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花53億元買樓,浙商銀行是“有錢任性”,還是偷偷抄底?
供過于求,秘不發(fā)喪,被稱為當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但房產市場低迷,浙商銀行卻連續(xù)出手:斥資23億在深圳買樓,均價5.67萬/平。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逆其道而行的操作,對浙商銀行而言并非第一次——2022年,浙商銀行在上海也買了一棟樓做辦公樓,斥資30.3億元。
在整個房地產市場都進入冷靜期時,甚至有股東投出反對票時,浙商銀行為何再次不懼爭議,一意孤行?
回看2022年3月,浙商銀行就以上海分行業(yè)務發(fā)展、人員隊伍的逐步擴大,以及浙商銀行總行在滬機構、子公司布局和長遠發(fā)展考慮為由,購置浦東新區(qū)浦東大道1500弄1號綠地創(chuàng)驛大廈A塔樓作為辦公大樓。

購置標的除了A塔樓(56,962.83平方米),還包括停車位280個,以及C裙房使用面積約560平方米的10年使用權,加上契稅等費用,共耗資30.3億元。
如果說2022年買樓,董事會全部股東投了贊成票,那么,這一次同樣的購樓理由,卻出現了反對的聲音。
6月25日晚間,浙商銀行發(fā)布了擬購買營業(yè)辦公用房的公告:擬購買深圳市福田區(qū)濱河大道與椰樹路交匯處的深圳中洲濱海商業(yè)中心西塔第1-21層(第11層為避難層),總建筑面積41186.7平方米。相比原深圳分行南山區(qū)辦公樓,辦公樓層將從5層,增加到21層。
據2022年年報,浙商銀行深圳分行用工人數較2021年的580人增長至734人,職工人數次于杭州、南京、北京、濟南分行。其資產規(guī)模約1117億,在全國范圍內,排在杭州、北京、南京、上海分行之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買樓,12位董事中,來自橫店集團的胡天高在此議案中投了反對票,認為從浙商銀行目前實際情況看,資本耗用應優(yōu)先聚焦于生息資產;以及該辦公用房的買入時機有待商榷。
對于現在是否是購買物業(yè)的好時機,浙商銀行似乎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態(tài)度。那么,超過50億的資本耗用會影響銀行主業(yè),減弱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嗎?更巧合的是,浙商銀行發(fā)布買樓計劃時,正處于配股階段,募資金額約為129億人民幣。

對業(yè)內的各種爭議,浙商銀行27日在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買樓耗用的風險加權資產占配股帶來的風險加權資產增量的比重僅1.5%,且租賃辦公用房也按照租賃期限而不同程度消耗風險加權資產,租賃或購買物業(yè)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影響不大。
對于配股和擬斥資買樓同時發(fā)生引發(fā)的質疑,浙商銀行也表示“純屬巧合”,并指出買樓所用資金不來自配股。
但一個繞不開的事實是,購置物業(yè)事項帶來的資本消耗,勢必會影響浙商銀行抵御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這也是浙商銀行在近期通過配股融資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補充資本實力的原因之一。
據浙商銀行公告,A股配股已成功發(fā)行,認配率達96.32%,募資97.56億元。而原計劃是擬按照每10股配售3股比例配售,配股價格為2.02元人民幣/股,以浙商銀行2022年底總股本212.69億股為基數測算,本次可配售股份數量總計63.81億股,計劃配股募資約129億元人民幣。

只是浙商銀行執(zhí)意買樓,到底是董事層嫌原來辦公地址不夠氣派,已配不上浙商銀行當前規(guī)模和影響,故而“有錢任性”一把,還是在浙商銀行的研究看來,這兩年上海和深圳的辦公樓價格偏低,已到了抄底好時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