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德國各型坦克和殲擊車輛匯總(三)三號坦克系列(A~G型)

在德三裝甲部隊的初期計劃中,曾經(jīng)指出,三號坦克為戰(zhàn)斗坦克,四號坦克為支援坦克(其實大家都懂實際情況)。
然而戰(zhàn)爭來的很快,僅僅適合訓(xùn)練的架著兩挺機槍的一號坦克和過渡使用的二號坦克作為德國自研坦克同一些外國坦克作為主力馳騁在波蘭和法國戰(zhàn)場。三號坦克雖早在波蘭戰(zhàn)役已經(jīng)出場,數(shù)量卻很有限,大規(guī)模量產(chǎn)后在法國,北非,蘇聯(lián)扛起一片天……作為德軍的中期主戰(zhàn)坦克的三號坦克,將是這一期的主題。(鑒于全貼和全原創(chuàng)的質(zhì)量問題,決定搭配自己的文字,引用百科的資料以盡量全面。)


? ? ? ? ? ? ?起源:“戰(zhàn)斗坦克”ZW
1936年古德里安對德國裝甲兵的未來發(fā)展提出規(guī)劃的:一號和二號坦克用作訓(xùn)練坦克乘員,三號作為主力戰(zhàn)車,安裝50mm火炮,四號作為支援坦克安裝短身管75mm火炮。
1936年,第一輛三號坦克原型車由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chǎn)出來。計劃使用50mm炮,但卻因為遲遲沒有到位轉(zhuǎn)用37mm炮代替,盡管炮塔設(shè)計是為了使用重型火炮。1936-1937年,這一樣車被廣泛測試并得到認可,最終的第一型生產(chǎn)也交給了奔馳公司。
軍火巨賈克虜伯也拿出了樣車MKA,很不幸的沒有使用,MAN公司和萊茵金屬的設(shè)計也沒能被成功接受。

? ? ? ? ? ? ? ? ? ? 基本數(shù)據(jù)

名稱:Panzerkampfwagen III
乘員: 5人
發(fā)動機:?
Maybach HL 120 TRM / 12-cylinder / 265hp Maybach HL 120 TRM / 12-cylinder / 265hp
速度: 公路: 40km/h 土路: 23km/h
行程: 公路: 165km 土路: 115km
載油量: 320升
長: 5.38m/6.41m (含火炮)
寬: 2.91m
高: 2.44m
武器:
3 x 7.92mm MG34機槍
50mm KwK 38 L/42或50mm KwK39 L/60炮
彈藥:
7.92mm - 6450發(fā)
50mm - 79 發(fā)

? ? ? ? ? ? ? ??第一代:3號A型

三號A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Ⅲ Ausf .a)是三號坦克的第一種型號,由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chǎn)。由于是預(yù)備型號,并未量產(chǎn),安裝有科尼普坎普設(shè)計的新型扭桿懸掛裝置(有稱克里斯蒂式懸掛裝置),到1937年底共生產(chǎn)了10輛(底盤流水號60101~60110),又有資料稱共制造了15輛。其中僅有8輛裝備了武器,分別裝備給第1.2.3裝甲師,參加了入侵蘇臺德區(qū)和波蘭的戰(zhàn)役,其余未武裝的坦克用于進一步測試。
中文名稱? 三號坦克A型
英文名稱??Panzerkampfwagen ?Ⅲ ?Ausf .a
次型/級? ??三號坦克
研制時間? 1934年
服役時間? 1936年
定型時間??1937年
主武器? ???KWK36/L46.5 37mm火炮
副武器? ???MG-34并列機槍(7.92mm)
裝甲? ? ?? ?10-14.5mm
車載電臺?FUG5
發(fā)動機? ??邁巴赫HL106TR
發(fā)動機功率??320馬力
最大行程? ? ?165km
最大時速? ? ?40km/h
編制成員? ? ?5人
傳動裝置由五個中等尺寸的輪子、前置動力鏈齒輪、剎車惰輪和兩個反向滾筒組成。這臺戰(zhàn)車由250馬力的12汽缸邁巴赫108TR發(fā)動機驅(qū)動。動力傳輸依靠5倍變速箱,同樣能夠變更倒擋。L/45 37毫米火炮與掩體凹陷處后面的一對7.92毫米口徑的機槍安裝在同一根軸上,容易受到濺射子彈的攻擊。此外另有一部7.92毫米口徑機槍安裝在戰(zhàn)車外殼前方的滾珠底座裝置上。指揮員的炮塔設(shè)計非常簡單,有一個帶狹槽的箱體,側(cè)面裝有整塊式艙口蓋。
奔馳公司制造的戰(zhàn)車的裝甲最厚處為14.5毫米,達到了重量方面的指標。但它的懸掛系統(tǒng)似乎更適用于商業(yè)而非軍事裝備,由于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相當?shù)停箍说淖罡邥r速僅為20英里/時,低于所需要達到的要求。這樣的坦克只生產(chǎn)了10輛。
——百度百科資料

? ? ? ? ? ? ? ? ?繼續(xù)實驗:B型?

三號B型坦克(Typ2/ZW/Pz.kpfw.Ⅲ Aysf.B)在三號A型的基礎(chǔ)上進行諸多改進,擁有更小的負重輪,(每側(cè)各集成在一個懸掛系統(tǒng)上),并在1937年底服役,但仍然是三號坦克的預(yù)生產(chǎn)型號,產(chǎn)量只有15輛。B型一些用作訓(xùn)練,少數(shù)參加了波蘭戰(zhàn)役。1940年10月,5輛被改裝為三號突擊炮的原型。
中文名稱? ?三號坦克B型
英文名稱? ?Typ2/ZW/Pz.kpfw.Ⅲ ?Aysf.B
前型/級? ? ?三號坦克A型
次型/級? ? ?三號坦克C型 研制時間? 1935年 服役時間? 1937年 定型時間? 1937年 底盤:8對小負重輪,3個托帶輪,平衡式板簧懸掛Leaf spring 發(fā)動機:邁巴赫HL108TR,12缸水冷,汽油機 傳動裝置:ZF公司SFG75型,5個前進擋一個倒檔 燃油容量:300L 百公里公路油耗:200L 最大速度:32kph 行程:公路,165Km;泥路,95km 轉(zhuǎn)彎半徑5.8m 涉水深:0.8m 越壕寬:2.3m 過垂直墻高:0.6m 裝甲:炮塔:前15/15°,側(cè)15/25°,后15/0~21°,頂10/83~90° 炮盾:15mm,弧形 車體:首上15/10°,首下15/25°,側(cè)上15/0°,側(cè)下15/0°,后15/0°~21°,頂10/90°,底5/90° 主要裝備: 1門KwK L/45 37mm,瞄具:TZF5a 3挺M34 7.92mm,2挺并列機槍位于炮塔,一挺位于車體前部 載彈量 121發(fā)炮彈,4500發(fā)機槍彈 武器轉(zhuǎn)向:360° 俯仰角:-10°~+20° 無線電:FuG5 車重:15.9tons 車長:5.67m 寬:2.39m 高:2.81m
?? ? ? ? ? ? ? ? ? ? ? ? ? ? ? ? ? ? ? ——百度百科數(shù)據(jù)

? ? ?? ?找不到詳細資料:3號C型

找不到它的詳細資料,但它的懸掛裝置和負重輪都進行了改動。產(chǎn)量15輛,主要還是實驗型。

? ? ? ? ? ? ? 實戰(zhàn)前的黎明:D型

三號坦克D型(Typ 3b/ZW/Pz.kpfw.Ⅲ Ausf.D)是三號坦克的一個改進型車。共生產(chǎn)了55輛。其中,30輛分兩批裝備了武器,其余的25輛進一步用于測試。D型在波蘭戰(zhàn)役和入侵挪威中都有出場。
- 中文名稱.??三號坦克D型
- 英文名稱.??Typ 3b/ZW/Pz.kpfw.Ⅲ Ausf.D
- 前型/級.? ? 三號坦克C型
- 次型/級.? ??三號坦克E型
- 研制時間.??1935年
- 服役時間.? 1938年
- 定型時間.? 1937年
D 型使用的則是傾角葉片式彈簧。
引擎方面,早期各型使用的是 250 馬力馬巴赫 HL108TR 汽油引擎,5 速或 6 速變速箱。武器方面,早期各型都安裝了 37毫米 46.5 倍口徑 KwK35/36 火炮及三挺 7.92 毫米 MG34機槍(炮塔兩挺、車體一挺)。
裝甲方面,早期各型都只有 5~15 毫米厚的裝甲,只能抵抗反坦克步槍或是機關(guān)槍的威脅。這主要由于戴姆勒-奔馳始終將車重限定在 15 噸內(nèi)所致。
A、B、C 三型是使用單體鼓型綽號“垃圾箱”的指揮塔,D 型則是和四號坦克?B 型一樣的鑄造指揮塔。
主武器.?KWK36 /L45 37MM
少數(shù)在波蘭戰(zhàn)役中跟隨第一、二、三裝甲師參加實戰(zhàn),并在1937 年~1940年2月間參加了集群測試。這些坦克的裝甲被增加至 30 毫米。在1940年2 月,這些早期的三號坦克作為訓(xùn)練坦克移交NSKK。此后,只有少數(shù)的D型和 NBFZV、NBFZVI 坦克一起在第40特種坦克營中參加了1940年4、5月間入侵丹麥和挪威的戰(zhàn)斗,有資料記載其還于1941-1942年在芬蘭的二線隊伍中輔以作戰(zhàn)。

? ? ? ? ? ? ? ? 進軍!三號E型

三號坦克系列中第一種量產(chǎn)型號。它的設(shè)計與前期的三號坦克相比基本沒有改變,但是它首次采用了費迪南德保時捷公司在30年代為汽車工業(yè)所設(shè)計的扭桿懸掛裝置,成功地解決了困擾三號坦克的行走問題。這種扭桿式懸掛系統(tǒng)作為一種成功的設(shè)計在以后型號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 中文名稱?三號坦克E型
- 英文名稱?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E
- 服役時間 1938年
- 車重? ? ? ? 19.5噸
- 成員? ? ? ??5人
- 武器? ? ?? ?46.5倍徑37毫米坦克炮(后期更換為42倍徑50毫米坦克炮)
- 發(fā)動機? ??邁巴赫HL120TR
- 備彈? ? ? ?131發(fā)
- 最大速度?40千米每小時
- 傳動裝置?10個前進擋4個倒退擋
- 瞄準具? ? ?TZF5a
- 行程? ? ? ? 165千米
- 無線電? ? ?FuG5
1938年12月三號坦克E型投產(chǎn),由戴姆勒一奔馳、亨舍爾和MAN公司分別制造。截止到1939年10月共生產(chǎn)了96輛(底盤號60401-60496)三號E型坦克,生產(chǎn)過程中,在車體兩邊增加了逃生艙口,在無線電操作員位置增加了觀察口,原駕員觀察口改良為上下滑動的活門結(jié)構(gòu)。在炮塔上保匿安裝側(cè)門。三號E型的重量達到19.5噸,超過前幾種型號的車重。
1940年至1942年.所有的E型都換裝了42倍口徑50毫米KwK38火炮。同時車體前后還增加了30毫米附加裝甲,即改裝為標準的三號坦克F型。E型坦克1939年開始裝備德軍裝甲部隊,其戰(zhàn)斗全重為19.5噸、乘員5人(車長,炮長、駕駛員、裝填手、副駕駛兼機槍手).這種乘員布置成為二戰(zhàn)初期各國坦克的典型布置方式。

? ? ? ? ? ? ? ??步入正軌:F型

主武器? ??KWK38/ L42 50MM(最后一批100輛F型)
副武器? ?MG-34×3,7.92mm機槍
變速箱? ?邁巴赫Variorex 10速變速箱
發(fā)動機? ?邁巴赫HL120TRM,
產(chǎn)量? ? ? ?435輛
底盤編號?61001-65000
生產(chǎn)商? ?戴姆勒-奔馳、亨舍爾、阿爾卡特(Alkett)、MAN和FAMO
細節(jié)? ? ??與E型比較發(fā)動機孔移到車身前部
煙霧發(fā)射裝置??5具
1939年9月,三號坦克F型(5系列)投產(chǎn)。至1940年7月,F(xiàn)型由戴姆勒-奔馳、亨舍爾、阿爾卡特(Alkett)、MAN和FAMO共生產(chǎn)了435輛。
F型作為E型的后繼型,最大改進在于使用改進了的大功率的“邁巴赫”HL120TRM型汽油機,最大功率300馬力。F型以后的三號各型坦克,發(fā)動機的型號沒有變化。
F型修改了車體上部的進氣口。第一批35輛F型裝備了E型一樣的37毫米46.5倍口徑KwK35/36火炮以及三挺7.92毫米MG34機槍,后100輛則裝備了50毫米42倍口徑KwK38火炮及航向機槍。F型將發(fā)煙器從炮塔上移至車體后部,一些還在炮塔后方安裝了儲物箱。從1940年8月到1942年,所有安裝37毫米火炮的F型像E型一樣將主炮換裝為50毫米42倍口徑KwK38火炮并增加了裝甲防護。
只有40輛裝備50毫米火炮的F型趕在法國戰(zhàn)役前投入服役并參加了實戰(zhàn)?;贔型的底盤和部件建造了三號突擊炮的第一個生產(chǎn)型。1942年底、43年初,少量F型將主炮改裝為50毫米60倍口徑KwK39火炮,這些改裝的坦克直到1944年6月仍在部隊服役(比如在諾曼底的第116裝甲師)

? ? ? ? ? ? ? ??繼續(xù)發(fā)展:G型

1940年 4月 開始生產(chǎn),到 1942年 2月 為止??偣采a(chǎn)600輛 (底 盤號65001-65950)。G型是作為F型到H型的過渡性車輛投產(chǎn)的,最初投入生產(chǎn)時裝備的是37毫米46.5倍口徑KwK35/36火炮,后又改為50毫米42倍口徑KwK38火炮。G型在炮塔和車體上添加了2挺MG34機槍。部裝甲厚度從21至30毫米不等。G型安裝了Ⅳ號坦克E型相同的30型駕駛員觀察門(Fahre「 sehk|appe30)。前中期型使用螺栓固定的舊式指揮塔 、360毫 米履帶 。中期型安裝了和 Ⅳ號坦克相同的指揮塔。
從1940年8月至1942年所有裝各37毫米火炮的C型都像E型和F型一樣改裝了50毫米火炮。北非使用的三號坦克G型額外加裝了空氣濾清器和強力制冷風扇,這些坦克被稱為G(Tp)型。有部分裝有37毫米炮的G型參加了法國戰(zhàn)役。G型中的部分車輛因配件不足而安裝老式的車長指揮塔。內(nèi)裝式防盾改為裝甲厚37毫米,外裝式同軸機槍也減為一挺,但是車體裝甲從21毫米增加至30毫米。
德軍最初打算訂購1250輛Ⅲ號G型坦克,但當38(t)系列開始裝備德軍的時候這個數(shù)量削減為800輛。三號G型的中期生產(chǎn)型上還換了新的車長指揮塔,后期型換成了400毫米的寬履帶。
有部分G型參加了法國戰(zhàn)役,但都裝備37毫米炮 。到1941年底早期裝37毫米炮的坦克開始從前線撤裝,后來都改裝了50毫米炮。1944年9月以前德軍中還有54輛三號G型坦克。
(服役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