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秦檜周邊?萌化秦檜?離譜到逆天的《滿江紅》!

我只能說,短視,當一件本來嚴肅悲壯的史實被娛樂化,當一件本來板上釘釘的罪名被拍的存疑,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對歷史堅定的信仰不應該被人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來撬動。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能以面上的對內里的錯來混淆大眾的視聽,英雄應該被銘記,而非被娛樂,岳飛值得的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而不是一部尷尬的“喜劇”。《滿江紅》這首詞是抒發(fā)了岳飛的不甘,憤懣,是他對“莫須有”最后的發(fā)泄,是對“天日昭昭”最深的詮釋他值得的是被后人傳頌,而不是被這樣一部冠以他名的電影給毀掉。
我不敢想象當后人提到《滿江紅》時會不會說成這樣的話:“哦,就是那個電影最后替身讀的那段吧?!彼麘摫粋黜灥氖?“是岳飛那首不甘怒吼的詞啊!”這首詞,秦檜沒資格去讀,哪怕只是他的替身也沒資格,他不配!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的趙構也不配!讓奸人,和以奸人形象出演的人來讀這首詞本身就是對他最大的褻瀆!
再說回電影本身,作為一部文藝作品,他應當承載的是對歷史的傳承,對文化的傳承。既然他選擇了“滿江紅”作為他的立意中心,全篇內核,那么他就應該做到將那段歷史正確的講述,正確的還原。文學作品是可以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但他的創(chuàng)作應當建立在正確的史實之上,而非通過一些手法讓人覺得:“哦,秦檜也沒那么壞嘛,還挺有趣,挺好笑?!睆亩里w之死的悲壯,這種淡化是致命的,他只需要一個開端,就能慢慢的淡化掉整段歷史,最后讓我們自我懷疑歷史的真實性。我們之所以覺得沒什么大問題,是因為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了解的史實告訴我們:岳飛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是被奸人陷害,他的一生是悲壯的一生。這些已經扎根在了我們的意識深處,但是對涉世未深,史觀尚未完全成型的小孩們呢?他們會怎么解讀呢?他們會不會在內心深處對秦檜生出同情,覺得他沒那么可惡呢?后來提到滿江紅,他們第一反應是這場可笑的“喜劇”還是風波亭悲壯的哀嘆呢?作為一場春節(jié)檔排片的電影,他自我標榜闔家觀看,老少皆宜,那么他就應該承載對這段歷史正確的傳達,而非娛樂化。這才是他被全網罵的原因,而不是單純的針對某個人,某件事。
我們不應該接受奸人以任何形式被娛樂化,q版的形象,本來就是一種讓大眾接受的手段,可是秦檜真的是應該,是能夠被我們接受的嗎?古人尚知塑其跪像以謝罪于岳將軍,今人卻要讓他以q版形象流傳于世?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再說到沙漏,沙漏形狀絕類風波亭,沙更是血紅色,這真的合適嗎?作為一個影視公司,文創(chuàng)公司,他們難道不應該避免這樣的“誤解”出現?還是說他們是有意為之?最后的令牌就更不必多說,我只想說一句,作為一部借岳飛將軍立意,以《滿江紅》這首詞為內核,為片名的電影,出這樣的周邊,真的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