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之事
他出生在一個小縣城,他從小一直在想,出生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里的富足的省的不那么發(fā)達(dá)的小縣城中,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含義,但他一直沒有找到。
他在平常人上小學(xué)的年紀(jì)上了小學(xué),和普通的孩子一樣拿著少少的零花錢,貪戀著小賣鋪里五毛的小滑頭小布丁和一塊的大布丁。那個時候,拿出一包五毛的一根蔥分給你,你們就可以是朋友。
學(xué)校門口有三家小店,他和他的朋友們那時從來不記校外小店的名字,只用“第一家小店”“第二家小店”“第三家小店”這樣稱呼它們。
二年級的一天小湯和他說第三家小店出了新品,長得和牙膏很像,所以就叫它“牙膏”。小湯說昨天小湯一個人偷了一根出來,今天可以帶他去,保證成功。他沒多想,對他來說,這也只是一個活動,雖然他還從來干過“偷”這件事。
放學(xué)之后他們來到第三家小店,因為第三家小店賣的東西種類最多,所以人比較多。他們進(jìn)到了店里面,小湯趁著人多一把把“牙膏”攥在手里,然后就往外走,他也學(xué)樣。走到門口,他心虛地回了頭,卻看見那個光頭老板走來。這時小湯直接把“牙膏”扔在地上,踩一腳,而他則愣住了。
結(jié)果,他被抓住了,被狠罵了一頓,還好有其他家長解圍才沒有被帶到學(xué)校見老師,賠了錢放走了。他在被罵和被救的時候只是在哭。道了歉道了謝后走出第三家小店,手里拿著“牙膏”,擠出來吃了一口,真難吃。
從那之后他再也不去第三家小店,他沒有想明白一個小店老板怎么可以罵的這么難聽,抓他的時候怎么可以這么用力。小湯除了說他怎么不聰明像小湯一樣做以外,和他一如既往關(guān)系很好。他也對小湯沒有因為這件事有任何改變,只是下定決心再也不干“偷”這種事而且再也不罵人。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