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聽女孩》——云與陽光

《健聽女孩》好,好在自然。
片子的故事很簡單。女主的家庭以捕魚為業(yè),父母與哥哥都是聾啞人,她負責充當與外界的溝通橋梁。原本不打算上大學,但音樂教師發(fā)現她歌唱的天賦,鼓勵其追逐夢想。經過苦惱,掙扎,取舍,與家人爭執(zhí)和釋懷,女主最后獲得支持,圓夢理想。
在中國,“父母”這個詞,或者角色,十分容易被神化。這里不是貶低“父母”的角色,而是說——神化,類似造圣人,將父母本來的面貌,真實的,打動人心的方面一齊遮蓋。只剩下高高在上,刻板的角色印象。作為父母的一方,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高位,身為兒女,則小心謹慎地接受教條。兩邊的人都走不出教條的牢籠。
中國的父親多嚴厲,不茍言笑。他越愛孩子,便越嚴肅,不去袒露真性情。孩子則不懂,父親為什么不喜歡自己,他為什么從不顯露感情,進而懷疑,懷疑父親,懷疑自己。當然,孩子最后會體會到父親的愛,但那是經過歲月成長后的事了。
父母愛孩子,不是父母永遠都無私,而是他們也是人,有自私和欲望,當自私和欲望與疼愛孩子產生沖突時,他們會下意識犧牲自己去疼愛孩子。
《健聽女孩》精湛的地方,在于它自然地拍出了孩子與父母間的感情。父母作為聾啞人,十分不希望女兒遠走高飛,她走了,生活被完全打亂,要面臨無數新的困難。產生隔閡后,母親對女兒的傾訴讓人動容:“在生下你的時候,我祈禱你也是一個聾啞人,這樣我們就不會有隔閡了?!蹦赣H將她內心最軟弱,自私的部分說了出來,實在是偉大。
同樣的選擇放在我們這里,女主就不大容易去選擇理想了。一個朋友努力研讀學業(yè),遠渡重洋深造,有非常好的發(fā)展前景。父母擔心她遠走高飛,十萬火急地要求她回來:“我們養(yǎng)你就是為了防老,你該孝順一些?!彼幸粋€哥哥,一事無成,在父母旁經常痛罵妹妹的不孝。
父母愛孩子,孩子自然地會愛父母。儒家濃墨重染地宣揚孝順,以至于本末倒置,空有其表。古時候,父母死,孩子要守孝三年,什么都不做,來顯示自己的孝順。孩子愛父母,不會因為工作或其他事就忘記了他們。孩子對父母的愛,不需要,也不必要表現給外人看。阮籍母死,他拒絕守三年之孝,下葬時有說有笑,喝酒吃肉,讓旁人十分不悅。到柩前訣別時,哭了出來,每哭一聲,吐一口鮮血,最后幾近昏死過去。
一個長輩說:“父母真的愛孩子,是會讓他們展翅高飛的?!焙托¤肿右?guī)劃以后的發(fā)展,她說等爸媽年紀大了,她想回去照顧她們。這兩個角度,是父母與孩子最自然的愛的體現。
國人總愛念叨“父母在,不遠游”,現在時代進步,交通工具發(fā)達,該松松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