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DIY一支屬于自己的洞簫

有不少簫友,有自己動手的興趣和愿望,想要自己動手做一支洞簫,覺著十分有意義,也很有意思。有時候,時間充裕,精力夠的情況下,我也會在一些機構舉辦DIY洞簫的活動課,但是都是人家辦的現(xiàn)場活動,無法滿足廣大簫友的這種愿望。所以我才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許多跟做簫相關的文章,希望可以幫到這些自己動手的簫友。今天我們就簡單一步步講一些如何DIY一支洞簫。大家可以多閱讀公眾號其他文章,基本上可以做到自己動手DIY一支完整的洞簫。
1、採竹,一般選擇在冬天,天氣比較冷的時節(jié)採竹,這時候的竹子,糖分較少,不是很容易生蟲,便于儲存。生竹采下之后,放置兩年左右,這個時節(jié)不確定,一般為兩年,看儲存地方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可能會更長或者稍短。
2、校直,竹子陰干之后,我們利用局部加熱的方式,使竹子彎曲的部位纖維軟化,對其進行校直。校直之后,一般要放置幾天,看其是否回彎,如果回彎,還要進行再次校直。
3、通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將竹子的竹節(jié)打通。這個時候,我們還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根據(jù)我們制作要求對竹管進行初步的塑型,這里涉及到簫管內徑的一個基本形狀,大家可以參考文章:頗為神秘的洞簫內徑曲線是啥樣?了解學習。
4、開吹口,在簫管的基本塑型完成之后,開吹口,然后通過試吹的方式,對簫管的內徑進行一定的調整。
5、開音孔,先開基音孔和助音孔,我們就以常用G調為例,內徑18毫米,基音孔的位置為528毫米,助音孔558毫米,如果長尾,還要再開一對出音孔在602毫米。然后開八個指孔,指孔的開孔比例如下圖,比例網(wǎng)絡上也有一些其他老師給出的比例,僅供參考。

6、調音,先是音孔調音,根據(jù)音準需要,擴孔,所以我們先都是開小孔,然后慢慢去調,音孔調整好了之后,我們還要根據(jù)需要再去微調內徑、吹口,直到音準和音色滿足我們需要。調音過程比較復雜,我們后面還要更多文章去說明。大家可以先參考公眾號其他文章去學習。


賀蘭原,原名李家雨,著名洞簫制作人、工藝美術師。
賀蘭老師精于理論研究和工藝實踐,其作品兼具物理性能和工藝美學,在洞簫制作領域享有盛譽,制作的作品不僅在中國大陸和中國港澳臺地區(qū)使用者眾多。在海外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分布著賀蘭老師簫作品的使用者。賀蘭老師說,對于海外的簫友,他的簫作品不單就是一件樂器,更攜帶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賀蘭老師曾說,每一支簫都是他的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