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第四十章 禁邪

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第四十章?禁邪
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上一章中韓非子主要講了世之學(xué)者的仁義惠愛論治國的最終結(jié)局“不亡何時”,意思是國家不亡還待什么呢?國家敗亡的直接原因是“奸私之臣愈眾,暴亂之徒愈勝”,社會混亂,奸臣營私越來越多,暴徒行亂越來越厲害,國家已到了崩潰的邊緣,離消亡只差一步。仁義惠愛論與依法治國論,在此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答案。兩種學(xué)說都是利用了人性的特質(zhì),仁義惠愛論利用的是人性的貪婪與惻隱之本性,而依法治國論利用的是人性威嚴刑惡?重罰之本性。
人類的歷史證明,依法治國論是正確的,這從人的認識論也能得到論證,我們都是從嬰幼兒長大成人的,當(dāng)爸爸媽媽告訴我們不能摸燒開水的水壺時,我們并不知道有多燙有多危險,還是要不自覺的摸一摸,結(jié)果就是手被燙起了水泡,再往后就知道真的不能摸,自然也就不摸了。
顯然,爸媽的告誡并沒有阻止幼兒時期的我們?nèi)ッ畨?,阻止我們的是切身之痛的燙傷。爸媽的告誡就是仁義惠愛論,而燙傷之痛就是依法治國論。國家律法的嚴刑,才是臣民的痛點,也是守法的起點。當(dāng)韓非子的依法治國論在國家中執(zhí)行后,嚴刑重罰使民眾認識到守法的好處后,國家逐漸走向正常,大多數(shù)民眾守法安居樂業(yè)。就是到今天,絕大多數(shù)人過著安分守己的生活,根本上還是出于對法律與刑法的敬畏,當(dāng)然這也有后天教育的作用。
韓非子提出利用人畏嚴刑惡重罰之本性依法治國,“故圣人陳其所畏以禁其邪,設(shè)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意思是說,所以圣人設(shè)置嚴刑來禁止奸邪,設(shè)置重罰來防止奸邪,因此,國家安定而暴亂不會發(fā)生。結(jié)果已經(jīng)很明顯了,治國之策的好與壞,不是由君主說了算,也不是由民眾說了算,而是由實效說了算,看能否解決國家困難與社會問題。顯然,仁義惠愛論是解決不了“奸私之臣愈眾,暴亂之徒愈勝”的社會問題,更不可能阻止國家“不亡何時”的現(xiàn)實,因為成因本身是解決不了結(jié)果問題的。
但,法家的依法治國論是可以解決仁義惠愛論造成的社會困難與國家問題。問題成因的反向策略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成績不好是不努力的結(jié)果?,不努力的反向就是努力,只要努力也就解決了成績不好的問題。道理就是這么簡單,改變錯誤的航向。所以韓非子堅定地說“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意思是說,我據(jù)此知道仁義惠愛不足以實行,而嚴刑重罰可以治國。事實也證明了韓非子是正確的。
韓非子法家學(xué)說的根源是老子的《道德經(jīng)》,所以在其學(xué)說中含有“德”的思想,他并不是一味地反對仁義惠愛論,只是認為其不適用于治國,最起碼是不適用于當(dāng)時的國家治理。仁義惠愛論,在政通人和的時代還是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儒家與法家的科學(xué)組合,才是治國安邦的良策。
【故圣人陳其所畏以禁其邪,設(shè)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
在公司管理中,公司制度與企業(yè)文化要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制度解決組織與行為問題,文化解決人心與方向的問題。制度讓組織更加強大,文化讓成員更加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