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華醫(yī)案——脾疳夾痢,虛中夾實


周某,男,4歲。
【初診日期】 1980年7月25日。
【現(xiàn)病史】 患者在1個月前,開始發(fā)熱,泄瀉帶黏液便,初起赤白相兼,1日6—10次。曾在某醫(yī)院等處治療,效不佳而來診。
【現(xiàn)癥】?低熱,納少,腹脹痛,時彎腰挺肚,啼哭煩躁,黏液便1日4-6次。
【查體】 體溫38℃精神委靡,兩眼凹陷,肌肉消瘦,肛門紅,舌紅,苔薄,脈弱,針四縫穴液多。
【診斷】?營養(yǎng)不良(中醫(yī):疳?。?/p>
【辨證】?脾疳挾痢,虛中夾實。
【治法】 健脾扶正,佐以清熱燥濕,行氣。-
【方藥】 杞地異功散加減。黨參9g,白術、茯苓、山藥、白芍、檳榔、神曲各6g,炙甘草、陳皮、枸杞子、黃連、黃芩各3g。3劑。并針刺四縫穴。
二診(7月28日):諸證已減,大便轉常,腹脹痛已除,神志好轉,針刺四縫穴尚有黏液。按前方去芩、連、臼,加白扁豆6g,谷蟲6g,大棗4枚。3劑,并針刺四縫穴。
服藥后諸癥基本消失,僅有肌肉消瘦和兩眼凹陷未復,針刺四縫穴液極少夾血。原方繼服2劑,鞏固療效,并適當增加營養(yǎng)。
標簽: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