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DMAIC的表現(xiàn)如何?
實踐證明,DMAIC是六西格瑪的核心與精髓,在工作與學習中,DMAIC更是一種邏輯,套路,思維方式上的提升。為什么這么講?這里便于大家理解,引一個解決工作問題的小例子:

假設這樣一個情形:“你是某房地產公司銷售經理,你親自招聘的某下屬績效一直不佳,你打算怎么辦?”
頭腦最簡單的:開除!
頭腦聰明一些的會說:“那得看情況了”。
不錯,看什么情況呢?具體該怎么處置?

此時我們就可以借助“DMAIC”改進工具進行分析:
1.(Define)界定/描述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
假設你劈頭就問“為什么高學歷的都混不好,都在給低學歷的打工?”這就明顯不合邏輯,應當先質疑“績效差”這個問題本身。對于這個下屬,有何相應的目標或標準?績效到底如何?有無數據或材料來支持證明?
2.(Measure)測量/評估
績效不好,到底是有多不好?離目標差距有多大?問題是否嚴重?
這里需強調(界定/描述與測量/評估)是前提,首先必須確定它是一個真正的問題,這個信息源是否真實,是否存在惡意搬弄是非等。
3.(Analysis)分析
對問題進行界定和評估之后確實是績效不好。那么,什么因素導致了績效不佳呢?
①外部環(huán)境因素(自身是否可控)
②內部組織因素(激勵機制?資源不足?)
③員工個人因素(動機、態(tài)度又或者是能力)
4.(Improve)改進
對策與方案是和原因相掛鉤的:
①如果是外部環(huán)境因素,員工又不可控,那我們也不能對人家咋樣吧;
②內部組織因素:是否可以解決,不能則向上反映;
③員工個人的因素:能否幫助他改進(安排培訓、激勵機制),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是否安排調崗),還不行那只有淘汰(但要考慮法律相關的規(guī)定,合規(guī)合法)。
分析到這兒還不夠,還有最后一步。
5.(Control)控制
監(jiān)督控制以及預防再發(fā)生。啥意思呢,這個人是我親自招來的,但績效就是不好。這說明我當初招聘工作可能做得不夠,應當考慮:招聘標準問題,渠道問題,還是面試考察方法的問題,再去盡可能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