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敏感并不是一種心理問題,也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稟性

高度敏感并不是一種心理問題,也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稟性。心理學家所說的“稟性”一詞指的是和體質相關的特征,由基因和產(chǎn)前因素共同決定。專家們認為,性格受到稟性、環(huán)境以及個體經(jīng)歷的共同影響。研究證明,在處理外界刺激時,高敏感人群的神經(jīng)元表現(xiàn)得異于常人。 - 如果我們查閱一下文獻中關于健康與疾病的描述,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高敏感人群所具有的特征常常出現(xiàn): ·高度敏感者擁有靈敏的預警系統(tǒng),遇到輕微的刺激時很容易生病,而消除刺激之后又能很快恢復健康。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高度敏感者更像是地震儀或極靈敏的傳感器。 ·他們對壓力造成的疾病以及心靈創(chuàng)傷沒有抵抗力。 ·他們對藥物、酒精、毒品、尼古丁和咖啡因的反應更加強烈。 ·他們更容易過敏和反應過激。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更容易受到感情的傷害,但在面臨巨大變故和危機時他們卻有強韌的內(nèi)心。 - 這些特征利弊兼有。有利的是,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當我們走上錯誤的道路,它們會直接告訴我們,并且給我們有用的建議,告訴我們應該關注些什么。 - 現(xiàn)在我們需要的是按照它們所說的去做的勇氣。從理智的體系中走出來,進入感性的世界,進入深深植根于我們內(nèi)心的認知之中。健康和治愈的鑰匙不是隱藏在某個備受稱頌的方法中,而是在科學認知、直觀的“體會”以及可供你選擇的各種方案中。 - 有意思的是,沃爾夫岡·克拉格斯(Wolfgang Klages)早在1978年就針對敏感病人進行過描述。他是一名退休教授、醫(yī)學博士,曾任亞琛工業(yè)大學心理系主任。他在《敏感的人》一書中總結了自己的經(jīng)驗: ·敏感的人始終客觀地描述每一種疼痛,并不喜歡夸張。 ·疑心病并非來源于敏感,而是抑郁癥的一部分。 ·那些尋求心理醫(yī)生幫助的敏感者在求學期間通常是好學生,后來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番成就。 - 至于敏感者想要在保持自身“特殊性”的同時融入社會,并且處理好自身敏感性的愿望,克拉格斯是這樣認為的:“很明顯,敏感的病人們大多有這種傾向:他們想借助理性的方法征服這種令他們備受折磨的天性……” - 他還寫道,他見過很多敏感的人,這些人都特別幽默或善于自嘲。這種幽默和諷刺被他們用作生存的方式。 - 有些人猜測,高度敏感就是人們由于無法應對任何事物而對自身產(chǎn)生的無意義的懷疑。針對這些猜測,克拉格斯寫道,他從未遇到過僅僅因為自己具有敏感的天性就去自殺的人。如果真的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也是精神疾病或抑郁癥造成的。 - 盡管有很多負面的聲音,高敏感人群還是擁有充足的天賦,能經(jīng)營健康而充滿精力的生活——前提是,他們必須對自己負責,關注自己的需求,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知道尋求幫助,擁有勇氣為自己樹立充實生活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