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 中醫(yī)學的哲學基礎(chǔ)之五行學說 一 筆記整理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五行學說。
五行作為哲學來講,前面我講過,哲學作為最常用的來講,因為前面我講過,哲學最常用的兩個,一個是解釋世界的本源,一個是探討天地自然萬物的規(guī)律。而五行學說應(yīng)該是屬于探討規(guī)律那里,但是我覺得它有點是介于規(guī)律跟工具之間,從哲學層次或是從道的層次,比陰陽學說略矮了一點點。但是它用起來作為工具性的話,好像構(gòu)建理論體系,是更好用。為什么呢,陰陽是兩個元素,你說最多陰陽中還有陰陽,陰陽中還有陰陽,你畢竟是二分法,一層一層分下去的,作為一種框架性結(jié)構(gòu),他容納的體系不多,所以中醫(yī)必須尋找一種比較像體系性的工具。好,剛好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出來一個五行學說。那么五行學說干嘛的呢,我們看看概念。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zhì)及其運動變化。
作為五行學說的定義是可以的,但是我覺得作為放進教材里面這樣的表達會略有一點點麻煩。因為這樣會帶來一個誤解,以為五行學說就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zhì),其實不是,我先解釋這個概念了,五行的行可以做名詞解,是五種物質(zhì)。可以做動詞解,就是運動變化,就是這概念的來源。
但本質(zhì)上,五行學說干嘛的呢。五行學說本質(zhì)是分類工具,等于說把萬事萬物分成五大類,歸到五大體系,好啦既然是分類工具,就需要尋找分類的標志。
你作為分類工具的話,它首先要有一個特征,首先大家都熟悉。第二個,大家都公認他們各自的功能不同,你才能拿來分類。比如說你現(xiàn)在人種的分類,你可以用膚色來分,這個很分明?;蚴橇硪环N粗糙一點的分類,你可以用地區(qū)來分,是啊歐洲人,美洲人,亞洲人。反正大家都知道,那么五行在古代日常接觸,木火土金水大家都認識,而且各自特點都很鮮明,一般不容易混淆,所以就把他們當作分類工具。所以假如給他重新定義大概是這樣。
五行學說:
以木、火、土、金、水為分類標志的五大體系及其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的一門學說。
而不是研究木、火、土、金、水本身,研究它本身有什么意義。好,既然你是分類工具,那么首先就要把你的特色抽離出來。因為我分類,我要參照你,換句話怎么分呢,世界上萬事萬物,你跟木火土金水比較一下,像哪一個你就歸哪一個。但你注意啊,這種歸類方法不是精確歸類,應(yīng)該說是一個大體歸類,我像哪一個就往哪一類放??隙愫茈y要求他精確度百分之一百,你只能夠有個相近性,比如說某樣?xùn)|西,放到木確實比放到其他事情更合理,那我就放進去。
所以你注意啊,以后你學中醫(yī)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中醫(yī)他追求一個最終結(jié)果的方向正確,而不是追求一個枝節(jié)上的精確。他可以通過很多方法,相互彌補,來達到最終目的的正確。但是你說我追究他細節(jié)上的某一個精確率,有沒有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九十,有時有,有時可能沒有。但是你說怎么彌補法呢,我們后面再說。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 – 生長、生發(fā)、條達、舒暢
火曰炎上 – 溫熱、上升、光明
土曰稼穡 – 生化、承載、納受
金曰從革 – 沉降、肅殺、收斂
水曰潤下 – 滋潤、寒涼、下行、(閉藏)
好,那么回到這里,五行的特性。
1. 第一個,木曰曲直,你注意紅色的是原文,而藍色字是現(xiàn)代的引申意。木曰曲直指的是,你注意啊,不見得指的就是樹木啊,應(yīng)該是植物態(tài)的東西。他的生長狀態(tài)是彎曲伸直彎曲伸直但是總的趨向是向上向外的多,但是在向上向外的過程中不是一直都是伸直的,有彎有直有彎有直。所以引伸出來就是具有生長,生發(fā),條達,舒暢特征的,屬于木。什么叫條達舒暢呢,植物生長喜歡很舒展的那種感覺,不喜歡有什么東西擋住他,阻礙他,壓抑它,這是植物態(tài)的特征。
2. 第二個是,火曰炎上。這太容易了。火是向上燒的,所以具有溫熱,向上,明亮這種特征,屬于火。好,到底怎么用,我們等一下就實驗一下。
3. 土曰稼穡 。春天播種叫做稼,秋天收割叫做穡。那么土地的作用就是,接受萬物然后再化生萬物,所以引伸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事物的,歸到土這一型。這就回答了前面那個,李東垣補土派。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接受容納食物,消化吸收,化生營養(yǎng)物質(zhì)。在五行之中跟土的象,你注意啊,我們習慣中醫(yī)這個思維,中醫(yī)叫做象思維,跟五行那個象是最接近的,把它歸到土類型。
4. 金曰從革。你注意這里木火土金水之中只有金不是原生態(tài)的。金的原生態(tài)是什么,礦石,所以他是礦石冶煉后,融成液態(tài),液態(tài)再凝固成固態(tài),才成為了金屬。所以這個革有幾種解法,一個是變革,是啊它經(jīng)過變革過來的。另外一個可能是這個,兵革。因為金屬的東西,殺氣重,所以你看,肅殺。還有金屬沉降,本身質(zhì)地重,沉降,肅殺,收斂。收斂指的是冶煉過程,礦石變成液態(tài),液態(tài)凝固成固態(tài)過程。所以你看,當秋風一起,自然界就落葉,沉降。以后你碰到的金石類的藥物,無一例外,全部是沉降,而且他的升發(fā)之氣不行。補益藥之中沒有一味是金石類藥物,充滿殺氣啊,怎么補益。
5. 好,最后一個容易了,水曰潤下。水往低處流,寒涼滋潤下行,最后有兩個字打個括號的,叫做閉藏。應(yīng)該說閉藏這兩個字不是水象本身的,而是拐了個彎,轉(zhuǎn)了彎之后的。怎么轉(zhuǎn)彎得來的呢,等一下再說。
好啦,萬事萬物要分五行,好你現(xiàn)在沒學過,你不用管他。
比如說,按照人的體格來分型,你可以用陰陽分。用陰陽分怎么分呢,比如說我們廣東人經(jīng)常有關(guān)概念叫寒底熱底。假如你是寒底的人,那么你一般是陽虛體質(zhì),陽虛比較好。假如你是熱底的人,那么就是陰虛或是陽勝,都可以是熱的。這種就是陰陽的分類。
木型人
高 瘦 面色青
勞心者
假如用五行來分,木型人應(yīng)該長得怎么樣。高,跟著呢,瘦,然后呢,面色,應(yīng)該是青的,當然沒有說人長得像綠色的樹葉一樣,因為我們經(jīng)常講面色鐵青鐵青也就是一種形容。還能看出什么,聰明還是不聰明。為什么感覺他是聰明,確實啊,古人說是勞心者。那它是這樣,因為他是樹,樹木是風吹樹就動,但是并不是一吹就折。他比較軟,一吹他可以迎風搖擺,他可以適應(yīng)環(huán)境,所以說是勞心者。這是木型人。比如說手指修長,反正就是典型知識分子形象。假如叫你搞一個典型知識分子形象不就是這樣嗎,高高瘦瘦,身體還不算太好,他還戴副眼鏡,勞心者。假如后世的分類還多了一點點,頭發(fā)比較少,眼眉比較疏松,那你說怎么來的,頭發(fā)不多,從勞心力來啊,轉(zhuǎn)換太大啦,古人大概這樣看的。你說樹木不應(yīng)該,樹木樹葉多啊,怎么可能頭發(fā)少呢。古人是怎樣啊,你看那個五行表,樹木跟風是同一型的,樹大招風,風吹葉落。
所以這個象你注意啊,他有幾種意思,比如說,形象,剛才大部分是形象,然后是征象,這種都是直接看得到的,一下就能領(lǐng)會的。但是你說像勞心者,像毛發(fā)疏松這種,屬于意象,意象你等于說要拐個彎,意會一下。但是這里出來問題了,你說憑什么長得高瘦就面色青了,你不允許人家面色紅嗎?那假如高瘦又面色紅怎么辦,你注意啊,陰陽有互藏,五行一樣可以互藏。

那你比如說木,完全可以再來,木火土金水。是啊,你不要說一個典型木型人就是典型了,假如你以木型框架為主,帶點面色紅代表火的特征,或是性格還比較外向,我可以說木中含火啊。好了,比如說你木型人,那個線條起棱起角的,木中含金,是啊你木型人膚色有點偏黑的,木中含水,他可以通過這樣來調(diào)節(jié)。那剛才這樣就是修正方案之一。

修正方案之二,木還可以分陰木陽木。比如說同樣是高瘦型,你長得很挺拔的,像松柏木一樣的,那是陽木。是啊,長得像豆芽的,那就是陰木,這里又是一個微調(diào)。所以我前面講了,你假如說粗糙看,他就是一個大體分類,我可以通過這樣來調(diào)。但問題是我感覺在中醫(yī)學之中,陰陽跟五行的結(jié)合還是比較緊密,但是五行中再有五行這種陰陽互藏,有這種用法但是不算太普遍,但是在分類上是可以這樣用。在這個人的分類上可以這樣用,而在理論上,比如說五行互藏,五臟互藏,大概明代之后開始出現(xiàn),但是在中醫(yī)學之中,影響還不算特別大。我只是現(xiàn)在告訴你從方法學上他可以這樣修正。
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
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把表里面那種歸類方法大體說一下,你注意這種歸類也是剛剛講的,從最可能的角度來歸。
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
取象比類法
推演絡(luò)繹法
五行歸類有兩種歸類方法,一種叫做取向比類,取向比類屬于直接的,就是我剛才那樣。什么叫取向比類呢,一樣?xùn)|西我需要歸類,先取他的形象,聲象,意象,然后跟本來的五行象比較一下,像哪一類,就歸哪一類。然后第二種是推演絡(luò)繹,推演絡(luò)繹那個后面再說。

你們的表中分左右,左邊那個是自然界,右邊是人體。自然界那個也可以叫做外五行,人體那個也可以叫做內(nèi)五行,內(nèi)五行我在五行學說不講,為什么呢,內(nèi)五行的歸類,全部是在藏象學的,比如說肝為什么跟金,跟木,跟??什么東西掛鉤,那到藏象再說,現(xiàn)在說有點早了。所以這著重是講外五行的。

好,別以為太極圖只能說陰陽,說五行一樣好用。
好現(xiàn)在,要你們放進去,這里有五個點,把五行放進去。最上面放什么,為什么說火,炎上,而且是陽的特征最明顯。木主升,陽主升,金主沉降。土,注意啊,在五行之中,土的位置最大,土載四行,萬物歸土,再加上中國是農(nóng)業(yè)帝國,當然土的位置最大。
你注意啊,這里跟陰陽完全說得通的,你看,以土為地平線,木在土之上,火又更高一點,然后地平線之下是金屬礦產(chǎn),然后水的位置比土還低,所以你看木火屬陽,金水屬陰,完全講得通。好啦,我們把一年四季放進去,那容易了哦。
夏天,炎熱,冬天,寒冷,春天,萬物生長向上,秋天落葉,這個地方,你也可以說是太陽下山之后,這是,秋天。好了,麻煩啦,四季來個五行,有一個土怎么辦,長夏,說老實話,在古代的五行分類之中,它屬于一個非主流的分法,不是主流分法。只是,我覺得是有點偷懶了,那個主流分法有點復(fù)雜,你把它放進來了,你要說清楚會有點麻煩,而你放一個長夏好歹我也湊夠了五個數(shù)。為什么說長夏呢,長夏是農(nóng)歷六月,農(nóng)歷六月一般在中原是比較潮濕的,而土的特征是濕,這個是對上的。但是它并沒有對上土載四行。

方位,容易了哦。南方,南方炎熱,北方寒冷,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西方是太陽下山的地方,這里是中,這個是沒什么問題。植物的生長,一年之中,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好了,為了配五行,那么在生長收藏之中,周圍過度加一個化,這個化是變化。這個不影響大局,反正你加上去,也講的過去,加上他本身有生化作用,所以變成了生長化收藏。
好了,剛才那個水的閉藏作用,實際上是從這里來的,冬藏之象那里來的。植物到了冬天就藏,不但植物,動物也是哦,動物冬眠,他也是藏,所以藏是冬天的特征。包括水本身,你到了冬天就結(jié)冰,從液態(tài)變固態(tài)的,他也是藏,是從那里引申過來的。
好,顏色。你注意啊,這里只能說大概分類啊,春天萬物生長,植物多半是青色。那火不需要講了,紅色。土,中原黃土地。金有點麻煩,你說白色,因為金屬什么顏色都有,但是古人可能接觸的比較多的金屬,比較名貴的金屬是淺顏色的多。好你注意啊,這種用本源的顏色是一種說法,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我等一下再說。這里黑色怎么來啊,水肯定不是黑色,他肯定不可能是從水這個本源來的。說法大概是這樣,跟那個白色有關(guān),是說的是中國五方土地,中國五方土地大概分布,中原是黃土地,而南方是不是紅色的呢,說海南島有一個縣的土地顏色是紅色的,然后北方黑土地,西邊是鹽堿地,沙多,太陽一曬下去白了,而上海以冬有一個縣的土地是青色的,所以變成是五方的土地顏色。而這個黑可能還有一個來源,你看你假如畫成一個太極圖,這塊是白(陽),這塊是黑(陰),那么水這個位置是陰最重的位置,陰的代表顏色是黑色,所以他是慢慢慢慢這樣轉(zhuǎn)注過來的。這是五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