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基本素質(zhì)——向別人表達尊重的意識

今天學員跟我閑聊說,部門領導在群里指出了一些大家工作上的問題,結(jié)果整個部門就她一個人回應了。
其他人不回應的理由也很簡單——領導說的不完全對。
這讓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差不多也這樣。
群里領導指出大家工作上的問題,沒人回,我也不回;大家都回,我最后一個回。
領導通知開會,別人不動,我不動;大家都動了,我最后一個動。
……
現(xiàn)在已經(jīng)想不起來當時這么做的具體原因了,也許是讓自己顯得不是一個那么“溜須拍馬”……
等我工作三五年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不少初入職場的人也跟當時的我一模一樣……
一、
導致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很好解釋,就是很多人沒搞懂“溜須拍馬”和“尊重”之間的區(qū)別。
舉個例子吧。
別人發(fā)一條跟你相關(guān)的消息,其實就近似面對面地跟你說一句話。
而你看到不回復,也近似你當著人家的面聽見了,卻沒有搭理人家。
別人跟你說一句很正常的話,無論說得對錯與否,基本的回應其實就是對別人最基本的尊重。
如果別人無論說什么,你都說“說得好”,那也許是溜須拍馬。
無論對同事和領導,日常都應該有最基本的尊重。
至于說得對還是錯,完全可以在表達尊重完再通過其他方式去溝通。
而通過“不回復”這樣的方式表達抗議,很多時候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把問題變得更糟。
二、
很多人在家很禮貌,有人到家作客非常熱情。
在外面,遇到陌生人,也非常禮貌。
但換到了職場,這些素養(yǎng)卻全都丟了。
其實在職場上,也一樣應該有基本的“禮貌”。
開會時如無必要,不要玩手機,把電腦合上,認真聽別人講話,就是一種基本的禮貌。
即便是面對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自己的人,也應該有最基本的尊重。
“禮貌”這件事不應該分場合。
三、
在“馬斯洛需求理論”里,“尊重需求”排在了第二,僅次于“自我實現(xiàn)”。
很多人都以為馬斯洛需求理論說的是,只有滿足了前面的基礎需求,才會想到去滿足更高級的需求。
其實不是。
尊重需求是一個人人都有的“普遍”需求。
有句俗語說,你可以讓富人沒有面子,當你不能讓窮人沒有面子。
說的正是普通人對尊重需求的渴望。
全世界,只要是一個正常的國家,都會推崇“禮貌”。
而“禮貌”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向其他人表達尊重。
“禮貌”雖然看起來麻煩了自己,讓別人得到了好處。
但長遠來看,最終受益人還是自己。
有人可能以為我要說什么某人因為特別講禮貌而得到什么兵法的故事了……
且不說這樣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那對運氣的要求未免也太高了。
我曾在職場中遇到過一個晚輩,他跟我說:
不知道為什么,自己在職場中人緣一直不太好,業(yè)務做得也不錯。但一需要跟其他部門交際時,就感覺不如其他同事順暢,有時還需要領導出面……而即便是本部門的領導,也似乎更喜歡那些業(yè)務能力不如自己的人。
很多人遇到這類問題,總覺得是自己在跟別人交際時不善言辭、情商低導致的。
我不這么看。
一個人在公司不招人喜歡、辦點事處處受阻,多半不是因為當時的表現(xiàn)不夠好,而是平時的表現(xiàn)太差了。
做一個“禮貌”的人,不見得會讓我們走什么大運,但一定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少點“沒必要”的煩惱和困難。
堅持日更?第61/100天

職場、成長、人生、情感……無所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