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之后,還有誰?


就在娛樂圈人人自危的時刻,更多的路人則愿意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tài),圍觀偶像們的崩塌?;蛟S是帶著長久以來的不滿,或許是人們天然地喜歡見證高樓倒下,李云迪出事當晚,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段子鋪天蓋地,就像此前的每一次娛樂圈地震一樣,輿論陷入狂歡。
這樣的狂歡大多數(shù)時候更像一次缺乏反思的宣泄,所有的段子背后,都隱藏著“下一個是誰”的期待。可笑過之后,我們真正期待的“做藝先做人”的改變,什么時候才能到來呢?

今年大概是內(nèi)娛瓜最多的一年。從前,人們對文娛從業(yè)者的期許是德藝雙馨,但如今,或許要改成遵紀守法。
昨晚21時,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的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朝陽”發(fā)布了一則重磅通報。
通報顯示,近日,北京警方查獲了一起賣淫嫖娼案件,賣淫違法人員陳某卉(女,29歲)與嫖娼違法人員李某迪(男,39歲)均被依法行政拘留。

種種跡象表明,這名39歲的李某迪,正是著名鋼琴家李云迪。隨后,“李云迪嫖娼被拘”的話題瞬間引爆微博熱搜,閱讀量近25億。
對此,《人民日報》評論道:“黑白琴鍵,不容涉‘黃’;人生正道,不容走歪?!?/p>
然而,這有可能并非李云迪第一次犯同樣的錯了。據(jù)網(wǎng)易娛樂報道,李云迪疑似并非首次嫖娼被抓,今年上半年已經(jīng)被抓了一次,但是此事并未流傳開。
震驚之余,人們聯(lián)想起今年口碑翻車、人設崩塌的鄭爽、吳亦凡、霍尊等人,很難不產(chǎn)生困惑——人類低質量明星,究竟還藏著多少?

靴子終于落地
事實上,早在21日白天,有關李云迪出事的消息就已經(jīng)甚囂塵上,甚至有傳聞稱他是被吳亦凡供出來的同伙之一。
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李云迪在公開節(jié)目上的曝光情況就更加備受關注。作為嘉賓之一,李云迪參加了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而在最新一期的節(jié)目里,李云迪的部分鏡頭被打了碼。
對此,網(wǎng)友們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后期失誤,給贊助商產(chǎn)品打碼時不小心遮到了李云迪,也有人認為是節(jié)目方為了制造熱度而炒作。而中午時分,李云迪的微博賬號還照常發(fā)布內(nèi)容,也被認為是平安無事的佐證之一。
直到晚上的警方通報出來,靴子落地,李云迪的公眾形象一下子從高冷鋼琴家變成了劣跡藝人。


警方通報里,一句“接群眾舉報,有人在朝陽某小區(qū)賣淫嫖娼”,也讓網(wǎng)友的關注重點轉移到“神秘的朝陽群眾再次立功”“娛樂圈的盡頭是平安北京朝陽”。
有媒體盤點,自2014年開始,前后有李代沫、寧財神、尹相杰、王學兵、黃海波、李云迪等多位藝人落網(wǎng),均是北京朝陽群眾舉報后,被警方查處。

嫖娼實錘后的李云迪將面臨什么處罰?
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六條,“賣淫、嫖娼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2019年底,全國人大廢止了關于賣淫嫖娼的收容教育制度。同樣是嫖娼,2014年演員黃海波被拘留15天后,還接受了長達6個月的收容教育。
除了法律層面的懲戒,作為公眾人物的李云迪還將面臨“社死”。
目前,他的微博認證已經(jīng)從此前的“國際鋼琴家、重慶政協(xié)常委、全國青聯(lián)常委、香港青聯(lián)副主席”刪到僅?!皣H鋼琴家”。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也發(fā)布聲明,取消李云迪的會員資格。

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連夜下架前七期節(jié)目,加上此前霍尊事件時也曾被牽連,有網(wǎng)友建議這檔綜藝干脆改名《負荊請罪的哥哥》或《披荊斬棘的后期》。

無論如何,自詡為“人類高質量男性”的李云迪,人設紅利已經(jīng)吃到頭了。

是鋼琴王子,還是炒作狂人?
借著嫖娼事件的秋風,大眾成功地完成了對李云迪形象的祛魅。
在昨晚有關李云迪的所有吐槽中,最深刻的兩條分別是“cp是假的,pc(嫖娼)是真的”“李云迪最厲害的成就,是成功地讓大家以為他與郎朗是一個水平的鋼琴家”,一條指向人設炒作,一條指向專業(yè)水準。
如今看來,兩位局外人更像是捆綁營銷的受害者。

對于歌手王力宏來說,從與周杰倫、陶喆、林俊杰并稱華語R&B四大天王的優(yōu)質偶像,到被眾人群嘲的“宇宙第一直男”,中間只隔著一個“宏迪戀”傳聞的距離。
2013年春晚魔術表演時的一句“找力宏”,成為兩人決裂的開始。事后,李云迪與魔術師劉謙方面各執(zhí)一詞,也讓這出“找力宏”的鬧劇,徹底成為一場羅生門。

通過這樣的cp敘事,李云迪樹立起“美強慘”的人設,完成了年少成名之后對流量的又一輪收割。
這也就難怪此次李云迪出事后,王力宏超話的氣氛像在過年。王力宏工作室轉發(fā)了“平安北京朝陽”此前的一條關于反詐的微博,仿佛什么都沒說,但又什么都說了。

大眾對于李云迪的初印象,是少年成名的“鋼琴王子”。2000年,18歲的李云迪獲得第14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也成為該項比賽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金獎得主。很多人認為這是李云迪職業(yè)生涯的開端,卻沒想到這已經(jīng)是巔峰。
成名后的李云迪,在相關報道中越來越多地展現(xiàn)出與他名氣難以匹配的實力——
2009年,在中山音樂堂演奏《C大調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時狀態(tài)不佳,出現(xiàn)失誤;
2013年,在工體演奏《野蜂飛舞》時出現(xiàn)失誤,“有些音符沒有彈,直接糊弄過去了”;
2015年,在首爾彈奏賴以成名的《肖邦第一協(xié)奏曲》時,李云迪更是頻頻忘譜,與樂團完全無法同步,演出被迫暫停。
近幾年來,李云迪出現(xiàn)在各種商業(yè)活動中更非新鮮事,上綜藝、拍廣告、造話題……某種程度上他已經(jīng)完成了從藝術家到流量明星的過渡。

前段時間官宣參加綜藝時,李云迪的口號是“我的人生不是只有黑白”,如今黑和白中間混入了其他顏色,而黑白琴鍵在生活中究竟淡出了多久,只有李云迪自己知道。
說到底,在眾目睽睽的娛樂圈打造人設是件危險的事。一旦翻車,有人就從“耿直女”變成了“心機女”,從純情變成了濫情,從好男人變成了出軌者,從學霸變成了笑柄。人設帶來的一切收益,都在暗中早早標好了價格。
就像官媒之前的一篇評論中所寫:“刻意制造出來的人設早晚有一天會崩塌,吸粉一時爽,之后如果有一點不符合人設的言行舉止出現(xiàn),就會受到鋪天蓋地的指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年少成名之后,技藝荒疏或許還只是業(yè)務問題,但費盡心力塑造的形象一旦崩塌,就連“傷仲永”的機會都沒有了。

湊巧的是,就在李云迪嫖娼事件曝光的昨天,又一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結果公布,又一批年輕人帶著自己的天賦與勤奮走上舞臺,他們面對的將是一條鮮花鋪就的道路,沿途有聽不盡的掌聲、接不完的代言,也有看不清的暗礁。
相似的故事總在上演,但不同的人最終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整整21年前的10月,過完生日的李云迪在華沙摘下空缺15年的肖賽首獎。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一位新星升起,全世界都望向那個站在臺上的翩翩少年。誰又能想到,漫漫星途最后竟然通向了這樣一個結果?


調侃過之后呢?
今年的娛樂圈雷聲滾滾,某些藝人的行為一再刷新公眾的下限,令人不禁發(fā)出疑問:這樣一個名利場,究竟是不是大醬缸?
不久前,曾被曝光吸毒的歌手宋冬野,圍繞能不能恢復演出的問題發(fā)文:“大家都覺得做藝人掙錢太輕松了,完全是躺著賺錢。但其中真正的滋味,只有藝人自己才清楚……這個行業(yè)是抑郁癥和精神疾病的重災區(qū),而往往就在這種最無助最絕望的時刻,販毒者有預謀地出現(xiàn)了。”但大部分網(wǎng)友顯然對這種表達并不能共情,更不能買賬。

這幾天,鄭爽事件又有了后續(xù):前男友張恒因幫鄭爽偷逃稅,被稅務部門處以3000多萬元的天價罰款。連罰款數(shù)額都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數(shù)字,娛樂人物與普通人的距離已經(jīng)何其遙遠,公眾除了冷眼旁觀,內(nèi)心的憤慨可想而知。
公眾人物應不應該背負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感,或者說,該不該以普通人的道德標準衡量藝人?主持人竇文濤曾在一次節(jié)目中談到這個問題:“我覺得藝術家,真的不一定是什么‘好人’,完全是兩回事。公眾可以欣賞他的藝術,欣賞他天花亂墜的語言,但要是錯把這人當個圣人,他實際上或許是個禽獸?!?/p>
如果說,在前粉絲時代,我們尚且能夠把專業(yè)和道德分開,能夠接受奈保爾這樣私德不堪但文字驚艷的諾獎作家,那么在粉絲經(jīng)濟到來之后,二者就徹底無法分離了——既然粉絲們鐘愛的是一個形象、一種人設,而非一門藝術、一部作品,那么熱愛就與個人品格深深地綁定在一起。

藝人當然不一定是圣人,但粉絲往往會以遠高于常人的標準要求他們,而后者也常常樂于迎合這種期待,甚至依靠人設大賺特賺。
作家彼得?漢德克說:“我是憑借不為他人所知的那部分自己而活著?!钡@種私密的權利很多時候并不存在于娛樂圈,因為藝人們身上天然地帶有公共性——由于這種公共性,他們享受了普通人不能企及的聲望與財富,也由于這種公共性,他們必須如履薄冰地生活。

在這種高度緊繃的關系之下,接二連三的翻車便無法被接受。嫖娼、吸毒這樣觸犯法律的行為當然不必說,有的明星吸一支煙、爆一句粗口,也要向粉絲致歉。
而就在娛樂圈人人自危的時刻,更多的路人則愿意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tài),圍觀偶像們?nèi)嗽O的崩塌?;蛟S是帶著長久以來的不滿,或許是人們天然地喜歡見證高樓倒下,李云迪出事當晚,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段子鋪天蓋地,就像此前的每一次娛樂圈地震一樣,輿論陷入狂歡。
這樣的狂歡大多數(shù)時候更像一次缺乏反思的宣泄,所有的段子背后,都隱藏著“下一個是誰”的期待。可笑過之后,我們真正期待的“做藝先做人”的改變,什么時候才能到來呢?

多年前,王自健在一段相聲里調侃當時的娛樂圈亂象,提到許多今天看來已經(jīng)有些陌生的名字:
“如果組織一場大型的監(jiān)獄晚會,請來的都是大腕,第一個節(jié)目是柯震東房祖名的配樂詩朗誦《離開毒品的日子》,緊接著是李代沫和尹相杰的男聲二重唱,接下來是黃海波的小品,薛蠻子做制片人,寧財神做總導演……”
幾年過去了,這份長長的節(jié)目單恐怕又要更新了。

?作者 | 陸一鳴 烏白
?校對 | 凌晨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廣告合作請聯(lián)系微信號:xzk96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