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
之前說過要分享關于〖自信〗的課題,現(xiàn)在這不就來了。 不怪我拖延,怪時機未到(玩笑話)。 聊點淺顯的。
Q:什么是自信?
A:對我來說,自信就是自我信賴——完全相信自己可以解決自己面對的一切問題的一種行為模式。
Q:怎樣培養(yǎng)自信?
A:自信對我來講是一種行為模式,所以首先,我們要
行動起來
。
怎么行動起來呢?是讓肉體動起來就好了嗎?還是只要大腦在運行就算是行動?
很顯然,行動是要配合目標的。 而目標源自于你。 你是什么呢? 你是肉體?你是精神?你是作家?你是歌手?你是舞蹈家?你是老師?你是學生?你是領導者?你是跟隨者? 還是說你是“存在”? 我的答案是,我是存在,我也是作家。 現(xiàn)代人很擅長給自己一個身份,隨后按照那個身份行事。 這并不是壞事,問題在于,
太多人給自己的定位都太卑微了
。
你我不是這具軀殼,這軀殼終會在百年后與地球融為一體,成為星辰的一部分。 那么,為什么不選擇把自己活得神圣點?為什么要忽略自己的存在與力量?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每個人創(chuàng)造的行為模式是一樣的。 靈感——確認——行動 培養(yǎng)自信的另一面其實就是在培養(yǎng)“我的創(chuàng)造成功了”這種思維模式。 所以說成功帶來自信也并沒有問題。 培養(yǎng)自信你需要:
1.有個“我”。
2.確定“我”想要的。
3.去行動(創(chuàng)造)。
特別提醒:如果在拿到結果之前發(fā)現(xiàn)“我”想要的東西改變了,那么你需要做的不是第二步,而是全部。
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培養(yǎng)自信就是:知道你是誰,知道你渴望的是什么,以及行動。
事實上人每分每秒都在運動,所以你即便是在腦中做符合“我”目的的計劃也可以算作行動。
至于如何從腦中計劃到身體行動——也就是說消除拖延,這點有許多書籍許多內(nèi)卷大師都講過。
我個人推薦一步步來。
例子:
如果你腦中的目標是:成為百萬富翁(婆)
然后你的計劃是:
1.找份高薪工作
2.進行財富積累
3.金融運作升值
到這里,你的大腦應該就已經(jīng)在幫你思考更多細節(jié)了。 投簡歷、面試、學歷、工作內(nèi)容…… 你會開始焦慮嗎?會覺得自己還需要更多你沒有的東西嗎? 你會覺得你已經(jīng)失敗了嗎? 可我們只是被大腦繞進去了而已。 我們只需要換個計劃去達成目標就可以了——如果你覺得原計劃會失敗的話。 如果你想放棄目標,那么你就需要重新進行人生三問了“你是誰?”“你想要什么?”“你做了什么?” 如果是覺得自己面對的問題太難了,感覺游戲卡關了,那么不妨給自己再設置一個游戲關卡,一個不可能失敗的游戲關卡。 找一份高薪工作換成找一份喜歡的工作。 金錢儲蓄換成每天存一塊錢(可以更多,但底線是一塊錢)。 認真做喜歡的事情,錢錢總是會來的。 可能這個例子太大了,讓人感覺距離實現(xiàn)目標算是遙遙無期,接下來我們換個較小的例子: 目標是不再成為家里蹲。 計劃是每周出三次門,和五個陌生人交談。 行動力為零。
家里蹲討厭和人產(chǎn)生關系啊喂!
情緒這么跟你叫囂著,但是你又是為什么定下這個目標的呢?重新進行自我拷問去吧。 于是計劃變成了: 每天都出一次門 發(fā)現(xiàn)即便是這樣也不想出門,只想在床上躺著。 好的,現(xiàn)在是向你的大腦發(fā)出命令的時候了。 可不可以從床上坐起來呢? 可以。 可不可以離開床呢? 可以。 可不可以站起來? 可以。 可不可以往門口方向走幾步? 可以。 可不可以來到房間外? 可以。 ……
每當你發(fā)現(xiàn)“不可以”的時候,降低自己的要求,唯獨不可以降低到“Later”。
比如,家里蹲一步步走了很久,終于走到了門口,但是卻沒有勇氣打開門。 那么,可不可以把手放在門把上呢? 能不能把門把往下壓呢? 能不能把門打開一條縫呢? 可以再開一點點嗎?只需要五厘米的距離? …… 簡單來說,當你想要拖延時,用比你所制定的最低要求(目標)還要“不可能做不到的任務”來做跳板,從而一步步完成目標。 也就是“從舒適區(qū)內(nèi)部一步步往外走,然后擴大舒適區(qū)”,而非“在舒適區(qū)里蓄力,然后沖出舒適區(qū)”。 簡單來講,自信源于知道“我”的存在,成長于“成功”之中。
自信也就相當于“我”“成功”
了
這一心態(tài),所以說多念肯定語。
我個人認為塔羅牌當中魔術師這張牌可以解釋自信與鮮花能力的關系——他們本就密不可分。
今天就說這么多吧,大半夜的寫累了。
祝緣主諸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