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可惜的猛將:大破遼軍,斬殺五員大將,為何卻自殺?
北宋在與契丹交戰(zhàn)的過程中,可以說是敗多勝少,比如高梁河之戰(zhàn)、岐溝關之戰(zhàn)、君子館之戰(zhàn),宋軍都遭到慘敗,損失數(shù)萬人之多。不過,北宋依然有許多能征善戰(zhàn)的名將,其中有一位還曾經(jīng)大破遼軍,斬殺五員遼軍大將。可是就這樣一位猛將,卻最終以自殺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此人名叫郭進,是深州博野人,雖然出身貧寒,但勇力過人,而且喜歡結交江湖朋友。當時,郭進在一個大戶人家做工,這家的公子認為郭進是個禍害,就想除掉他。這件事被公子的老婆竺氏知道了,她將這件事告訴了郭進。于是,郭進就離開了博野,來到晉陽投軍。時任河東節(jié)度使劉知遠見郭進身強體壯,就將他收在自己的帳下。

后晉滅亡后,郭進跟隨劉知遠撫定河北諸郡,因功被封為刺史。后周建立后,郭進繼續(xù)在各地擔任刺史,頗有政績。郭進雖然勇猛善戰(zhàn),不過由于他是后漢皇帝劉知遠的嫡系,所以官位一直沒有得到提升,長期在地方任職。直到北宋建立,郭進的仕途才迎來了轉機。趙匡胤稱帝后,昭義軍節(jié)度使李筠拒絕臣服,起兵叛亂。
剛剛登上皇位的趙匡胤御駕親征,他任命郭進為本州防御使,充西山巡檢。之后,郭進與曹彬、王全斌攻入太原境內(nèi),俘獲數(shù)千人。開寶二年,宋太祖親征北漢,郭進擔任行營前軍馬軍都指揮使。郭進“招徠山后諸州民三萬七千余口”,極大地削弱了北漢的實力。宋太宗即位后,郭進又得到了提升,“領云州觀察使、判邢州,仍兼西山巡檢,賜京城道德坊第一區(qū)”。

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御駕親征,打算滅掉北漢。北漢雖然國力衰微,但它有一個強力的外援,這就是契丹。后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多次領兵親征,都沒能滅掉北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契丹大軍前來救援北漢。因此,要想滅掉北漢必須阻截,甚至擊敗契丹的援軍,宋太宗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郭進!
郭進的對手是遼國南府宰相耶律沙,他率領數(shù)萬契丹騎兵匆匆而來。郭進沒有坐守關城,而是在遼軍渡河時發(fā)起了攻擊,結果遼軍慘敗,包括耶律沙之子在內(nèi)五員大將被殺,“敵烈及其子蛙哥、沙之子德里、令穩(wěn)都敏、詳穩(wěn)唐筈等五將俱沒”。如果不是北院大王耶律斜軫救援,郭進可能會全殲這支遼軍。

當郭進將遼軍的俘虜以及斬獲的首級放在太原城前面時,城中震驚,北漢君臣知道遼國援軍已經(jīng)沒有希望了。至此,北漢皇帝劉繼元才開城投降。郭進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攻城,但卻是滅北漢的第一功臣。不過,郭進的功勞還沒有得到嘉獎,他卻在軍中自殺了!原來,宋太宗安排田欽祚在郭進的軍中做監(jiān)軍。
田欽祚這個人不怎么樣,“恣為奸利諸不法事”,郭進多次與他爭論。可是田欽祚仗著是皇帝的親信,經(jīng)常欺辱郭進。郭進畢竟戎馬一生,性情剛烈、戰(zhàn)功又高,因此自尊心很強,但卻奈何不了田欽祚。最后,郭進選擇了自殺,“欽祚以他事侵之,心不能甘,自經(jīng)死,年五十八”。事后,宋太宗知道了這件事,將田欽祚貶到外地,追贈郭進為安國軍節(jié)度使。
參考資料:1.《宋史》;2.《續(xù)資治通鑒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