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抄中國劇成風(fēng),什么是文化輸出
一說到文化輸出,國內(nèi)的網(wǎng)友似乎怨氣極大,懟天懟地懟網(wǎng)友。
到底什么是文化輸出,來看看韓劇是怎么瘋狂抄襲和臨摹中國電視劇的,你就知道了。
昨天,鞍滅看到一張?zhí)?,說這兩天播出的一部韓劇,竟然抄襲中國電視劇的治傷方法,用雞蛋來滾傷口。不過顯然韓國人還是學(xué)不來精髓,竟然直接用帶殼的雞蛋在頭發(fā)上滾來滾去……

不要笑噴,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看鞍滅的文章。
說到這個用雞蛋治傷的方法,國人沒有不知道的吧,然而韓國人又怎么會知道呢,他們從哪兒學(xué)來的呢,從一部國產(chǎn)小糊劇抄襲來的,這部國產(chǎn)劇名字叫《御賜小仵作》。
這部劇因為投資不大,也沒有流量明星主演,所以在國內(nèi)屬于是無人知曉的小作品。

但是這部中國小糊劇顯然在韓國發(fā)生了地震,然后,韓國人就依葫蘆畫瓢,開始臨摹和抄襲了。
居然照著這部中國電視劇,拍了一部韓劇。
從網(wǎng)友截圖的劇照來看,韓國人完全是把這部國產(chǎn)劇當(dāng)成了模版,一筆一畫地臨摹。

所有的場景,包括所有解剖,法醫(yī)和一系列的工具使用,全部照搬這部中國電視劇。
沒有辦法,因為古代的朝鮮,根本沒有這些東西。

這部韓劇,抄襲到什么地步呢。
連劇中藥物的組成和配合,都要照搬和抄襲中國的電視劇。
這不是想像力的問題,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

這只不過是《御賜小仵作》中的一個小小情節(jié)。
就這一秒鐘的鏡頭,都夠韓國人學(xué)上十年了。

其他的地方,也是完全照搬中國的這部電視劇。
連香爐都照搬。
看到這個劇照,鞍滅突然想起了那些照搬鞍滅文章的抄襲者,他們在抄襲的時候,是直接把文章中的“鞍滅”兩個字,也照搬過去了。
跟韓國人學(xué)的吧。

還是中國的民間治療方法,也是照搬。
有時候,真覺得韓國人是有多可憐,多自卑。

然而,國內(nèi)的網(wǎng)絡(luò)上,卻對文化輸出現(xiàn)象有極度的憂慮。
因為韓國人在把中國的文化原封不動地拿過去之后,轉(zhuǎn)頭就向全世界宣傳,說這些東西是他們韓國的,是他們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出來的。
然后再轉(zhuǎn)過頭來反咬我們,說中國的漢服,是抄襲了韓服。
下面這個劇照讓大家想到了什么,中國古裝電視劇中的青樓,對吧。
不過韓國人照搬過去之后,改了一個名字,叫妓生院,馬上就變成韓國的了。

韓國人最擅長這種盜竊的伎倆。
比如把中國的端午節(jié),盜竊過去后,說成是自己的,名字叫端午祭。
這部韓劇也是同樣的操作,把中國的《洗冤錄》,偷竊過去,然后改一個字,變成了《無冤錄》,就成了韓國的了。

韓國本來是沒有韓服這個東西的。
在把中國的漢服盜竊過去之后,向全世界宣傳這叫韓服,還反過來說是中國的漢服抄襲了韓國的服裝。
就這么不要臉。

就鞍滅知道的,這方面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堆積如山。
比如,韓國人把中醫(yī)盜竊過去,然后改一個名字,叫韓醫(yī),然后在全世界大肆宣傳,說這是韓國的,說中國的中醫(yī),偷了他們韓醫(yī)。

還有中國的河燈,花燈,對聯(lián),針灸,中國結(jié),屏風(fēng),風(fēng)箏等都是這樣,偷竊過去之后,就說成是韓國的。
在鞍滅那篇幾萬贊的統(tǒng)計文章中,鞍滅就統(tǒng)計了韓國盜竊的中國文化,大概有上千種。其中最搞笑的,有把中國葬禮上使用的白花圈,用在韓國人婚禮上的,有把中國的福字,正貼在韓國人客廳正中間,向電視臺記者炫耀的。
還有在中國的大排檔上吃了一個番茄炒雞蛋,跑回韓國去后就在電視上表演,說是自己發(fā)明的菜,然后成為韓國的美食大師和專家的,這個鞍滅就不點名了,應(yīng)該不少的小伙伴都知道吧。

毋容置疑,韓國人確實在向全世界大肆宣傳這些從中國盜竊過去的文化,但是我們完全不在乎的態(tài)度也是可笑的。
不管在油管上還是其他的國際性平臺上,差不多每個國家的老外,都理所當(dāng)然地認(rèn)為這些東西就是韓國的,是中國從韓國偷的。
只有極少數(shù),對中國比較了解的老外,會反對這種看法。
說文化輸出,鞍滅以為,本質(zhì)上來說,還是國際話語權(quán)的問題,你開不了口,別人也就聽不到。
當(dāng)然了,我們自己也不重視,就像這部被韓國人瘋狂抄襲的《御賜小仵作》,在豆瓣上連八分都沒有,在國內(nèi)也沒有什么知名度,看過的觀眾也沒幾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