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稱,沒有證據(jù)表明UFO是外星人飛船,但它們不是美國的
那它們到底是什么?
1952年7月16日,海岸警衛(wèi)隊的水手Shell Alpert在他位于馬薩諸塞州塞倫附近的暗室中拍到的從窗外呈編隊飛過的四個近橢圓形光點。美國空軍不明飛行物特遣部隊,藍皮書項目調查了這張照片并稱其“無法解釋”。
美國情報官員的一項最新報告稱,沒有證據(jù)表明近年來被觀測到的不明飛行物(UFOs)——其表現(xiàn)出的空氣動力學特性似乎超出了人類飛行器所達到的能力——來自于地球之外。
但這些物體絕非美國科技制造,該官員在報告中稱。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UFO到底是什么東西?這很難確定,因為許多最有可能的解釋——如氣象氣球或其他空間實驗——都是與這些物體非同尋常的速度和機動性相矛盾的,報告里稱。
《紐約時報》6月3日援引聽取了報告調查結果的“高級政府官員”稱,這些及其他有關對無法解釋現(xiàn)象的評估包含在一份期待已久但至今仍未公開的五角大樓UFO文件中。
該報告計劃于6月25日提交國會,屆時絕大部分內容將向公眾公開,《紐約時報》報道稱。然而,政府仍將保密部分報告內容,盡管這部分報告內容“不會包含任何以這類現(xiàn)象是外星飛船為結論的證據(jù)”,據(jù)《紐約時報》稱。
《紐約時報》報道稱,在報告中,相關官員檢查了跨越了20年的超過120起涉及到UFO的事件,其中多起涉及到美國海軍人員。針對這些UFO中的一些的可能的解釋——這也引起了軍方官員和情報機構的擔憂——是這些神秘飛行器是中國和俄羅斯高超音速技術發(fā)展的例證。
2020年12月21日,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給了國家情報局總監(jiān)和國防部長180天時間用來制作一份有關記錄在案的UFO目擊事件的報告,并提出記錄和解釋這類事件的新標準,《生活科學》網(wǎng)站之前報道稱。
據(jù)美國國家檔案館基金會稱,最近幾年,美國海軍飛行員拍攝并分享了多個無可見推進方式的神秘物體似乎以超高音速飛行的視頻。這段視頻重新燃起了美國民眾長久以來對UFO關注的熱情,這種熱情始于1947年美國空域發(fā)現(xiàn)的所謂“飛碟”的流言以及其后發(fā)起的美國空軍不明飛行物調查計劃藍皮書。
《生活科學》網(wǎng)站此前報道稱,最近,在5月14日,一位在制作UFO紀錄片的電影制作人分享了一段“美國海軍拍攝記錄的”一個球狀不明飛行物的視頻,在視頻中,該不明飛行物在海面上盤旋過后直接潛入了波濤之下。一位五角大樓發(fā)言人證實了美國海軍人員確實拍攝到了該段畫面但并未提供有關該物體的進一步信息。
相關知識
不明飛行物(UFO)是一種無法被馬上辨識或解釋的空中現(xiàn)象。絕大多數(shù)不明飛行物被認定或調查為常見的物體或現(xiàn)象。這一術語被廣泛用于所謂的外星太空船,由藍皮書計劃負責人Edward J. Ruppelt根據(jù)其含義的英文縮寫創(chuàng)造而成。另外一個被廣泛使用的針對這種現(xiàn)象的術語是“飛碟”。
相關研究與調查在世界范圍內多個國家的政府與個人及組織中共同開展。在美國,研究開始于上世紀40年代末期,主要包含了怨恨計劃、信號計劃及藍皮書計劃。后者于1969年至1970年在康登委員會官方得出該項目不值得作進一步研究的結論后被終止。然而,一項未經(jīng)公開的名為“先進航空威脅識別計劃”的研究在2007年到2012年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資助,其后續(xù)項目被命名為“不明飛行現(xiàn)象特別小組”,至今仍在運作。
天空中的不明光點及飛行物體在人類歷史上已被報告過多次。包括大量科學家在內的懷疑論者和像懷疑論調查委員會這樣的組織聲稱所有這些話題都可以被解釋成常見物體或現(xiàn)象,而不是那些不明飛行物學家提出的各種未經(jīng)證實的理論。民調顯示相當大一部分美國民眾認為他們的政府在這個方面隱瞞了相關信息。
不明飛行物這個話題曾經(jīng)是、現(xiàn)在依舊是世界范圍內科幻電影、電視及其他文化媒體的流行元素。有關不明飛行物的報告也是持續(xù)的爭論和新聞報道的主題。
術語“不明飛行物”(UFO或UFOB)是于1953年被美國空軍創(chuàng)造出來的,被用于所有這類報告的統(tǒng)稱。美國空軍對其最初的定義是,“任何從性能、空氣動力學特性或不同尋常的特性來看,不屬于當前任何已知的飛行器或導彈類型,或者不能被明確識別為已知物體的空中飛行物”。因此,這個術語最初僅限于指一小部分在調查過后仍為未經(jīng)確認的事件,因為美國空軍對潛在的國家安全原因及“技術方面”非??粗?。
從上世紀40年代末至整個50年代,UFO通常被稱為“飛碟”或“飛盤”。在50年代術語不明飛行物變得更廣為流傳,最初是在技術文獻里,后來為大眾所接受。在冷戰(zhàn)這個對國家安全的擔憂上升到了一定高度的年代,不明飛行物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而在更近的本世紀10年代,這種關注則出于無法解釋的原因。盡管如此,大量研究表明這種現(xiàn)象不代表是一種威脅,也不存在從科學角度追尋研究的價值。(例如:1951年飛碟工作組,1953年中央情報局羅伯遜小組,美國空軍計劃藍皮書,康登委員會)
BY:?Mindy Weisberger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