兵艦可以將部隊直接運送到戰(zhàn)區(qū)中。盡管她們都有一定的限制,她們在太平洋戰(zhàn)區(qū)都被用作攻擊運兵艦使用。這些限制凸顯了一艘攻擊運兵艦不僅僅只是一般的運輸艦。拉薩爾號(即AP-102)是一艘C2-S-B1貨船,在1943年2月海軍作戰(zhàn)部副部長(Vic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VCNO)指出在灘頭被占領(lǐng)之后將海軍建設(shè)營(Naval Construct Battalion,昵稱SeaBee“海蜂”)直接運至戰(zhàn)區(qū)是至關(guān)重要的任務(wù)之后被海軍獲得。一般的平民商船船員是不允許進入這些區(qū)域的,因此在運輸單位時會浪費寶貴的時間。一艘伴隨的C1貨船被同時獲取,即御夫座號(USS Auriga,AK-98)。她的改裝都非常匆忙,導(dǎo)致船上的海軍船員居住空間不足——他們的居住空間比平民船員要大得多。蒸餾水能力和電力供應(yīng)也明顯不足。因此在1943年7月拉薩爾號被準許安裝一座300千瓦的渦輪發(fā)電機和一座每日蒸餾能力20000加侖的蒸餾設(shè)施。然而,最嚴重的問題還是她極差的抗沉性。一旦她前方(1號和2號)或者后方(4號或5號)的主船艙進水,她極有可能會輕易沉沒。對于這個問題,一份提議稱可以在1號或5號船艙內(nèi)安裝防水艙壁。拉薩爾號的半姊妹艦瑟斯頓號的抗沉性問題更加嚴重,但她此時不可能被撤回以進行大型改造。

拉薩爾號運兵艦,拍攝地點不明,根據(jù)其MS 31涂裝可以推斷拍攝時間大約在1944年。

一艘常規(guī)運兵艦是沒有直接進入戰(zhàn)斗區(qū)域的意圖的,所以她們安裝作戰(zhàn)信息中心(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CIC)的優(yōu)先度極低,而且她們也沒有戰(zhàn)斗艦船上的專業(yè)通信小組。這樣的一艘運兵艦一旦進入了戰(zhàn)區(qū),可能會產(chǎn)生非常嚴重的后果。拉薩爾號有一次在瓜島附近停泊時沒有接收到空襲警報信息,因此沒有及時撤離,所幸沒有被日軍攻擊到。她的艦長(弗雷德·查爾斯·弗勒格爾,F(xiàn)red Charles Fluegel,戰(zhàn)爭期間拉薩爾號唯一的艦長)抱怨稱如果沒有一線戰(zhàn)斗艦船的專業(yè)通訊小組,船上的信號員會因為持續(xù)的全天候值班支撐不住的。

在1943年10月,對兩棲攻擊運兵艦的需求比專門用于運載海軍建設(shè)營的運兵艦的需求要緊迫地多。海軍作戰(zhàn)部長辦公室批準了在拉薩爾號和其它10艘貨船上增加100噸的的登陸艇臨時載量。那10艘船之后舷號被指定為AP-166到AP-175,即彗星號(USS Comet,AP-166),約翰·蘭德號(USS John Land,AP-167),戰(zhàn)鷹號(USS War Hawk,AP-168),黃金城號(USS Golden City,AP-169),翼箭號(USS Winged Arrow,AP-170),暴風(fēng)之王號(USS Storm King,AP-171),約翰遜角號(USS Cape Johnson,AP-172),晨之使者號(USS Herald of the Morning,AP-173),阿靈頓號(USS Arlington,AP-174)和星光號(USS Starlight,AP-175)。拉薩爾號預(yù)期將攜帶2000噸的貨物。安裝新的韋林吊臂對她來說已經(jīng)太遲了,所以她的登陸艇不得不全部存放在甲板上——2艘LCM(3)登陸艇橫向放置在3號艙口上,6艘LCVP中有2艘放在2號艙口的外側(cè)前后兩邊,第3艘橫向放在2號艙口上,另外2艘放在5號艙口的外側(cè)前后兩邊,第6艘對角放置在艙口上。其它10艘船都將以類似的方式放置登陸艇。在戰(zhàn)斗狀態(tài)下,拉薩爾號將攜帶最多7艘LCVP和她自己的2艘LCM登陸艇,全部用她的起重吊臂收放。到了1944年末,拉薩爾號已經(jīng)參加了5次兩棲突擊行動,用她的艦長的話來說,她在“用常規(guī)運兵艦的設(shè)備扮演攻擊運兵艦的角色”。

在1943年7月末,輔助艦船委員會建議馬上獲得另外三艘C3客輪,其中2艘為C3-P P&C型,即波爾克總統(tǒng)號和門羅總統(tǒng)號。她們是杰克遜總統(tǒng)號的姊妹艦。另外1艘為C3-D型,德爾巴西號(后更名為喬治·F·艾利奧特號),新月城號的姊妹艦。再一次,獲取她們的理由是將部隊直接運送至戰(zhàn)區(qū)的需求,這一任務(wù)會讓常規(guī)運兵艦的職責更加接近于攻擊運兵艦。跟拉薩爾號一樣,她們從未被重新指定為APA,她們也缺少攻擊運兵艦的關(guān)鍵特征。她們早已作為海軍的常規(guī)運兵艦使用,但是在由海軍船員操縱之后她們的船員數(shù)量翻了兩倍。盡管如此,她們的改裝時間都很短——波爾克總統(tǒng)號只花了21天完成改裝。艦船局關(guān)于她們因為改造時間過短造成的缺陷的信函封面上寫道:“另一個不完全改裝的例子”。她們的改裝包括安裝為艦上部隊提供凈水的新的蒸餾設(shè)備,壓載物和一些雷達設(shè)備,然而她們都從未安裝過作戰(zhàn)信息中心。此時來看她們很顯然有可能會作為臨時的攻擊運兵艦使用,因此在10月艦船局命令她們安裝合適的設(shè)備以裝卸6艘LCVP登陸艇。然而她們1945年1月在林加延灣又攜帶了4艘LCM(3)坦克登陸艇,這些LCM是1944年11月在芬什港(Finschhafen,新幾內(nèi)亞北部的一個港口)從陸軍處得到的。當時她們還攜帶了10艘LCVP登陸艇。這些登陸艇都被存放在甲板上:1號和5號船艙口各放有3艘LCVP,2號和4號船艙口各放有2艘LCM,LCM內(nèi)部又各放有一艘LCVP。在她們的缺陷中有一項很糟糕的問題,就是她們沒有海灘登陸長來協(xié)助她們卸載登陸艇。她們的改裝都并非系統(tǒng)化的,因此門羅總統(tǒng)號在舊長廊甲板上有為5艘LCVP登陸艇準備的防滑架——然而不幸的是它們的朝向錯了。她攜帶了2艘LCM和8艘LCVP,并且成為了一個運輸分隊的一部分,這個運輸分隊有3艘攻擊運兵艦,包括她的兩艘半姊妹艦杰克遜總統(tǒng)號和亞當斯總統(tǒng)號,以及一艘攻擊貨船。第三艘客輪喬治·F·艾利奧特號的改裝程度更小。在林加延灣登陸期間她只有1艘LCM和1艘LCVP,所以她只能依靠其她船上的登陸艇進行卸載。海軍本打算在一兩次航程之后就馬上將她們撤走。喬治·F·艾利奧特號自從1944年6月的塞班島登陸開始就一直被作為攻擊運兵艦使用。

喬治·F·艾利奧特號(AP-105)在舊金山停泊,1944年2月7日攝。她是新月城號等一系列C3-D客輪中的一員。

與此同時,海軍得到了另一批更新,相對一般運兵艦來說更專業(yè)的登陸艦。她們從新的布雷艦和快速布網(wǎng)艦改裝而來,雖然她們并沒有APA的前綴。四艘20節(jié)的快速布網(wǎng)艦(Net Laver,AN),監(jiān)視者級(Monitor class,AN-1),基于恐怖號布雷艦,船體尺寸為453×60×21英尺(約138×18×6.4米),噸位為5177噸,在1943年春季已經(jīng)接近完工,但此時她們還未為運兵艦職責所需要。她們在設(shè)想中是要攜帶并布放一道重型反潛指示網(wǎng),其每英里有100噸重量。這些反潛指示網(wǎng)在被潛艇撞擊時將會向天空發(fā)射信號彈警告潛艇的存在。盡管她們是龐大的船只,但她們每艘也只能攜帶6英里(約9.7千米)這種反潛指示網(wǎng)。她們的基礎(chǔ)之一,英國皇家海軍保護者號(HMS Protector,T98),只能攜帶3英里(約4.8千米)。之后又發(fā)現(xiàn)這些反潛指示網(wǎng)比預(yù)期中的要輕——一種每英里37噸的反潛指示網(wǎng)在1941年進行了測試,到了1943年3月又有一種每英里4噸的版本成功地完成了測試。一艘LCVP登陸艇完全可以在30分鐘內(nèi)布放一英里這種反潛指示網(wǎng)。

1943年7月1日繪出的將監(jiān)視者級布網(wǎng)艦改裝為運兵艦的草案設(shè)計圖。圖中清楚地顯示了大量的固定網(wǎng)存放空間,非常適合裝載車輛。此時的設(shè)計中她仍將通過起重機而不是艦尾的滑道卸載車輛。運載能力為40輛載具(每輛尺寸20'8 x 8.25英尺,3噸)和50000立方英尺貨物。人員載力為37名軍官和775名士兵(船員為13名軍官和290名水手)。武裝為4門5英寸38倍高平炮、2座雙聯(lián)裝40毫米和8門20毫米防空炮。預(yù)計滿載排水量為8575噸,載油量為1860噸,續(xù)航力為9000海里/16.5節(jié)。額定動力為11000軸馬力,持續(xù)航速為18節(jié)。設(shè)計圖顯示了她兩側(cè)各有兩座三層韋林吊臂,2艘LCVP登陸艇在上甲板上層建筑后方的甲板上橫向存放。它不可能裝載LCM,因為它沒有重型吊臂,只有前部的2臺4噸起重機,帶有5000磅和27000磅吊鉤。

就像先前在1940年所證明的那樣,這些布網(wǎng)艦狹長的存放固定網(wǎng)或水雷的甲板可以容納大量的卡車或者其它車輛。1943年3月,艦船局提議了一個將還未完工的AN-3和AN-4號布網(wǎng)艦改裝成運兵艦的計劃。到了4月,海軍總司令又指示了將2艘恐怖級布雷艦,卡茨基爾號(USS Catskill,CM-6,原為AP-106,1944年4月改為車輛登陸艦LSV-1,1956年10月改為反水雷措施支援艦MCS-1)和歐扎克號(USS Ozark,CM-7,1943年5月改為運兵艦AP-107,1944年4月改為車輛登陸艦LSV-2,1956年10月改為反水雷措施支援艦MCS-2),以及艦船局提到的兩艘布網(wǎng)艦,歐塞奇號(USS Osage,AN-3,1943年5月改為運兵艦AP-108,1944年4月改為LSV-3,1955年2月改為反水雷措施支援艦MCS-3)和索古斯號(USS Saugus,AN-4,1943年5月改為運兵艦AP-109,1944年4月改為車輛登陸艦LSV-4,1956年10月改為反水雷措施支援艦MCS-4)。1943年6月,海軍作戰(zhàn)部長辦公室的基地維護部確認了他們也不再需要頭兩艘布網(wǎng)艦,因此監(jiān)視者號(USS Monitor,AN-1,1943年8月改為運兵艦AP-160,1944年4月改為車輛登陸艦LSV-5,1956年10月改為反水雷措施支援艦MCS-5)和蒙托克號(USS Montauk,AN-2,1943年8月改為運兵艦AP-161,1944年4月改為車輛登陸艦LSV-6,1946年10月改為加利阿號運網(wǎng)艦USS Galilea,AKN-6)也可以被改裝為運兵艦。1943年3月的改裝計劃要求裝載14艘LCVP登陸艇和800人,二層甲板上裝載350噸貨物,船艙內(nèi)裝載492噸貨物。武裝配置為4門5英寸38倍高平炮,4座雙聯(lián)裝40毫米和8門20毫米防空炮。到了11月武裝又增加到有12門20毫米防空炮(蒙托克號有18門),但計劃顯示了只有280噸貨物會裝在前水雷/網(wǎng)甲板上,668噸貨物則裝在船艙中。一些原油艙將會被改為用于運載純凈水的水艙。

到了1943年7月,這一型運兵艦被描述為融合了兩棲車輛運載艦和運兵艦的特征,并具有兩棲突擊能力的登陸艦,利用艦內(nèi)攜帶的LVT履帶登陸車和陸軍的DUKW兩棲卡車將部隊運送上岸。這個概念與攻擊運兵艦唯一的差別就是載具不同。后來她們的艦型前綴被重新指定為LSV(Landing Ship Vehicle),車輛登陸艦——一個全新的艦種。在艙門被擴大之后,二層甲板上的兩棲車輛可以直接從艦艉的滑道駛出登陸艦??ù幕鶢柼柡蜌W扎克號都被裝配為可以攜帶44輛DUKW兩棲卡車,歐塞奇號和索古斯號將攜帶19輛LVT履帶登陸車和29輛DUKW兩棲卡車,監(jiān)視者號和蒙托克號則為21輛LVT履帶登陸車和31輛DUKW兩棲卡車。前布網(wǎng)艦可以從她們的裁剪艦艏和單煙囪識別出來。

讓艦船局感到驚訝的是,盡管這些船的浮心高度很大,但她們在受到損傷之后只有一段很短的復(fù)原力矩,因為她們的水密甲板相對來說較低。此時后幾艘船的LCVP數(shù)量已經(jīng)縮減到10艘以簡化改裝,但這個數(shù)量之后又將增加到16艘,意味著要安裝兩座重型三層韋林吊臂(卡茨基爾號已經(jīng)有16艘LCVP)。在1944年7月,海軍作戰(zhàn)部長同意了移除兩門5英寸艦炮以讓船體減重,改善穩(wěn)定性。前布網(wǎng)艦在完工時的5英寸艦炮配置是前方2座以背負式布局安裝的單裝炮塔和后方一座雙聯(lián)裝炮塔。在她們服役之后,背負位置的5英寸炮塔倍一對雙聯(lián)裝40毫米防空炮代替,后方的雙聯(lián)裝炮塔也被單裝炮塔取代,因此全艦只剩2門5英寸38倍高平炮。前布雷艦型則保留了她們原有的4門單裝5英寸38倍艦炮。

她們?nèi)慷伎梢詳y帶60輛?噸的武器運載車,在甲板下可以攜帶裝桶的30000加侖(約113562升)汽油。除了艦上部隊的彈藥之外,她們的貨物容載能力為40000立方英尺(約1133立方米),原來的計劃是50000立方英尺(約1416立方米)。通常的部隊載量(以索古斯號為例)為81名軍官和799名士兵,但是可以在車輛甲板上再容納1072名士兵。她們有1座12噸和4座4噸起重機。歐塞奇號和索古斯號比其她的車輛登陸艦有更多的部隊居住空間。

卡茨基爾號車輛登陸艦艦艉朝前系留停泊以從艦艉滑道裝載威利斯MB吉普。時間與地點不明。
歐塞奇號車輛登陸艦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坦帕造船公司進行舾裝,進度照片,日期1944年7月5日(可能不是實際拍攝日期)。改裝后的船艉已經(jīng)完成,但滑道尚未安裝。此時她還擁有4門5英寸38倍艦炮的原始武裝(包括這里看到的雙聯(lián)裝),以及兩對新安裝的韋林吊臂。出于對穩(wěn)定性的考慮,她在完工前減少了武裝并進行了重新分配。
蒙托克號車輛登陸艦1945年3月的艦況。她的武裝已經(jīng)被縮減以維持穩(wěn)定性。

車輛登陸艦的表現(xiàn)并不是特別成功——她們主要是因為她們原用于其它用途的船體變成了過剩品才被改裝的。在她們第一次參加行動時,她們因為有限的車輛載量和缺乏貨物空間飽受詬病。車輛甲板又低又擁擠,在第一平臺甲板上滑道兩側(cè)的隔艙又限制了車輛開上滑道的空間。由于車輛甲板過于狹窄,在艦上的車輛無法進行位置再分配。盡管有這些缺點,她們還是參加了菲律賓和沖繩的登陸行動。她們在戰(zhàn)后都被歸入后備役中,她們的船體仍然被認為會在其它用途中派上用場。蒙托克號在1946年被改為運網(wǎng)艦兼掃雷艇母艦,更名為加利阿號,但是也沒有正式服役,處于閑置狀態(tài)。1951年又有一項提議建議將她們改裝成行政旗艦,但是仍然沒有結(jié)果。身為前布雷艦的卡茨基爾號和歐扎克號,以及其她四艘原布網(wǎng)艦都在1950年代中被改為反水雷措施支援艦(Mine Countermeasures Support Ship,MCS),繼續(xù)服役至1960年代。車輛登陸艦的前綴LSV后來在1950年代被重新啟用,為海事管理局(Maritime Administration)為軍事海運司令部建造的滾裝船(Roll-on Roll off Ship,簡稱RO-RO)所用。

一系列戰(zhàn)時建造或改裝的大型攻擊運兵艦的參數(shù)
一系列戰(zhàn)時建造的小型攻擊運兵艦,包括卡茨基爾級車輛登陸艦的參數(shù)。LSM中型登陸艦也包括在其中用于比較。
一系列戰(zhàn)時建造或改裝的攻擊貨船的參數(shù),其中包括小型的阿爾忒彌斯級攻擊貨船


特洛伊木馬:美國海軍大型兩棲攻擊運兵艦、貨船設(shè)計建造使用史 下一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万盛区| 马关县| 伊吾县| 南涧| 青浦区| 剑阁县| 海城市| 平舆县| 西安市| 深泽县| 伊吾县| 潞城市| 浦城县| 芦山县| 塔城市| 清镇市| 宣化县| 上杭县| 松滋市| 蒙自县| 涿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措勤县| 中阳县| 榆社县| 大洼县| 大余县| 广德县| 大庆市| 舟山市| 普兰店市| 巴林右旗| 仙游县| 辉南县| 土默特右旗| 晋州市| 西乌| 岳西县| 乐安县| 奉化市|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