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古人的端午節(jié)怎么過?吃粽子,送夏衣、“手環(huán)”、扇子?

2022-06-02 22:14 作者:半卷詩書一窗月V  | 我要投稿


作者:蘅苒

半卷詩書一窗月(H-chuyu1)原創(chuàng)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重五節(jié)、天中節(jié)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


每到端午,大小單位都會發(fā)個粽子,既應(yīng)了節(jié)氣氛圍,也表達了關(guān)愛,一舉兩得,深得人心。


翻開唐詩宋詞,我們會發(fā)現(xiàn)“端午”總是???。


古人們端午也吃粽子,不同的是他們的生活緩慢而精致,光是一個粽子,就吃得百轉(zhuǎn)千回,吃一口,就是一首詩詞。



透過歷史的紙張,我們仿佛能看到古代的粽子身上都貼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有文化。


文人們端午吃粽子就是一個明證,比如說,那粽葉非得是太湖里的,那糯米非得黃河邊上的才好……


古人吃粽子,花樣繁多


元稹喜歡“萌”粽子


綠粽新菱實,金丸小木奴。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表夏十首》


粽子不僅要有碧綠的外衣,還要有小巧的身材和白玉般的內(nèi)在。


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


筋軟涼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別有風味。


這吃得不僅是粽子,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和文藝青年的情懷。



蘇軾喜歡甜粽子

不獨盤中見盧橘,時于粽里得楊梅。

——《皇太后閣六首·其一》


端午佳節(jié),在進貢給皇太后的眾多的美味佳肴里,唯獨對以蜜餞為餡的粽子贊不絕口。


可見蘇東坡是甜粽黨的有力支持者,甜黨們趕緊搜集整理一下東坡的詩詞,為甜黨王道再樹一面大旗。



林蘇門卻鐘情咸粽子


一串穿成粽,名傳角黍通。

豚蒸和粳米,白膩透纖紅。

細箬輕輕裹,濃香粒粒融。

蘭江腌酺貴,知味易牙同。


清代林蘇門細致的描述,完全暴露了他對火腿粽子的心心念念。


紅艷艷的火腿,白糯糯的粳米,有誰能拒絕一個香香糯糯的火腿大肉粽呢?


除了甜黨,沒有人!



陸游愛辦派對吃粽子


端午數(shù)日間,更約同解粽。

——《過鄰家》


有好吃的不能獨享,約好朋友一起分享,才是粽子的正確食用方式。


看來陸游算是個比較喜歡熱鬧的“派對達人”,端午休假,不如親朋好友一起約個粽子?


既健康又管飽,安康端午,首選約粽!



不過,熱鬧繁華的背后總是寂寞空虛冷,每一個節(jié)日都會引發(fā)他們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端午當然也不例外。


喜歡獨自散步的詩人們,也免不了在節(jié)日里思鄉(xiāng)。


像宋代詩人朱松就在他的《重五》一詩中寫道:


異鄉(xiāng)逢午節(jié),臥病此衰翁。

竹筍進新紫,榴花開小紅。

山深人寂寂,氣潤雨蒙蒙。

煮酒無尋處,菖蒲在水中。


古人沒有電話,只能托些個花花草草、菖蒲艾葉什么的寄托一下對親人的相思,若是如現(xiàn)在這般通訊發(fā)達,一個電話便可聽到鄉(xiāng)音,就不會有這些讓人讀來肝腸寸斷的詩句了吧。

皇家的端午,禮物繁多


百姓要過端午,皇家也是不例外。


節(jié)日這天,皇上要向朝中的臣子賜予夏衣。


這個工作很仔細,所賜的衣服用輕薄的細葛為料,還要根據(jù)臣子的身材縫制,讓他們穿著合身。


杜甫《端午日賜衣》詩中寫道: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宮衣上面居然還有我杜甫的名字啊!夏衣的輕軟高級,細葛含著微風,香羅白如積雪。


夏衣上面的題名墨跡尚濕,穿在身上感到十分清涼。


衣服長短合身,自己終身感戴皇恩。


杜甫當時任左拾遺,是個八品小官,他能受賜夏衣,可見皇上端午賜衣的范圍十分廣泛。



皇上賜予臣子夏衣,地方官吏向皇上敬獻夏衣。


杜甫有《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詩中寫道:


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夏衣像云霧般輕柔,拜跪題封,敬獻給尊敬的皇帝陛下,可見一片忠孝之心。



皇上向大臣賜“百索”


因為五月是民間信仰的惡月,五月五日有被看作惡月中的惡日。


傳說宋徽宗是五月五日出生的,出生在惡日,他心里十分郁悶,于是便把生日乘以二,改成了十月十日。


不惜把自己從居家愛妻的金牛座改成萬事糾結(jié)的天秤座,可見端午出生確實不受人待見。



除了老百姓常用來驅(qū)邪的香草,皇家還有特殊的恩賜


古代端午,皇上還要向臣子賜贈“百索”,百索,就是長命絲繩,是用五色絲線編結(jié)的繩索,又名長命縷。


唐代詩人竇叔向有《端午日恩賜百索》,詩云:


仙官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

馀生倘可續(xù),終冀答明時。


皇上賜予長命縷,深深感動了這位詩人,他說此事之大足可驚動蛟龍,恩情之深足可曉諭犬馬,表示在有生之年盡力報答圣明的心情。



古代端午節(jié)有贈扇之風


端午節(jié)送扇子,源自南朝宋明帝劉彧的皇后王貞風。


貞觀十八年端午節(jié),唐太宗李世民用飛白書,寫了“鸞鳳虬龍”等字,筆勢驚絕,對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要移風易俗,取扇子“清風”之意,以增加美德,于是端午贈扇變成了有官方認證的高雅活動。


時至宋朝,端午節(jié)贈扇就比較常見了。


歐陽修、晏殊、蘇東坡、蘇轍、周必大等都寫過這樣的詩,就連蘇東坡也有《端午帖子詞.皇帝閣六首》的下水作文。



明末時,因為皇帝喜歡,端午節(jié)賜扇搖身一變成了官方制度。


皇帝賞賜給百官扇子,扇面上寫上贊美鼓勵的詩詞,大家很優(yōu)秀,上班辛苦了,特發(fā)此扇,以資鼓勵,倒也不失為一種調(diào)動員工積極性的好策略。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今天你吃粽子了嗎?甜的好吃還是咸的好吃呢?


不會有單位連粽子都沒發(fā)吧?


雖然小編沒有看到龍舟賽,沒有夏衣,沒有百索,也沒有扇子,但好歹還有四個綠豆糕和兩顆咸鴨蛋呢~



古人的端午節(jié)怎么過?吃粽子,送夏衣、“手環(huán)”、扇子?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石首市| 奉节县| 巍山| 霍林郭勒市| 涞水县| 博爱县| 河池市| 江西省| 广州市| 当雄县| 青岛市| 海口市| 岳阳县| 剑河县| 阿克苏市| 临泉县| 登封市| 湛江市| 来安县| 通许县| 鸡泽县| 荣成市| 中方县| 平原县| 武城县| 浙江省| 工布江达县| 江永县| 河池市| 绥中县| 开鲁县| 镇宁| 景洪市| 鹤壁市| 平邑县| 香格里拉县| 炎陵县| 德阳市| 金门县| 收藏|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