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2年后強勢反彈1倍,阿里超級重倉的美年健康,困境反轉在即
“這是價值事務所的第1338篇原創(chuàng)文章”
美年健康的困境反轉有望了。
前不久,美年健康發(fā)布2023H1業(yè)績預告,營收增長約50%,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扭虧為盈,預計盈利0-3000萬,大超市場預期。
美年健康今年Q1的業(yè)績好很容易理解,畢竟1月份大家陸陸續(xù)續(xù)陽康后,很多都有陽康體檢(包括所長自己在內)的需求,看看自己的心肺功能,檢查有沒有落下病根。
故今年Q1,美年健康實現(xiàn)了有史以來最佳營收,近21億,虧損也幾乎是近五年來最少的。根據公司前不久披露的2023H1預告不難測算,公司Q2實現(xiàn)46%的營收增長(按照2023H1收入增速剛好為50%計算),歸母凈利潤約 1.67-1.97 億元,扣非凈利率大致在7%-9%,高于疫情前2019Q2時5.68%的凈利率。

嗯,沉寂多年,終于有望扭轉局面了。
01
價值事務所局面扭轉?
早些年,美年健康發(fā)展得還是算比較平穩(wěn),營收、利潤整體呈現(xiàn)穩(wěn)健增長的趨勢。也許是吃到了2012-2013并購的甜頭,自2016年起,其并購/開店的步子突然加快,甚至2017年還參股了ICL(第三方醫(yī)學檢驗實驗室老三艾迪康),這擴張速度確實快得有點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那么,扯到蛋就是必然。

單純看上圖可能也不是很能看出公司前些年的擴張有多激進,所長這里給另一個數(shù)據,在2013年的時候,美年健康旗下僅有76家體檢中心,而2019年,這個數(shù)字就達到599家,六年時間,旗下機構數(shù)量翻了近8倍,管理難度呈幾何式上升,這不出問題誰出問題。
因此,在2018年財務數(shù)據到達巔峰后,2019年,公司的業(yè)績就爆出驚天巨雷,全年虧損8個多億的同時,賬上還攢了40多億的商譽。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9年爆雷,按說公司應該從2019年起苦練內功、休養(yǎng)生息,公司也確實是這么想的,2019年時還戰(zhàn)略性引進阿里這個爸爸(下圖紅框框起來的都是阿里系),至今阿里合計持有公司16.25%的股份。

但剛準備好好練內功時,不巧2020就迎來疫情,于是,公司不得不一邊收拾內部的爛攤子,另一邊面臨時不時封控的疫情,這就使得公司又接連虧損了近三年(總體而言,三年虧了近11億)。

不過,到今年上半年,一方面,公司的營收增長迅猛,另一方面,利潤終于轉正(還是本該屬于淡季的上半年),因此,可以說美年健康算是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這點從美年健康的門店數(shù)量及成熟度也可看出。我們看下圖,自2019年后,公司不論控股還是參股的門店數(shù),整體都比較穩(wěn)定,截至?2022 年末,美年健康正在經營的體檢中心為 611 家,其中控股體檢中心 290 家,參股體檢中心 321 家,290家控股體檢中心里82%的店齡都超過 3 年,這顯然就是把注意力更放在公司內部了。

公司這幾年苦練內功的效果到底如何,從表觀財報上其實比較難看出(因為三年疫情對線下客流量擾動還是較大),不過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數(shù)據側面窺出,那便是公司的歷年客單價。我們看下圖,公司的歷年客單價近些年來整體還是呈現(xiàn)穩(wěn)定上升的勢態(tài)。這里需要額外說一句,客單價這個數(shù)據對于美年健康而言其實非常重要,因為美年健康的核心客戶群體是對員工有健康需求、有健康基金的B端企業(yè),并非個體(個體一般喜歡跑公立醫(yī)院,只有體檢量大、公立醫(yī)院不太能照顧到的大中型企業(yè)更傾向于美年健康這種民營機構),而B端議價能力強,一般都會團購拿“最低價”,所以,如果面對一群B端客戶,客單價還能上漲,那就說明公司是有一定真本事的。

話說回來,客單價的提升也是近三年疫情終端反復封控、客流量受限明顯的情況下,公司的營收還比較能穩(wěn)得住的核心原因。
到2023,疫情徹底放開、流量恢復后,公司在營收上立馬就有了非常亮眼的表現(xiàn),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表現(xiàn)是由量價雙方一起推動的(Q1公司到檢人數(shù)同比增長45.2%,客單價同比增長8.3%)。即便是陽康體檢熱褪去的二季度,公司的營收增長也依然強勁,充分說明經歷過疫情后大家的健康意識提升了,三四季度本就是體檢行業(yè)的旺季,所以,美年健康今年全年的業(yè)績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
02
價值事務所值得持續(xù)關注
美年健康想必也無需所長過多介紹,大家在自己的城市或多或少都有看到,畢竟他目前擁有600多家門店,覆蓋了國內300多座城市,截至 2022 年底,美年健康+慈銘體檢(美年健康之前收購的機構)共計占了民營體檢市場約 26%的份額,屬于國內民營體檢領域絕對的龍頭。
最困難的時期已過,今年起,美年健康有望慢慢恢復元氣。體檢行業(yè)不必多說,必然是一個長期的增量市場,至于行業(yè)競爭格局,雖然公立醫(yī)院占絕對的主導,但公立醫(yī)院也并不萬能,主要是在硬件設備配置和服務上相比起來靈活性較差,也無法滿足用戶(不論個體還是企業(yè))的個性化需求,因此,整體的增長速度較民營市場還是會更慢。
而在民營市場中,美年健康是絕對的龍頭,一超格局非常穩(wěn)固,阿里入局后,也在自己的阿里健康給予了美年很多支持(各種流量入口,各種捆綁套餐),現(xiàn)在就是看美年內部管理、內生情況表現(xiàn),如果公司能將過去的包袱徹底出清,老老實實在業(yè)內深耕,不老想著一口吃個大胖子,不斷改善經營能力和效率、優(yōu)化品牌形象,那未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最后附上市場對美年健康2023-2025年凈利潤一致預期:6.24億、8.66億、11.36億。
(注:數(shù)據來自wind,僅做參考,且市場每分每秒都會有新的一致預期,利用市場一致預期需謹慎)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復權衡,怎么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