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wèi)3》美第奇軍隊裝備考據(jù)——載具類
作為美第奇共和國的武裝力量,美第奇軍隊裝備有各式武器裝備,囊括海陸空,盡管它們都是些退役貨??紤]到版權問題,游戲中的軍用載具一般是多種現(xiàn)實載具的特征雜糅或對某款載具稍作修改而成,下面筆者會對游戲中的載具進行考據(jù),如有疏漏還請指出。
圖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其中游戲載具圖片引自正當防衛(wèi)3wiki(因為電腦裝不下JC3),侵刪

1.地面車輛
美第奇全國路網(wǎng)發(fā)達,加之國防壓力不大,因而軍隊傾向于選擇輪式車輛作為主力裝備。叛軍的繳獲款與政府軍的款式存在外觀差別,如伯克羅斯2100車頭的防水布不見了,這些并不影響使用表現(xiàn)。
1-1?帕沃克U-15(Pavouk U-15?)

軍用的摩托車,用于偵查或巡邏,缺乏防護,聽說野地表現(xiàn)比公路好?
關于摩托車,作者不甚了解,可能類似鈴木DR650

1-2 烏爾加 獵犬7型 v8(urga ogar7 V8)越野車

四輪高機動越野車/UTV,有安裝兩挺烏爾加 弗多瓦89式(Urga Vdova 89)機槍作為航向機槍的變種,在一些特定地點可以看到rico開著載有炸彈的它沖向政府軍陣地(挑戰(zhàn)),結局多數(shù)時候是連人帶車倒扣在山崖下
從外觀上看,該車設計上偏向于越野賽車或者UTV,例如Polaris RZR 1000 Turbo (北極星剃刀1000渦輪版),這類車輛可以適應越野環(huán)境下的顛簸和撞擊,也適合美第奇軍隊野外追擊某鉤爪男等敵對勢力

1-3 威瑪納爾越野車(Weimaraner W3?)

軍隊最常使用的越野車之一,性能優(yōu)良,俯拾皆是,跑圖優(yōu)選。可惜作為輕型越野車,它缺乏裝甲,窗玻璃不防彈,車內人員沒下車就可能被一鍋端,手榴彈或U39步槍清空彈匣也可以摧毀它。另外,打爆一側前輪可使其快速失控翻覆,讓你有精力應付其他敵人或甩開尾巴。除了軍隊,民間也有部分用戶使用三手吉普車,找到后可以用直升機把它吊到車庫里,飛行時注意保持穩(wěn)定。
車輛原型奔馳g級,知名越野車,也是歐洲多國軍隊的選擇。

題外話,為了強化生存能力,麥格納斯太爾(Magna Steyr)公司推出了梅奔G級LAPV裝甲車,裝甲足以抵擋.50重機槍和地雷。不過迪拉維羅政府是不可能拿到這個型號的,因為他們已經被打倒了,而且筆者最愛的掏窗戶戰(zhàn)術對它不起作用。

1-4 烏爾加 63A突襲者越野車(Urga Szturm 63A?)

中型四人座越野車,加強了護甲,甚至可以抵擋CS“奧朱爾”主炮的一次炮擊,窗玻璃也能防彈,再也不用擔心被掏駕駛員了。此外,車頂安裝有重機槍,由副駕操作,雖然沒有防盾,但也能擋下來自正面的一些射擊(你很難準確瞄準機槍手),其他位置也有供車內人員探出射擊的天窗。雖然車頂看起來可以放高射炮,但是筆者無論任何都不能把高炮放上去。
車輛大體是虎式裝甲車的風格,但是車斗像是悍馬,被打掉后更明顯,虎式裝甲車的后方是座位和后門。

另外,如果你在某個地方看到了浮空的重機槍,那只是一輛隱身的斯圖姆63A。至于原因,大概是被巴瓦里姆元素影響了吧()

1-5 烏爾加 富拉570(Urga Fura 570?)

六輪MRAP,可以裝下一個班還多些(12人),操控性意外的好,裝甲也不錯,有時候可以抵擋M488核彈的爆炸,就是車太大,容易撞東西。在隨機任務“Juggernaut”(破壞神?)中,叛軍會讓你搶一輛這玩意到指定地點。
總體上接近BAE凱門鱷裝甲車,可惜沒有機槍

1-6 冠石犰狳(CS Baltdjur)

六輪ACV,不僅有機槍和更快的速度,還有兩棲功能,不過高臺跳水可能損壞車本身菲律賓式入水,畢竟都沒學過。另外,這輛車有全景攝像頭,駕駛員靠攝像機畫面開車,所有人都被車身保護,完全避免了被敵火力殺傷的可能(除了機槍手)
現(xiàn)實中專門的輪式兩棲裝甲車數(shù)量比較少,一般是普通裝甲車兼具兩棲功能,而巴特朱爾的車身融合了奧地利潘德裝甲車的車身和韓國斗山“黑狐”裝甲車的底盤布局


1-7 烏爾加 伯克羅斯2100(Urga Bkolos 2100)

四輪裝甲車,擁有76mm主炮,射速較快,加上較硬的懸掛帶來的瞄準穩(wěn)定性,可以應對多數(shù)情況,但生存能力不如CS 奧德朱爾。另外,有報告稱部分伯克羅斯裝甲車的主炮彈道高于準星,解決方法是瞄準地面后重進載具,科爾維特炮艇也有類似情況,大概是退役貨的技術故障吧(一個bug)
車體類似潘哈德AML,炮塔則是梅卡瓦MK1


1-8?冠石野獸(CS odjur)

8輪突擊炮,盡管軍方稱其為坦克。作為軍中最大的戰(zhàn)斗車輛,CS奧朱爾擁有90mm主炮和14mm并機(還有倆不干事的航向機槍),火力強悍,盡管軟趴趴的懸掛和缺乏穩(wěn)定器讓行進間射擊和短停射擊變得困難,炮管會因為后坐力或慣性上下亂晃,但是仍不能撼動其在美第奇裝備序列中的地位——沒人可以正面抵抗滑膛炮和重機槍,除了反抗軍的那個男人,甚至他也不行。此外,據(jù)說用一些邪門方法可以讓它的極速突破170,下文的帝國坦克也是,野獸力量覺醒
意大利的半人馬B1突擊炮與之相似,但性能更強,包括裝備有雙穩(wěn)和更大的主炮,果然美第奇的是退役貨色

1-9 帝國巴瓦里姆坦克(Imperator Bavarium Tank,有時候機翻會變成“巴伐利亞帝國坦克”)

美第奇軍隊的地面王牌,可以啟動巴瓦里姆護盾免疫4秒的射彈和爆炸傷害(護盾充能時間4.5秒),充能音效略顯奇怪且護盾無法抵御近戰(zhàn)/撞擊,伊甸火花和M488可以有效克制其護盾,本體防御力略弱于野獸突擊炮;武器方面,帝國坦克安裝有雙管主炮,盡管每次射擊只會用其中一門,沒有并機;駕駛體驗方面,雖然相比野獸來說懸掛還是軟趴趴的,但是速度更快。
車身還是原來的半人馬,但是炮塔變成了AMOS迫擊炮

1-10 斯特里亞 奧布雷羅輕卡(Stria Obrero)

政府軍公路運輸大宗貨物的首選,礦山區(qū)域數(shù)量眾多,總體上沒什么特點。另外,有人發(fā)現(xiàn)反抗軍和政府軍的奧布雷羅輕卡會重疊出現(xiàn)并發(fā)生大爆炸,又或者某輛奧布雷羅輕卡一夜之間只剩下車身部分零件漂浮在原位,想來又是一個巴瓦里姆元素造成的慘案(bug)
造型類似菲亞特依維柯619(?Fiat Iveco 619)

1-11 軍用列車

美第奇軍隊的裝甲列車,用來運輸載具和建材,自身也有導彈作為防御手段。另外,由于運輸?shù)妮d具并未作固定,有時候可以在鐵軌上撿到意外掉落的冠石7型“雷鷹”戰(zhàn)斗機,主線劇情中操作車載的伯克羅斯2100射擊敵列車時會因為后坐力而掉出平車(運載它的那節(jié)火車)。另外,通過用鉤爪把防空導彈等拖車串聯(lián)到動力足夠的載具上,你也能有自己的小火車。筆者曾試著把防空導彈連接到劇情里護送對象的63A突襲者上以協(xié)助對抗政府軍的直升機隊,結果這輛車動力不足,只能拖著導彈慢慢爬,最終不得不切斷纜線。
在現(xiàn)實中,裝甲列車在二戰(zhàn)后基本離開了各國裝備序列,但是也有例外,如俄羅斯就有幾列裝甲列車,其中有部分在烏克蘭巡邏,阻止可能的敵軍破壞行為。美第奇軍隊使用裝甲列車的目的也是防止國內的叛軍干擾鐵路運輸


2.飛行器
為了配合陸軍在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進行行動,也為了和盟友協(xié)同作戰(zhàn),美第奇組建了專門的陸航部隊和空軍。
2-1 CS彗星(CS comet)

政府軍的中型直升機,根據(jù)布局推測可能曾是艦載直升機,一般見到它時左右兩邊都會長一個狙擊手。飛機本身沒有武裝,可以吊起中小型物體,不過還有更能裝的。
飛機近似NH90,正好后者被澳大利亞和挪威軍隊認為不堪用,也符合美第奇軍隊二手貨建軍的特點

2-2 CS 納瓦霍

沒有機炮的武裝直升機,好在導彈夠給力,可以快速掃平前哨站或破壞大型基地/城市的設施。飛機載有兩種導彈:高速飛行的64式“火山”(看發(fā)射器模型,應該是制導火箭彈)和大威力慢速的99式“衛(wèi)道士”(64 Volcanus和99 Vindicator),后者可以一擊摧毀絕大多數(shù)載具。據(jù)稱有人在費諾一號前哨站發(fā)現(xiàn)了無人駕駛的納瓦霍直升機,可能是巴瓦里姆元素影響其電子設備導致的異常(bug)
飛機有點像AH129,但是螺旋槳根部略高,首尾造型也不同

2-3 烏爾加雷霆D型(Urga Hrom D)

強大的武裝運輸直升機,裝備有亞努斯88M加特林和95式火山導彈(Janus-88M-Minigun和95 Volcanus),裝甲和運輸能力也十分突出,在老練的飛行員手中不輸烏爾加復仇者,但是機體笨拙,難以躲避防空導彈。
飛機機身采自CH-53E,而動力系統(tǒng)受到UH60影響。


2-4 烏爾加復仇者(Urga Mstitel)

造型流暢的直升機,采用無尾槳設計,操控靈敏,還有持續(xù)時間15秒CD5.5秒的護盾(不保螺旋槳),飛機機身兩側有7.62mm的烏爾加火神三管機槍(注意銘文)和導彈(從外形上看,應該是99式“衛(wèi)道士”導彈),可以快速壓制敵軍。另外,該機的黃金版本(迪拉維羅座駕)極其皮糙肉厚,原版的武器對其損傷不大或是難以瞄準(伊甸火種克制能量盾),最快速的方法是趁其關閉護盾時用鉤爪將其機尾連接至地面而后收縮纜繩,可以使其快速傾覆墜毀,筆者在M488核彈耗盡后用上了這種辦法將其秒殺。
飛機在設計上可能受卡52啟發(fā),采用無尾槳設計取代傳統(tǒng)的尾槳。


2-5 烏爾加紅隼(Urga Postolka)

輕型攻擊直升機,適合空中偵察和消滅小股敵人,但是也因為發(fā)動機功率較小,會被抓鉤硬生生拉至墜毀
總體上看像是變短的休伊直升機,但是發(fā)動機附近也有點像空客H135


2-6 烏爾加 海鷗(Urga Racek)

輕型偵查直升機,速度不快但小巧靈活,安裝有浮筒,適合水上搜救。
原型是貝爾47,能喚起一些人的童年回憶


2-7?冠石 7 型雷霆鷹(CS7 Thunderhawk)?

高速輕型戰(zhàn)斗機,機翼可折疊,裝備M98機炮和M62導彈,機動性較強。叛軍用它空投物資集裝箱,PLDS-H“狄俄尼索斯”空襲指示槍召喚的空襲和西瑪萊昂中央指揮部的防衛(wèi)轟炸也是由它進行。
總體上類似幻影2000,進氣道的處理讓我想起了蘇25


2-8 U-7 捕食者(U-7 Dravec)?

重型攻擊機,攜帶大量炸彈和火箭彈,鍵盤飛行新手的福音。
總體設計類似蘇27,機翼參考了F18,進氣口來自臺風,看起來屬于很眼熟卻想不起來的類型



2-9 U41 翼龍(U41 Ptakojester)

政府軍的運輸機,負責投遞各種東西,最常見的是運輸空降兵。
垂尾來自安225,機身是安124


01-2 卡門 信天翁(Carmen Albatross)

反抗軍的二戰(zhàn)古董戰(zhàn)斗機(所以編號也是反過來的),低空低速性能良好,機翼可折疊,也許曾經是艦載機,現(xiàn)在倒是可以塞進U41運輸機里。根據(jù)一位不具名人士的說法,戰(zhàn)機的名字來自約瑟夫·卡門·勞里諾(Joseph Carmen?Laurino),一位開發(fā)團隊成員已逝的父親,他是老式戰(zhàn)斗機的狂熱愛好者。
倒鷗式機翼讓人想起F4U戰(zhàn)斗機,機身則是野馬和拉-5的結合體。




3.水面艦艇
美第奇全國有錯綜復雜的水系,軍隊也組建有一支艦艇部隊,雖然基本是黃水海軍。劇情中可以看到一個建立在巨大船只殘骸附近的反抗軍基地,那艘船實際上是航母,證明在過去的某個時間段,美第奇曾有一支規(guī)模龐大的艦隊。
3-1 冠石強制者77型(CS Powerrun 77)

政府軍的大型噴水推進式巡邏艇,兩舷各有一挺重機槍,后甲板可以運載小汽車大小的物體。雖然駕駛艙窗戶不防彈,但消滅駕駛員不能摧毀船只,重機槍仍會開火,數(shù)量一多就很難對付。
船體總設計來自薩博CB90巡邏艇,不過CB90的船體中段載員艙部分為了預留行走通道而做得更高些


3-2 冠石典獄長29型(?Custode 29?)

小型巡邏艇,船頭有重機槍,生存能力不佳,瞄準駕駛臺的一發(fā)炮彈就能消滅船上兩人。
現(xiàn)實中這類巡邏艇被美軍稱為“PBL”,作用就是巡邏河道,輔助地面部隊,偶爾被派去對抗泛濫的亞洲鯉魚。沒有找到相似的型號,可能機槍是后來加裝的。
3-3 護衛(wèi)艦(Corvette)

政府軍最大的武裝船只,其實是炮艇。雖然擁有76mm主炮,但不防彈的駕駛艙玻璃和笨拙的操縱手感對處于圍攻中的玩家來說有些危險,尤其是考慮到Rico在船上的散步速度,所以謹慎使用,另外往后甲板塞防空導彈可以增強其生存能力,只要它不掉下來。
造型有點像瑞典的T131 HSwMS 北雪平級快速攻擊艇,不過沒有原艦的533mm魚雷和RBS-15反艦導彈(最新型號是RBS-15 Mk.3 “岡格尼爾”,但是北雪平級早已退役)

3-4 烏爾加 河馬(Urga Hroch)

外觀復古的登陸艇,很難不懷疑是二戰(zhàn)遺留物,不過機動性、生存能力和運載能力都不錯
登陸艇的駕駛艙一般是正后方而且比較高,也有放在側面并打通載貨甲板做前后門的,所以游戲中的登陸艇看起來有點奇怪,好在駕駛時也是第三人稱。這里貼一張差不多的。


參考資料:
載具譯名:《正當防衛(wèi)》系列武裝力量小百科:美第奇武裝部隊 - 嗶哩嗶哩 (bilibili.com)
Polaris RZR 1000 Turbo的照片:美式越野大派對——體驗巴哈1000非正式比賽日活動
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2172712/
斯太爾的LAPV:"Mercedes-Benz G-Class LAPV Spy Shots"?https://gtspirit.com/2016/01/31/mercedes-benz-g-class-lapv-spy-shots/
北雪平級快速攻擊艇資料:https://www.seaforces.org/marint/Swedish-Navy/Patrol-Vessel/Norrkoping-class.htm
游戲內截圖和信天翁戰(zhàn)機的名字來源:正當防衛(wèi)3wiki https://justcause.fandom.com/wiki/Just_Cause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