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裁員,明朝就不會亡嗎?
? ? ? ?

? ? ? 不搞裁員,大明就不會亡嗎?網(wǎng)上有一種說法,說崇禎皇帝搞裁員,裁撤了一部分驛站,李自成在驛站混不下去了,這才投身于農(nóng)民起義。如果崇禎不搞裁員,那李自成就會安心的在驛站混生活,大明也就不會亡了。那么這個說法準確嗎?崇禎二年,崇禎皇帝整頓驛站,削減驛站經(jīng)費,算一算,一年可以省60多萬兩銀子,可這也讓很多依靠驛站生活的壯丁沒有了收入。按照楊士聰玉堂薈記的記載,的確有很多驛卒就加入了農(nóng)民起義的隊伍。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把大明王朝的滅亡就歸結到驛站裁員之上。其實早在萬歷年間,大明帝國已經(jīng)民變四起,當時的郭正域就給皇帝上書,提醒皇帝要注意民變,他說想當年大秦很強,但擾亂了大秦天下的就是陳勝吳廣這樣的小民,大漢也很強,擾亂天下的卻是黃巾軍這樣的小民,大元也很強,擾亂天下的還是韓山童、劉福通這樣的小民。安州知州張遂也給皇帝上書,在上書之中,他大聲疾呼啊,說天下將有陳勝張角黃巢之亂。這二位說的其實還真沒錯,萬歷16年,劉汝國在南直隸舉事,自稱濟平王,萬歷27年,白蓮教趙古元在徐州舉事,萬歷34年,南京無為教劉天旭舉事,天啟二年,山東白蓮教徐鴻儒舉事。按照顧誠先生的說法,此時此刻的大明王朝就像其他王朝的末期一樣,政治腐敗,土地高度集中,國家財政破產(chǎn),水利失修,災荒貧仍。軍隊也徹底敗壞。劉澤華先生說,秦制帝國的滅亡有三大原因,一是統(tǒng)治集團內(nèi)戰(zhàn),二是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戰(zhàn)爭,三是社會底層的民變。晚明外有后金,內(nèi)有民變,老大帝國積重難返。滅亡的三個條件已經(jīng)占了兩條,從萬歷到天啟年間,整個大明王朝的天空已經(jīng)陰云密布,時不時就會發(fā)出隱隱悶雷之聲,就算崇禎沒有裁員,就算沒有李自成,天空之中的霹雷閃電也遲早會落下。那場大規(guī)模的暴風驟雨,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呀。
引用參考文獻:
顧誠《南明史》
劉澤華《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