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四繼位當(dāng)晚馬上回到王府,真對鄔先生起了殺意嗎?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4年之久,這么多年過去,并沒有隨著時間而泯然眾人矣,而是經(jīng)久不衰。以25年為一代人來看,可以說這部電視劇在一代人心中是當(dāng)之無愧的經(jīng)典之作。
這部電視劇為什么這樣成功呢?
主要在于他的諸多劇情和細節(jié)值得推敲,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情背后,實則是大有深意,將古代權(quán)謀之術(shù)的精彩刻畫的可謂是入木三分。可以說如同一杯好茶,喝著舒服,細品之下更是越來越有味道。
那么今天貧道來分析一個劇情,那便是在康熙駕崩當(dāng)晚,老四急匆匆的回府并且第一時間去見鄔先生,真的是想殺人滅口嗎?既然是殺人滅口,又何須老四親自出手呢?這分明就是派下屬去干的事情,何必老四親自去呢?老四真的想殺鄔先生?
首先貧道堅持一貫的看法,那便是老四的確已經(jīng)起了殺心,的確有著殺人滅口的想法。畢竟鄔先生可以說全程參與了他的奪嫡,知道他他太多的秘密。再加上鄔先生這個人太神機妙算了,能看破皇帝的帝王心術(shù),所以老四這個新皇帝,自然不希望身邊有著這樣的人。

那么老四為什么多此一舉地回府去見鄔先生呢,畢竟是皇帝殺人滅口怎么可能用得著他出手?
因為老四畢竟與鄔先生朝夕相處15年之久,兩個人說沒感情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四肯定猶豫殺不殺鄔先生。因此才決定回府去見見鄔先生,看看鄔先生的反應(yīng),如果鄔先生恃功驕主,那么肯定要殺。如果鄔先生識趣,那么留鄔先生一條性命也未嘗不可。
神機妙算的鄔先生早就看明白這一切,所以面對老四說道以后安排他的試探,馬上以三不可用來拒絕,意思是自己要急流勇退。并且主動提出半隱,何為半隱呢,就是既可以繼續(xù)替老四做事又方便老四監(jiān)視。
說到最后鄔先生還說道這樣還可以全了我們君臣這段恩遇,意思是你不殺我,以后還可以給后世留下君臣知遇的榜樣,何樂而不為呢。
鄔先生及時急流勇退,并且提出半隱。這種識趣的做法,最后使猶豫不決的老四下定決心留他一命。

我們再看看看老四的反應(yīng),回來以后面對眾人的跪拜,反常的是第一句問道“鄔先生呢”?
見到鄔先生以后更是主動解釋道自己本來應(yīng)該守靈,因為宮中情況不明,所以回府住一晚上什么的,只是順便來看看鄔先生,多少有點欲蓋彌彰的意思。而且老四的動作也很不自然,比如說有些無趣的將衣服上的線頭扯掉什么的,這些很不符合老四平常雷厲風(fēng)行的作風(fēng),而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老四心里有愧疚,剛剛繼位就對大功臣鄔先生起了殺心,怎么也說不過去。
再看看第二天鄔先生對老十三說的話“府里專一替四爺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意思老四會殺人滅口,提醒老十三辭掉鐵帽子王,以后要收斂鋒芒,而老十三從此以后真的如同變了一個人,是非常小心翼翼,說明老四是真的干出了鳥盡弓藏的事情。
所以結(jié)合來看,老四繼位當(dāng)晚回到潛邸,是真的對鄔先生起了殺意。但念著多年舊情,并沒有狠下心來。所以主動回到潛邸,想看看鄔先生的反應(yīng)再做打算,而鄔先生的反應(yīng)很識趣,所以老四最后并沒有痛下殺手。

說道這里可能還有人認為這種解讀太過陰謀化,其實我們看看鄔先生的歷史原型人物戴鐸的下場就知道了。
戴鐸是雍正潛邸時期的一個重要謀士,為雍正出謀劃策不少。結(jié)果雍正繼位以后,戴鐸并沒有受到重用,反而先被發(fā)配到年羹堯處當(dāng)差,后來還被雍正指為貪官,順便找了個罪名將其處死。
戴鐸的下場其實在古代很正常,屬于是正常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情況。
而雍正王朝電視劇在刻畫這點時,或是出于美化主角的意思,或是出于刻畫出一個有血有肉的雍正。
所以出現(xiàn)了雍正繼位以后,就想殺人滅口的冷血殘酷一面,但殘酷之下又有著些許人性在。所以雖對鄔先生起了殺意,但并沒有痛下殺手,而是念著舊情有些猶豫不決,因此糾結(jié)之下親自回到潛邸,看看鄔先生的反應(yīng)再做決定,可以說刻畫的是相當(dāng)精彩絕倫,簡直是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所以說雍正王朝電視劇為什么經(jīng)久不衰呢?

其實看明白了這個劇情就知道了,這部電視劇將古代的宮廷政治斗爭刻畫的是淋漓盡致,而冷血的權(quán)謀之術(shù)下面尚有些許人性存在。既使觀眾明白了古代宮廷政治斗爭的殘酷性,又以鄔先生這個逃出生天的人物,來刻畫出殘酷宮廷政治斗爭之下的人性,又符合電視劇主角等于好人的定義,可謂是相當(dāng)高明的。
可以說在細節(jié)琢磨方面,還有劇情背后的寓意深刻程度,放眼整個清宮劇乃至古裝劇,雍正王朝電視劇都屬難得一見的經(jīng)典之作。看明白了這部電視劇的寓意,其實不亞于看明白了真正的歷史的。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