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中醫(yī)辨證4個類型,分別該如何調理
? ? ? ?如果你有燒心、反酸、胸骨后痛癥狀,或者突然間感覺胸骨后有燒灼感、反胃癥狀,或者出現(xiàn)吞咽性的困難、咽部有異物感,以及長期有慢性咳嗽等癥狀,那你就應該提高警惕,檢查自己是否得了反流性食管炎。
中醫(yī)把不同癥狀的反流性食管炎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脾胃氣虛型。多見劍突下或者是胸骨后有隱隱的燒灼痛,胃脘部脹滿、食欲減退、反酸或者泛吐清水、大便不調等等。治療采用健脾理氣、溫胃降逆的方法。方藥可以選擇丁香自立散加減。
第二、情志不暢型。多見胸骨后痛或者燒灼痛,通常都是因為對情志不暢誘發(fā)或者加重。另外胃管及脅肋部有脹痛、反酸、食欲不振等等。治療一般采取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方法,用方可以選擇柴胡疏肝散加減。
第三、肝郁化熱型。一般多見胸骨后痛或者燒灼樣痛、反酸噯氣,性情容易急躁,易怒。頭面有時候會有燥熱感,口干、口苦。另外口渴喜飲、大便干結、舌質紅、苔薄黃。治療可以采用疏肝清熱和胃降逆的方法,方藥可以選擇丹梔逍遙散。
第四、氣虛血瘀型。通常多見吞咽的困難、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形體消瘦這些癥狀,舌質暗偏淡、舌尖。治療一般以益氣、養(yǎng)陰、化瘀散結為治法,用方可以選擇啟膈散加減。
我是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yī)師董榮芬,關注我,了解更多脾胃知識。如果您有相關的脾胃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qū)里留言,我會在工作之余,幫大家解答問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