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格拉斯第十一交響曲 (2016)
? ? ? ? 對菲利普·格拉斯音樂的喜愛已經(jīng)越來越多了。任何懷疑者可以從聆聽作曲家的晚期交響曲開始,比如第9號或第11號交響曲。這首第11交響曲,是一部雄心勃勃的作品,由布魯克納林茨管弦樂團、伊斯坦布爾音樂節(jié)和昆士蘭交響樂團委托制作,于2017年1月31日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演。在首演中,丹尼斯·拉塞爾·戴維斯Dennis Russell Davies指揮了布魯克納林茲管弦樂團,原班人馬為the Orange Mountain Music廠牌錄制了CD。

?
? ? ? ? 交響曲分為三個樂章,時長40分鐘,是一部相對較短的交響曲,但有足夠的動力和節(jié)奏的爆發(fā),常常證明了這部作品比生命更重要的品質。以第一樂章為例。主旋律的爆炸性是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當它第一次出現(xiàn)時,給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這部交響曲的特點是各部分的主題多層次的元素和復調寫作。盡管這種描述可能會讓一些潛在的聽眾望而卻步,但作曲家處理這些復雜層次的方式確實帶來了非常好的音樂語言。
?
? ? ? ? 第一樂章以一個猶豫不決的黑暗進行曲開始:低沉的銅管與弦樂進行神秘的對話,聽起來像是一個充滿期待的引子。當小鼓部分不斷后退時,人們不禁要問,這將會導致什么?人們期待著節(jié)奏的全面發(fā)展,但菲利普-格拉斯沒有這樣做,而是讓主旋律爆發(fā)出來:一波波憤怒的、火山般的弦樂琶音和熾熱的銅管樂,接著是第二個更有彈性的主題,這是格拉斯熟悉的交織和弦進行和多種節(jié)奏的風格。軍國主義的聲音自始至終都很明顯,盡管被壓制住了。當這個樂章在類似于開頭的進行曲中結束時,人們意識到一直以來附加在它身上的敘述性元素。最后,戲劇結束了。仿佛回到了日常平凡的常規(guī)。
? ? ? ? 所有這些動蕩的聲音都屈服于第二樂章的空靈特質,它有一個夢幻般的引子。如果第一樂章可以被描述為一個戲劇性的情感陳述,所有的噪音囊括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潮流,那么第二樂章則是對內心平靜的一種嘗試。不過,在有些時候,人們還是感覺到了即將到來的緊張氣氛的暗示。事實上也是如此,該樂章發(fā)展成了一個安靜與喧鬧交錯的游戲,彼此交替進行。只有當弦樂和豎琴再次進入時,就像在樂章開始時一樣,才有了實際結束的暗示。這究竟是一種告別的姿態(tài),還是一種慰藉的姿態(tài),將由個人來判斷。
?
? ? ? ? 至于第三樂章,似乎有一個背景故事。丹尼斯·拉塞爾·戴維斯告訴我們,當菲利普·格拉斯在排練會議上聽到布魯克納林茨管弦樂團時,他對這個終曲并不滿意,并決定重新編寫其中的一部分。最終的成品與其余的交響曲不同,該樂章一開始就有一些沉重的打擊樂(該作品共要求9名打擊樂手),這些打擊樂貫穿始終,其作用也至關重要。當銅管樂器演奏前幾個樂章中聽起來很熟悉的主題時,打擊樂器不斷打斷這些主題,部分是異國情調,部分是軍隊的行進節(jié)奏。有趣的是,結尾是矛盾的:在許多狂熱的華彩段之后,它讓人想起了約翰-亞當斯,但卻以格拉斯式的幽默和風格表達。?
? ? ? ? 這首實質性的當代音樂作品,把它放在極簡主義流派下,會破壞對這部優(yōu)秀的作品解讀。 在《衛(wèi)報》的一次采訪中,菲利普·格拉斯說,人們不相信他寫的是交響樂。這可能是真的,原因有很多。公眾大多都把菲利普·格拉斯定性為電影原聲帶作曲家,一個作曲家既可以受到公眾的歡迎,也可以創(chuàng)作出重要的作品(想想阿爾沃·帕特不就是如此嗎?)。

? ? ? ? 菲利普·格拉斯的交響曲是這一點的完美證明,正如他的第11部作品所顯示的,所有的格拉斯元素都在這里,但他的風格已經(jīng)進化到最好,同時保留了我們熟悉的憂郁品質,使他的音樂聽起來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的個性化。而且,這位作曲家還有更多的作品要做,截至2021年他已經(jīng)完成了14部交響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