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清華美院考研歷史上最高分得主竟然是這樣的存在
念念不忘
必有回響

本科天津財經大學,注冊會計師專業(yè)
考研初試成績:
考研政治79分;考研英語81分;
專業(yè)1科目148分;專業(yè)2科目125分;
總分433分(2020全院總分第一名)
清華美院考研歷史上目前為止最高分得主
頭文字D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加油站老板的兒子阿樹在
秋名山飆車時輸給了
開GTR的中里毅。

老爸,我要買GTR。
我給你買輛奔馳 !
我要買GTR。
加勞力士!
我要買GTR。
昨天晚上你差點沒命!
昨天晚上我要是開GTR.我會輸?
昨天晚上你要是開GTR.你早就死了!
我要買GTR!
清華是我的GTR
2019年3月,我給我老爸發(fā)了一條微信:
老爸,我想考清華。
老爸沉默了許久,說,辭職吧,我養(yǎng)你一年。
就這樣,我回到家,在海事大學旁租了一個月租300元的床鋪,開始了考研的備戰(zhàn)。
對于我來說,
清華是高考失誤的遺憾,
是重新開始的起點,是我的GTR。
我叫劉驍逸,如果你也曾不安分地逆流而行,你也無所畏懼地與生活豪賭,你也曾經歷低谷
但絕不認輸,那么,我們一樣。

開始
我本科就讀于天津財經大學注冊會計師專業(yè)。
大學期間,相對于專業(yè)課,我更沉迷于視頻剪輯和社團活動。
興趣驅動,說的就是我這種人吧。
2017年畢業(yè),到2019年,我更換過許多工作,當過剪輯師,當過產品經理,跟過劇組,也當過審計。
輾轉三年,我不斷地嘗試新的領域,學習新的技能,為了就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找到能為之奮斗終生的事業(yè)。
虛擬現(xiàn)實先驅Randy Pausch在他最后的演講中說:
Experience is what you get when you didn't get what you wanted。
所謂經歷,是求而不得。入門三分。
在你尋找自我價值的路途上,經歷,錯誤,曲折,都是人生的財富。
三年試錯,讓我對自己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財務工作看到的是數(shù)字,而視頻剪輯也好,做產品也好,看到的是人。這種有情感,有溫度的思維方式與我更加契合。
自此,考研深造,學習交互設計的種子便埋下了。
第一次關注到交叉學科,是徐迎慶老師的一篇訪談——交叉學科,為完整的人而設計。
“設計師應當更多地關注人本身,從而為人帶來更多福祉,讓藝術與技術的價值得到真正的彰顯。”
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理性和感性的結合。交叉學科背后的人文關懷和底蘊,深深吸引了我。
接著我又深入了解了導師們鉆研的項目:用圖像修復技術修復壯麗的敦煌飛仙,為盲人設計顯示器,這些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的靈感涌現(xiàn),讓我看到了,用技術改變世界,用藝術感動世界的力量。
交叉學科研究生,便是我奮斗的起跑線。

智取
01有的放矢
有了奮斗目標之后,就要開始制定策略和規(guī)劃。首要的,就是要了解交叉學科的專業(yè)特點,有的放矢。
交叉學科多口入,多口出,無邊界。
入口方向是需要提前選擇的,分為編程,交互和編創(chuàng)。錄取也是按照方向錄取,基本每年共錄6-7人。
方向的正確選擇是成功的第一步。
以我為例,是從交互進還是編程進,我就經歷了一番思量。
對于我來說,本科財務選擇哪一個方向其實都是完全的跨專業(yè),都需要從頭學起。
最初我是傾向于交互方向的。
6月開始學習手繪并同時也概略性看了看編程的輔導書。
到8月夢清開課前 ,通過和手繪老師的交流以及自我評估,手繪能力雖然有了實質性的突破但是離出類拔萃還是有一定距離的,競爭力并不大;編程的話知識點比較系統(tǒng),材料齊,且大多是偏邏輯的記憶點,比較適合我,短期內的突破是完全有希望的。
最終,我決定選擇編程方向,
來到了夢清的暑期編程方向訓練營。
對于在方向選擇上猶豫不決的學弟學妹們。這里的一個經驗就是,要合理的評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擅長的記憶和思維模式。戰(zhàn)略選擇,是制勝的關鍵。?
02北京的夏天
北京的夏天,全城熱浪。
偶爾一場夜雨,給這個忙碌燥熱的城市,帶來短暫的清涼。
夢清開課時,編程輔導書才剛看了一遍,對知識點一知半解,對專業(yè)設計考什么更是毫無頭緒,無從下手。

訓練營從信息技術基礎和專業(yè)設計兩門專業(yè)課入手。
編程專業(yè)課,學長從編程基礎和真題專項兩個方面展開,對于不是計算機本專業(yè)的同學,這種有針對性的練習還是很有效的。

專業(yè)設計本身就是沒有邊界天馬行空的,最重要的還是理解思考的角度,有完整的設計思維,并明確了日后復習的方向。

訓練營的氛圍,非常的融洽和快樂。和志同道合研友們一起交流心得,一起研究題目,一起八卦,一起逛街,玩的非常開心。
03干貨
訓練營結束在8月末,此時也開始進入了考試百天倒計時。
此時,對目前的水平,日后的學習方向,自身的優(yōu)勢和短板,都有了充分的把握。
我文科出身,政治英語都是可以提分的強項,編程在基礎解題上已經有進步了,但是知識體系還是不完善,專業(yè)設計,我的優(yōu)勢就是文科生擅長的“意識流”設計吧,思維比較發(fā)散和大膽,短板就是需要技術知識和學科理性去約束和克制,這樣才能實現(xiàn)一個高分設計。

考研政治
政治這門課的復習,考過研的同學都會會心一笑??键c共五大部分:馬哲,近代史,毛中特,思修,時政。
想拿高分,得多選者得天下。選擇題的捷徑就是題海策略,前期刷肖大的1000題,考前半個月把市面上所有的選擇題刷一遍。
當然,題海適合時間不充裕的同學,如果想拔高且時間充裕,我還是建議把整本書梳理一遍。我就選擇的后者,9月-12月每天早上9:00-11:00留給政治,考試前正好走了3輪復習。到考試的時候,答的得心應手,只錯了一道單選題。
對于大題的策略,大佬們的預測卷是必背的。考研政治有一句玩笑,“單數(shù)年看肖秀榮,雙數(shù)年看徐濤”。也就是說這兩位老師的押題都有參考價值,但具體主背誰還是要自己斟酌。
政治市面上的參考書和視頻還是非常多的。肖大大,徐濤,腿姐等,他們的風格各異。肖的教材有配套的app,且定期更新,適合刷題。(切記鉛筆答,因為只刷一遍是肯定不夠的,最后啥也記不?。P鞚囊曨l比較生動有趣,且有很多知識點拓展和發(fā)散思維的地方,時間充足的同學,可以在一輪的時候跟著徐濤的視頻順教材(二輪沒必要看視頻了)。腿姐出題有不少拔高的地方,比較推薦她后期的選擇題,可以用來拓展思維,查缺補漏。?
復習時間線
9月-12月(我的時間比較充足,所以主打的穩(wěn)定輸出流)
9月-10月中:一輪復習(跟視頻,過一遍教材,隨堂刷題)
10月中-11月中:二輪復習(精讀一遍肖的精講精練,記錄細節(jié)知識點,二刷1000題,并整理錯題)
11月中-12月末:三輪沖刺(整理出框架,只刷1000題錯題,刷市面上所有的選擇題,背預測卷大題)
推薦資料
肖秀榮全套(精講精練,1000題,預測背誦,肖四,肖八)
徐濤:馬哲視頻,近代史視頻(bilibili就有)
市面上很多刷題的app適合碎片時間
考研英語
英語的奧義就是刷真題。
有參考價值主要還是近5年真題的命題思路(2013年之前真題其實比現(xiàn)在的思路更繞一些,近幾年的命題思路就簡單很多了)。
近20年的真題可以用來練手,學會時間分配和答題節(jié)奏。我第一次答模擬題就沒打完。后來經過訓練已經可以留一個多小時寫作文了。
詞匯這方面我的感覺是刷真題的時候做試卷詞匯積累就差不多了,沒有特別的花時間背??佳性~匯不講究偏詞難詞,喜歡考一詞多義,這一點在做翻譯和閱讀的時候便會有所體會。
復習時間線
9月-12月
9月-10月中:一天2-3三篇英語閱讀,保持語感
10月中-12月中:刷真題,平均3-4天一套卷,第一天掐時間模擬,第二天做錯題分析,精改作文(結合每年優(yōu)秀作文范文),第三天積累試卷中的詞匯,短語等知識點
12月中-12末:看錯題找規(guī)律,順一遍詞匯,核心任務是背作文
推薦資料
王江濤滿分作文
張劍考研英語一閱讀
歷年真題卷
扇貝單詞app
編程
編程我是從8月份開始學的,之前完全是零基礎,最后的成績是148。所以非計算機本科的同學,經過有策略的學習也是可以考取好成績的。
我的經驗適合沒有編程基礎的同學。
首先,掌握編程需要兩種能力,
一是解決問題的思路,
二是編程語言語法和知識點的記憶。
信息技術基礎考試分為兩部分:
C++和數(shù)據(jù)結構,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部分作答。
我的建議是先結合視頻看C++的教材,看過了數(shù)組、指針、繼承的部分之后,就可以開始看數(shù)據(jù)結構的教材了(不然會很吃力)。對程序的結構和語言特點有了基本認知后,再做題就輕松的很多了。一些程序語言上的細節(jié)問題要動手跑跑代碼去實驗,比如理解指針的作用這種抽象的點,再比如實現(xiàn)類的時候有很多易出錯的細節(jié)。
題目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純思路式的,想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步驟,剩下的就是注意代碼語法(比如大數(shù)的題),
另一類是運用一些比較成熟的核心算法去解決的問題(比如貪心,動規(guī),搜索等)這就需要通過刷題養(yǎng)成對題面的敏感性。
復習時間線
9月-12月
9月-10月初?:一輪復習 過書
10初-12初:二輪精讀知識點,分專題整理,刷題
12初-12末:刷真題,適當拓展
推薦資料
C++語言程序設計 ?鄭莉 書+視頻(學堂在線)
數(shù)據(jù)結構C++版 ?鄧俊輝 ?書+視頻(學堂在線)
劉宇波 算法和數(shù)據(jù)結構 視頻
程序設計與算法(二)——北京大學郭煒(mooc)
ACM基礎題庫
算法設計與分析 ——北京大學 汪小林(mooc)知識點較難,適合后期進階看
專業(yè)設計
專業(yè)設計的考察沒有邊際,非常靈活。但是核心基礎是不變的,一方面需要對基礎的技術知識有所了解(如交互技術,硬件技術,算法等)另一方面需要關注科技新聞和時事,需要對現(xiàn)在主流的技術方案和解決思路有系統(tǒng)性的理解。
專業(yè)設計的準備7分靠積累,3分靠輸出。積累是基礎,打好基礎才能過及格線,臨場輸出做好了才能答高分。
積累適合長線作戰(zhàn)。完全沒有技術基礎的我在剛接觸專業(yè)設計的時候也是云里霧里,后來經過學長的指點,便知道復習的大概方向了。
臨場輸出重在掌握答題技巧上,調理清晰,卷面工整,圖文并茂都很重要。我就是因為字寫的不好又亂吃了很多虧。這種大量文本輸出,字寫的好,畫畫也好的同學會有很大優(yōu)勢。
復習時間線
8月-9月:夢清設計訓練
9月-12中:看科技新聞并整理技術知識,泡圖書館借自己感興趣的技術方面的書
讀論文
12中-12末:自出題并模擬答題,寫3-4篇左右,找答題節(jié)奏。
推薦資料
公眾號:智東西,量子位等
HCI 歷年論文
科技之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這里的建議是,學習計劃是不具有可復制性的,每個人的學習節(jié)奏不同,但是學習方法可以??佳惺菓嚳己?,命題規(guī)律,得分標準都是有跡可循的,智取為上。
老生常談
生物鐘的調節(jié)不必強求。比如我就是早起困難戶,6點起床背單詞這種方案我便做不來。每天9點起床,12點半睡,對我來說剛剛好。
找到自己舒適的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就好。
心態(tài)上,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勵,愛人的理解這些都是最好的解壓劑。學會自我釋放和情緒管理,才能為更高效的學習做好心理建設。
感謝
感謝的人,感謝的話,太多了。
想借這個機會,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夢想,無條件支持;感謝奶奶含辛茹苦對我的保護和疼愛;感謝妹妹,老叔老嬸對我的幫助和陪伴;感謝朋友們的鼓勵和鞭策;感謝我的男朋友對我的包容和理解;也感謝夢清的學長和老師們的鼎力相助。
放手一搏吧
最后,想對決定考研的學弟學妹們說,當你決定考交叉學科的時候,我相信,你的內心必有一顆不曾安分,不甘平庸的心。你可能并不喜歡本科的專業(yè),有自己的興趣和追求;可能在當前的工作中找不到歸屬感,感受不到事業(yè)的意義;也可能你身有才氣,懷著一顆改變世界的雄心。
那么,既然選擇了,就不要畏懼,不要放棄。
因為,所謂的困難和障礙,都是為了阻攔那些,沒那么想要的人,罷了。?

寫在后面:
看到今年的錄取成績后,驍逸絕對是今年最亮的那一匹黑馬,亮瞎所有人的眼睛。讓我們所有人意外,萬萬沒有想到:
第一個沒想到,交互設計的編程方向錄取的竟然是一名零基礎開始學習編程的同學,要知道我們編程班里全是來自全國各個頂級牛校的大拿,基本都是當年沒有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不甘青年”。驍逸從零開始,不懼強敵,華麗逆襲,讓人驚嘆她的勇氣。
第二個沒想到,一個明明在別人眼里已經是前途燦爛的注冊會計師了,還要考美院,而這個決定是驍逸經過三年工作磨礪之后的認真選擇,絕不是一時興起,正如她所言,是興趣驅動,是真的熱愛。
第三個沒想到,一個文科女孩可以零基礎開始學習編程,5個月的學習,最終成績可以碾壓很多理工科的學霸,誰要再說編程計算機門檻高,她絕對是一個反例,她出色的學習能力絕對是一個典范,是不是可以想象,她若想考別的專業(yè),其實一樣也可以,這時候一個人的基礎底層學習能力何其重要。關鍵不是你的本科專業(yè)是什么,而是你學習的方法和路徑是什么?我們回頭一定會邀請她做一個關于學習方法的深度分享,如何零基礎,快速掌握一門有技術難度的新學科?連所有藝術生人都覺得打死學不會的編程,她都可以信手拈來。有時候,恐懼來自于無知,當我們拋開專業(yè)的藩籬,拋開世人的偏見,重新審視每一個學科,其實并沒有什么誰合適不合適的,學不學的會的問題,關鍵是,你真的是下決心要學么?真的敢去學么?我沒有答案。?
這些看似偶然的成功后面有沒有必然??我們覺得有,無論是什么專業(yè)的考研和學習,掌握這個學科的核心邏輯是前提,要回到這個專業(yè)最基本的知識來,快速高效的學習能力是學習一切學科的基礎,具備這種能力,所向披靡,無所畏懼,哪怕是最難的科目, 最難考的專業(yè)。我們當學生這么多年,真的知道怎么學習么?學習本身需要學習么?考研就一定要花上2-5年,苦苦折磨自己么?我們以前的學習路徑和方法是對的么?我們人生之路以前的走法是對的么?驍逸的經歷,給了我們很大的觸動和思考,我們每一個人反思自己的過往,是不是在正確的道路上?是不是正確的姿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qū)參與討論。我們來一次靈魂的拷問,拷問拷問自己,拷問拷問過往。
驍逸自身興趣特別廣泛,自身的跨行業(yè)工作經歷也為她培養(yǎng)了設計思維、產品思維、學科交叉推崇的以人為中心的思維,有了工作經驗的鋪墊,再結合理論實際學習,可以快速映射起來。再次恭喜她考上清華美院。希望她的經歷,可以帶給大家更多的啟發(fā)和激勵。
每年的暑假集訓課程,編程方向的同學都是來自全國各大牛校,可謂是學霸最密集,技術含量最高的專業(yè),從數(shù)據(jù)結構到編程語言,從技術思維到產品思維,從代碼編程到案例論文,隨著課程的推進和老師要求的brain storm,大家將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并互相討論優(yōu)劣,最開始迷茫的眼神也逐漸充滿了堅定和希望。
這個暑假,我們獨家邀請到劉驍逸學姐參與交互設計編程班的集訓教學,和大家分享從零開始學習一門高難度新專業(yè)最終拿到第一的獨家心法,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從會計師到設計師的美麗蛻變,如果你也曾不安分的逆流而行,也曾無所畏懼地與生活豪賭,如果你也曾經歷低谷,但絕不認輸,
那么,我們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