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報杯參賽作文(未經(jīng)允許不可轉(zhuǎn)載)
火爐
一片皎潔的月色,伴著寒風,肅穆參雜著寂寥。受不了電燈的冷光,翻箱倒柜,終于找出來了一盒火柴,擦著,呲的一聲,火光和熱乍起。
每每燃起火柴,總是想到老家的火爐,四四方方的鋼架,中間放著一個鐵鍋,點火,放木炭,爐子一生,我們常常就要圍坐一天了??净穑∨?,話家常。記得小時候,爐子在冬天是天天都要生的,那時候還沒上學,圍著爐子就總是昏昏欲睡,而爐子又是從早生到晚,我也從早到晚地臥在媽媽的腿上,屋內(nèi)是一家子人圍著爐火,臉泛著紅,還看見媽媽的眼里閃著光,門在吱呀的響著,風在屋外呼呼地吹,我也常常想象著,明天的白茫茫一片雪。
“媽媽,明天早上我要去打雪仗”
“好啊,明天帶你們?nèi)ザ蜒┤恕彼盐椅娴馗訃缹嵙恕昂么蠛么蟮囊粋€”
我咯咯地笑了,媽媽趁機撓我下巴的癢癢,笑得更歡了。約莫到了半夜,媽媽的腿,抖啊,搖啊,搖搖床一樣。火爐把臉烤得熱烘烘的,允著手指,睡著了,在夢里打了個雪仗。
有一年,爸媽去外面打工,我在老家上幼兒園。幼兒園不讓生爐子,總覺得少了點安全感,總會哭鬧,好在我外向,慢慢適應(yīng)了。幼兒園上孔子,上弟子規(guī),上三字經(jīng),上到“家”的意思,不知為何,我那時就想起了火爐,想到火像色彩一樣慢慢將屋子暈染,又想到有很久不見的爸媽。我說家就是火爐,有人笑了,他們不理解,也許對千萬個人言,“家”有千萬種意思。老師辦公室里有暖氣,我一直覺得沒有火爐暖和。
放學回家,差不多鄰里炊煙都裊裊升起了,飯菜香四溢,聞著都是享受。垂涎三尺,要快步回家解饞。天氣好,把桌椅搬出,邀夕陽共進晚餐,人多,飯總要吃到天空披星戴月,太陽留下了一抹紅。妹妹說冷,爺爺即刻就搬來了火爐,我們就在火爐旁寫作業(yè),我總是分著心,看發(fā)光的木炭入迷,烤的通紅,琥珀一樣,發(fā)著熒光,那時好像在想什么,不過,記不得了。
再后來,我就隨著爸媽背井離鄉(xiāng)了,老家也拆了院子裝修新房。五年級的時候,姐姐中考,沒回老家,鄉(xiāng)思積蓄在心頭,我思念,我感懷,我沮喪,我痛哭流涕。我小心翼翼地把記憶碎片撿起,但腦海中仍留下了空白。時間總歸要流逝,回憶會是我最后的依靠,可惜,記憶仍從隙縫中,如流水,流失了?;馉t,會很難見到了。
初中,時逢春節(jié),回見故鄉(xiāng)。路,越發(fā)地遼闊,心,越發(fā)的舒暢。記憶一點一點地被找尋。我們哼起了歌,爺爺教的。星子掠過車頂,看,滿天繁星在歡迎,游子歸鄉(xiāng)。天上的星星數(shù)不清,撲騰閃出,撲騰隱退。不禁地,又想到火爐,通紅的木炭,啪嗒,閃出一點星火,浮游在空中,飄零,光芒漸漸地隱退,又漸漸落下,終變?yōu)榛覡a。當時,我是看的入迷了的。
回到老家,已是半夜。開門的是爺爺。
“爺爺!”
“誒!”
沒有過多言語,我們便相擁在一起。不必過多在意,爺爺?shù)念^發(fā)花白,皮膚松弛,時間總歸要流逝,得以相見,才是最美好的事。記憶涌現(xiàn),回憶起在這里的一點一滴。一磚一瓦,一朝一夕,哦對,火爐,現(xiàn)在,該在客廳燃著了吧?火光和熱充斥著腦海,快步走向客廳。眼前浮現(xiàn)著,一家人話家常,媽媽眼里的光,琥珀般的木炭,臉頰通紅,火光和熱,熒光,星火,火爐!
打開客廳的門,沒有火爐。電熱箱在沙發(fā)下擺著,不禁有些失望。說來也可笑,我為什么會執(zhí)著于火爐呢。我摸了摸電熱箱,是冷的,總覺得有些東西少了,不只是火爐。
爺爺看向我:“孫兒,冷?”
我坐下,看著空曠的客廳,白墻反射著電燈的冷光:“不冷,額。。。有點吧?!?/p>
后面我才知道,火爐放到了閣樓,很久沒用,和七八十年代的老舊播音機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