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鬼才傳》: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 ? ? ? 酣暢淋漓的動畫,讓我看了又看......看了又看。
? ? ? ? 盡管出于某種本能,我翻來覆去地看,每次看之前還是會產(chǎn)生一個不自然的想法:為什么要看?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追問的時候,困惑是必然的,拋開一些淺顯的外因,比如時間條件、電子榨菜等等,而往往需要求諸于一些的已有表述來解答。
? ? ? ? “哦,大概是這樣吧”,可能會得出一個暫時的答案。隨著時間推移,這個答案伴隨著價值觀的構(gòu)建可能會在某一天進一步清晰。這大概是人在某一方面獲得精神成長的具象呈現(xiàn)。
? ? ? ? 起初,我傾向歸因于這是因為我對戰(zhàn)國歷史的喜愛,一種常見于男性的所謂本能的喜歡——崇拜英雄,崇拜槍炮、鋼鐵,甚至崇拜強權(quán)。當然,這不能完美地解釋,因為本片不只是“戰(zhàn)國三杰”的舞臺,也不是由一次次合戰(zhàn)構(gòu)成的故事,反而這些合戰(zhàn)更像是故事發(fā)生時旁邊擺放的一種沙漏,提示時間的鋼輪在碾軋著碎石前進。
? ? ? ? 進一步,我歸因于多方勢力、文化的繁榮,這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fā)的境界(腦補浙江口音)”令人神往。有些類似《午夜巴黎》的那種感覺,你能夠?qū)@段歷史有更加豐滿的想象,甚至代入其中,乃至產(chǎn)生“彼可取而代也”一樣的感慨。山田芳裕也在努力地營造著戰(zhàn)國之夢,給予盡可能多的角色上場的時空條件,無論男女,無論東西。
? ? ? ? 當社會的捶打和整體的低迷到來的時候,我尋求自身的反思,在這樣的反思中偶爾產(chǎn)生一些超然的或者我們今天把它形容為高尚的思考——利他主義。這個“他”可能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是具體的某個人、某群人甚至是一些非人之物。人如何突破自己趨利避害的本能來追求一些更“高”層次的內(nèi)容,然后成為“人”。(戴錦華老師的觀點)
? ? ? ? 其實《戰(zhàn)國鬼才傳》本身已經(jīng)很直白地展示這種觀點,只是當我把這種“利休”的境界、這種純白之夢、這種真正的寂靜與利他主義這兩個內(nèi)容放在一起產(chǎn)生聯(lián)想時,才產(chǎn)生了一種“奇妙的旨趣”,竟然如此相像。
? ? ? ? 千利休,古田甚至織田長益,都在不斷地進行著自身的“力囲希咄”,如千利休對“利休”的解釋:經(jīng)過努力而達成的境界。但是因為千對黑色這種幾近病態(tài)的追求,讓我忽視了其中有價值的部分——“黑色”是可以隨意替換的,只是無數(shù)個“他”的其中一種。如果將之替換為國際主義,千利休就可能是貝特蘭,是白求恩,是國際縱隊......
? ? ? ? 而秀吉對純白之夢的否定“只有卑鄙才能獲得認同,高尚的信念反而會招致懷疑”,這樣既厚黑又不失真實的論斷也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仿佛在昭示一種顛不破的真理——利己即成功,利他即失敗。當荒木選擇成為路邊大糞的時候,他可以嘲笑織田信長;當織田長益選擇成為自我的時候,他反而難逃從長發(fā)飄飄變?yōu)轫斏仙ǖ挠袠俘S的命運;古田重然在一次次隱忍與自我和解中越爬越高,成為了配得上華麗的大大名。
? ? ? ? 似乎你我之輩應(yīng)當如何選擇,不言自明。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似乎僅此而已。偉大的、高尚的只能寄希望于天日之昭昭。之貫也在諄諄告誡:人是有極限的,水淺舟大必然滅亡。
? ? ? ? 當然故事的上半部分,山田給了我們希望,然而這個希望的源頭來自德川。
? ? ? ? 東亞文化圈若有若無的三國與日本戰(zhàn)國的關(guān)聯(lián)習(xí)慣,導(dǎo)致了人們將德川家康與司馬懿緊緊綁定,對中國歷史有一定認識的人看待兩晉的態(tài)度通過這樣一個鏈條決定了對德川家康的本能排斥。加上日本維新以來百余年對德川幕府的否定,對德川對立面太閣、真田甚至石田的同情,導(dǎo)致山田給予的這種希望并不可信。我不由感慨,思考習(xí)慣會多么深刻地影響對信息的理解啊。
? ? ? ? 所有的深刻都歸結(jié)于“一笑一笑開玩笑”,都消解于滑稽和顏藝的時候,任何贊美、理解的出發(fā)點都被掩蓋,成為一種不自覺。動畫版本到此為止實在可惜,當然可能有現(xiàn)實考量。
? ? ? ? 在最初的幾次觀看后,我都會產(chǎn)生一種苦悶的情緒。我認為我看懂了,但是沒完全看懂,只是看見了。我感覺胸有塊壘不吐不快,想說些什么,想寫些讀后感,但是寫出來感覺不是那樣子的。有些東西被忽視了,更重要的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 ? ? ? 寫下這些的時候我有些釋然,我不知道這是否是最終答案。但深感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相信,人是有極限的,但是人民不是。
題外話:有一種觀點認為上帝可以是一種精神,比如在一個足球比賽中,雙方的人群都會產(chǎn)生共同的激情,他們將之描述為上帝的顯影。從這個意義上,上帝確實已死,也是被人們合力謀殺的。關(guān)于他是否會復(fù)活,用螺旋上升來解釋似乎也有種奇妙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