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越低,越要買保險嗎?
收入不高,該不該買保險?
看看我們看病要花多少錢,你心里就有數了。
統(tǒng)計信息中心做了統(tǒng)計:
我們在二級公立醫(yī)院平均每次門診花235塊錢,人均住院費6750塊錢,在三級公立醫(yī)院人均住院花費14815.7塊錢。

編輯搜圖
一
教育、醫(yī)療和房子,是壓著普通人的三座大山。
普通人的存款,除了買房、孩子上學,剩下的就是預防大病和養(yǎng)老了。
我協(xié)助了上千起理賠案例,有孩子因一個意外導致眼角膜貫穿傷,就花了6000多塊錢。

編輯搜圖
也有人得了白血病,我協(xié)助用重疾險理賠了240萬。
你說你收入本來就低,存不下多少錢。
萬一一個意外受傷,可能就要勒緊褲腰帶。
萬一生個大病,一下子就能把一個家庭壓垮了。
心累...
如果你或者身邊朋友是這樣想的:
手里沒幾個錢,再花上萬塊買保險,那不是雪上加霜么。

編輯搜圖
有這種體驗,我只能負責任地說,你大概率被忽悠買錯了保險。
二
其實保險是分散風險的一種方式。
買對保險,關鍵時刻真能救命,但需要你量力而行。
保險其實也沒有那么貴,30歲男性,一年400塊左右,就能配齊這兩類保險,把大病風險和意外風險防范起來。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這種保險太便宜了,不賺錢。
你想一年400塊錢的保費,能賺個啥。
這兩類是什么保險呢?
第一類,就是我經常說的百萬醫(yī)療險。
一份百萬醫(yī)療保險,30歲左右的男性,一年的保費在200到300塊錢左右。

編輯搜圖
不同的產品,保費會有差別,但是差的不會太大。
百萬醫(yī)療險的特點是,保費便宜,保額高。
別看一年才兩三百塊錢,但能最高能報銷200萬到600萬的高額醫(yī)療費。
不管是疾病還是意外、大病小病,只要住院花費達到免賠額就可以報銷。
包括自費項目和進口藥,好的百萬醫(yī)療險還能100%報銷有效治療癌癥的質子重離子費用和靶向藥。
雖然說百萬醫(yī)療險的保障很好,但是它也有缺點。
比如有1萬塊錢的免賠額,看病花的錢要達到這個門檻才能報銷。
我們也可以換個說法,百萬醫(yī)療險是保花費1萬塊錢以上的大病花費。
但這個免賠額,對保險公司和我們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都是有利的。
保險公司用它來控制風險,我們能拿到便宜的價格。
你想,
服用靶向藥,就算用了社保,每月也要花費幾千甚至上萬。
ICU一天幾萬塊,很平常。
器官移植,少則幾十萬多則上數百萬
...
這部分的花費,社保基本顧不上,需要自己負擔,很多家庭,因此負債累累。
對沒有多少錢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但是敲個黑板,百萬醫(yī)療險還有個大的缺陷,就是對報銷地點有限制。
它不能終身保證續(xù)保,而且很多只能報銷公立醫(yī)院產生的花費。
比如很多慢性病患者,出院后在需要在家里療養(yǎng),這期間的營養(yǎng)費、康復費、護理費,醫(yī)療險就不能報銷了。
所以我們還需要有重疾險,符合理賠情況,保險公司直接賠付保額。
保額建議50萬起步,它的理賠金可以自己去自由支配,在哪里花,怎么花,可以自己決定。
那么2022年,目前線上有哪些百萬醫(yī)療險不錯呢?
醫(yī)享無憂、平安e生保長期醫(yī)療險、尊享e生2022 陸續(xù)上線中,大家可以留意我的公眾號。
三
第二個意外險。
同樣拿30歲男性來說:
這款新產品,50萬保額,附帶5萬的意外醫(yī)療,還包含30萬的猝死保障,一年只要156元。

編輯搜圖
另外5種交通意外身故或傷殘,還能額外賠25萬到200萬。
飛機乘客意外傷害:賠200萬。
軌道車輛乘客/輪船乘客意外傷害:賠50萬。
自駕乘汽車/營運客車乘客意外傷害:賠25萬(法定節(jié)假日賠50萬)
很多朋友花了上千塊,買號稱能賠百萬的意外險。
其實只是幾種交通意外,賠100萬。
比如這個產品:

編輯搜圖
這些交通意外,通常很便宜,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上百萬保額。
如果你買的百萬醫(yī)療險和意外險,花了大幾千,就不合適。
選對了保險,保費可控,更不會因為保險,就讓生活緊張。
所以收入越低,這兩類保險一定要買。
收入提高之后,再去配置終身重疾險,保額建議要高一點,比如是年收入的5-10倍。
新的一年,也有新重疾險上線,下周和大家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