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白話文 第二章 紅娘鬧學
第二章?紅娘鬧學
?
陳最良是博陵縣上一儒學生,自十三歲進學,共參加了十五次鄉(xiāng)試,仍未能中舉,只落得個秀才的名號。如今在縣上開了一家私塾,靠學生的束脩供奉生活,常常衣裳單薄,食不果腹,真是“天下秀才窮到底,學中門子老成精”,因此學生都開玩笑叫他“陳絕糧”。又因其祖上是開醫(yī)館的,他醫(yī)藥、占卜、地理,瑣事皆知一點,縣上又叫他“百雜碎”。這天,百雜碎過了午飯時間,正在街上閑逛,府學陳教員找到了他,這陳教員乃和他是叔侄本家,見他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依然無著無落,有些可憐,便想著幫他一把。原來是博陵太守崔老爺教他為小姐尋個教書先生,要博學的,要年齡稍長的,一來老成,二來和老爺好相處。本來府學中有學識的老先生不計其數(shù),這陳教員秉著一點本家的私心,向崔老爺推薦了他,崔老爺答應一見。這不,有請柬在此!
陳教員看著衣衫襤褸,頭發(fā)稀疏的陳絕糧,忙叫住了他,
“陳老叔”
“我當是誰,原來是陳石小侄,找我有何貴干?”
“老叔,現(xiàn)博陵太守崔老爺年近五旬,卻只得一小女,十三四歲年紀,生得是花容月貌,崔府上下掌上明珠般捧著,月中仙子般對待,近來老爺為崔小姐尋一先生,只盼不要‘四字呼做目’,白污了那仙子般的容貌?!?/p>
“這和我又有什么相干?”
“我的好叔叔,府學里有學識的先生千千萬,小侄單只舉薦了老叔您哪!”
“多謝小侄美意,只是我陳絕糧何德何能能進太守府中教導小姐?”
“陳老叔切莫泄氣,我只和太守老爺?shù)滥嫔鲜来嗅t(yī),救死扶傷,自十三歲入學以來,日日寒窗苦讀,囊螢映雪,絲毫不曾怠慢,無奈時運不濟,一直未能中舉,如今辦一私塾,傳道受業(yè),了此余生。崔老爺感您家世清白,奉儒敬業(yè),教導小姐正合適?!?/p>
“真的!”
“真的,您看,尚有請柬在此!”
“多謝小侄,沒想到我陳最良一老儒生,竟也有機會去太守府中一游,那高衙宇內(nèi),肅肅森森,正氣逼人啊!”
“快別說啦,進去看了就知道啦!快換一副干凈的尊容,隨我進去面見老爺。”
“多謝賢侄!多謝!多謝!”陳絕糧不住地合手作揖。
回到那破茅屋三間,拿出洗得泛白的儒巾藍衫,皂角也使過兩個,水也換了兩桶,又重新修容了面貌,從箱匣內(nèi)翻出一根象牙簪插住那灰白的丸髻。
跟著小侄,進了一座紅漆雕花大門,丈高的大理石玄關(guān)上刻著千里江山圖,雄山大江,峻石飛瀑,歷歷可見,茅蓬樓閣,幽泉深谷,清晰可睹。
“好氣派也!”
“老叔,這邊請!”
庭院中奇花異石,雙鶴交舞,魚貫閑行,穿過曲折的繪彩長廊,來到中堂一處耳房,中堂上方懸刻“孝廉方正”四個大字。
“老叔在此稍后,容我進去稟報!”
過了好一會兒,陳石才出來。
“老叔叔,崔老爺有請。”
陳最良趕忙挺了挺衣服,捋直了胡子,進去了。
“老生陳最良參見崔大人”,佝僂著身子,顫巍巍跪下。
“陳先生快快請起,久聞先生飽學,敢問尊年有幾?祖上干何營生?”
“回大人,老生虛年五十又四,祖上行醫(yī)。”
“正好了,先生和老夫都已知天命矣,一來教授小女讀書,二來可以陪伴老夫,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承蒙大人抬舉,老生愧不敢當。”
“先生言重了,老夫年事已高,卻只得一女,小名鶯鶯,略知書禮,有勞先生教導?!?/p>
“理當如此,只怕老生學識淺薄,做不得小姐的師傅?!?/p>
“先生過謙了,先生有奪席之才,此番教導女學生,定賽班昭。不指望小女遍念孔子詩書,只是略識周公禮數(shù)罷了,李旺,去叫小姐來拜見師傅?!?/p>
“是”
鶯鶯和紅娘得知今日老爺要延請師傅,已在閨房內(nèi)等候多時。
“鶯鶯拜見爹爹”
“鶯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快來拜見陳先生?!?/p>
“先生萬福,學生自愧蒲柳之質(zhì),敢煩桃李之教?!?/p>
“小姐快請起,老生恭承捧珠之愛,謬加琢玉之功;敢問小姐都讀過哪些書?”
“只看過男、女《四書》?!?/p>
老爺?shù)溃骸靶∨掴g,還望先生勤加教導,家中經(jīng)史子集盡有,只可惜她是個女兒,《詩經(jīng)》開篇便是后妃之德,四字兒順口,就習《詩》吧?!?/p>
自此,陳最良便在崔府書房一側(cè)的廂房住下了。這日,吃罷早膳,飲一盅茶,陳最良早早地便到了學館,只見窗明幾凈,他把今日所教的內(nèi)容又吟了一遍: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螞蟻沿著案頭留下一串串硯水的痕跡,蜜蜂穿咂在絳紗上,想要采室內(nèi)的墨蘭。陳先生又改過一些舊章集句。日上三竿了,還不見女學生進學堂,又敲過三遍云板。
鶯鶯才在屋內(nèi)理好素裝,和紅娘捧著《詩經(jīng)》,趨步來到學堂。
陳最良裝腔作勢訓到:“古語有云,凡為女子,雞初鳴,咸盥、漱、櫛、笄,問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以讀書為事,更需早起?!?/p>
鶯鶯道著萬福,低頭聽訓,“先生教訓得是,學生以后不敢了?!?/p>
“昨日布置的《關(guān)雎》,可曾溫習?”
“溫習了,則待先生講解?!?/p>
“甚好,聽講:‘關(guān)關(guān)雎鳩’,‘雎鳩’是個鳥,‘關(guān)關(guān)’,其聲也?!?/p>
“怎樣的聲兒?”紅娘瞪大了眼睛道。
“啯啯”,老先生想起自己走夜路經(jīng)過寒塘時聽到的,就學叫了兩聲。
“呱呱”,紅娘連忙跟著叫了兩聲。
老先生又接著講到:“此鳥喜幽靜,在河之洲棲息也?!?/p>
紅娘偏著頭忙道:“是的了,不知是昨日還是今日,是去年還是前年,我們衙府內(nèi)關(guān)著個斑鳩兒,成天在那兒,‘咕咕’、‘呱呱’地叫,被小姐放了出去,一去去到了哪里?哦!原來在何知州家??!”
“休得胡鬧!這是‘起興’?!?/p>
“興什么?”
“興那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嫻靜的女子,有相匹配的君子來求他?!?/p>
“為什么要求她?”
“是…是…”此時陳最良已氣得臉色鐵青,磕磕巴巴不知如何作答。
紅娘從座位上跳起來,“哦!我知道了,那只斑鳩日夜不停啼鳴,原來是思春,幸好小姐將它放走了,定是去何知州家尋它的君子去了?!?/p>
“休得胡言!”陳老先生氣得把袖子一甩,“哼!”得一聲就要罷講。
鶯鶯趕忙道:“先生,依注解書,學生自會,但請先生把《詩經(jīng)》大意敷演一番?!?/p>
陳最良斂了斂面容,一只手背到身后,一只手捋直了胡子,重新裝腔作勢起來。
“論《六經(jīng)》之中,《詩經(jīng)》最葩,閨門內(nèi)許多風雅,姜嫄產(chǎn)娃,后妃賢達;更有那詠雞鳴,傷燕羽,泣江皋,思漢廣,洗凈鉛華,有風有化,宜室宜家?!?/p>
“這經(jīng)文一共有多少篇?”鶯鶯問到。
“《詩經(jīng)》三百余篇,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陳先生又道:“好了,今日書就講到這里。紅娘!去拿文房四寶來?!?/p>
“是”,紅娘道了個萬福,蹦蹦跳跳出去了。
許久還不曾回來,陳最良嘆到:“這小娃娃著她拿文房,是去深山里現(xiàn)鑿么,許久不見來”。
鶯鶯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學生敢請個樣兒,繡對鞋兒祝先生康泰?!?/p>
陳最良道:“生受你,依《孟子》上樣兒,做個‘不知足而為履’罷了”。
話說這紅娘蹦蹦跳跳出了學館,穿過回廊,只聽得禽鳴鶯喧,春芳撲鼻,卻見得那左廊竹墻邊一直紅杏斜著逸出,淡紅的花朵重重疊疊,堆滿了枝丫,蜜蜂在上面嗡嗡得鬧著,好春光呀!這粉墻外邊是什么,卻從未曾見過、游過,紅娘跟著回廊,穿過一扇角門,又過了個庭院,見一扇古舊的月洞門半掩著,紅娘悄悄推開門一看,好一派景致也,青蔥寓目,亂紅飛灑,杜鵑遍地,亭臺樓閣,魚游俶息,就這小溪流也叫得歡哩…身在府邸中這么多年,竟不知咱家有這樣一座偌大的后花園,我且回了小姐,一同來觀賞這仙境般的景致。
紅娘重掩了大門,回書房取了文房四寶,快步到學館。
“這小妮子,做甚的,氣喘吁吁的,莫不是真去深山中鑿筆硯去了?!?/p>
“小姐,你就別打趣我了,我倒不曾去深山鑿硯,只到了蓬萊賞仙境去了?!?/p>
“小娃娃,休得胡說!小姐,我們練字罷”,陳最良嚴肅道。
只見鶯鶯鋪開紙墨,在錦宣上一字字臨摹著“關(guān)關(guān)雎鳩……”
陳老先生驚訝道:“呀!這是什么格?老夫從未見過這樣漂亮的字!”
鶯鶯道:“先生謬贊了,這是衛(wèi)夫人傳下的美女簪花格,學生平日閨房閑來無事,練著解悶?!?/p>
紅娘拿著毛筆蘸著墨在錦宣上胡亂涂抹,歪歪斜斜,不成樣子。
“你這寫的什么?”
“可能是大雁斜行,又可能似老鴉成群,還可能似老鼠鉆洞,黑雞啄米…”
“夠了!”陳最良氣得胡子亂顫,
“古人讀書,有囊螢的,有趁月亮的,卻沒見這般貪玩耍鬧,厚著臉皮的?!?/p>
紅娘抬起頭犟嘴道:“那映月的,是找眼花,囊螢的,活煞了蟲蟻;又常聽得搖頭晃腦先生道什么懸梁、刺骨,我小紅娘愚鈍不解,那頭懸梁的不過是白瞎了頭發(fā),錐刺股的白添了瘡疤。”
“你!你!你…古之圣賢,豈容你一個小妮子褻瀆”,陳最良氣得七竅生煙,拿起戒尺就要打,小紅娘書前桌后,上躥下跳,真是潑猴歸了花果山,不一會兒,陳老先生,就氣喘吁吁。
“看我不容稟老爺,揭下你這潑猴兒一層皮”。
紅娘聽了,瞬時嚇得沒了顏色。
鶯鶯見狀,趕忙道:“先生息怒,這小蹄子素沒規(guī)矩,唐突了師傅,學生一定領(lǐng)回去好好教導?!?/p>
厲聲呵斥紅娘:“小賤人,還不快跪下,先生五德兼?zhèn)?,六藝精通,千秋功業(yè),萬世師表,豈是你可以唐突的,看我不回去回稟了老爺、夫人,家法伺候,到時候藤條加身,切莫哭哭啼啼,悔不當初。”
紅娘低喪著頭,“小姐,紅娘知錯了,老先生,紅娘知錯了?!?/p>
“罷了,罷了,念你是頭一遭,幼不及豆蔻,姑且饒你這一遭兒,下次斷不可如此,下學和小姐仔細溫習功課,努力進研!”
“老先生教訓的是!”
“罷了,今日功課就到這里吧”,說著便出了學館,繞過長廊,去和老爺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