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無極限!來自篝火的 PlayStation 5 初體驗

作者:九月
上周早些時候,我們來到了 SIE 上海辦公室摸到了還沒正式發(fā)售的 PS5 主機。
PS5 的外觀已經(jīng)沒什么懸念了,第一印象是確實夠高夠大,用手試著拎了下,直觀感覺比最初厚版 PS3 還要重,畢竟本身的確也比厚 PS3 要高一些。

就像之前外媒透露的一樣,PS5 的機身的確也細節(jié)滿滿:主機「立領(lǐng)」部分內(nèi)側(cè)和手柄下半部分掌托材質(zhì)紋路是由細微的「△○口×」構(gòu)成,細微到肉眼需要非常仔細才能看到。至于一些網(wǎng)友擔心的「會積攢污垢」問題,其實可以不用擔心,這些都是很淺的表面紋路,就和 DualShock4 的方格防滑紋路差不多,基本上沒有藏污納垢的可能。

主機本體開機和退倉鍵位于機身正面下方,實體按鍵,兩者大小不一樣,一般不會按錯。PS4 初版的那種觸摸式按鍵雖然科技感十足,但誤觸概率高,實用角度還是實體相對方便。用于傳輸數(shù)據(jù)的 USB-A 和用于連接手柄的 USB-C 在按鍵上方,空間很大,不會出現(xiàn)類似 PS4 那種稍微大一點的優(yōu)盤就塞不進去的情況。

不太好通過照片演示的似乎只有主機橫放和豎放的支架安裝了。這次 PS5 本體造型比較特殊,沒辦法像以前那樣直接橫過來放穩(wěn),需要通過隨機附帶的底座來完成 —— 縱向放置也是這個底座。
在縱向放置時,底座和主機本體通過一枚一字螺絲連接。是類似一些相機快拆板的那種免螺絲刀設(shè)計,用一枚硬幣就能擰開,但不借助道具還是不行。如果能設(shè)計成螺絲本身自帶個手擰扣環(huán)就更方便了。
改成橫向放置的話,底座自帶一個卡扣,在主機背面接口附近有兩組稍大的「△○口×」標記,其中左右兩側(cè)的「口」位置剛好就是底座的卡槽,是個蠻有意思的設(shè)計。可惜現(xiàn)場的都是測試機,背面接口附近禁止拍照。

主機在運行時噪音控制非常到位,我湊著耳朵過去聽,能聽到風扇的動靜,但大概距離一米左右游玩就幾乎感受不到噪音了,比?PS4?Pro?跑著跑著就仿佛起飛好上太多。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現(xiàn)階段的游戲還沒能充分發(fā)揮?PS5?機能,犯不上風扇全開。
接下來簡單談談手柄。索尼在這兩個世代對手柄的「革新」都挺狠的,不再像 PS1~PS3 時代一直都沿襲了經(jīng)典造型。新手柄「DualSense」握把部分更寬厚,有點接近隔壁家Xbox本世代的手柄設(shè)計,但沒「寬厚」到那個程度。根據(jù)參數(shù),新手柄的重量比 PS4?手柄重了 67 克,實際拿在手上反而沒太留意,或許是由于更大的接觸面積分散了重量。

手柄按鍵布局和 PS4 基本一致,原本圓形的 PS 按鍵變成了 PS Logo 形狀,不易誤觸 —— 此前搓《街頭霸王 V》時我不止一次不小心碰到了 PS 鍵,被對面笑稱作弊。PS按鍵附近多了一枚長條按鈕,功能是長按后會整體靜音 —— 整個電視一下就沒了聲音,有些特殊情況還是蠻方便的,比如忽然要接聽電話,老板吼你安排工作,或者你媽喊你吃飯。靜音后這個按鍵會亮起橙色指示燈提示狀態(tài)。
更多的手柄細節(jié),我們結(jié)合主機內(nèi)容說明。
這臺測試機內(nèi)置作品不多,只有《宇宙機器人無線控制器使用指南(即 Astro's Playroom)》和《麻布仔大冒險(Sackboy A Big Adventure)》兩款,都是首發(fā)的第一方,其中前者已經(jīng)免費內(nèi)置于主機,可以理解為新手柄的使用教程。
以往 PS4 自帶的《游戲房間》和 PSV 的《Welcome Park》定位都是小品級游戲,最大的意義是讓用戶迅速熟悉手柄操作,以及新功能展示。這次的《宇宙機器人無線控制器使用指南》雖說官方中文名是「使用指南」,但實際給我感覺非常超出預期,基本可以視為一個 40?美元級的標準游戲了。

相比煥然一新的外形,這手柄進化最大反而是內(nèi)部的振動模組和扳機,可能這也是手柄為什么重了近 1/4?的原因。就像此前宣傳提到的,玩家能通過手柄真實地感受到拉弓、騎馬、踩油門等不同動作細致入微的區(qū)別。具體到這游戲里:我們在初期能翻到一把加特林,噠噠噠噠冒藍火那種,拿在手上扣下扳機,這時?R2?鍵的確也是噠噠噠噠的在給予反饋,不是肉乎乎的振動。

觸覺反饋其實就是更細膩的振動表現(xiàn),可以理解為?Switch?Joy-con「HD?振動」的另一種版本。拿在手上的觸感很細膩,在進游戲那個流程中那個小機器人掉進手柄的流程中,能細致地感受到似乎有一個個的小東西在手柄中振動,蠻有意思。至于能不能實現(xiàn)《1-2-Switch》那種數(shù)球操作,暫時還沒有游戲能測試,蠻期待的。
兩枚自適應扳機有個很神奇的設(shè)計:平時按下去是沒有任何阻尼和段落感的,但在一些特定游戲特定場合,扳機會出現(xiàn)明顯段落感,要稍微用力才能按到下一個「臺階」,原理不明。
這「教程」的玩法,如果一定要舉例的話,有些像《超級馬力歐?奧德賽》一類的 3D?箱庭跳躍游戲,在場景中收集金幣與隱藏物品,與小怪物和?NPC?們互動,尋找通關(guān)道路。

作為一款第一方預裝作品,展現(xiàn)自家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彩蛋」自然不會少。經(jīng)歷了四部家用機和兩部掌機的積累,PlayStation?品牌所沉淀下來的內(nèi)容已經(jīng)不少,無論是令人念念不忘的經(jīng)典作品,還是玩家們曾經(jīng)熟悉但早已遺忘的古董硬件。而在《宇宙機器人:游戲房間》中,這類令老玩家們「會心一笑」的驚喜比比皆是。
僅僅在在大約半小時的試玩流程中,我就發(fā)現(xiàn)了《神秘海域》《生化危機 2》《樂克樂克》《ICO》《啪啦啪啦啪》這些游戲的相關(guān)彩蛋,多數(shù)還是有互動的,比如下面這個奎爺與阿特柔斯的小船:

除游戲彩蛋之外,各種硬件道具也塞滿了游戲流程。
旅途中收集到的硬幣可以在游戲中央的大廳玩扭蛋,開出的物品除了一些小機器人主題擺件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官方硬件外設(shè),比如?PS?時代的手柄分叉器、小巧精致但出貨量不多的?PSP?Go?等。這些小東西在獲取后都可以擺在中央的大廳,有些設(shè)備還會有一段有趣的互動。在來到某個大廳后,我一抬頭發(fā)現(xiàn)四周的環(huán)幕是當年 PS3/PSP?的?XMB 界面放大版,這可是我最喜歡的?UI?了!

這款「官方教程」幾乎活用了新手柄的全部機能:一些場景需要用六軸體感控制機器人的方向,劃船時用嘴向手柄吹氣能讓船走得更快,還有一些對應自適應扳機的道具可供互動。
由于時間有限,《麻布仔大冒險》我大概只玩了 10?分鐘不到,這里不做過多展開了。游戲的整體設(shè)計思路和以往《小小大星球》類似,這次是在 3D?的世界中尋找各種?DIY?零件。

另外非常重要的?PS5?UI?部分,我們壓根就沒看到過?PS5?用戶界面,非??上?。這只是一臺測試機,估計是?SIE?方面擔心有什么不穩(wěn)定內(nèi)容或者不便展示的界面。
總得來說,PS5?現(xiàn)階段的游戲表現(xiàn)并沒有給人「驚艷」的感覺,畢竟?PC?硬件的進化速度早就超越主機,以往從?PS2?進化到?PS3?那種令人眼前一亮的事情,在今后的主機更迭中也不會出現(xiàn)了。給我個人感覺進化最明顯的是新的?DualSense?手柄,扳機與振動的提升都非常明顯,不過是否每個廠商都能充分應用這些機能,目前還不好保證。3D?音效方面,現(xiàn)場沒有提供耳機,無法提供任何意見。

因為體驗會就在?SIE?的上海辦公室,活動結(jié)束之后我們還拜訪了一下好久沒露面的添田武人先生,聊了聊最近的工作動態(tài)。雖說是媒體,但我們確實也很久沒見到五仁叔了,最近一次還是 2019?年在深圳舉辦的索尼魅力賞。這一兩年都沒能把更多新游戲帶給國內(nèi)玩家,壓力自然也很大 ——?五仁叔本來就不多的頭發(fā)都已經(jīng)花白了。至于大家最關(guān)心的問題,SIE 上海團隊其實在很久以前就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努力推進著。但到底什么時候能有進展,只能靜候佳音了。
最后給大家道歉:因為?PS5?首發(fā)版實在很難買到,我們編輯部全體成員都沒能搶到海外的原價機器,而現(xiàn)有的國內(nèi)渠道價格又比較離譜,因此沒辦法第一時間給大家?guī)硪皇衷u測與相關(guān)內(nèi)容,十分抱歉?;蛟S下周我們會硬吃一臺高價機器,但不做保證。
懇請索尼各條線的生產(chǎn)方都加緊生產(chǎn),盡快備足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