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們的真實與諷刺,揭露了人性中丑惡的部分!太犀利了!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愿意開窗了。
《無聲的中國》
-魯迅-
面對特權,我們厭惡,但享用到一點特權,心中又竊喜;面對吃特供的人,我們批判,但自己用到了那些特供,又會得意。很多人恨特權,因為特權沒有在自己手中。
《我所理解的生活》
-韓寒-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
一個人總是可以善待他毫不在意的人。
-王爾德-
不要以為世界上的人都在關心你的事。你是不是以為人人都在盯著你?其實,各人有各人的煩心事,沒人管你這檔事兒。
《蛙》
-莫言-
人們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人們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別人,又各自匍匐在別人面前。
《沉思錄》
-馬克·奧勒留-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一直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字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狂人日記》
魯迅-
結婚的唯一美妙之處,就是雙方都絕對需要靠撒謊過日子。
-王爾德-
奇怪的動物會被保護起來,奇怪的人卻遭到排擠。
-伊坂幸太郎-
一束光照進鐵塔,鐵塔內(nèi)骯臟齷齪被顯現(xiàn),于是,這束光便有了罪。
-佚名-
標簽: